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06
1
作者 袁强 田伟 +5 位作者 张贵林 刘波 行勇刚 李勤 胡临 李志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在骨折椎上应用垂直应力螺钉以加强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病例,其中16例采用骨折椎加用垂直应力螺钉固定(A组),17例采用传统双平面固定(B组)。A组,男1... 目的探讨在骨折椎上应用垂直应力螺钉以加强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病例,其中16例采用骨折椎加用垂直应力螺钉固定(A组),17例采用传统双平面固定(B组)。A组,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48岁(32~74岁);B组,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40岁(21~61岁)。所有患者外伤均不超过3周,骨折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椎体下半部及下终板无爆裂。A组在施行后路常规撑开和恢复腰椎前凸的同时,在骨折椎上应用椎弓根螺钉向垂直于撑开应力方向的腹侧加压,以达到局部的应力平衡。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1个月。结果垂直应力螺钉使骨折椎向腹侧移动复位,术后Cobb角及前柱高度恢复较佳。手术前后骨折椎前移复位程度的变化,A组(0.094±0.062)显著高于B组(0.018±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Cobb角的变化(A组11.75°±8.73°,B组6.53°±5.03°)及头侧椎体前上缘至尾侧椎体前下缘距离的变化(A组0.484±0.259,B组0.330±0.149),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椎加用垂直应力螺钉在前柱撑开的同时可有效控制正常椎间盘高度的撑开。结论对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有条件地应用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可以增强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并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脊柱后凸 螺丝
原文传递
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远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59
2
作者 翁习生 邱贵兴 +5 位作者 张嘉 杨新宇 李书纲 赵宏 金今 沈建雄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62-665,共4页
目的评价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不同类型脊柱疾患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75例各种脊柱疾患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6例,平均年龄(49.1±16.5)岁;女259例,平均年龄(48.7±13.9)岁。包括:腰椎滑脱217例,... 目的评价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不同类型脊柱疾患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75例各种脊柱疾患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6例,平均年龄(49.1±16.5)岁;女259例,平均年龄(48.7±13.9)岁。包括:腰椎滑脱217例,腰椎管狭窄7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32例,胸腰椎骨折72例,脊柱侧凸60例,其他18例。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Dick55例,Steffee79例,CD54例,RF82例,DRFS59例,TSRH29例,USS19例,SOCON44例,Dynalock24例,Diapson22例,Tenor5例,CDH3例。融合范围:一个节段310例,二个节段96例,三个节段9例,与钩合用60例。结果428例(占90.1%)获(6.0±3.7)年随访。退变性腰椎滑脱、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退变性腰椎不稳及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79.9%、87.9%、77.0%、89.3%和62.7%;脊柱活动改善率分别为90.5%、90.9%、83.6%、92.9%和52.5%;腰背痛改善率分别为89.9%、87.9%、85.2%、89.3%和84.8%;下肢疼痛改善率分别为93.9%、90.9%、93.4%、92.9%和79.7%。退变性腰椎滑脱、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及胸腰椎骨折的椎体复位满意率分别为90.5%、87.9%和91.5%。SOCON技术对滑脱椎体复位满意率最高,为92.3%;其次是RF,为90.8%;Dick、Steffee及DRFS技术复位满意率为81.2%;其余内固定技术对滑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器 螺丝 脊柱疾病 椎弓根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86
3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4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钟世镇 刘景发 徐达传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位置关系,建立以枢椎侧块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并通过临床应用评价其可靠性。方法取50套干燥寰枢椎标本,测量寰椎椎弓根和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内、外缘中点)、外缘与正中矢状线的... 目的研究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位置关系,建立以枢椎侧块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并通过临床应用评价其可靠性。方法取50套干燥寰枢椎标本,测量寰椎椎弓根和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内、外缘中点)、外缘与正中矢状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内缘间距、中点间距和外缘间距,建立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临床应用该定位技术进行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1岁。其中游离齿突1例,齿突发育不良3例,齿突陈旧性骨折2例。结果寰椎椎弓根的内缘、中点、外缘分别在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外缘的内侧(1.37±0.51)mm、(1.60±0.61)mm、(2.15±0.60)mm处。确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为:经枢椎侧块内、外缘的中点作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交点的正下方3.0mm处。6例患者共放置寰椎椎弓根螺钉12枚,术中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术后X线及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均良好。结论枢椎侧块与寰椎椎弓根间存在较恒定的解剖位置关系,枢椎侧块可作为术中确定寰椎后弓显露范围和判断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标志,可简化术中繁琐的定位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螺丝 解剖学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82
4
作者 李方财 陈其昕 +1 位作者 陈维善 陈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采用Sextant微创脊柱系统结合椎体内植骨技术治疗无神经功能损害、载荷分享评分≥7分的胸腰椎A型骨折患者20例,并与同期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采用Sextant微创脊柱系统结合椎体内植骨技术治疗无神经功能损害、载荷分享评分≥7分的胸腰椎A型骨折患者20例,并与同期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的2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间的临床及影像学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手术时机及载荷分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经皮组明显小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高、后凸角均显著恢复(P〈0.05);术后1年,两组均见椎体前高和后凸角的显著丢失(P〈0.05);末次随访,两组也均未见上述指标的进一步丢失。影像学指标与临床疗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组影像学指标恢复略差,但临床疗效略优。结论(1)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技术可应用于治疗载荷分享评分≥7分、无神经功能损害的胸腰椎爆裂骨折;(2)尽管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影像学各指标略差于开放组,但由于其损伤小、出血少等优点,仍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螺丝
原文传递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强化和修复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1
5
作者 朱青安 李鉴轶 +2 位作者 赵卫东 吕维加 钟世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3-286,共4页
目的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强化和修复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8具成人新鲜腰椎骨L3~5,随机选择一侧椎弓根放置直径为6.0mm的CCD(compactCD)椎弓根螺钉 ,另一侧以直径为3.5mm的钻头导孔 ,均... 目的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强化和修复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8具成人新鲜腰椎骨L3~5,随机选择一侧椎弓根放置直径为6.0mm的CCD(compactCD)椎弓根螺钉 ,另一侧以直径为3.5mm的钻头导孔 ,均不穿透椎体前皮质。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椎弓根螺钉拔出实验 ,拔出速率为5mm/min。然后沿椎弓根孔道注入PMMA粉和水按体积1∶2混合的PMMA强化修复材料3~5ml,双侧椎弓根分别使用与前相同的CCD椎弓根螺钉 ,室温下1h后再行前述拔出实验。沿椎弓根螺钉长度方向锯开标本 ,观察PMMA在螺钉孔道中的分布范围。结果CCD椎弓根螺钉在正常椎弓根内的最大拔出力为 (825.5±254.7)N ;在经强化后的正常椎弓根内和在修复失效的椎弓根内 ,CCD椎弓根螺钉最大拔出力分别为 (1711.1±488.8)N和 (1832.4±497.4)N ,高于正常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MMA在螺钉周围的分布与其注入时的粘稠度有关 ,未见椎管内或椎弓根外有PMMA分布。结论沿椎弓根孔道注入PMMA可显著增加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甲基丙烯酸甲酯 螺丝 生物力学 腰椎
原文传递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测试 被引量:63
6
作者 李书纲 邱贵兴 +3 位作者 翁习生 赵卫东 田野 林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测试自行设计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spinesystem,GSS)椎弓根螺钉以及SOCON和CCD螺钉置入正常成人椎体标本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及最大旋入力矩,评价GSS螺钉对椎弓根的锚固作用。方法将27个正常成人腰椎椎体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 目的测试自行设计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spinesystem,GSS)椎弓根螺钉以及SOCON和CCD螺钉置入正常成人椎体标本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及最大旋入力矩,评价GSS螺钉对椎弓根的锚固作用。方法将27个正常成人腰椎椎体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9个椎体(18侧椎弓根),分别置入GSS、SOCON和CCD椎弓根螺钉,行螺钉拔出试验,测试并记录螺钉的最大旋入力矩和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三组螺钉的最大旋入力矩分别为(1.83±0.27)Nm、(2.09±0.51)Nm和(1.66±0.34)Nm,最大轴向拔出力分别为(1131.0±255.4)N、(1034.0±262.3)N和(886.1±152.9)N。GSS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最大,且与CCD螺钉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GSS螺钉具有很强的椎弓根锚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器 螺丝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强化对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作用 被引量:42
7
作者 樊仕才 朱青安 +4 位作者 王柏川 赵卫东 周燕莉 金大地 刘大庸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方法和评价 PMMA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后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 6具新鲜老年女性胸腰段骨质疏松脊柱标本 (T10~ L5),使用双能 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试每...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方法和评价 PMMA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后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 6具新鲜老年女性胸腰段骨质疏松脊柱标本 (T10~ L5),使用双能 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试每个椎体的骨密度,随机取 16个椎体 (32侧椎弓根 ),一侧椎弓根拧入 CCD螺钉,测量最大旋入力偶矩后拔出螺钉作为正常对照组,用 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作为修复固定组,行螺钉拔出试验;另一侧经导孔直接强化椎弓根螺钉后拔出作为强化固定组,记录三组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椎体平均骨密度为 (0.445± 0.019)g/cm2;螺钉最大旋入力偶矩为( 0.525± 0.104) Nm;正常对照组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为 (271.5± 57.3)N;修复固定组为 (765.9± 130.7)N;强化固定组为 (845.7± 105.0)N。 PMMA骨水泥强化或修复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后最大抗压力明显高于强化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01)。结论 PMMA骨水泥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能显著增加螺钉在椎体内的稳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螺丝 生物力学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水泥 PMMA
原文传递
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 被引量:45
8
作者 杨晓东 夏广 +6 位作者 樊仕才 王钢 杜贵忠 麦奇光 王华 李涛 谭新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 探讨经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28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 目的 探讨经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单一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前柱钢板加后柱拉力螺钉固定治疗28例髋臼前后柱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16例;年龄19~61岁,平均41.4岁.髋臼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18例,双柱骨折10例,骨折均未涉及髋臼后壁;其中15例合并骨盆环骨折,9例合并四肢骨折,6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3例为多发损伤.手术经前方腹直肌外侧切口进入,直视下复位髋臼骨折,将预弯的钢板放置于四方体的内侧面固定前柱,通过牵拉、撬拨复位后柱骨折,经小骨盆环上缘向坐骨棘或坐骨结节方向打入直径6.5 mm空心螺钉导针后,沿导针顺行拉力螺钉固定后柱.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X线及CT检查均示髋臼前后柱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按Matta影像学复位标准:优2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9.2%(25/28).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髋臼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根据Matta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价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2.8%(26/28).2例分别于术后6、11个月行走时出现疼痛,影像学表现为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口服氨基葡萄糖片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 经单一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中能充分显露髋臼前柱及后柱内侧面,并能直视下对髋臼前、后柱骨折进行有效复位与固定,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螺丝
原文传递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及椎弓根钉重建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38
9
作者 郝永宏 邓树才 +7 位作者 马毅 孙志明 吉宁 贾占华 李建江 刘建坤 赵合元 周静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及椎弓根钉重建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I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对36例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本术式治疗。按AO骨折分型,均为A3亚型;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A级8例,B级16例,C级8例...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及椎弓根钉重建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的I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对36例严重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本术式治疗。按AO骨折分型,均为A3亚型;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A级8例,B级16例,C级8例,D级4例。手术采用后正中入路,显露伤椎及其上、下邻椎的椎板、关节突及椎弓根钉进钉点,在上、下邻椎内置入椎弓根钉,通过椎弓根内固定试行撑开复位或矫正脊柱序列,临时固定。切除伤椎椎板及相关的关节突间关节,切除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内缘创建后外侧工作通道,然后通过后外侧工作通道用骨刀对伤椎进行适当的壳内次全切除,并将钛网置人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后的骨缺损区,透视满意后加压椎弓根钉使钛网牢固。通过比较术前、术后和随访时X线及CT片上Cobb角和骨块椎管占位比例来评价后凸畸形矫正情况、椎管减压程度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在术后12个月时ASIA神经功能分级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术后12个月时X线和CT片显示减压和复位效果满意,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植骨融合率为97.3%。35例患者无继发性后凸畸形。1例患者出现钛网塌陷及后凸畸形。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及椎弓根钉重建术可结合前后路手术优势,一个切口一次完成减压、复位、固定、融合,重建三柱的稳定性;但尚须大宗病例的积累及长期随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螺丝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多向锁定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10
作者 熊庆广 王永清 +5 位作者 张庆杰 毕红宾 孙晋保 赵志辉 杨志强 李毅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0-726,共7页
目的 探讨多向锁定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采用多向锁定带锁髓内钉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8例;年龄32~ 61岁,平均36.9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均为... 目的 探讨多向锁定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采用多向锁定带锁髓内钉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3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8例;年龄32~ 61岁,平均36.9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均为新鲜骨折,其中闭合性骨折22例,开放性骨折1例(Tscherne分类1级).pilon骨折采用AO/OTA分型:C1型10例,C2型8例,C3型5例.根据骨折线及骨折块分布情况选择入路行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经撬拨复位后,使用非限制性锁钉将C型骨折变为A型骨折后使用髓内钉固定.术后以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判定关节面复位质量,根据Teeny-Wiss踝关节临床症状和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 24个月,平均(20.6±2.3)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4~ 28周,平均(16.8±4.0)周.根据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判定关节面复位质量,其中解剖复位20例,复位一般2例,复位差1例,解剖复位率为87.0%(20/23);踝关节Teeny-Wiss评分为60~ 100分,平均(91.6±9.5)分;其中优12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7.0% (20/23).7例出现张力性水疱;1例出现皮肤坏死.术后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感染、螺钉松动及断裂、畸形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多向锁定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pilon骨折可获得良好复位和满意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固定术 螺丝
原文传递
成人髂骨钉钉道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郑召民 陈辉 吕游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6-589,共4页
目的对中国成人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髂骨锚固通道各参数进行影像学测量,探讨髂骨钉置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60名中国成人进行髂骨三维重建,在斜侧位图像上测量双侧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连线全长及此连线与坐骨切迹上... 目的对中国成人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髂骨锚固通道各参数进行影像学测量,探讨髂骨钉置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对60名中国成人进行髂骨三维重建,在斜侧位图像上测量双侧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连线全长及此连线与坐骨切迹上顶点的距离,在沿该连线截面图像上测量双侧钉道通路中髂骨两个狭窄点松质骨与皮质骨的厚度、髂后上棘至第二狭窄点的长度等影像学参数。结果参数均值的95%置信区间: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全长为(140.6±1.1)mm,髂后上棘咬除深度男性为(16.9±0.6)mm、女性为(15.9±0.8)mm,过第二狭窄点长度男性为(67.1±0.6)mm、女性为(70.1±1.4)mm,坐骨切迹上顶点到髂后上棘-髂前下棘连线距离为(18.3±0.8)mm,第一狭窄点松质骨厚度男性为(11.0±0.7)mm、女性为(9.0±0.8)mm,皮质骨厚度男性为(17.3±0.6)mm、女性为(15.7±0.7)mm,第二狭窄点松质骨厚度男性为(11.8±0.7)mm、女性为(8.1±0.7)mm,皮质骨厚度男性为(22.7±0.3)mm、女性为(19.1±0.8)mm。各参数变异度较大,且除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全长及坐骨切迹到该通道高度外,其余各参数男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髂骨由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存在一个直线骨性钉道通路,且该钉道通路中有两个狭窄点,对髂骨钉起锚固作用,通过两个狭窄点的髂骨钉可保证进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丝 摄影测量术
原文传递
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颈椎椎弓根置钉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1
12
作者 姜良海 谭明生 +5 位作者 杨峰 移平 唐向盛 韦竑宇 徐文华 郝庆英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7-264,共8页
目的探讨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人的可行性及置钉精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采用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行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39例患者资料,男27例,女12例;年龄39-58岁,平均51.3岁;寰枢... 目的探讨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人的可行性及置钉精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采用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行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39例患者资料,男27例,女12例;年龄39-58岁,平均51.3岁;寰枢椎脱位17例,颈椎转移性肿瘤8例,颈椎病14例。患者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平均为(7.21±3.47)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颈椎神经功能评分平均为(10.53±2.35)分。术前对39例患者行颈椎CT扫描,数据导人Mimicsl7.0软件,对目标椎体行选择性三维重建;在UGS Imageware12.0平台打开三维重建模型,使用逆向工程原理设计椎弓根螺钉最佳钉道;提取棘突、椎板、侧块后部的表面形态,建立与其表面形态一致的反向模板;将平行于最佳钉道的标杆与模板拟合成一体,即形成带有定位孔和标杆的导航模板;将设计好的导板通过3D打印机打印并消毒。术中将3D打印导板与置钉椎体的椎板、棘突、关节突紧密贴合,术者以手钻通过定位孔,以平行于标杆的方向钻探螺钉通道后,取下导板,顺钉道置人椎弓根螺钉。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寰枢椎脱位、颈椎转移性肿瘤、颈椎病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82±43)min、(217±62)min、(235±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36±287)ml、(573±291)ml、(384±226)ml。术后3个月时,39例患者VAS平均评分为(2.91±1.24)分,较术前降低(4.30±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JOA评分平均为(14.65±2.72)分,较术前提高(4.12±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例患者共置入304枚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C1 34枚,C2 50枚,C3-7 220枚。术后Kawaguchi等评价显示0级占94.4%(287/304),1级占4.9%(15/304),2级占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螺丝
原文传递
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 被引量:28
13
作者 石成弟 郭晓山 +1 位作者 胡炜 余可和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2月至2010年12月,治疗46例伴耻骨联合分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男27例,女19例;年龄18-61岁,平均34.6岁。按Tile分型:B1.1型4例,B1.2型7例,B2型2...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2月至2010年12月,治疗46例伴耻骨联合分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男27例,女19例;年龄18-61岁,平均34.6岁。按Tile分型:B1.1型4例,B1.2型7例,B2型2例,B3型2例,C1.1型7例,C1.2型7例,C1.3型10例,C2型5例,C3型2例。行闭合复位经皮耻骨联合螺钉内固定后,再行后环固定,包括经皮骶髂螺钉、经皮髂骨后部螺钉固定。除4例B1.1型骨折仅固定耻骨联合外,余均同时行后环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5-65min,平均45min;出血量10-50ml,平均25ml。46例患者均置入1枚耻骨联合螺钉,35例术后行骨盆CT检查,其中3例发现螺钉侵入盆腔,但未引起任何临床症状。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及钉道感染。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3.5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明显的复位丢失。根据Matta和Tometta标准,末次随访时优43例,良3例。31例(67.39%)患者恢复原工作,6例因合并损伤而改变原工作,9例尚处于恢复期。28例患者无骶髂关节疼痛;13例仅在用力时有耻骨联合部或耻骨微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5例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疼痛。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安全可行,操作简便,损伤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分离 螺丝
原文传递
微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孙军战 郑国海 赵克义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5-700,共6页
目的探讨做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性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微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65例获得随访的锁骨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女24例;年龄19-67岁,平均(35.8±17.6)岁;根... 目的探讨做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性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微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65例获得随访的锁骨骨折患者资料,男41例,女24例;年龄19-67岁,平均(35.8±17.6)岁;根据Craig分型.I型29例,Ⅱ-Ⅱ型36例。沿锁骨前缘做横切口,骨折远、近端暴露比例大致为2:3。髓内向远折端肩峰穿入引导针,骨折复位后将引导针逆行回穿入骨折近端,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术后采用Neer肩关节活动评分评价患肩功能。选取同组医生以往采用重建钢板固定的65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研究项目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Neer肩关节活动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空心螺钉组切口长度为4~5cm.重建钢板组为10~11cm,随访摄X线片证实两批患者骨折均愈合,空心螺钉组骨折愈合时为(13.2±6.9)周,重建钢板组为(16.3±8.7)周;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为6-20个月,平均10.6个月。空心螺钉组Neer肩关节活动评分为(96.6±3.4)分,重建钢板组为(94.2±5.8)分.两组均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空心螺钉组随访期间出现退钉5例、骨折移位3例,予控制活动后骨折愈合;电建钢板组有4例皮缘愈合略差,经间断拆线换约后切口愈合。骨折愈合后,空心螺钉组在门诊局麻下取出空心螺钉,重建钢板组住院在臂丛麻醉下取出重建钢板。空心螺钉组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且节约医疗费用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丝 折固定术 髓内
原文传递
3D打印导板技术在骶髂关节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刘毅 刘国辉 +4 位作者 夏天 米博斌 刘静 李卉 胡良聪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2,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技术在骨盆骶髂关节螺钉置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至12月利用3D打印导板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治疗5例骨盆后环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42-67岁,平均(52.4±1.2)岁;其中合并...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技术在骨盆骶髂关节螺钉置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至12月利用3D打印导板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治疗5例骨盆后环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42-67岁,平均(52.4±1.2)岁;其中合并骶骨骨折4例(Denis Ⅰ型3例,DenisⅡ型1例合并骶神经损伤),骶髂关节分离1例。采集患者术前骨盆CT扫描数据,导入计算机合成并打印骨折三维模型,计算机模拟骶髂关节螺钉安全置入点及工作同道并设计置钉导板。术中对每枚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时间、透视次数、出血情况进行分析,术后应用Matta放射学标准评价复位情况;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月时骶尾部疼痛情况;根据Majeed标准评估患者术后生活、活动及工作情况。结果5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共置入骶髂关节螺钉5枚,螺钉置入时间为8-16min,平均11.2min。每枚螺钉置入术中透视4~8次,平均5.6次。术后骨折复位Matta标准评价,优4例,良1例,优良率100%。术中出血20±50ml,平均(30±0.7)ml。术前患者骶尾部VAS评分平均(7.04±0.1)分;术后1周VAS评分平均(5.46±0.3)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平均(1.48±0.2)分。术后6个月骶尾部VAS评分较术前减少约5.56分,较术后1周减少约3.98分;术后6个月骶尾部疼痛程度由术前及术后1周的中重度疼痛明显减轻为轻度痛,经骶髂螺钉固定后骶尾部疼痛状况改善明显。术后6月M±eed评分为86±92分,平均(90±0.5)分,5例评分均为优,优良率100%。结论应用3D打印导板技术,能极大简化骨盆后环骶髂关节螺钉置入程序,具有微创、减少射线暴露、疗效确切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 折固定术 螺丝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后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马春涛 谭昱 +2 位作者 肖育志 陈立刚 郭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后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本院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105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2)。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复...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后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本院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105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2)。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联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观察组予以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后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进行1年随访,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优良率与术前、术后1年疼痛程度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 85%)低于对照组(20. 00%),手术优良率(96. 15%)高于对照组(82. 00%)(P <0. 05);两组术后1年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HSS、ADL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予以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后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可减轻手术创伤,加速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疼痛感,提高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粉碎性 折固定术 螺丝 固定钢丝
原文传递
通道下肌间隙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病变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1
17
作者 曾忠友 宋永兴 +4 位作者 吴鹏 严卫锋 籍剑飞 张建乔 毛克亚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1-1199,共9页
目的探讨通道下肌间隙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病变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通道下肌间隙入路椎管减压、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病变81例,男35例,女46例;年龄29... 目的探讨通道下肌间隙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病变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通道下肌间隙入路椎管减压、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病变81例,男35例,女46例;年龄29±76岁,平均54.6岁。腰椎间盘退变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10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11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I度腰椎退行性滑脱13例。单节段病变67例,双节段病变14例。结果单节段固定病例切口长度(2.42±0.45)cm,双节段(4.28±0.38)cm。手术时间(96.00±21.53)min,术中出血量(347.50±241.62)ml。术中发生硬脊膜撕裂及同侧神经根损伤1例,椎弓根骨折2例。术后切口表皮部分坏死8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神经损伤3例。76例获得12-30个月随访,平均20.5个月。术后12个月MRI上多裂肌面积和等级改变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较术前改善,椎间隙高度恢复并获得较好的维持。72例椎间融合,融合率94.7%(72n6);JOA腰椎评分由术前(12.66±1.8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26.4±1.92)分。结论通道下肌间隙人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融合率高,但早期病例手术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螺丝 椎关节突关节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连铭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8-399,共2页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全球髋部骨折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老年人髋部骨折中约有50%为转子间骨折,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重要疾病。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后由于长期卧床,病死率可达20%老年...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全球髋部骨折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老年人髋部骨折中约有50%为转子间骨折,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重要疾病。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后由于长期卧床,病死率可达20%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但手术具有一定难度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固定术 髓内 螺丝 老年人
下载PDF
髂骨双钉在腰-髂重建结构中的生物力学优势 被引量:20
19
作者 于滨生 郑召民 +2 位作者 庄新明 李泽民 吕维加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 评价髂骨单钉与髂骨双钉技术对腰-髂重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7具成人新鲜尸体L2-骨盆标本,于L3-L5行椎弓根钉固定,将该结构定义为完整状态.对完整状态进行测试后制作骶骨全切失稳模型,每一标本均应用四种髂骨钉技术行L3-髂骨钉... 目的 评价髂骨单钉与髂骨双钉技术对腰-髂重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7具成人新鲜尸体L2-骨盆标本,于L3-L5行椎弓根钉固定,将该结构定义为完整状态.对完整状态进行测试后制作骶骨全切失稳模型,每一标本均应用四种髂骨钉技术行L3-髂骨钉-棒稳定重建:A组,髂骨单枚短钉;B组,髂骨单枚长钉;C组,置入髂骨上、下柱的髂骨双枚短钉;D组,置入髂骨下柱的髂骨双枚短钉.髂骨钉的安装及测试顺序随机产生.在MTS材料试验机上,对标本施加800 N压缩和7 N·m扭转载荷,记录L3-髂骨的结构刚度.结果 (1)轴向压缩下,四组的压缩刚度依次为完整状态的73%、76%、98%和112%,A组和B组低于完整状态及C组和D组(P〈0.05).其中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扭转测试中,四组的扭转刚度依次为完整状态的72%、79%、105%和109%,A组和B组低于其他三组(P〈0.05).其中A组与B组,完整状态、C组与D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骶骨完全切除所导致的失稳,单枚髂骨短钉与长钉均难以恢复局部的初始稳定性;而双枚髂骨短钉在抗压缩与抗扭转能力方面均高于单枚髂骨钉,可获得与初始状态等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螺丝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枢椎经椎板螺钉联合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马维虎 刘观燚 +5 位作者 徐荣明 孙韶华 赵刘军 胡勇 蒋伟宇 顾勇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此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34-73岁,平均42.5岁。AndersonⅡ型和Ⅲ型齿突骨折14例,... 目的探讨后路经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此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34-73岁,平均42.5岁。AndersonⅡ型和Ⅲ型齿突骨折14例,寰椎横韧带断裂1例,先天性游离齿突并寰枢椎不稳2例。均有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枢椎经椎板螺钉固定技术以棘突和椎板的交界处椎板头尾方向的中点为进钉点,为避免钉道的相互干扰,第1枚螺钉的进钉点通常选择枢椎椎板的偏头侧,另1枚螺钉的进钉点偏尾侧,用高速磨钻在进钉点磨去少许皮质骨开窗后,用手钻向枢椎对侧椎板钻孔,螺钉方向在直视下与椎板平面并行,并稍向枢椎椎板背侧倾斜,以确保螺钉不穿破椎板腹侧皮质侵犯椎管,宁可穿破枢椎椎板背侧皮质骨。内固定系统均使用颈椎后路Ve^ex钉棒系统固定。结果术中无一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有2例患者在剥离寰椎后弓下缘时,损伤静脉丛,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成功。术后CT示枢椎椎板螺钉位置良好,未见侵犯枢椎椎管和脊髓。随访术后X线片未见明显颈椎不稳、内固定失败及螺钉松动退出。结论枢椎后路经椎板螺钉技术固定牢固,操作简单,相对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寰椎 螺丝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