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8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87
1
作者 黄晟 沈鹏程 +3 位作者 徐浩 朱立帆 翁峰标 侯青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5668-5672,共5页
背景:目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临床最常见的跟骨骨折治疗方案,但是手术并发症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者,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外侧L形... 背景:目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临床最常见的跟骨骨折治疗方案,但是手术并发症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者,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患者68例,其中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3例(改良组),经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目测类比评分,及两组手术前后AOFAS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分别对患者内固定后疼痛、关节活动度、踝关节稳定性等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1)两组内固定后6月AOFAS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内固定前(P<0.05),且改良组AOFAS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2)改良组内固定后1周、6个月、12个月的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与传统组同期相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3)两组手术时间的比较相差不大,但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与目测类比评分上,改良组相比传统组均显著改善(P<0.05);(4)改良组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5)结果说明,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相比,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在减轻疼痛、提供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使跟骨关节面有更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植入物 跟骨骨折 改良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 疗效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84
2
作者 马剑雄 何伟伟 +1 位作者 赵杰 马信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397-4402,共6页
背景:关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学说:血运障碍、脂质代谢紊乱、骨内压增高、骨细胞凋亡、基因多态性、免疫因素等,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的:就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研究股骨头坏死... 背景:关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学说:血运障碍、脂质代谢紊乱、骨内压增高、骨细胞凋亡、基因多态性、免疫因素等,但其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的:就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研究股骨头坏死的学者提供线索。方法:以"femoral head necrosis,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pathogenesis,mechanism"检索词在Pubmed、Embase、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1985至2017年的文献;以"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1985至2017年的文献,最终纳入39篇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股骨头坏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生物力学因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股骨头内部力学性能的减退或者各种危险因素导致的外界应力与股骨头内部结构不协调,引起内部骨小梁的微骨折,应力集中,反复破坏与修复,当破坏速度超过修复速度,股骨头最终发生塌陷。大部分股骨头坏死病例均为散发病例,但也有研究报道家族中多名成员患有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呈家族聚集性,股骨头坏死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植入物 股骨头坏死 力学 血运 骨细胞凋亡 基因多态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联合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的意义 被引量:83
3
作者 高武长 王英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5-1260,共6页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急性三角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容易对踝关节解剖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关节不稳定,治疗不当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受损的三角韧带,是否需要修复临床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在踝... 背景:踝关节骨折合并急性三角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型,容易对踝关节解剖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关节不稳定,治疗不当极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对于受损的三角韧带,是否需要修复临床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在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联合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后随访12个月,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的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重力应力X射线检查,测量患侧内踝间隙;并观察修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治疗后3,6,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可见患者的踝关节AOFAS评分较治疗前增高,其中治疗后12个月的AOFA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重力应力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12个月患者患侧内踝间隙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术中患者均未出现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出现。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等不良事件,但患者三角韧带损伤修复后出现部分踝关节功能受限。结果证实,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韧带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关节植入物 三角韧带 韧带损伤 带线锚钉 内固定材料 修复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远端骨折32例 被引量:83
4
作者 李国胜 胡永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454-2457,共4页
背景:传统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过程中为保证骨折解剖复位,需广泛剥离骨膜直接暴露骨折端,常造成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延迟愈合等不良后果。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新... 背景:传统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过程中为保证骨折解剖复位,需广泛剥离骨膜直接暴露骨折端,常造成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延迟愈合等不良后果。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8~76岁,均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手术入路置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置入后随访行X射线检查,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30例平均随访1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临床平均愈合时间14周;其中外踝手术切口浅表感染2例,皮肤刺激症状4例,螺钉断裂1例(术前X射线片无法诊断断裂),钢板远端断裂1例,腓浅神经损伤1例。按Johner-Wruhs评分法,功能优2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3%。说明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远端骨折 置入 骨科植入物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措施 被引量:79
5
作者 朱诗白 翟洁 +4 位作者 蒋超 叶灿华 陈曦 翁习生 钱文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6-463,共8页
背景:快速康复外科即加强术后康复,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刺激,从而加速患者康复。近年来,随着手术、麻醉技术的提高,其已成为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关节外科,... 背景:快速康复外科即加强术后康复,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刺激,从而加速患者康复。近年来,随着手术、麻醉技术的提高,其已成为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关节外科,并在临床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应用优化措施的临床研究。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7年1月至2016年9月Pub 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Joint replacement,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multi-mode analgesia,diet management,steroid hormones";中文检索词"关节置换,快速康复,多模式镇疼,饮食管理,类固醇激素"。共检索到81篇相关文献,另外纳入1部专著。结果与结论:(1)膝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由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护理人员、营养师等共同参与通过进行术前健康教育、缩短术前禁食、禁水时间,术前超前镇疼,不放置导尿管;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及适当的收肌管阻滞镇疼、规范氨甲环酸使用;术后多模式镇疼,麻醉恢复后尽早功能锻炼,早期进水,预防恶心呕吐等快速康复方案显示关节置换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已从4-12 d减少至1-3 d,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入院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提高;(2)研究还表明,快速康复方案可适用于绝大多数膝关节置换患者,其中包括高龄、术前合并心肺疾病、2型糖尿病以及术前吸烟、饮酒等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快速康复 膝关节置换 饮食管理 类固醇激素 多模式镇痛
下载PDF
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 被引量:75
6
作者 张志新 周君东 +1 位作者 陈兴阳 邵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78-2382,共5页
背景: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用于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良好,可更好的修复骨折,有利于下肢功能恢复。目的:回顾性方法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 背景: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用于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良好,可更好的修复骨折,有利于下肢功能恢复。目的:回顾性方法比较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老年患者,根据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2组: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病例28例为微创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病例28例为髓内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内固定中出血量、内固定后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内固定后下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及J-W优良率等。结果与结论:(1)微创组手术时间、AOFAS踝-后足量表评分、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微创组治疗优良率(96%)高于髓内钉组(79%)(P<0.05);(3)微创组并发症低于髓内钉组(P<0.05);(4)结果说明,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骨折断端的血运,保护了骨折处周围软组织,符合BO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内固定器 老年人 骨科植入物 植入物 胫骨中下段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老年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70
7
作者 庞骄阳 赵岩 +1 位作者 肖宇龙 辛大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7-582,共6页
背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可以将虚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准确快速的转化为三维实物原型的新型技术。3D打印实物模型方法可取代传统的术前规划与修复手术模拟方法,并具有可重复性,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中日益深入。目的:总结3D打印技术在... 背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可以将虚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准确快速的转化为三维实物原型的新型技术。3D打印实物模型方法可取代传统的术前规划与修复手术模拟方法,并具有可重复性,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中日益深入。目的:总结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谷歌学术、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数据库(WF)2000年1月至2015年7月发表有关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应用的文献。(以"3D打印技术、快速成型技术、脊柱、脊椎、骨科、骨折、关节、手足、骨肿瘤、创伤、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椎弓根、椎体、椎间盘、临床应用"为检索词。排除重复性研究及综述,选择代表性好的文章共50篇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3D打印技术已应用于脊柱外科的术前诊断、个体化支具定制、医患沟通、教学、个体化高精度修复方案制定、术中导航、个体化内置物定制等方面。提示随着医学影像学、数字化医学、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将会更为深入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假体植入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3D打印技术 脊柱外科 临床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改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 被引量:66
8
作者 吴焘 张国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4期6655-6660,共6页
背景:在修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时多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或普通钢板固定修复,由于固定不稳固可出现骨折的畸形愈合。课题组以往研究发现,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常规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效果较好,但稳定性还需提高。临床实践表... 背景:在修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时多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或普通钢板固定修复,由于固定不稳固可出现骨折的畸形愈合。课题组以往研究发现,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常规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效果较好,但稳定性还需提高。临床实践表证明,锁定加压钢板以微创手术植入后稳定性良好,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试验假设与常规锁定钢板相比,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可更好地修复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和更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目的:观察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中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2例随机等分为2组,观察组行肩外侧小切口闭合复位+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行肩外侧小切口闭合复位+微创常规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组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方案中的主要结局为固定后6个月患者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以此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结局为两组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固定后0.5,1,3个月患者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固定后1,3 d,1,2周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观察其与固定前评分相比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固定后0.5,1,3,6个月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固定后0.5,1,3,6个月患者骨折愈合质量的X射线检查,以评估固定后骨折愈合情况。试验经中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QHY1005D)。参与者对试验内容和治疗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讨论:研究方案旨在分析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常规锁定钢板相比,在改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有效性的优势,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肱骨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临床试验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稳定性 肩外侧小切口 闭合复位 微创 螺纹 相容性
下载PDF
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63
9
作者 刘昌海 王占朝 +3 位作者 陆骅 俞思明 茅宇仑 周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7期2703-2708,共6页
背景:微创接骨板桥接技术的特点是间接骨折闭合复位,辅以适当稳定的内固定,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在长骨干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 背景:微创接骨板桥接技术的特点是间接骨折闭合复位,辅以适当稳定的内固定,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在长骨干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胫骨下段闭合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5-68岁。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和随机排列表分两组治疗,微创组(n=32)在C型臂X射线机监视下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传统组(n=36)采用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微创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负重行走时间早于传统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传统组(P<0.05)。随访10-21个月,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传统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及力学原则,具有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利于骨折愈合等优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科植入物 胫骨下段骨折 经皮锁定钢板 解剖钢板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后局部加压冷疗结合CPM功能锻炼对早期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9
10
作者 王显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8-1003,共6页
背景: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的恢复;而术后冰敷能部分缓解全膝关节置换后的疼痛,增强早期康复训练的有效性。目的:探讨局部加压冷疗结合CPM功能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功能障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 背景: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的恢复;而术后冰敷能部分缓解全膝关节置换后的疼痛,增强早期康复训练的有效性。目的:探讨局部加压冷疗结合CPM功能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功能障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术后进行CPM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术后给予局部加压冷疗结合CPM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1)术后24,48 h,观察组目测类比评分、肿胀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术后2周,2组除肌力外,其余均明显改善(P<0.05-0.01),观察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中疼痛、功能、活动度、稳定性维度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减分项目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随访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7%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4)结果表明,局部加压冷疗结合CPM功能锻炼有助于缓解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早期疼痛及肿胀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植入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持续被动运动 加压冷疗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小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中的效果 被引量:58
11
作者 庞留成 赵峰 +1 位作者 杨建生 赵彦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36-2341,共6页
背景:老年膝髋关节置换中为了减轻围术期疼痛,给予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能取得预期的麻醉效果,但是选择何种浓度的小剂量轻比重效果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中... 背景:老年膝髋关节置换中为了减轻围术期疼痛,给予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能取得预期的麻醉效果,但是选择何种浓度的小剂量轻比重效果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膝髋关节置换中的麻醉及镇痛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0.15%、0.5%及0.25%罗哌卡因组,各30例,分别以0.15%、0.5%及0.25%罗哌卡因在L3-4或L2-3间隙进行穿刺麻醉。结果与结论:(1)0.25%罗哌卡因组平面消退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低于0.5%罗哌卡因组(P<0.05),高于0.15%罗哌卡因组(P<0.05);0.25%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0.5%罗哌卡因组(P<0.05);短于0.15%罗哌卡因组(P<0.05);0.15%罗哌卡因组平面消退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0.5%罗哌卡因组(P<0.05);0.15%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0.5%罗哌卡因组(P<0.05);(2)0.25%罗哌卡因组麻醉后1,5,10 h及术后24 h目测类比评分低于0.15%罗哌卡因组(P<0.05),高于0.5%罗哌卡因组(P<0.05);0.5%罗哌卡因组麻醉后1,5,10 h及术后24 h目测类比评分低于0.15%罗哌卡因组(P<0.05);(3)3组麻醉后3,10,30 min及手术毕心率及平均血压水平均发生轻微波动,但是0.25%罗哌卡因组波动幅度最小;其次为0.15%罗哌卡因组,0.5%罗哌卡因组波动幅度最大;(4)0.25%罗哌卡因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0.15%罗哌卡因组(P<0.05),低于0.5%罗哌卡因组(P<0.05);0.5%罗哌卡因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0.15%罗哌卡因组(P<0.05);(5)提示剂量为0.25%罗哌卡因3 mL能取得预期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罗哌卡因 小剂量 轻比重 笔尖式腰穿针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膝髋关节置换 目测类比评分 麻醉镇痛效果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远期效果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56
12
作者 曾红生 陈子华 +3 位作者 陈建威 方磊 游军 周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1-576,共6页
背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是一种胸腰椎骨折常用的修复方式,其中经伤椎置钉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关于其远期效果和生物力学特性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远期效果及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背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是一种胸腰椎骨折常用的修复方式,其中经伤椎置钉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关于其远期效果和生物力学特性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远期效果及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治疗,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远期修复效果。取新鲜小牛胸腰椎标本10具,5具标本设为实验组,制备前中柱损伤骨折模型,进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另外5具设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两组标本螺钉沿椎体矢状轴方向上的轴向压缩位移、前屈位移、后伸位移、扭转角度以及拔出强度进行测量,并予以记录。结果与结论:(1)临床试验结果:1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较之治疗前,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伤椎压缩率、椎间隙高度、伤椎滑移距离、目测类比评分、Cobb’s角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经末次随访,患者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Z=-4.127,P<0.05)。治疗后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4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1例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2)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实验组在轴向压缩位移、前屈位移、后伸位移、扭转角度以及拔出强度方面的测量结果均小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3)由以上结果可知,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胸椎 骨折 骨钉 内固定器 力学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胸腰椎骨折 伤椎置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远期效果
下载PDF
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文献荟萃 被引量:53
13
作者 薛文 刘舒娆 +5 位作者 管晓鹂 王增平 康忠仁 周慧茹 刘林 钱耀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961-1969,共9页
背景:研究表明,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并得到广泛的推崇,但其在修复术中和修复后存在潜在风险;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使软组织创伤和并发症降到最低。微创经皮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 背景:研究表明,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并得到广泛的推崇,但其在修复术中和修复后存在潜在风险;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使软组织创伤和并发症降到最低。微创经皮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何种方法更具优势尚无定论。目的:对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质量评价和荟萃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 Fang、CBM及VIP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全面收集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并追溯纳入研究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由4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CONSORT声明和相关的外科临床评价指标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8篇文章(25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和3个回顾性比较研究),1 2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病椎高度丢失少(P<0.05)。但术后疼痛等级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中期随访对伤椎畸形的矫正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然而,大多数的相关方法和结果不够详细。建议根据相关标准报告随机对照试验,提高整个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钉 内固定器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胸腰椎骨折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术 并发症发生率 CONSORT声明 报告质量评价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置钉选择 被引量:51
14
作者 邹伟 肖杰 +5 位作者 龙浩 张洋 吴陈 杜玉辉 冯明星 周昌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6-361,共6页
背景:单向椎弓根螺钉虽然在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中有不利于安装的弱势,但其具有比万向椎弓根螺钉更佳的力学传导特性和稳定性,实践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这2种螺钉,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高疗效,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目的:比较单向与万... 背景:单向椎弓根螺钉虽然在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中有不利于安装的弱势,但其具有比万向椎弓根螺钉更佳的力学传导特性和稳定性,实践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这2种螺钉,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提高疗效,已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目的:比较单向与万向椎弓根螺钉不同置钉选择下,经皮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无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25例采用单向钉复位骨折固定(单向钉组),21例采用万向钉复位骨折固定(万向钉组)。比较内固定前后2组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后凸角、矫正率、丢失率等影像学指标,评价经皮单向钉和万向钉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1)2组在内固定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2组内固定后伤椎前、后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凸角度与内固定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内固定后单向螺钉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凸角度、矫正度优于万向螺钉组(P<0.05),末次随访时丢失率优于万向螺钉组(P<0.05),但内固定后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结果说明,与万向钉复位固定比较,应用单向钉椎弓根螺钉经皮微创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更具有满意的骨折撑开复位疗效,后期矫形丢失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胸腰椎 脊柱骨折 经皮 微创性 骨折复位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与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修复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49
15
作者 吕志强 李兴华 王爱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555-2561,共7页
背景:临床对股骨干骨折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内固定方式,包括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固定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收集18个股骨标本,随机... 背景:临床对股骨干骨折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内固定方式,包括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固定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收集18个股骨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其中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余两组制备股骨干骨折模型,桥接组合组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接骨板钉系统组行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内固定。对3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通过股骨压缩实验记录3组最大载荷500 N作用下的最大位移;通过股骨前屈实验记录3组最大载荷100 N作用下的最大位移;通过股骨后屈实验记录3组最大载荷100 N作用下的最大位移。结果与结论:1不同载荷下压缩实验:桥接组合组和接骨板钉系统组的最大位移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在最大载荷500 N下,桥接组合组和接骨板钉系统组的最大位移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桥接组合组显著小于接骨板钉系统组(P<0.05);2不同载荷下前屈实验:桥接组合组和接骨板钉系统组的最大位移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在最大载荷100 N下,桥接组合组和接骨板钉系统组的最大位移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桥接组合组显著小于接骨板钉系统组(P<0.05);3不同载荷下后屈实验:桥接组合组和接骨板钉系统组的最大位移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在最大载荷100 N下,桥接组合组和接骨板钉系统组的最大位移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桥接组合组显著小于接骨板钉系统组(P<0.05);4结果表明,体外模拟股骨干骨折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均能获得一定的固定效果,设计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其中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在压应力以及前屈、后屈应力作用下,均可以保持较小的位移,提示具有较好的变形抵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钉 内固定器 力学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植入物 股骨干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 金属锁定接骨板钉系统
下载PDF
D-二聚体动态监测对预测神经脊柱修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义 被引量:48
16
作者 吴昊 汪永新 +5 位作者 李全才 黄斌 郭运发 刘亚军 王金龙 罗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863-3869,共7页
背景:神经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临床神经外科及骨科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与静脉内膜的损伤,血流的瘀滞以及凝血因子的激活作用相关。早期进行预测可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患者疾病预后的不良影响。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 背景:神经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是临床神经外科及骨科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与静脉内膜的损伤,血流的瘀滞以及凝血因子的激活作用相关。早期进行预测可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患者疾病预后的不良影响。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预测中的应用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是深静脉血栓的敏感预测指标。目的:探讨神经脊柱修复术后D-二聚体的血浆质量浓度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神经脊柱手术患者83例,根据术后血浆D-二聚体的质量浓度分为2组,其中D-二聚体阳性组48例,D-二聚体阴性组35例。分别监测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5,9,14 d的D-二聚体血浆质量浓度,分析D-二聚体质量浓度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2组患者术前D-二聚体的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D-二聚体阳性组术后1,3,5,9,14 d的D-二聚体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D-二聚体阴性组(P<0.05);2术后2组患者中D-二聚体呈阳性且浓度持续性增高的共有28例,经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D-二聚体阳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有7例,肺栓塞的患者有4例;D-二聚体阴性组患者未出现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3结果提示,神经脊柱修复术后D-二聚体血浆浓度阳性提示有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若D-二聚体质量浓度持续增高,应高度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静脉血栓形成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神经脊柱手术 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下载PDF
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激及置换后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 被引量:48
17
作者 阿良德 张广元 +3 位作者 闫红秀 郭延洪 袁永瑾 贾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9期5892-5897,共6页
背景:麻醉和手术等伤害性刺激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激反应和血流变指标的影响较为明显,容易使患者自身的生理机能受干扰,置换后免疫功能下降,影响置换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以往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方式主要为全身麻醉,腰椎... 背景:麻醉和手术等伤害性刺激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激反应和血流变指标的影响较为明显,容易使患者自身的生理机能受干扰,置换后免疫功能下降,影响置换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以往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方式主要为全身麻醉,腰椎穿刺麻醉及硬膜外麻醉等单一麻醉方法。以往有研究表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更适合采用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更安全可靠。目的:观察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激及置换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性临床试验,在中国青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完成。将纳入试验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试验组术中采取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包括下肢腰丛、坐骨神经、L1-2椎旁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术中采用全身麻醉,随访3个月。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评价术中应激反应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麻醉前、术前,置换后即刻血清皮质醇浓度,以及麻醉前、术前,术中、置换后即刻血糖浓度评价患者各时间段的应激反应情况;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包括麻醉前,置换后即刻,置换后1,3,7 d及3个月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白细胞介素1,6、肿瘤坏死因子α、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评价患者置换后的免疫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麻醉前,术中,置换后即刻心电图,脉搏,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气分析检测结果,观察患者血液相关参数的变化;置换后1,3,7 d及3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以评价患者置换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经中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QHY1017D)。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对试验内容和治疗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讨论:试验比较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髋关节 手术后并发症 血糖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髋关节置换 联合神经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 应激 免疫功能 皮质醇 并发症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下载PDF
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模型评估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性 被引量:48
18
作者 徐留海 曾勇 +3 位作者 黄卫 王茂朋 阙详勇 易春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474-2480,共7页
背景:膝关节镜手术后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当前深静脉血栓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上急需一种快速、方便、可靠的风险评估工具来评估高危人群,以便预防和干预。国外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估血栓发生风险的有效性已被大量研... 背景:膝关节镜手术后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当前深静脉血栓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上急需一种快速、方便、可靠的风险评估工具来评估高危人群,以便预防和干预。国外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估血栓发生风险的有效性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当前国内研究较少。目的:验证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有效性,探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策略。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骨科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确诊的49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时期入院的98例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Caprini风险评估量对两组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危险度分级,探讨危险度分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风险的相关关系。结果与结论:1基本情况比较:深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的术侧肢体止血带应用时间、吸烟者所占比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或)肺血栓栓塞症疾病史患者所占比例则高于对照组(P<0.05);2深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Caprin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深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中极高危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3%),其次为高危(25%),高危及以上合计占78%,对照组中高危所占比例最多(32%),其次为低危(29%),两组患者危险度分级的构成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3深静脉血栓形成组及对照组中,均有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或)肺血栓栓塞症疾病史与Caprini评分呈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Caprini评分还与术侧肢体止血带应用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4Caprini危险度分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Caprini危险度分级的升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风险也明显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关节镜术后 深静脉血栓形成 风险评估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死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47
19
作者 王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929-3937,共9页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因此,有必要对可能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对国内外老年髋部骨折死亡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方... 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因此,有必要对可能导致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对国内外老年髋部骨折死亡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资源,筛选老年髋部骨折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利用Stata11.0软件对老年髋部骨折死亡危险因素进行Meta数据分析,并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OR)及95%置信区间(95%CI),从患者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2个方面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1经检索共获得4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27篇;2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于60岁、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高、骨折到手术延迟时间、骨折前日常生活能力差、骨折类型、骨折前肺病、骨折前心血管疾病和骨折前痴呆是老年髋部骨折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3结果表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高可能是老年人生理状况、手术因素、术后康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前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健康状况,充分评估手术风险,选择适宜的手术类型,从而减小相关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老年人 危险因素 死亡 META分析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植入物 髋部骨折 老年 死亡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昨天、今天及未来 被引量:47
20
作者 梁玉柱 郭洪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38-2443,共6页
背景: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其病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及生存质量。目的:综述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研究进展。方法:以"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流行病学"为中文检索词,以"osteoporosis,hip fractu... 背景: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其病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及生存质量。目的:综述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研究进展。方法:以"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流行病学"为中文检索词,以"osteoporosis,hip fracture,epidemiology"为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 Med数据库1995年1月至2016年9月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献,同时对文章中的参考文献做进一步检索,最终纳入27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1)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与骨密度、股骨近端几何结构、老年人跌倒扭伤密切相关;(2)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包括针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患者的初级预防和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二级预防;(3)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分为开放复位内固定及闭合复位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4)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包括滑动髋螺钉固定,股骨近端髓内钉,外固定架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5)髋部骨折的药物治疗包括钙及维生素D类,雌激素类,降钙素和双膦酸盐类。对于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治疗,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植入物 髋部骨折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手术治疗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