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对骨髓源性抑制性细胞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秉楠 燕宪亮 许铁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094-1097,1101,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糖代谢对骨髓源性抑制性细胞(MDSCs)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选出MDSCs,Western blot法检测缺氧或非缺氧条件下MDSCs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糖代谢对骨髓源性抑制性细胞(MDSCs)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选出MDSCs,Western blot法检测缺氧或非缺氧条件下MDSCs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蛋白表达。缺氧条件下加入HIF-1α抑制剂LW6 20μmol/L、2-脱氧-D-葡萄糖(2-DG)0.5、5 mmol/L或寡霉素A 0.5 mmol/L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MDSCs向巨噬细胞体外分化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和ELISA法检测MDSCs分化的细胞具有TAM特征的情况。结果与非缺氧条件相比,缺氧条件下HIF-1α蛋白表达、MDSCs向巨噬细胞分化的比例增加(P<0.05),STAT3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加入HIF-1α抑制剂LW6可逆转上述各指标的变化过程(P<0.05)。2-DG 5 mmol/L和寡霉素A 0.5 mmol/L可下调缺氧条件下MDSCs向巨噬细胞分化(P<0.05)。在缺氧条件下,MDSCs分化的巨噬细胞特征为CD206阳性、Arg-1基因表达升高以及分泌的IL-10含量增加(P<0.05),具有显著的TAM特征。结论在缺氧条件下,MDSCs可能通过上调HIF-1α的表达促进糖酵解作用,进而促使其向TAM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抑制性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缺氧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新乐 袁飞 +1 位作者 吴显宁 徐美青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7期1021-1026,1036,共7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各免疫细胞比率,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69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reg、TIL、MDSC等免疫细胞比率,通...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各免疫细胞比率,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69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Treg、TIL、MDSC等免疫细胞比率,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CD+4 T细胞、CD+8 T细胞比率、Treg占总T细胞及Treg细胞占总CD+4 T细胞比率、TIL细胞比率、M-MDSC细胞比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G-MDSC占总细胞比值与癌旁组织结果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Treg细胞占总T细胞的比率、TIL细胞、G-MDSC细胞、M-MDSC细胞、Macrophages细胞、CD163+Macrophages(M2)细胞比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肿瘤大小以及肿瘤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Treg细胞占总CD+4 T细胞的比值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肿瘤大小以及肿瘤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均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SLC患者肿瘤组织中Treg细胞占总CD+4 T细胞的比值与患者性别、年龄有关,其中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大于等于60岁患者高于小于60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各免疫细胞共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促进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调节T细胞(Treg)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骨髓抑制性细胞(MDSC) 巨噬细胞
下载PDF
蜕膜中免疫调节细胞参与妊娠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胡亮 陈金铃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1期68-72,共5页
蜕膜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参与妊娠免疫耐受。子宫自然杀伤(uterine natural killer, uNK)细胞是存在于人类和小鼠蜕膜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参与子宫螺旋动脉的血管重塑。调节性T(Tregs)细胞通过分泌多种抑制性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蜕膜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参与妊娠免疫耐受。子宫自然杀伤(uterine natural killer, uNK)细胞是存在于人类和小鼠蜕膜中重要的免疫细胞,参与子宫螺旋动脉的血管重塑。调节性T(Tregs)细胞通过分泌多种抑制性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0、转化生长因子β等],或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参与妊娠免疫耐受的形成。B10细胞通过分泌IL-10等细胞因子维持妊娠。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 NKT)细胞影响母体对免疫反应的相容性。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是母体骨髓细胞增殖的未成熟发育前体,蜕膜中的MDSC不仅抑制T细胞增殖,而且有助于T细胞向Th2型转化。本综述将讨论蜕膜中的免疫调节细胞,包括uNK细胞、T细胞、Breg细胞、NKT细胞和MDSC细胞在维持妊娠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蜕膜组织 子宫自然杀伤细胞 T细胞 B10细胞 自然杀伤T细胞 骨髓抑制性细胞
下载PDF
IL-33通过ST2改变MDSC功能参与MCMV肺炎
4
作者 郭秉楠 燕宪亮 许铁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6期502-507,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对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肺炎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IL-33原核表达载体纯化并鉴定纯化产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对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肺炎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IL-33原核表达载体纯化并鉴定纯化产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鉴定IL-33受体ST2^-/-小鼠的基因型;通过鼻腔感染MCMV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并通过病理学评价肺炎模型及与IL-33的相关性;野生型及ST2^-/-小鼠尾静脉注射外源性IL-33蛋白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肺中IL-33蛋白变化情况,病理学比较肺炎模型的严重程度,空斑实验比较肺部病毒载量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2种小鼠骨髓原性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细胞的ST2表达情况及MDSC细胞在肺中的比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肺中MDSC发挥抑制功能相关的的精氨酸酶-1(Arginase-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Th2型细胞因子。结果:成功构建IL-33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PCR成功鉴定并区分野生型及ST2^-/-型小鼠;通过病理学检测成功建立鼻腔感染MCMV肺炎模型,肺炎模型组IL-33 mRNA和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野生型小鼠尾静脉注射IL-33蛋白后,第7天肺炎病理学表现最严重,肺病毒载量最高;ST2^-/-小鼠尾静脉注射IL-33蛋白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肺炎病理学表现严重程度及病毒载量显著降低;外源加入IL-33蛋白后,Arginase-1、iNOS及Th2型细胞因子显著升高。结论:IL-33可以通过活化肺中MDSC细胞促进MCMV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毒肺炎 细胞介素-33 骨髓抑制性细胞 小鼠
下载PDF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及亚群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贺宜 欧阳春晖 +2 位作者 卢放根 吴小平 张洁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IBD患者外周血中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及亚群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99例IBD住院患者为观察组1,其中CD患者84例(活动期70例,缓解期14例),UC患者15例,同期选择经询... 目的探讨IBD患者外周血中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及亚群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99例IBD住院患者为观察组1,其中CD患者84例(活动期70例,缓解期14例),UC患者15例,同期选择经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正常的32名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1,检测观察组1CD、U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1外周血MDSC及亚群所占比例。从观察组1中选取62例IBD患者(47例CD患者,15例UC患者)为观察组2,从健康对照组1中选取21名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2,检测血清TNF-α和IL-8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1中CD和UC患者MDSC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6.30±3.97)%和(7.50±3.12)%比(3.94±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3.21,P均〈0.01)。CD患者粒细胞型MDSC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高于U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1[(65.69±20.45)%比(50.93±13.56)%和(51.50±11.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3.79,P均〈0.01)。UC患者单核细胞型MDSC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高于C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1[(28.41±18.33)%比(18.38±17.43)%和(28.17±1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2.53,P均〈0.05)。CD活动期患者粒细胞型MDSC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高于缓解期患者,CD活动期患者单核细胞型MDSC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均低于缓解期患者[分别为(67.36±2.27)%比(46.49±6.32)%,(17.19±2.02)%比(34.33±6.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0、3.26,P均〈0.01)。观察组2中CD患者中TNF-α水平高于U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7.83±6.54)ng/L比(4.77±2.12)ng/L和(4.40±2.0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1、2.53,P均〈0.05);观察组2中UC患者IL-8水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8 骨髓抑制性细胞及亚群
原文传递
IL-9抑制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及其作用机制
6
作者 吴凡 李雅 +4 位作者 刘星月 庞洪源 华梦晴 宋传旺 唐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8-443,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对小鼠肺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构建小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IL-9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对小鼠肺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构建小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IL-9对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IL-9受体(IL-9R)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IL-9体外作用于CMT167细胞后,观察不同时间点其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的变化。采用FCM法分析小鼠肿瘤组织中骨髓来源免疫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immunosuppressive cells,MDSCs)、CD4^(+)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IL-9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肺腺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减轻移植瘤的重量(均P<0.01)。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中IL-9R呈阳性表达。不同浓度IL-9体外作用小鼠肺腺癌CMT167细胞后其细胞活力和凋亡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IL-9降低了小鼠肿瘤组织中MDSCs的数量(P<0.05),同时增加了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比例(P<0.01)。结论IL-9能够抑制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这可能与IL-9降低小鼠肿瘤组织中MDSCs的数量,增加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9 肺腺癌 骨髓免疫抑制性细胞 T细胞
下载PDF
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的亚群分布及功能异常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静茹 陈书铖 +2 位作者 许凯明 陈加弟 黄慧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373-378,共6页
目的 探讨初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亚群的分布和功能。方法 收集50例初诊DLBCL患者和30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标本,10例初诊DLBCL患者和10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 探讨初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亚群的分布和功能。方法 收集50例初诊DLBCL患者和30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标本,10例初诊DLBCL患者和10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标本中MDSC两大亚群即单核细胞性MDSC(M-MDSC)和粒细胞性MDSC(G-MDSC)的分布情况。从收集的初诊DLBCL患者和健康供者外周血标本中分别随机选取20例,通过DCFH-DA探针法检测其外周血标本M-MDSC和G-MDSC的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M-MDSC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供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G-MDSC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770)。初诊DLBCL患者骨髓标本中M-MDSC比例亦高于健康供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G-MDSC比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13)。G-MDSC的R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供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组间M-MDSC的ROS表达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99)。结论 初诊DLBCL患者的外周血、骨髓中M-MDSC亚群比例的上调和外周血G-MDSC的ROS表达水平增高可能参与构成异常免疫微环境,介导疾病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骨髓抑制性细胞 单核细胞骨髓抑制性细胞 细胞骨髓抑制性细胞
下载PDF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王婷 黄龙 +2 位作者 卢志勇 涂新飞 万宇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6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组,1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CD33^(... 目的观察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组,1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CD33^(+)HLA-DR^(-/low)为表达特征的MDSCs表达水平;研究组患者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162例)和预后不良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D33^(+)HLA-DR^(-/low) MDSCs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33^(+)HLA-DR^(-/low) MDSCs表达水平用于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临床价值;结合研究组患者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信息,分析MDSCs表达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D33^(+)HLA-DR^(-/low) MDSCs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CD33^(+)HLA-DR^(-/low) MDSCs表达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3^(+)HLA-DR^(-/low)MDSCs表达水平用于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13(95%CI=0.646~0.775),特异度为53.70%,灵敏度为82.93%;CD33^(+)HLA-DR^(-/low) MDSCs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r=0.458,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342,P<0.05)。结论MDSCs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有较高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能用于早期预后评估,以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抑制性细胞 CD33^(+)HLA-DR^(-/low)MDSCs 上皮卵巢癌 免疫抑制 临床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