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RP与PCT和红细胞沉降率对骨科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柘 沈颖 +2 位作者 郑勇 王代宏 蔡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4-2026,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对骨科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意义,以降低其感染率。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的骨科肿瘤患者300例,将28例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其余27...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对骨科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意义,以降低其感染率。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的骨科肿瘤患者300例,将28例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其余272例未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作为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10、14d的CRP、PCT、ESR水平。结果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骨科肿瘤患者术前CRP、PCT、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两组患者的CRP、PCT、ESR水平均呈上升趋势,随后下降,感染组患者术后1、3、7、10、14d的CRP、PCT、ESR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占46.43%,革兰阴性菌11株占39.29%,真菌4株占14.29%。结论血清CRP、PCT与ESR在骨科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红细胞沉降率 骨科肿瘤 术后感染
原文传递
基因治疗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探索性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孟国林 胡蕴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1005-1007,共3页
关键词 骨科疾病 基因疗法 关节炎 骨科肿瘤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对骨科肿瘤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院外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姚蕊 牛红艳 +1 位作者 邱煊惠 杨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24期159-160,共2页
目的研究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对骨科肿瘤中心静脉(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院外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骨科肿瘤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92例,入院顺序分为延伸组(n=46)与常规组(n=46).常规组实... 目的研究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对骨科肿瘤中心静脉(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院外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骨科肿瘤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92例,入院顺序分为延伸组(n=46)与常规组(n=46).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延伸组基于常规组实施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院外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结束后,延伸组院外导管维护依从性97.83%高于常规组(80.43%,P<0.05);延伸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常规组(19.57%,P<0.05).结论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骨科肿瘤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患者,可有效提高院外导管维护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互动平台 延伸护理服务 骨科肿瘤 PICC置管
原文传递
磁性纳米颗粒在骨转移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洋 冯世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81-684,共4页
目前肿瘤仍然是困扰骨科界的一大难题,当前的困境主要体现在:①如何早期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②化疗药物的全身副作用;③对于癌症晚期和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磁性纳米材料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具有的诸多特性正可以解决... 目前肿瘤仍然是困扰骨科界的一大难题,当前的困境主要体现在:①如何早期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断;②化疗药物的全身副作用;③对于癌症晚期和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治疗方案。近年来磁性纳米材料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具有的诸多特性正可以解决当前骨科肿瘤医疗与科研中所面临的困境,本文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特点系统的对其给予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方案 磁性纳米颗粒 骨转移瘤 磁性纳米材料 恶性肿瘤 骨科肿瘤 全身副作用 化疗药物
下载PDF
骨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石林 庞清江 颜勇卿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0例行骨科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9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41例(14.1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切口引流时间、导... 目的探讨骨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0例行骨科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90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41例(14.1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切口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局部放疗及白蛋白与术后感染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手术时间、切口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前局部放疗及低蛋白血症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发生术后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手术时间、切口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局部放疗及白蛋白与术后感染有关,应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肿瘤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骨肿瘤患者清洁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耐药性
6
作者 张小琴 韩旭 +2 位作者 王永正 常彦敏 赵霞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骨肿瘤患者清洁手术部位感染(SSI)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控制及治疗骨肿瘤患者清洁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骨肿瘤清洁手术的2938例患者的临床数... 目的探讨骨肿瘤患者清洁手术部位感染(SSI)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控制及治疗骨肿瘤患者清洁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骨肿瘤清洁手术的2938例患者的临床数据,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284例SSI患者的357份送检标本进行检测与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检测,采用WHONET 5.6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38例骨肿瘤清洁手术住院患者发生SSI 284例,共检出病原菌286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0株,占27.97%)、表皮葡萄球菌(84株,占29.37%)、大肠埃希菌(28株,9.79%)和肺炎克雷伯菌(18株,6.29%)。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克拉霉素、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左旋氧氟沙星、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莫西沙星耐药率在5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达到70%。结论骨肿瘤清洁手术患者SSI感染主要的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多种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临床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切口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肿瘤清洁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病原学 耐药率
原文传递
规范化疼痛管理在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彭芳 周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7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骨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骨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即制定疼痛评估规范并记录疼痛程度、适时镇痛、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措施。对照组则仅在患者有疼...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骨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骨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0例),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即制定疼痛评估规范并记录疼痛程度、适时镇痛、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措施。对照组则仅在患者有疼痛主诉时,护士根据医嘱进行处理。观察两组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频率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及镇痛药的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控制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有效地减轻骨科肿瘤患者的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用药量,提高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肿瘤患者 疼痛管理 规范化
下载PDF
骶尾部占位误诊分析
8
作者 周艳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1期114-115,共2页
骶尾部占位包括骶尾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及畸胎瘤等,不易明确诊断,我科于2006年4月份以来先后收治多例骶尾部肿瘤误诊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医肿瘤 骶尾部占位 腰痛 中医骨科肿瘤
下载PDF
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技术在骨科肿瘤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昶志 韩殊曼 +4 位作者 王令响 牛梦婧 曹磊 张婷 孙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42-142,共1页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技术在骨科肿瘤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骨科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创面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负压封...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技术在骨科肿瘤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骨科肿瘤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创面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技术处理创面,对比2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创面坏死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患者创面坏死率均显著少于常规组,P <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骨科肿瘤术后实施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同时对促进患者早日出院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肿瘤 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技术 创面愈合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姑息心理干预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玉玲 郭良玉 +1 位作者 管玉华 刘飒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7期2097-2100,共4页
目的探讨姑息心理干预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骨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姑... 目的探讨姑息心理干预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骨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姑息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精神病性、偏执、恐怖、敌对、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和躯体化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GSES自我效能感评分为(23.85±6.49)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37±6.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功能、情感、社会/家庭和躯体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骨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感水平,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恶性肿瘤 姑息心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顾海燕 田美华 +1 位作者 孙丽 成卫平 《全科护理》 2018年第10期1277-1278,共2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60例骨科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延续性护理。在病人出院60d后对两组病人恶性肿...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60例骨科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延续性护理。在病人出院60d后对两组病人恶性肿瘤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予以评分分级,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抑郁、焦虑情绪,以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评定病人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NR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骨科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恶性肿瘤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康玲 胡秀琼 +1 位作者 梅方 秦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的作用,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3-2020-9骨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8名为对象,平分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护理前后两组情绪反应和... 目的:探讨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的作用,分析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3-2020-9骨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8名为对象,平分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护理前后两组情绪反应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RS、SAS、SDS各项评分均比参照组降低更明显,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院2个月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及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参照组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情绪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恶性肿瘤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骨科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翟文霞 孙晶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6期3616-3617,共2页
目的:了解骨科肿瘤患者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骨科恶性肿瘤患45例,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采用百分比、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论:骨科恶... 目的:了解骨科肿瘤患者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骨科恶性肿瘤患45例,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采用百分比、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论:骨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2.22%),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发生有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恶性肿瘤患者 应对方式 抑郁
下载PDF
姑息心理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李乃静 季爱媛 +1 位作者 李阿娜 陈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1-3,共3页
统计调查姑息心理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病患心理和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 采集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00例骨科恶性肿瘤病患病患参与实验。依据对病患实施的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纳入姑息心理组、常规护理组,病患分别接受姑息心理护理、... 统计调查姑息心理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病患心理和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 采集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00例骨科恶性肿瘤病患病患参与实验。依据对病患实施的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纳入姑息心理组、常规护理组,病患分别接受姑息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独照分析2组病患护理措施实行后的负性情绪得分,以评定其心理健康状态。结果 姑息心理组病患的焦虑得分(41.24±2.67)、抑郁得分(46.06±2.81)较常规护理组(51.53±5.38)(54.18±5.473)低,P<0.05。结论 对骨科恶性肿瘤病患实行姑息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层面上提升病患的护理水平,减少病患的骨性情绪,具有较好的推行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息心理护理 骨科恶性肿瘤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试析延续性护理对骨科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
15
作者 周微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4期69-69,71,共2页
探究骨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患者:58例骨科恶性肿瘤患者,两组29例均是随机分配,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护理,观察组NRS评分较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低... 探究骨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患者:58例骨科恶性肿瘤患者,两组29例均是随机分配,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对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护理,观察组NRS评分较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可对患者的NRS评分进行改善,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骨科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诊断骨科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分析
16
作者 曾湘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2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及多种方法联合重构三维立体模型在骨科软组织肿瘤术前诊治中的优点及局限性,从而为手术提供准确的评估和指导。方法:通过对70例肿瘤患者行术前CT血管造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行三维重建,确定患者肿瘤灶部位的位置、范...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及多种方法联合重构三维立体模型在骨科软组织肿瘤术前诊治中的优点及局限性,从而为手术提供准确的评估和指导。方法:通过对70例肿瘤患者行术前CT血管造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行三维重建,确定患者肿瘤灶部位的位置、范围和形态结构等信息。结果:经过诊断,患者肿瘤灶相关信息被获得,并被手术证实。结论:CT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出肿瘤供血血管及相关部位的准确信息,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质量的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减少有积极的意义,但其具有不能很好地显示病变与邻近组织结构相互关系的局限性,因此与其他诊断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骨科软组织肿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