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高通量测序快速定位目标性状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林静 赵青松 +2 位作者 张孟臣 杨春燕 赵团结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53,共7页
为了快速鉴定目标性状遗传位点,开发与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剔除高世代选育株行中不利性状,从而加速育种进程。以大豆MS轮回群体中发生花色分离的叫株行为研究材料,利用其衍生的F6;7中20个紫花和17个白花纯合家系分别构建2个DNA混池... 为了快速鉴定目标性状遗传位点,开发与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剔除高世代选育株行中不利性状,从而加速育种进程。以大豆MS轮回群体中发生花色分离的叫株行为研究材料,利用其衍生的F6;7中20个紫花和17个白花纯合家系分别构建2个DNA混池,通过高通量重技术获得变异信息,明确SNP,并在SNP富集区内开发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在2个DNA混池间发现329992个SNP位点,表明混池间的遗传背景已经非常相似,但未发现明显SNP富集区,表明可能存在较多假阳性位点;进一步对高质量(Quality〉100)的SNP变异位点进行筛选,并去除杂合SNP位点,最终获得3371个可信位点。其中,位于13号染色上的SNP变异有700个(占比20.77%),并在20-30 Mb的物理区间形成一个最大的SNP富集区,推测调控花色的叼位点可能位于此区间内。利用该区间内SNP信息开发出dCAPS-1.dCAPS-2分子标记,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叼位点紧密连锁(W1-(0.4 cM)-dCAPS-1-(2.3 cM)-dCAPS-2),表明叼位点位于SNP富集区内。综上所述,通过构建高世代株行的分离群体混池,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可以快速定位控制目标性状的遗传位点,且开发的dCAPS标记可以有效剔除不状,从而加速遗传育种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代 通量测序 SNP变异 遗传定位 分子标记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