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风骨” 被引量:25
1
作者 廖仲安 刘国盈 《文学评论》 1962年第1期1-12,共12页
过去读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解释“风骨”的话:“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颇表怀疑。近几年来读《文学遗产》及《文汇报》及其他书刊刊载的一些直接或间接讨论“风骨”的文章,一方面觉得很有启发,另一方面也看到许多同志对黄侃的说法仍然... 过去读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解释“风骨”的话:“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颇表怀疑。近几年来读《文学遗产》及《文汇报》及其他书刊刊载的一些直接或间接讨论“风骨”的文章,一方面觉得很有启发,另一方面也看到许多同志对黄侃的说法仍然深信不疑。因此不揣冒昧把我们的看法写出来向专家和读者求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黄侃 文章 精神实质 概念 文辞 用笔 美学观念 形似 解释
原文传递
关于“六法”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纲纪 《美术研究》 1957年第4期55-72,共18页
“六法”是我国历代繪画批評与創作所遵依的准则。对“六法”加以探討,对于理解我国繪画的現实主义精神、对于科学地整理中国繪画理論,以至对于我国美学思想史的整理,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关于“六法”,过去国內外都有不少人研究过?谘... “六法”是我国历代繪画批評与創作所遵依的准则。对“六法”加以探討,对于理解我国繪画的現实主义精神、对于科学地整理中国繪画理論,以至对于我国美学思想史的整理,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关于“六法”,过去国內外都有不少人研究过?谘芯康墓鄣阌敕椒ㄉ?从大的方面说,都是錯誤的,所以始終未能真正搞清楚“六法”的真义。过去的研究,大体不外两种情况:一种是只孤立地看到“六法”或是古人論到“六法”的个别字句,未能从实际的历史发展中去考察“六法”,結果或者陷入了古人关于“六法”的各种似乎很紛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画 用笔 山水画家 表现技巧 应物象形 历代名画 美学思想 中国画 国画家
原文传递
与孟兰亭先生商榷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恁 《美术》 1963年第1期37-38,共2页
孟兰亭先生談到石魯的作品时,提出了对传統的继承与革新的看法。认为“我国繪画传統之精英,要在笔墨……中国繪画之能独树一帜,舍笔墨而何耶……真正的传統国画,一笔一划皆要有出处。”同时,认为石魯的画“不讲骨法用笔,充其量而言,有... 孟兰亭先生談到石魯的作品时,提出了对传統的继承与革新的看法。认为“我国繪画传統之精英,要在笔墨……中国繪画之能独树一帜,舍笔墨而何耶……真正的传統国画,一笔一划皆要有出处。”同时,认为石魯的画“不讲骨法用笔,充其量而言,有墨而无笔,远不見馬夏,近不見四王……这就是沒有传統的表明”。我觉得孟先生的看法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笔 继承与革新 石鲁 历代画家 积墨 用墨 钗股 石涛 四王
原文传递
六法论与中国绘画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益之 《艺术探索》 1989年第2期55-116,共62页
“六法”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南齐名叫谢赫的人提出来的。谢赫是个画家和评论家,他的画迹已不存在,他的画评却集中体现在他写的著名的《画品》中。“六法”就是作为绘画创作的要求和评论鉴赏的标准在《画品》中提出来的。“六法”的... “六法”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南齐名叫谢赫的人提出来的。谢赫是个画家和评论家,他的画迹已不存在,他的画评却集中体现在他写的著名的《画品》中。“六法”就是作为绘画创作的要求和评论鉴赏的标准在《画品》中提出来的。“六法”的具体内容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 绘画创作 谢赫 气韵生动 张彦远 经营位置 用笔 中国画论 以形写神
下载PDF
中国绘画理论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晓炜 张晓冬 《美术大观》 2007年第3期8-9,共2页
  造园与绘画是两个在历史上并行的艺术门类.园林与山水画在艺术的目的上有共同的主题--均属于以风景为主题的艺术,虽然它们用了不同的表现素材,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美感,但在艺术处理手法及规律上有着相互借鉴之处.园林成为绘画的题材...   造园与绘画是两个在历史上并行的艺术门类.园林与山水画在艺术的目的上有共同的主题--均属于以风景为主题的艺术,虽然它们用了不同的表现素材,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美感,但在艺术处理手法及规律上有着相互借鉴之处.园林成为绘画的题材,造园家使园景融入了画意,成功的画论指点了园林的布局和配置,二者互为作用,相互促进.下文就绘画艺术与园林所体现的相通性进行归纳、综合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中国绘画理论 绘画理论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用笔 用笔 传移模写 谢赫 山水画 白粉墙 造园 气韵生动
下载PDF
中国画的笔墨、传神与意境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运进 《美术向导》 1994年第1期48-50,共3页
中国画的笔墨、传神与意境陈运进纵观我国古代学术,似乎可以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古人喜欢在有所感悟时,留下片言只语,而很少有某一家或某一派把某个问题阐析得较为周密、或圆通无漏,而留待后人各从自己所抱定的侧面出发,围绕着同... 中国画的笔墨、传神与意境陈运进纵观我国古代学术,似乎可以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古人喜欢在有所感悟时,留下片言只语,而很少有某一家或某一派把某个问题阐析得较为周密、或圆通无漏,而留待后人各从自己所抱定的侧面出发,围绕着同一问题进行不断阐析、译注、补充。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论 气韵生动 绘事发微 象外 画中 秋山问道图 艺术形象 用笔 中国画作品
原文传递
说线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万鸣 《美术观察》 1996年第8期48-49,共2页
人类起初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用线条记录他们的活动,如狩猎、歌舞、巫术活动,记录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以及他们崇拜的图腾标志。中国原始的象形文字、彩陶绘画,西方的原始岩洞壁画等可以为证。原始人为什么选择线条进行绘画呢?也许,用线条... 人类起初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用线条记录他们的活动,如狩猎、歌舞、巫术活动,记录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以及他们崇拜的图腾标志。中国原始的象形文字、彩陶绘画,西方的原始岩洞壁画等可以为证。原始人为什么选择线条进行绘画呢?也许,用线条摹拟物象是最简明最明了而又最易行的,所以线条便成了描摹物象的最墓本手段。后来,当西方人改变了祖先使用的画法,而把明暗光影引进绘画,以体面代替线条时,中国画家则依然按部就班地继续用线条作画,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再走向精妙。线条使中国绘画具有独特的个性,也使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历史承前继后地延续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条 中国绘画史 中国哲学 中国画 绘画创作 象形文字 美学意义 宗教信仰 用笔 以线造型
原文传递
“六法”研究述评 被引量:5
8
作者 栾广明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6-29,共4页
“六法论”一经南齐谢赫提出,很快就成为中国画论界的热门话题。南朝陈时姚最,唐时彦悰、朱景玄都曾言及。特别是唐张彦远对“六法”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宋郭若虚认为“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之后,“六法论”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以致元、... “六法论”一经南齐谢赫提出,很快就成为中国画论界的热门话题。南朝陈时姚最,唐时彦悰、朱景玄都曾言及。特别是唐张彦远对“六法”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宋郭若虚认为“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之后,“六法论”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以致元、明、清三代出现了“言必六法”和“六法”即“绘画”的理论现象。至近现代,“六法”热潮有增无减,不仅有很多“兼论”、“专论”时见于书刊中,且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用笔 谢赫 经营位置 张彦远 中国画论 应物象形 绘画批评史 郭若虚
原文传递
探析水墨画的美学特色与绘画理念
9
作者 肖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水墨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传统绘画形式,其美学特色独特且丰富。从水墨画的构图表现手法、意境之美、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其美学价值。同时,从“骨法用笔”和“气韵生动”的概念、内涵、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水墨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传统绘画形式,其美学特色独特且丰富。从水墨画的构图表现手法、意境之美、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其美学价值。同时,从“骨法用笔”和“气韵生动”的概念、内涵、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画的绘画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画 美学特色 用笔 “气韵生动”
下载PDF
白描美学之我见
10
作者 王来文 《中国画画刊》 2024年第2期73-81,共9页
白描作为一种“以线为骨”的艺术,在中国画中占据了重要的高地。南朝齐梁间的画家、理论家谢赫所著的《古画品录》中,就提出中国画的“六法”论:“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 白描作为一种“以线为骨”的艺术,在中国画中占据了重要的高地。南朝齐梁间的画家、理论家谢赫所著的《古画品录》中,就提出中国画的“六法”论:“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从此,“六法”论成为历代批评家、鉴赏家品评中国画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论基于中国画审美境界的要求,由形而上至形而下分类。而从方法论上来看,个人认为其应始于经营位置,从而触及应物象形、骨法用笔、随类赋彩、气韵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笔 气韵生动 《古画品录》 随类赋彩 应物象形 传移模写 经营位置 南朝齐梁
下载PDF
朴实敦厚——我对中国人物画造型的思考与追求
11
作者 郭楚开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南齐谢赫对“画有六法”解释道:“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从古代画论的叙述逻辑讲,古人将“气韵生动”的标准作为绘画创作的第一要义,而将如何达到... 南齐谢赫对“画有六法”解释道:“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从古代画论的叙述逻辑讲,古人将“气韵生动”的标准作为绘画创作的第一要义,而将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具体内容分置其后,从笔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对绘画创作进行了概括归纳,足见主导中国绘画理论中“气韵”一词的分量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绘画创作 中国人物画 用笔 传移模写 随类赋彩 应物象形 经营位置
原文传递
论“骨法用笔”——以《御题马远山水册》为例
12
作者 曾峥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笔法即“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翻阅历代画论后,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中国画的笔法特征,那便是“得心应手”[1-2]。因此,“骨法用笔”至少包含“心法”和“手法”两大部分。该文以《御题马远山水册》之点景人物为载体,分析形成好笔... 笔法即“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翻阅历代画论后,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中国画的笔法特征,那便是“得心应手”[1-2]。因此,“骨法用笔”至少包含“心法”和“手法”两大部分。该文以《御题马远山水册》之点景人物为载体,分析形成好笔墨的条件和马远作品的笔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笔 御题 马远 山水
下载PDF
从谢赫六法论看《古画品录》的品鉴结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涛 《美术大观》 2007年第1期10-11,共2页
  南齐谢赫所著《古画品录》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其中提出品评的'六法',并且用'六法对照'的品评结构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高低排序.……
关键词 谢赫 《古画品录》 魏晋胜流画赞 用笔 气韵生动 论画 陆探微 史道硕 晋明帝
下载PDF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艺术特色解读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伟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71-172,共2页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时花费四年多的时间,在82岁高龄时完成的。该图纵长33厘米,横长636.9厘米,用笔简洁清丽,生动逼真地描绘了富春江地区初秋时的美丽景色。连绵起伏、姿态各异的山峰,错落有致的丛林树木,真可谓是一山一状、一...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时花费四年多的时间,在82岁高龄时完成的。该图纵长33厘米,横长636.9厘米,用笔简洁清丽,生动逼真地描绘了富春江地区初秋时的美丽景色。连绵起伏、姿态各异的山峰,错落有致的丛林树木,真可谓是一山一状、一峰一形、一树一姿、一木一态。山间之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春山居 黄公望 艺术特色 用笔 中国山水画 富春江 自然景物 树木 画面 宁静
原文传递
浅论“骨法用笔”对粉彩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碧霞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2期54-55,共2页
“骨法用笔”是谢赫六法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而线条是构建中国画技法的基本框架,它可表现出笔法的清新脱俗,亦可表现出线条的韵律之美,是中国画中独有的、不可缺失的艺术特征。本文试图从“骨法用笔”的线条、笔墨和情感表现中分析其对... “骨法用笔”是谢赫六法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而线条是构建中国画技法的基本框架,它可表现出笔法的清新脱俗,亦可表现出线条的韵律之美,是中国画中独有的、不可缺失的艺术特征。本文试图从“骨法用笔”的线条、笔墨和情感表现中分析其对粉彩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笔 粉彩工笔 花鸟画
下载PDF
从“骨法”到“书法”——论晋唐“骨法用笔”绘画趣味观之演变
16
作者 谢滢滢 《中国美术》 2023年第1期45-52,共8页
“骨法用笔”是历代绘画品评中的重要原则。晋唐以来,其含义在不断发生着演变。本文以东晋顾恺之提出的“骨法”、南齐谢赫提出的“骨法用笔”以及唐代张彦远引用谢赫“六法”后提出的“书画用笔同法”作为三个节点,对绘画中“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是历代绘画品评中的重要原则。晋唐以来,其含义在不断发生着演变。本文以东晋顾恺之提出的“骨法”、南齐谢赫提出的“骨法用笔”以及唐代张彦远引用谢赫“六法”后提出的“书画用笔同法”作为三个节点,对绘画中“骨法用笔”这一法则在晋唐以来的含义发展进行梳理。这一法则含义变化的背后,是不同时期流行画风与趣味之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笔 顾恺之 谢赫 张彦远
下载PDF
問《喝‘倒采’》者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韶华 《美术》 1963年第5期34-35,共2页
去年《美术》第五期有施立华同志《喝‘倒采’》一文,用他自己的話来說,可称为一篇不是“随人論短长”之作。施同志深深不满人們对石魯同志的作品的贊揚,他把这种贊揚看作是戏院里的捧場者們的“乱叫乱嚷”,“非但演員弄得莫名其妙。
关键词 艺术技巧 石鲁 艺术标准 用笔 陈代 四王 政治内容 一本 有所谓
原文传递
关于“六法”和中西美术之我见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建波 《国画家》 2005年第2期76-77,共2页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把画家及作品分为五类,这种分法是否合理暂且不去理论,但是其中关于绘画的“六法”应该是其艺术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单纯读其“六法”,看似阐述的仅仅是习画要诀,细读进去便能领悟到其中蕴蓄着对绘画艺术进行评...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把画家及作品分为五类,这种分法是否合理暂且不去理论,但是其中关于绘画的“六法”应该是其艺术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单纯读其“六法”,看似阐述的仅仅是习画要诀,细读进去便能领悟到其中蕴蓄着对绘画艺术进行评价的基本方法。“气韵生动”讲的是艺术家应具备的感悟能力与绘画作品应具备的内在意韵的问题,“气韵生动”与否是决定一幅作品艺术品位的首要因素。“骨法用笔”讲的是画家手头功夫的修炼与要求:“应物象形”是对写实能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韵生动” 画家 “应物象形” 《古画品录》 艺术思想 用笔 作品 意韵 细读
原文传递
潘天寿的书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沙孟海 《新美术》 1981年第1期36-37,共2页
潘天寿先生画名满天下,书名为画名所掩,时人论述不多。潘先生平日常谈“书画同源”问题。书与画确实是同源的。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西部亚洲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实际上是简单的绘画。我国甘肃辛店出土的原始社会陶器上的绘画装饰... 潘天寿先生画名满天下,书名为画名所掩,时人论述不多。潘先生平日常谈“书画同源”问题。书与画确实是同源的。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西部亚洲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实际上是简单的绘画。我国甘肃辛店出土的原始社会陶器上的绘画装饰,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的刀刻符号,这些形象,或用线条,或用平涂,线条居多数,有些已含有文字的意味。现在我国考古学者正在从事探索早于殷商甲骨文的夏代文字,说它是文字也好,符号也好,一般都用线条来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殷商甲 书画同源 潘先生 苏美尔人 名满天下 考古学者 屋漏痕 黄州寒食帖 用笔
原文传递
中国画线条中的“骨法用笔” 被引量:4
20
作者 乔玉峰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6期12-13,共2页
线作为一种绘画表现手段,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它是绘画中表达感受的最直接的语言之一。尤其在中国画中,线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中国画产生至今,线的语言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画中的线,如何使线的表现体现时代的美感... 线作为一种绘画表现手段,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它是绘画中表达感受的最直接的语言之一。尤其在中国画中,线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中国画产生至今,线的语言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画中的线,如何使线的表现体现时代的美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关于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中国画的线条、"骨法用笔"所对应的线条的法则、"骨法用笔"中的"骨法"与"用笔"等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用笔 继承 发展 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