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比目鱼肌胫骨骨膜瓣逆行移位1次性修复胫骨及软组织缺损
1
作者 鲁厚根 尚平 +5 位作者 孙之煜 吴昌金 王志贵 廖全明 许永涛 张皓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缺损 软组织缺损 比目鱼肌胫逆行移位 修复
下载PDF
比目鱼肌内侧半为蒂胫骨骨膜瓣逆行移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7
2
作者 谭金海 陈振光 +1 位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为临床一次性修复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或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方法 在 35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下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比目鱼肌内侧半及其胫骨内侧附着处肌骨膜瓣的形态和血供特点 ,设计以比... 目的 为临床一次性修复胫骨中下段骨折、骨不连或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方法 在 35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下肢标本上 ,解剖观测比目鱼肌内侧半及其胫骨内侧附着处肌骨膜瓣的形态和血供特点 ,设计以比目鱼肌内侧半为蒂胫骨骨膜瓣逆行移位术。 结果 比目鱼肌内侧半血供主要来源于胫后动脉节段性供应 ,平均每侧 6支 ;胫骨内侧此肌附着处长 (8.9± 0 .7) cm,中部宽 (1.0± 0 .4) cm;肌骨膜瓣血供来源于胫后动脉肌骨膜支、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和比目鱼肌内侧半直接肌骨膜支 ;可切取骨膜瓣面积 9.0 cm× 3.0 cm,逆行移位最低旋转点位于内踝突出点上 (9.7± 2 .4) cm。 结论 该术式简便实用 ,经临床应用 4例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 逆行移位 比目鱼肌 解剖
原文传递
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蒂骨瓣逆行移位修复舟骨骨折
3
作者 田军 郝爱萍 李文祥 《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1年第4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血供 手术方法 腕背动脉网 逆行移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