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骨水泥注入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宏伟 黄健 +3 位作者 谢永辉 陈钢 李始汉 梁志豪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骨水泥注入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住院并行PVP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168例患者。按照PVP中骨水泥... 目的探讨两种骨水泥注入器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住院并行PVP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168例患者。按照PVP中骨水泥注入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观察组采用侧孔骨水泥注入器,对照组采用传统前开口骨水泥注入器,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骨水泥沿骨折线分布率、骨水泥渗漏率、伤椎塌陷/骨折发生率和邻椎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水泥沿骨折线分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伤椎塌陷/骨折发生率和邻椎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VP中,使用侧孔骨水泥注入器和传统骨水泥注入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两者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使用侧孔骨水泥注入器手术的患者,骨水泥沿骨折线分布率更高,骨水泥渗漏率、伤椎塌陷/骨折发生率和邻椎骨折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注入 经皮椎体成形术 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
下载PDF
可弯曲骨水泥注入器单侧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平 王昊 +3 位作者 武春雷 张红 王子虎 许巍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9年第3期57-60,72,共5页
目的:评价可弯曲骨水泥注入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院内进行骨科治疗的胸、腰椎压缩... 目的:评价可弯曲骨水泥注入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院内进行骨科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分别采用可弯曲骨水泥注入器及普通直型骨水泥注入器进行PVP。对比2组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脊柱评分、病变椎体相对高度、Cobb角,术后1周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脊柱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及ODI脊柱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2组患者病变椎体相对高度及Cobb角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病变椎体相对高度及Cobb角均显著降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周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弯曲骨水泥注入器单侧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远期效果明显,与普通直型骨水泥注入器对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ODI脊柱评分以及病变椎体相对高度,而且显著降低术后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压缩性 腰椎压缩性 经皮椎体成形术 可弯曲水泥注入 折治疗
下载PDF
可弯曲球囊及骨水泥注入器单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申云杰 杨兴梅 +5 位作者 段登海 李垠莹 任定宝 聂薪洁 王恩斌 杨志新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622-624,共3页
目的评价可弯曲球囊及骨水泥注入器单侧PKP(steerable-percutaneous kyphoplasty,S-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6月于在本院就诊的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T11-L2),均采用C臂引导下S-... 目的评价可弯曲球囊及骨水泥注入器单侧PKP(steerable-percutaneous kyphoplasty,S-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6月于在本院就诊的3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T11-L2),均采用C臂引导下S-PKP治疗,评估其疗效。结果30例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术后椎体骨折稳定,术后6个月患者未出现伤椎再次骨折、胸腰脊段疼痛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的ODI指数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椎体高度均显著恢复(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胸腰背疼痛明显消失,胸腰椎活动及功能恢复正常,患者满意度高。结论S-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减轻腰部疼痛及改善腰椎功能的效果满意。同时,S-PKP在技术操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可建立患椎内可弯曲弧形手术通道;应用可弯曲球囊可实现椎体轴向复位及获得良好的骨水泥分布弥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弯曲球囊及水泥注入 单侧PKP 胸腰椎 质疏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