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雷 吴啸波 +4 位作者 齐巍 王永斌 何全杰 徐凤松 刘弘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 比较髋臼方形区骨折4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取8具16个成年男性半骨盆标本,制作髋臼横形骨折模型,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成4组(n=4),分别行骨盆缘下重建接骨板内固定(A组)、骨盆缘下锁定重建接骨板内固定(B组... 目的 比较髋臼方形区骨折4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取8具16个成年男性半骨盆标本,制作髋臼横形骨折模型,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成4组(n=4),分别行骨盆缘下重建接骨板内固定(A组)、骨盆缘下锁定重建接骨板内固定(B组)、前柱重建接骨板结合方形区螺钉内固定(C组)、前柱重建接骨板加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D组)。通过对骨折模型进行连续垂直加载,测试骨折水平位移、纵向位移,计算轴向刚度,比较各组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结果 同一载荷下,A、B、C、D组水平、纵向位移均逐渐减小,其中加载至1800 N时A组纵向位移〉3.00 mm,达到失效标准;而轴向刚度则逐渐增大。加载至200 N时各组水平、纵向位移及轴向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0-1800 N时,除C、D组间水平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水平、纵向位移及轴向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前柱重建接骨板加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髋臼方形骨折稳定性最高,其次为前柱重建接骨板结合方形区螺钉内固定,均优于骨盆缘下锁定重建接骨板和重建接骨板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方形骨折 内固定 重建接骨板 拉力螺钉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家祥 孙俊英 +2 位作者 满孝旭 张冬冬 吴敬红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24例髋臼方形区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影像学结果,采用改良Merle D′Au...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24例髋臼方形区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影像学结果,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60(45.7±13.0)个月。手术时间105~210(110.3±30.8)min,出血量300~1500(950.6±348.6)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股骨头再脱位、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时间3~5(4.3±0.8)个月。术后3 d采用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7例,复位不良5例,复位差2例。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21/24;采用Matta标准评估的影像学结果优良率为20/24。结论采用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且省时,可预防股骨头再脱位、维持解剖复位,为骨折愈合提供条件,尤其适用于髋臼方形区严重粉碎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方形骨折 内侧壁 新型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