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麻痹的局部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家兰 田丽娟 +2 位作者 卢秉文 张军 姜国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6年第2期3-4,共2页
在30具成人女性尸体上观察并测量了在小骨盆腔内神经最易受压的部位是骶干1~3闭孔神经和腰骶干。通过临床观察2560例产妇,产时出现产科麻痹症状者有49例,占1.9%,产后出现产科麻痹3例,占0.12%。同时分析了产生产科麻痹症状的原因和误... 在30具成人女性尸体上观察并测量了在小骨盆腔内神经最易受压的部位是骶干1~3闭孔神经和腰骶干。通过临床观察2560例产妇,产时出现产科麻痹症状者有49例,占1.9%,产后出现产科麻痹3例,占0.12%。同时分析了产生产科麻痹症状的原因和误诊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剖腹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麻痹 闭孔神经 剖腹产 解剖
下载PDF
L_(4、5)神经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髂关节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景僚 顾立强 谢颍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 :为单纯或合并临近神经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防腐成年尸体标本依次选取不同平面用分规和克氏针测量L4、5神经前支、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的水平距离。结果 :L5神经前支在其出椎间孔处、L4神经前支... 目的 :为单纯或合并临近神经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防腐成年尸体标本依次选取不同平面用分规和克氏针测量L4、5神经前支、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的水平距离。结果 :L5神经前支在其出椎间孔处、L4神经前支在L5椎间孔处、腰骶干在其汇合点处、腰骶干在平骶岬处、腰骶干在骨盆环处与骶髂关节间的距离分别为 :(2 3 .4± 4.0 )mm、(17.8± 4.8)mm、(13 .3± 2 .8)mm、(11.8± 3 .2 )mm、(9.6± 3 .6)mm ,其中在骨盆环处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距离最短 ;在分离神经时可见L4、5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骨之间有结缔组织相连 ;有 3具标本L4、5神经前支在进入小骨盆前未汇合成腰骶干。结论 :在单纯或者合并L4、5前支和腰骶干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中 ,由于骨盆环处腰骶干外缘与骶髂关节间距离最近 ,因此一定要小心辨认 ,勿损伤该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4、5神经前支 髂关节 骨盆后环骨折
下载PDF
创伤导致的腰骶丛及腰骶干损伤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易 唐佩福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78-1282,共5页
与臂丛损伤类似,创伤导致的腰骶丛损伤会导致患肢严重的感觉运动障碍。临床上对臂丛损伤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对于腰骶丛损伤重视程度不够,认识相对不足。这与腰骶丛周围有坚强的骨性组织保护、需由极高能量的损伤导致、发病率... 与臂丛损伤类似,创伤导致的腰骶丛损伤会导致患肢严重的感觉运动障碍。临床上对臂丛损伤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对于腰骶丛损伤重视程度不够,认识相对不足。这与腰骶丛周围有坚强的骨性组织保护、需由极高能量的损伤导致、发病率没有臂丛损伤高有关。腰骶丛损伤临床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这与常合并的其他系统损伤掩盖了腰骶丛损伤的病情、发生损伤的位置深在、邻近解剖关系复杂有关。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讨论创伤导致的腰骶丛、腰骶干损伤诊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损伤 创伤 臂丛损伤 运动障碍 重视程度 组织保护 系统损伤
原文传递
L_(4、5)神经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髂关节关系的三维重建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景僚 顾立强 +1 位作者 王龙江 谢颍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重建L4、L5神经前支和腰骶干以及与骨盆的三维图像,使之得以直观、形象和生动地体现。方法福尔马林灌注固定的成年男性尸体标本1具。显露L4、L5神经前支、腰骶干和骶髂关节前方,将钛粉和粘合剂的混合物均匀涂抹在L4、L5神经前支、... 目的重建L4、L5神经前支和腰骶干以及与骨盆的三维图像,使之得以直观、形象和生动地体现。方法福尔马林灌注固定的成年男性尸体标本1具。显露L4、L5神经前支、腰骶干和骶髂关节前方,将钛粉和粘合剂的混合物均匀涂抹在L4、L5神经前支、腰骶干、股神经神经以及闭孔主干表面。神经表面涂抹的混合物固化变干后,在螺旋CT下行二维断层扫描,层厚3 mm,获取159张连续的二维CT断层图像。将获取的二维图像数据在个人电脑上采用3D-DOCTO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重建的三维图像,可以直观形象生动的体现神经与骨盆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可按各种方向任意旋转演示。结论三维重建图像较好地描述了神经与骨盆的相关关系,同时还可应用于临床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4、5前支 髂关节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骶干联合胸12椎旁神经阻滞行髋关节置换术1例报道
5
作者 周慧燕 贺茹依 +2 位作者 孙焕焕 鲁旭 应海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3期270-272,共3页
髋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积极的外科治疗通常可以改善预后。然而老年患者术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全身麻醉对此类患者全身系统影响较大,而椎管内麻醉由于术前抗凝、神经压迫和腰椎退行性病变等实施存有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髋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积极的外科治疗通常可以改善预后。然而老年患者术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全身麻醉对此类患者全身系统影响较大,而椎管内麻醉由于术前抗凝、神经压迫和腰椎退行性病变等实施存有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腰骶丛神经阻滞用于髋部骨折手术,可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根从而阻滞术侧肢体,具有十分显著的麻醉效果,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1]。本例患者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行腰骶干、胸12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确切,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椎旁神经阻滞 腰椎退行性病变 椎管内麻醉 神经压迫 髋部骨折 预后良好
下载PDF
骶髂关节移位引起腰腿痛的病理研究及针刀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葛恒君 葛恒清 +2 位作者 蒋涛 蒋梅 苗雨丰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第2期8-11,共4页
文章着重从人体脊柱生物力学角度对骨盆及骶髂关节移位所引起的腰腿痛的病因病理进行研究,结合临床针刀治疗200例骶髂关节移位性腰腿痛患者统计数据,证实针刀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髂关节移位 腰腿痛 脊柱生物力学 针刀医学
下载PDF
腹腔镜下神经松解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腰骶干神经损伤的初步临床疗效评估
7
作者 杨晓东 陈煜辉 +3 位作者 麦奇光 李涛 朱振华 樊仕才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腰骶干神经松解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腰骶干神经损伤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接受腹腔镜下腰骶干神经松解术的骨盆骨折合并腰骶干神经损伤患者的资料(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其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3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腰骶干神经松解术治疗骨盆骨折合并腰骶干神经损伤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接受腹腔镜下腰骶干神经松解术的骨盆骨折合并腰骶干神经损伤患者的资料(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其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36±15)岁(18~53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C1.3型5例,C3型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 w 2例,3 w~3月1例,>3月3例。术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BMRC)肌力标准:M0级4例,M1级2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通过查体、骨盆增强CT联合磁共振神经成像(MRN)三维图像融合技术确诊为完全性腰骶干神经损伤且性质为软组织卡压。结果6名患者中有4名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神经松解,2名患者由于术中神经松解不彻底加行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平均时间(173±8)min;术中平均出血(112±56)ml。末次随访时肌力恢复情况:M4级3例,M3级1例,2例未恢复。结论腹腔镜下神经松解术是一种精准、微创的手术方式,可能是骨盆骨折伴有软组织卡压的腰骶干神经损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神经损伤 神经减压 腹腔镜
原文传递
骶髂关节移位所致腰腿痛疾病病因的探讨
8
作者 葛恒君 蒋涛 +1 位作者 李宏 蒋梅 《科学之友》 2007年第04B期168-169,共2页
腰骶痛、下腰痛的病变,大多数研究和治疗将下腰痛归咎于腰椎间盘病变,而忽视了骶髂关节功能障碍也常引起下腰痛。同时还有研究表明骶髂关节的前下方与腰骶干,紧密相邻,因此骶髂关节的病损和生物力学的改变可能刺激其周围结构,从而引起... 腰骶痛、下腰痛的病变,大多数研究和治疗将下腰痛归咎于腰椎间盘病变,而忽视了骶髂关节功能障碍也常引起下腰痛。同时还有研究表明骶髂关节的前下方与腰骶干,紧密相邻,因此骶髂关节的病损和生物力学的改变可能刺激其周围结构,从而引起臀部、腹部或腰椎间盘综合征。本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很相似,早期不易鉴别,如不仔细询问病史、症状及认真查体,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而延误治疗。本文着重从骨盆移位和骶髂关节移位所致的腰腿痛疾病的机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关节移位 腰腿痛
下载PDF
运动诱发电位在诊断马尾和腰骶干损伤中的作用
9
作者 Di Lazzaro V. Pilato F. +1 位作者 Oliviero A. 胡慧敏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7-38,共2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s ) in the diagnosis of lumbosacral cord disorders. Methods: MEPs in 37 patients with sensory and motor deficits in the lower limbs were stud...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MEPs ) in the diagnosis of lumbosacral cord disorders. Methods: MEPs in 37 patients with sensory and motor deficits in the lower limbs were studied. MRI demonstrated spinal cord involvement in 10 patients and cauda equina lesions in 27 patients. A double determination of cent 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 (CMCT), calculat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ten cies of responses evoked by cortical and paravertebr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tency of cortical MEP and the total peripheral c onduction time calculated from the F-wave latency, enabled discrimination betw een a delay along the proximal root and a delay along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A n abnormality of the CMCT calculated with both techniques is indicative of centr al motor pathway damage, whereas an abnormality of the CMCT calculated from the latency of responses evoked by paravertebr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ssociated wit h a normal CMCT calculated from the F-wave latency suggests a cauda equina les ion. Results: Neurophysiologic finding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sion site documented by MRI (cauda equina or lumbosacral cord). All patients with MR evid ence of cord involvement had an abnormality of CMCT calculated with both methods , suggesting a lesion of central motor pathways. Clinical examination often fail ed to document a spinal cord lesion, suggesting pure peripheral involvement in 5 of the 10 patients with MR evidence of cord lesion. Conclusion: Motor evoked po tential recording is an accurate and easily applicable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lumbosacral spinal cord l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损伤 磁刺激 外周神经 皮质脊髓束 运动传导 重复测量 传导时间 运动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