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固定角度外翻截骨会影响置换后下肢力线吗? 被引量:7
1
作者 马路遥 郭万首 +1 位作者 马金辉 岳德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8-1663,共6页
背景: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来说,股骨远端截骨的髓内定位往往选用固定外翻角度截骨,由于股骨解剖存在个体差异,那么固定外翻角度截骨会对术后下肢力线产生影响吗?目的:分析国人股骨外翻角的情况,探讨其对全膝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角度及下肢... 背景: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来说,股骨远端截骨的髓内定位往往选用固定外翻角度截骨,由于股骨解剖存在个体差异,那么固定外翻角度截骨会对术后下肢力线产生影响吗?目的:分析国人股骨外翻角的情况,探讨其对全膝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角度及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纳入2组医生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例109例148膝,A组56例76膝选择固定5°外翻截骨,B组53例72膝根据术前膝关节畸形情况选择截骨角度(严重内翻6°,轻度内翻及中立位5°,轻度外翻4°,严重外翻3°)。术前测量患者髋膝踝角、股骨外翻角;术后测量髋膝踝角、股骨假体角度及胫骨假体角度。术后177°<髋膝踝角<183°认为是力线良好,股骨及胫骨假体角度在88°-92°为良好。结果与结论:(1)A组术后髋膝踝角为(178.78±3.57)°,优良率为62%;B组术后髋膝踝角为(178.23±2.78)°,优良率为65%,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02);(2)所有患者术前股骨外翻角平均(6.70±1.34)°,根据7°分组,股骨外翻角<7°组术后髋膝踝角良好率为69%,≥7°组术后髋膝踝角良好率为5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08);股骨外翻角<7°组股骨假体对线良好率为76%,≥7°组仅为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术前股骨外翻角与术后髋膝踝角存在中度负相关(r=-0.42,P<0.01),术前股骨外翻角与术后股骨假体角度也存在中度负相关(r=-0.58,P<0.01);(4)结果表明,术前股骨外翻角对术后股骨假体角度及髋膝踝角会有一定影响,常规所选外翻截骨角度小于股骨外翻角时,易引起股骨假体内翻,从而影响下肢力线。因此对于股骨外翻角较大的患者,建议根据术前测量结果适当增加外翻截骨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髓内定位 股骨远端截骨 股骨外翻角 机械轴线
下载PDF
全膝置换股骨髓外与髓内定位截骨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海 荆琳 +1 位作者 何名江 张洪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2,24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股骨髓外(extramedullary,EM)定位与传统髓内(intramedullary,IM)定位截骨的临床结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 [目的]系统评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股骨髓外(extramedullary,EM)定位与传统髓内(intramedullary,IM)定位截骨的临床结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所有TKA中应用EM和IM截骨技术的对照研究,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8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本研究,共计804例患者,其中,EM法404例,IM法400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EM组术后股骨假体冠状位角度显著优于IM组(RR=0.184,95%CI 0.07~0.45,P<0.001),EM组的失血量显著少于IM组(MD=-161.24,95%CI:-233.93~-88.55,P=0.016)。两组下肢冠状位对线(RR=1.2,95%CI 0.28~5.21,P=0.809)、股骨假体矢状面角度(RR=0.18,95%CI 0.07~0.45,P=0.541)、手术时间(MD=-0.74,95%CI-4.04~-2.57,P=0.66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TKA中,EM定位在股骨假体冠状位角度方面比IM定位更准确,术后失血量更少,在下肢冠状位对线、股骨假体矢状位角度和手术时间方面,两者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骨 髓外定位 髓内定位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髓内与髓外定位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胫骨假体力线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波 温宏 +3 位作者 王咏梅 许心弦 叶陆游 杨翔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12期1128-1129,共2页
目的比较髓内定位与髓外定位法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获得胫骨假体力线的情况。方法测量106膝膝骨性关节炎(髓内定位组54膝,髓外定位组52膝)行TKA术后胫骨假体后倾角及胫骨角,并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髓内定位组、髓外定位组术后假体... 目的比较髓内定位与髓外定位法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获得胫骨假体力线的情况。方法测量106膝膝骨性关节炎(髓内定位组54膝,髓外定位组52膝)行TKA术后胫骨假体后倾角及胫骨角,并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髓内定位组、髓外定位组术后假体胫骨角平均度数分别为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术后胫骨假体后倾角分别为3.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05)。结论胫骨髓内定位法获得假体力线优于髓外定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胫骨假体力线 髓内定位 髓外定位
原文传递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胫骨髓内与髓外定位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边焱焱 翁习生 +4 位作者 林进 金今 钱文伟 翟吉良 赵丽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比较髓内定位与髓外定位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力线、术中止血带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105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10膝),根据术中胫骨截骨定位方法将其分为髓内定位和髓外定位,其中髓内... 目的比较髓内定位与髓外定位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力线、术中止血带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105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10膝),根据术中胫骨截骨定位方法将其分为髓内定位和髓外定位,其中髓内定位组40例(80膝),平均年龄(66.65±9.57)岁;髓外定位组65例(130膝),平均年龄(65.29±9.27)岁,观察术后下肢力线改变、胫骨平台后倾角、术中止血带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术前下肢力线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髓内定位组下肢力线为(179.69±2.91)°,髓外定位组为(178.26±3.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中髓内定位组患者术后中立位及外翻位的患者共68例,占85.00%,髓外定位组共94例,占7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髓内定位组术中止血带时间(79.46±12.06)min,髓外定位组术中止血带时间(84.68±8.0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髓内定位组为6.25%,髓外定位组为3.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结论髓内定位法在下肢力线改善、术中止血带时间方面优于髓外定位法,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髓外定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髓内定位 髓外定位 下肢力线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三维重建测量股骨外翻角 被引量:5
5
作者 肖建林 刘潼 +5 位作者 秦彦国 李学州 刘亮 王晓玲 王金成 高忠礼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41-2043,共3页
目的利用mimics重建股骨的三维图像,通过模拟膝关节置换术来确定解剖轴线机械轴线来测量股骨外翻角的一种方法。方法利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下肢CTA扫描的扫描数据(35岁男膝关节无疾病、无畸形的成年人)。通过使用mimics软... 目的利用mimics重建股骨的三维图像,通过模拟膝关节置换术来确定解剖轴线机械轴线来测量股骨外翻角的一种方法。方法利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下肢CTA扫描的扫描数据(35岁男膝关节无疾病、无畸形的成年人)。通过使用mimics软件对其CT图像进行二维阈值分割及切割、数据填充等预处理,获得三维股骨模型,并在二维横断面上找到髓内定位杆的入针点,于此点向股骨近端做一直径为4 mm长度为200 mm的圆柱,通过调整圆柱的方向,找到髓内定位杆的最佳位置,可得出进针点及股骨近端该圆柱的中心的三维坐标。将mimics重建的三维模型导入geomagic软件中,通过对股骨的平滑处理,将与髋臼接触的股骨头面拟合成球形,找到该球体的球心三维坐标。使用以上三点的坐标测出其夹角,即外翻角。结果建立了一种基于CT图像三维重建,准确的获得膝关节轴线的方法。结论通过此方法可以准确的测出提供术中参考的股骨外翻角,以指导术中截骨,乃至于外翻角术前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ICS 股骨外翻角 髓内定位 GEOMAGIC 三维股骨模型 CT扫描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髓内导向杆不同入钉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裴晓东 黄林 +3 位作者 韩刚 李锐 王忠文 韩晓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roplasty,TKA)中,采用传统以胫骨平台中心为入钉点以及数字化技术设计入钉点的胫骨髓内定位方法疗效。 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60例行单侧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将... 目的比较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roplasty,TKA)中,采用传统以胫骨平台中心为入钉点以及数字化技术设计入钉点的胫骨髓内定位方法疗效。 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60例行单侧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30例采用以胫骨平台中心为入钉点的胫骨髓内定位方法,B组30例采用Mimics10.01软件模拟胫骨髓内导向杆的个体化入钉点方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病因、病程以及术前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于X线片上测量胫股角及正、侧位胫骨角,随访期间行HSS和WOMAC评分,并评估关节活动度。 结果B组数字化技术设计的入钉点均位于胫骨平台中心前方,与传统入钉点位于胫骨平台中心不一致。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术后1周X线片测量示,A、B组胫股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6.65,P= 0.72),但A组正、侧位胫骨角显著低于B组(P 〈 0.05)。两组术后3、6个月时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 〉 0.05),术后6个月时亦显著优于3个月时(P 〈 0.05)。术后3个月两组HSS评分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术后6个月时B组评分显著优于A组(P 〈 0.05);术后3个月时B组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A组(t=2.13,P=0.04),但术后6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P=0.56)。 结论与传统髓内导向杆入钉点定位比较, 数字化设计的个体化入钉点定位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更精确,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关节活动度能更早到达90°,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髓内定位 数字化技术
原文传递
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髓内定位误差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成 南少奎 +1 位作者 李海峰 张栋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利用数字技术模拟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Oxford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OUKA)髓内定位过程,对不同长度的髓腔杆髓内定位的误差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前瞻性选择我科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行OUKA的患者23例26膝,... 目的利用数字技术模拟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Oxford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OUKA)髓内定位过程,对不同长度的髓腔杆髓内定位的误差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前瞻性选择我科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行OUKA的患者23例26膝,术前行股骨CT检查。使用Mimics和3-Matics软件建立股骨三维模型,模拟OUKA手术过程,分别插入两种不同长度(30 cm、20 cm)的髓腔杆,使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髓腔杆在髓腔内摆动,得出髓腔杆末端移动距离,计算得出髓腔杆末端在股骨髓腔内矢状面和冠状面位移的最大距离和最大角度,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30 cm杆在髓腔矢状面摆动最大范围(1.10±0.72)°,冠状面最大范围(0.85±0.55)°,3例30 cm杆无法完全插入股骨髓腔。20 cm杆在股骨髓腔矢状面摆动最大范围(4.36±0.95)°,冠状面(3.77±1.00)°。同一种髓腔杆在矢状面摆动最大范围均大于冠状面的摆动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30 cm髓腔杆摆动最大范围均明显小于20 cm髓腔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0 cm髓腔杆和20 cm髓腔杆在两个平面上的摆动范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髓腔杆在髓腔内摆动运动的有限元模型,证明使用30 cm髓腔杆所产生的摆动误差明显小于20 cm髓腔杆,其定位更加精确;但对于身材矮小的患者可能出现30 cm髓腔杆无法完全插入或者插入后髓腔杆变弯的情况,推荐使用20 cm髓腔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假体安装 髓内定位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定位与髓外定位假体位置的影像学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蔡珉巍 马童 +3 位作者 涂意辉 王惠娣 薛华明 刘晓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4-597,共4页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假体的力线测量,评价股骨髓外定位法指导假体放置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5月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患者73例(80膝),其中股骨髓内定位组(intramedulla...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假体的力线测量,评价股骨髓外定位法指导假体放置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0年5月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患者73例(80膝),其中股骨髓内定位组(intramedullary alignment guide,IM)54例(56膝),男23例(23膝),女31例(33膝);股骨髓外定位组(extramedullary alignment guide,EM)19例(24膝),男9例(10膝),女10例(14膝)。测量术后即刻股骨假体内翻/外翻和屈/伸力线。[结果]IM组股骨假体内翻/外翻力线为0.59°内翻±3.98°,EM组股骨假体力线平均为0.81°外翻±3.30°,P=0.235 2。IM组股骨假体屈/伸力线为0.70°伸直±3.89°,EM组股骨假体力线为1.12°伸直±3.43°,P=0.564 3。[结论]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股骨髓内定位可取得与髓外定位法相同优良的股骨假体力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髓内定位 髓外定位 股骨 假体力线
原文传递
单髁关节置换术股骨髓内定位对股骨假体力线影响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涛 涂意辉 +5 位作者 薛华明 马童 文涛 薛龙 王方兴 蒙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研究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中股骨髓内定位导杆影像学位置特征及其对股骨假体力线的影响。方法 2016年8月—11月,收治50例(50膝)原发性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男10例,女40例;年龄62~77岁,平... 目的研究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中股骨髓内定位导杆影像学位置特征及其对股骨假体力线的影响。方法 2016年8月—11月,收治50例(50膝)原发性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患者。男10例,女40例;年龄62~77岁,平均68.8岁。膝内翻畸形角度为(5.22±3.46)°,屈曲畸形角度为(7.42±2.65)°;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106.85±7.62)°;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68.26±4.65)分。采用MicroPlasty牛津膝关节微创置换系统行UKA。术中及术后X线片测量股骨髓内导杆与股骨解剖轴线在冠状位及矢状位的夹角、股骨假体内外翻角(femoral component valgus/varus angle,FCVA)、股骨假体屈曲角(femoral component posterior slope angle,FCPSA)、膝关节内翻及屈曲畸形角度;术后测量膝关节ROM、HSS评分。结果术中X线片测量示股骨髓内导杆与髓腔解剖轴线在冠状位均呈外侧交角,角度为0.28~2.06°,平均0.96°;在矢状位呈后方交角,角度为0.09~0.48°,平均0.23°。12例(24%)冠状位上股骨髓内导杆的髓内段和髓外段部分成角形变(>1°)。术后X线片测量示股骨假体内翻38例(76%),FCVA为–1.76~4.08°,平均2.21°;FCPSA为7.12~13.86°,平均9.16°。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26个月,平均24.5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时,膝内翻畸形角度为(1.82±1.05)°、屈曲畸形角度为(2.54±1.86)°,ROM为(124.62±5.85)°、HSS评分为(91.58±3.6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衬垫脱位、假体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UKA术中采用MicroPlasty牛津膝关节微创置换系统进行股骨髓内定位,可获得准确的股骨假体位置,且术后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单髁关节置换术 股骨髓内定位 股骨假体力线
原文传递
骨水泥填塞股骨髓内定位孔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凝血状态及出血的影响
10
作者 黄军刚 杨立峰 《骨科》 CAS 2024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填塞股骨髓内定位孔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凝血状态及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行首次单侧TKA的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密封股骨髓内定位孔的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骨水泥填塞股骨髓内定位孔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凝血状态及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行首次单侧TKA的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密封股骨髓内定位孔的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骨水泥或自体骨密封股骨髓内定位孔。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第7天的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指标(R值、K值、α值、MA值及CI值),出血量(总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出血量),输血率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天的α值、术后第1天及第7天的CI值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TEG指标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对比,试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率及DVT形成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KA术中用骨水泥封堵股骨髓内定位孔可产生术后相对高凝状态,减少术后总出血量及隐性出血量,但对引流量、输血率及DVT发生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股骨髓内定位 血栓弹力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对假体排列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乐翔 薛峰 +1 位作者 盛晓文 彭育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1-485,共5页
背景: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精确度要求高,操作复杂,选择更精确的定位方法及确定正确的进针点对于假体及关节功能都十分重要。目的:膝关节置换时观察应用不同股骨髓内定位方法时进针点位置对假体排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 背景: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精确度要求高,操作复杂,选择更精确的定位方法及确定正确的进针点对于假体及关节功能都十分重要。目的:膝关节置换时观察应用不同股骨髓内定位方法时进针点位置对假体排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常熟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膝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利用CT扫描进行股骨髓内定位,借助影像学参数对股骨髓内定位进入点的理论位置进行标记。对照组采用传统膝关节置换技术对股骨髓内定位进入点进行标记。观察应用不同股骨髓内定位方法时进针点的位置,探讨膝关节置换时股骨髓内定位对假体排列的影响。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正侧位X射线片上进入点到股骨解剖线的距离更短,股骨假体外侧角及膝关节生理外翻角更接近理论值,股骨轴线与股骨髁交点与滑车中心的距离更短,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三维CT扫描模拟定位与传统二维骨髓内定位相比进针点位置更为准确,多集中于髁间窝偏内2-5 mm,髁间窝偏前3-10 mm,三维CT扫描模拟定位是股骨髓内定位可靠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植入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股骨髓内定位 膝关节置换 三维扫描 传统定位 X射线片
下载PDF
髓内定位孔骨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综合控制作用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接健 陈福扬 +2 位作者 徐国浩 冯玉旭 周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0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探讨髓内定位孔骨塞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出血综合控制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自2008-06—2014-03单膝TKA 60例,30例应用髓内定位孔骨塞等综合性措施控制出血(试验组),30例对照组未应用髓内定位孔骨塞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输血例... 目的探讨髓内定位孔骨塞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出血综合控制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自2008-06—2014-03单膝TKA 60例,30例应用髓内定位孔骨塞等综合性措施控制出血(试验组),30例对照组未应用髓内定位孔骨塞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输血例数、术中出血总量(IBL)、术后第1天总引流量(PWB)、显性失血量(DBL)、预计失血总量(TBVL)、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结果试验组7例输血,对照组10例输血,试验组输血人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90)。2组手术时间、IBL、TBV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1天PWB及DBL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时、术后第3天、术后第6天、术后第9天以及出院前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3天、第6天以及第9天的VAS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中应用髓内定位孔骨塞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引流量和显性出血量,但需谨慎使用,其远期的影响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髓内定位孔骨塞 术中出血量
原文传递
基于CT三维重建对股骨髓内定位杆进针点位置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珈 裴晓东 刘阳子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第4期63-65,共3页
目的通过利用股骨远端三维重建模型,探讨股骨髁间窝最高点与股骨髓内定位杆进针点位置之间的关系,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精确截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PET-CT和Mimics15.0软件分别建立20位健康志愿者的股骨远端三维立体模型,以... 目的通过利用股骨远端三维重建模型,探讨股骨髁间窝最高点与股骨髓内定位杆进针点位置之间的关系,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精确截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PET-CT和Mimics15.0软件分别建立20位健康志愿者的股骨远端三维立体模型,以股骨髁间窝最高点为参照,对进针点的位置进行测量、描述及分析。结果在冠状面上,股骨髓内定位杆进针点位于髁间窝最高点内(3.03±2.00)mm(-1.00~7.03mm);在矢状面上,位于髁间窝最高点前(8.36±3.31)mm(1.42~14.69mm)。结论本实验提供了一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确定髓内定位杆进针点位置的方法,术前实施三维测量可协助个体化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三维重建 髓内定位杆进针点 髁间窝最高点
原文传递
采用奇异值分解法定位膝关节置换过程中髓内杆的入针点
14
作者 汪震 胥义 涂意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828-2833,共6页
背景:在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假体对线是一个手术要点,其对于植入物存活年限有着很大影响。髓内定位杆在术中假体植入对齐的作用已经得到了验证,髓内定位杆插入误差过大会增加假体植入失败和内侧骨塌陷的概率,髓内定位杆的插入路径依... 背景:在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假体对线是一个手术要点,其对于植入物存活年限有着很大影响。髓内定位杆在术中假体植入对齐的作用已经得到了验证,髓内定位杆插入误差过大会增加假体植入失败和内侧骨塌陷的概率,髓内定位杆的插入路径依赖于解剖轴的确定。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基于奇异值分解法对解剖轴确定的方式进行改进,提高髓内定位杆的插入精度,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方法:对9例需要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前扫描CT图像进行处理,通过MIMICS RESEARCH 17.0对股骨进行三维重建。使用MATLAB2018b软件,通过奇异值分解方法对股骨解剖轴确定的方式进行改进,将模拟多点法拟合解剖轴髓内杆插入后的模型导入3-matic中进行误差角度的测量;并与传统方法(两点法拟合解剖轴)及推荐法髓内定位杆的插入进行模拟及验证比较。结果与结论:试验采用的多点法测量得出的内、外翻角度分别为(1.99±1.03)°,(2.35±1.34)°;前后部偏移角度(1.83±0.67)°,(1.60±1.82)°,与传统的临床手术方法比较,平均角度误差减小了0.41°,提升了定位精度。因此,文章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全膝关节置换中假体对线的准确性,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髓内定位 奇异值分解法 三维重建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在股骨干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金宝城 王友 +2 位作者 王建祥 王青松 孙彦豹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辅助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62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置入后,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配合机械式锁钉定位支架锁定远端锁钉。结果:62例股骨干骨折配合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直接... 目的::探讨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辅助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62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置入后,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配合机械式锁钉定位支架锁定远端锁钉。结果:62例股骨干骨折配合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直接压杆锁钉成功38例,占61.3%;直接压杆失败24例,再通过打开定位杆远端旋转块压杆锁钉成功23例,成功率95.8%。结论: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配合机械式锁钉支架用于髓内钉的远端锁钉,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接触有害射线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式髓内定位 交锁髓内 股骨干骨折 远端锁钉
下载PDF
股骨髓内钉快速定位器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松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7期3152-3153,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髓内钉快速定位器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伊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PFNA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股骨髓内钉快速定位器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伊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寻找进针点,观察组采用快速定位器寻找进针点。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前、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准备时间长,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小,透视次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中采用股骨髓内钉快速定位器寻找进针点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髓内钉快速定位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针正位定位弯板的改良设计及自制微型骨锯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徐超 《中医正骨》 2004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针正位定位弯板 改良设计 微型骨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