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预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再骨折的意义 被引量:40
1
作者 胡芯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对预测再发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我院178例确诊的5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初次骨折时检测患者血清BALP水平、骨密度值(BMD...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发生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对预测再发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我院178例确诊的5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初次骨折时检测患者血清BALP水平、骨密度值(BMD)、钙、磷及临床一般资料等,跟踪随访4年,以患者再发骨折为随访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多元Cox回归模型进行再发骨折的风险因素研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评判BALP的预测价值。结果 17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年内30(16.9%)例发生再次骨折。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LP、年龄、性别和BMD是患者再发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以BALP为预测标准,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诊断临界点为29.0μg/L,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3%、63.8%。Kaplan-Meier分析显示BALP>29.0μg/L患者骨折再发率较BALP≤29.0μg/L更高(p=0.026)。结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的风险较高,检测血清BALP水平是有效可行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质疏松 ROC曲线
下载PDF
加味左归丸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宋献文 计佩芳 郭颂铭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5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左归丸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碳酸钙D_3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加味左归丸。两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左归丸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碳酸钙D_3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加味左归丸。两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骨密度(L_2-L_4、髋部股骨颈及Ward三角)、中医证候积分及雌二醇(E_2)、25羟基维生素D_3[25(OH)Vit D_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组间治疗后比较,L_2-L_4、股骨颈、Ward三角骨密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25(OH)Vit D_3水平的上升程度及TRACP、BALP水平的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加味左归丸治疗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显著提高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症 绝经后 肾阴虚 左归丸 密度 抗酒石酸酸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在钙营养状态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文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1年第4期254-255,共2页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钙营养 补钙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席卫平 杨建平 +2 位作者 李连青 朱庆义 周向红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4-516,共3页
目的研究山西汉族儿童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探讨个体遗传因素在佝偻病发病中的意义,为临床防治探索一条新途径。方法以血清25(OH)D3水平、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分... 目的研究山西汉族儿童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探讨个体遗传因素在佝偻病发病中的意义,为临床防治探索一条新途径。方法以血清25(OH)D3水平、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分组指标,确定佝偻病组(40例)、对照组(6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和放射免疫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方法进行基因分布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结果佝偻病组AA、A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0%、52.5%和42.5%。对照组AA、A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4%、55.9%、39.7%。佝偻病组等位基因A、a分布频率分别为31.3%、68.7%,对照组等位基因A、a分布频率分别为32.3%、67.7%。VDR基因型分布频率、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P>0.05;χ2=0.028,P>0.05)。两组间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9,P<0.01)。结论(1)本组汉族儿童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分布相对较均衡,a等位基因频率为67.7%,是优势基因。(2)本组人群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高加索人种相比明显不同,存在种族差异。(3)提示VDR基因ApaI位点多态性在个体是否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方面可能没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 位点多态 维生素D受体基因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技术 25(OH)D3 Apa 碱性磷酸酶 基因多态分布 aa基因型 放射免疫方法 聚合链反应 VDR基因型 基因分布频率 P〉0.05 等位基因频率 汉族儿童
原文传递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TRACP-56、Hcy、BAP水平变化及诊断效能 被引量:19
5
作者 潘奇 陈黔 钱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同型半胱氨酸(Hcy)、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38例绝经后女性按骨密检查结果分为PMOP组(骨密度低于-2.5)39例、骨密度降低组...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同型半胱氨酸(Hcy)、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38例绝经后女性按骨密检查结果分为PMOP组(骨密度低于-2.5)39例、骨密度降低组(骨密度-2.5^-1.0)51例、骨密度正常组(骨密度-1.0~1.0)48例。检测各组血清TRACP-5b、Hcy、BAP水平,采用偏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MOP组患者血清TRACP-5b、Hcy、BAP水平的相关性。绘制血清TRACP-5b、Hcy、BAP水平诊断PMOP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采用最大约登指数法确定血清TRACP-5b、Hcy、BAP水平诊断PMOP的截断值。结果 PMOP组血清TRACP-5b、Hcy、BAP水平均高于骨密度降低组和骨密度正常组(P均<0.05),骨密度降低组血清TRACP-5b、Hcy、BAP水平均高于骨密度正常组(P均<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Hcy水平与血清TRACP-5b水平呈正相关(r=0.728,P<0.05),与血清BAP水平呈正相关(r=0.691,P<0.05);血清TRACP-5b水平与血清BAP水平呈正相关(r=0.653,P<0.05)。血清TRACP-5b、Hcy、BAP水平诊断PMO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717、0.695,截断值分别为3.43 U/L、17.85μg/L、23.38 mmol/L。结论 PMOP患者血清TRACP-5b、BAP、Hcy水平升高。临床上可以用血清TRACP-5b、BAP、Hcy辅助诊断PM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质疏松症 抗酒石酸酸磷酸酶-5b 同型半胱氨酸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立顺 袁海生 +2 位作者 沈兴娅 康建华 王艾云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685-689,共5页
目的观察调控破骨细胞活性的主要因子和骨吸收及骨形成标志物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体内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早期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测定38例PMOP患者、50例骨量减低患者及94名绝经后骨量正常者(正常对照组)血清骨保护素(O... 目的观察调控破骨细胞活性的主要因子和骨吸收及骨形成标志物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体内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早期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测定38例PMOP患者、50例骨量减低患者及94名绝经后骨量正常者(正常对照组)血清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雌二醇(E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剔除年龄、E2因素后对部分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对所有指标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准确度。结果 PMOP组、骨量减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E2、Hcy、OPG、RANKL、TRACP-5b、BA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PMOP组BAP水平明显高于骨量减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1),E2水平则明显低于骨量减低组(P<0.001)及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骨量减低组之间E2、BA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控制年龄因素后,E2与TRACP-5b、BAP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8(P=0.007)、-0.157(P=0.035)];控制年龄、E2因素后,Hcy与RANKL、TRACP-5b、BA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8(P<0.001)、0.193(P=0.009)、0.224(P=0.002)],与OPG呈负相关(r值=-0.330,P<0.001)。OPG与TRACP-5b呈负相关(r=-0.458,P=0.008),RANKL与BAP呈正相关(r=0.228,P=0.044)。E2、Hcy、OPG、RANKL、TRACP-5b、BAP诊断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0.686、0.803、0.776、0.731和0.719。骨质疏松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独立于年龄,E2、OPG、TRACP-5b、Hcy对骨质疏松有显著影响,优势比(OR)分别为0.901、0.046、4.165、9.112。结论 TRACP-5b、Hcy和BAP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准确度较好,可以作为临床早期防治PMOP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素 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磷酸酶 雌二醇 同型半胱氨酸 代谢 绝经后质疏松症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改变的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白孟海 葛宝丰 +1 位作者 高梅 陈克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9-240,共2页
目的 :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观察 ,与正常人比较 ,以了解股骨颈骨折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用亲和渗透和全血干化学技术和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 18例股骨颈骨折 (男 8例 ,女 10例 )患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ABLP)和尿脱氧吡啶酚... 目的 :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指标观察 ,与正常人比较 ,以了解股骨颈骨折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用亲和渗透和全血干化学技术和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 18例股骨颈骨折 (男 8例 ,女 10例 )患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ABLP)和尿脱氧吡啶酚 (DPD)。浓度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男、女组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分别为 ( 183 .3 3 +-2 3 .0 0 )和 ( 188.89+-3 5 .3 3 ) ,尿DPD分别为 ( 2 81.11+-84.15 )和 ( 2 94.3 1+-76.94)。男女股骨颈骨折组BALP和DP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DPD浓度男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发生与骨质丢失有一定的关系 ,提示预防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首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碱性磷酸酶 尿脱氧吡啶酚 代谢 质疏松症 质丢失
下载PDF
尺桡骨骨折患者维生素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含量与骨折愈合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谭轼 孙卫兵 +4 位作者 蔡晓冰 沈决心 肖闻宇 陈金生 马全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患者维生素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与骨折愈合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5、14 d检测25-羟基维生素D 3[25(OH)D 3]及BALP含量。根据术前检测结果,从中抽取26例低于... 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患者维生素D、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与骨折愈合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尺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及术后5、14 d检测25-羟基维生素D 3[25(OH)D 3]及BALP含量。根据术前检测结果,从中抽取26例低于平均值20%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抽取26例高于平均值20%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1、3个月时拍摄X线片,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分析尺桡骨骨折患者维生素D、BALP含量与骨折愈合速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及术后5、14 d时的25(OH)D 3及BALP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术前25(OH)D 3及BA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线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维生素D、BALP含量与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线消失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687、-0.390、-0.806、-0.548,P=0.018、0.002、0.003、0.037)。结论维生素D、BALP含量与骨折愈合速度有关,可通过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等方案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 维生素D 碱性磷酸酶 折愈合 相关
下载PDF
骨碎补总黄酮与淫羊藿苷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史晓治 赵咏芳 郭海玲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93-695,共3页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与淫羊藿苷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单独培养,按照干预药物浓度(mmol·L-1)分为:骨碎补总黄酮10-4mmol·L-1组、10-6mmol·L-1组、10-8mmol·L-1组和...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与淫羊藿苷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单独培养,按照干预药物浓度(mmol·L-1)分为:骨碎补总黄酮10-4mmol·L-1组、10-6mmol·L-1组、10-8mmol·L-1组和淫羊藿苷10-4mmol·L-1组、10-6mmol·L-1组、10-8mmol·L-1组。运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分别在实验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时观察其增殖情况。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in-cell western blot)分别测定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状态下细胞增殖能力和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结果:药物作用第5天,骨碎补总黄酮10-6mmol·L-1、10-8mmol·L-1组和淫羊藿苷10-4mmol·L-1、10-6mmol·L-1、10-8mmol·L-1组增殖能力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作用于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第9天时,骨碎补总黄酮10-6mmol·L-1组、淫羊藿苷10-6mmol·L-1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表达量是优于对照组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可以促进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10-6mmol·L-1的骨碎补总黄酮、淫羊藿苷对BALP表达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补总黄酮 淫羊藿苷 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蛋白表达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联合检测尿脱氧吡啶啉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诊断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新军 霍维玲 +3 位作者 李香业 王建强 王继华 王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联合测定尿DPD、Cr,血BAP、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及跟骨骨密度(BMD),以50例健康... 目的探讨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联合测定尿DPD、Cr,血BAP、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及跟骨骨密度(BMD),以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BAP(U/L)比对照组(213±8.13比142±6.08),DPD/Cr排泄率(nmol/mmolCr)比对照组(6.11±2.14比3.24±1.62)均显著增高(P<0.01),且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指标之间成正相关(r=0.52)。结论BAP、DPD/Cr测定结果灵敏,比BMD经济方便,可作为骨质疏松症患者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脱氧吡啶啉 碱性磷酸酶 质疏松症
下载PDF
伊班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岚 顾明君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骨化三醇组、伊...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收治的12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骨化三醇组、伊班膦酸钠组、联合组,每组各41例。骨化三醇组患者口服骨化三醇胶丸,2粒/次,1次/d;伊班膦酸钠组患者静脉滴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2 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滴注时间大于2 h,1次/3个月;联合组给予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联合骨化三醇胶丸,用法用量同上。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字疼痛评分(NRS)、骨密度(BMD)、血磷、血钙、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骨化三醇组、伊班膦酸钠组、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3%、85.37%和95.12%,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3组患者的NRS评分值均显著降低,平均腰椎BMD和平均股骨颈BMD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NRS评分值显著低于同期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而平均腰椎BMD和平均股骨颈BMD均明显高于同期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钙、血磷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联合组患者的血钙、血磷较其他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12个月后,3组患者TRAP-5b、BAL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TRAP-5b、BAL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骨化三醇组和伊班膦酸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班膦酸钠注射液 化三醇胶丸 老年质疏松症 数字疼痛评分 密度 抗酒石酸酸磷酸酶5B 碱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骨代谢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高莉莉 任宪辉 富宏然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0-51,共2页
骨代谢疾病是一类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引起的骨基质或骨细胞代谢紊乱的疾病,骨代谢性疾病一般包括骨质疏松、内分泌骨病、肾性骨病、变形性骨炎及遗传性骨病等。在诊断骨代谢性疾病时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ALP、BABP、Ca、P、Mg、性激素等内... 骨代谢疾病是一类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引起的骨基质或骨细胞代谢紊乱的疾病,骨代谢性疾病一般包括骨质疏松、内分泌骨病、肾性骨病、变形性骨炎及遗传性骨病等。在诊断骨代谢性疾病时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ALP、BABP、Ca、P、Mg、性激素等内容。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BP以其检测方便、灵敏和特异性较高等优势成为临床应用较多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BABP能够快速有效的反映骨转换,评价骨代谢情况,当其与其他项目同时检测作为组合项目时,更有利于分析骨代谢疾病的原因、类型,可以更完整的反映疾病的状况,监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广州市201例0~6岁婴幼儿25羟基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方 景尉 +2 位作者 吴桂芬 陈韵 高风华 《天津药学》 2011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了解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2D3]的平均水平和维生素D缺乏率,以协助佝偻病的诊断,以及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对疗效进行监测。方法:随机选取来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保健的201例0~6岁社区儿童,检测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 目的:了解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2D3]的平均水平和维生素D缺乏率,以协助佝偻病的诊断,以及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对疗效进行监测。方法:随机选取来本院儿童保健门诊保健的201例0~6岁社区儿童,检测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广州市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平均水平为(75.26±46.72)nmol/L,维生素D的缺乏率为8.4%,BALP阳性率为87.4%。结论:广州市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营养水平较好,0~6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随年龄增加而增高,2~3岁达到峰值,3岁以后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0~6岁婴幼儿 碱性磷酸酶 佝偻病
下载PDF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骨折愈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雪英 窦海霞 安玉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血清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活性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检测115例股骨干骨折术后第5、14天BALP水平,根据检测结果选择32例(高于平均值10%)为观察组,26例(低于平均值10%)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3个月摄...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血清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活性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检测115例股骨干骨折术后第5、14天BALP水平,根据检测结果选择32例(高于平均值10%)为观察组,26例(低于平均值10%)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3个月摄X线片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个月时观察组骨痂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线较对照组模糊;3个月时观察组骨痂量亦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大部分患者骨折线消失或模糊不清,对照组大部分患者骨折线模糊,但未消失,少数患者骨折线仍清晰。结论BALP水平可判断骨折患者的骨形成能力和速度,可为骨折的病情监测、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骨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黎 金娟 +1 位作者 龚建光 何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70-307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骨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11例,均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BALP、ALP及i PTH、β-CTx、P1NP、NMID osteocalcin、Vitamin D(25-OH),进行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骨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111例,均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BALP、ALP及i PTH、β-CTx、P1NP、NMID osteocalcin、Vitamin D(25-OH),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比较透析患者与保守治疗患者的差异。结果:BALP与ALP、i PTH、β-CTx、P1NP、N-MID osteocalcin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86、0.443、0.405、0.399、0.309,P〈0.05);BALP与Vitamin D(25-OH)无相关性(P〉0.05)。透析患者血清BALP、ALP、i PTH、β-CTx、P1NP、N-MID osteocalcin均高于保守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患者血清Vitamin D(25-OH)与保守治疗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P测定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骨病诊断中有意义,是评估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非创伤性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肾脏病
下载PDF
血清BAP和PSA测定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季鸿 于建芳 +1 位作者 袁志斌 朱瑞森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9-312,共4页
我们分析、比较了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并探讨了二者在前列腺癌骨转移分级中的应用价值。对68例前列腺癌病人进行骨显像,根据骨显像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骨显像... 我们分析、比较了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并探讨了二者在前列腺癌骨转移分级中的应用价值。对68例前列腺癌病人进行骨显像,根据骨显像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骨显像依Soloway分级标准分为五级(M0—M4)。对所有病人进行血清BAP与PSA检测,各组之间BAP值及PSA值比较采用t检验。对转移级别的升高与BAP值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转移的级别升高与BAP呈正相关。(r=1.1083,P<0.01)。PSA仅在M0与M1—M3之间有显著差异。BAP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最佳检测范围为25—35u/L,阳性预测率为96.6%,阴性预测率为75%。BAP与PSA值分别为35u/L和20ng/mL时,骨转移阳性预测率为97.5%。BAP与PSA值分别为25u/L和20ng/mL时,阴性预测率达73.9%。由此我们得出:1.BAP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比PSA有效,并且BAP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分级有诊断价值;2.BAP与PSA联合应用可提高前列腺癌病人骨转移的阳性预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碱性磷酸酶 前列腺特异抗原 转移
下载PDF
丹杞颗粒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成功 李万森 +3 位作者 杨小东 田艳娟 高大红 马海丽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485-488,共4页
目的探讨丹杞颗粒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1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100 mL/... 目的探讨丹杞颗粒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1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100 mL/次,1次/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丹杞颗粒,1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SF-36评分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75%和96.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降低(P<0.05),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SF-36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β骨胶原交联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断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骨代谢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4%,明显高于治疗组的5.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杞颗粒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杞颗粒 唑来膦酸注射液 质疏松症 碱性磷酸酶 β胶原交联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临床儿童血钙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的测定比较及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穆剑菁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临床前期 测定方 儿童 血钙 钙营养状况 钙营养水平 亚健康人群 各年龄组 发育阶段
下载PDF
热敏灸对老年骨质疏松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涂国卿 邹来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1-482,共2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表达的影响。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以敏感穴位热敏灸法治疗、阿伦磷酸钠内服对照。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BALP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自发性、负... 目的观察热敏灸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表达的影响。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以敏感穴位热敏灸法治疗、阿伦磷酸钠内服对照。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BALP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自发性、负重性、步行时及翻身时疼痛的症状改善情况二组间有显著的差别(P<0.05);二组各自比较,治疗后第15、30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60、90天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二组之间对比,第0、15、30天时间段,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60、90天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热敏灸可降低成骨细胞分化的特异性指标BALP的表达,对成骨细胞活动性及骨重建活跃性有重要作用,热敏灸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老年质疏松症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强骨饮联合益生菌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俊俊 史晓林 邓祖跃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1-795,共5页
目的研究强骨饮联合益生菌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作用。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一般骨折对照组、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组、强骨饮组、益生菌组、强骨饮联合益生菌组,每组10只。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组和所有治疗组均摘除双侧... 目的研究强骨饮联合益生菌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作用。方法将♂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一般骨折对照组、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组、强骨饮组、益生菌组、强骨饮联合益生菌组,每组10只。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组和所有治疗组均摘除双侧卵巢制备骨质疏松模型。6周后,每组制备右侧股骨干中段横行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后即给予强骨饮组生药灌胃量102 g·kg^(-1),益生菌组灌胃量12.5 g·kg^(-1),未给药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6周。骨密度扫描仪测定骨密度,Micro-CT扫描股骨相关参数,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I型胶原C端肽(type I pro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CTX-I),生化仪测定钙浓度(Ca)。HE观察骨折骨痂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组比较,强骨饮组或益生菌组均可促进骨折愈合(增加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增加骨形成参数(BALP和OC)和降低吸收参数(CTX-I),而强骨饮联合益生菌组作用更明显。结论益生菌和强骨饮均有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治疗作用,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质疏松 碱性磷酸酶 钙素 I型胶原C端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