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自体骨移植及环形外固定架修复骨髓炎后胫骨缺损 被引量:36
1
作者 祝勇刚 张大伟 +4 位作者 赵广跃 漆伟 孙强 邹继伟 杨永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942-3946,共5页
背景:含抗生素骨水泥修补骨缺损可在缺损处持续释放较高浓度的敏感药物,利于杀灭致病菌,为二期植骨提供必要的植骨床和植骨空间,减少二期植骨时清除骨缺损处肉芽而引起的大量出血。目的:分析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自体骨移植、环形外固定架... 背景:含抗生素骨水泥修补骨缺损可在缺损处持续释放较高浓度的敏感药物,利于杀灭致病菌,为二期植骨提供必要的植骨床和植骨空间,减少二期植骨时清除骨缺损处肉芽而引起的大量出血。目的:分析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自体骨移植、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后胫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1例胫骨慢性骨髓炎后骨缺损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7-40岁,积极清创骨断端坏死感染组织,以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牢固固定骨折端,取自体髂骨移植骨缺损处修复,同时在缺损处放置含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支持,随访观察骨折骨性愈合时间、膝关节和踝关节评分情况。结果与结论:31例获6个月-3.5年随访,胫骨骨折均骨性愈合,无感染复发,骨性愈合时间为3-6个月,外固定时间3-6个月,术后患肢延长长度(7.50±1.01)cm,未发生与骨水泥材料及移植骨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植骨后3个月时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表明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自体骨移植、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骨髓炎后胫骨骨缺损可控制感染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髓炎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 水泥 缺损 组织工程 搬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案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徐筱清 莫琼珍 +4 位作者 花奇凯 陈卯珍 方琳琳 成江容 何晓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884-2885,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糖尿病足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法,评价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17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Wagner分期≥3期的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 [目的]探讨使用糖尿病足医护一体化护理方法,评价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17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Wagner分期≥3期的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病人,使用一体化的护理方案,采用科学的血糖调节护理宣教、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个性化的骨搬移调节指导、系统的康复指导进行护理指导,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66例病人糖尿病足溃疡得到愈合,4例病人进行了截肢术。[结论]使用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方案,对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的糖尿病足病人进行康复护理,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医护一体化 搬移 微循环再生 疗效 护理
下载PDF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胫骨骨缺损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9
3
作者 韩立仁 赵北 +3 位作者 贺新兵 闫军 韩士章 杨晓飞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有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09—2012-04对51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骨缺损者根据骨缺损长度进行分组,其中24例一期行外固定架结合腓骨钢板固定骨折端,二期骨缺损处行髂骨植骨;27例一期行Ilizaro...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有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09—2012-04对51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骨缺损者根据骨缺损长度进行分组,其中24例一期行外固定架结合腓骨钢板固定骨折端,二期骨缺损处行髂骨植骨;27例一期行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结果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者肢体长度完全恢复,患者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均<2 cm,无一例出现畸形,皮肤软组织得到修复。结论外固定架结合钢板固定是治疗合并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骨缺损6 cm以内患者肢体功能及长度得以重建。Ilizarov骨搬移技术也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骨缺损长度大于6 cm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 缺损 移植 搬移 外固定架 ILIZAROV技术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 被引量:27
4
作者 徐斌 盛加根 +1 位作者 刘亮 徐佩君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24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2~61岁,平均41.5岁。术前...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24例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22~61岁,平均41.5岁。术前行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X线及三维CT重建检查。清创后胫骨缺损长度为2~9 cm,平均(5.96±2.14)cm,创伤面积为3 cm×3 cm^9 cm×7 cm,平均(25.63±17.44)cm2。对5例骨缺损≤4 cm的患者进行清创、VSD、开放性植骨术,对19例骨缺损>4 cm的患者进行清创、VSD、骨搬移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18个月,平均13.3个月。抗生素使用5~14 d,平均7.9 d,VSD治疗0~10次,平均2.9次。19例患者骨端自然愈合,愈合时间4~15个月,平均6.4个月,5例患者在骨搬移术后出现骨不连,经骨端嵌顿皮肤及软组织清理、骨髓腔打通、自体髂骨植骨及VSD后达到骨端愈合。2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钉道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其余患者无感染复发。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后1、2个月随访显示软组织缺损面积均较清创术后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9例,良3例,中2例,差0例,总优良率为91.6%。结论 VSD联合开放性植骨术或骨搬移术是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开放性植 搬移 创伤性髓炎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胫骨骨搬运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余建平 魏杰 +1 位作者 贾中伟 苏云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338-1340,共3页
糖尿病足溃疡是导致许多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传统治疗方法以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创为主,然而治疗通常非常困难,很多患者最后仍需要截肢。我院骨科自2014年6月起,对糖尿病足溃疡行胫骨横向骨搬运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随访完整的病例... 糖尿病足溃疡是导致许多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传统治疗方法以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清创为主,然而治疗通常非常困难,很多患者最后仍需要截肢。我院骨科自2014年6月起,对糖尿病足溃疡行胫骨横向骨搬运微循环再生技术治疗,随访完整的病例为22例,总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技术 局部清创 搬移 Wagner 微循环系统 足部溃疡 诊断标准 足趾坏疽 外固定针 内侧
下载PDF
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玉峰 刘华渝 +6 位作者 任永川 郭庆山 宗兆文 陈辉 唐颖 沈岳 张连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l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42例,其中股骨感染13例,胫骨感染29例。30例行病灶清除...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l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42例,其中股骨感染13例,胫骨感染29例。30例行病灶清除+骨折断端加压+干骺端延长治疗,12例行病灶清除+骨搬移技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15.0±4.5)个月]。其中38例手术感染得到I期控制,4例再次行1~3次清创术,最终感染均得到控制。30例行骨折断端加压一干骺端延长患者中,26例骨折I期愈合,另4例骨不连,再次行自体骨移植术后骨折愈合。12例采用骨搬移技术治疗患者,Ⅱ期行骨折断端清理和自体骨移植后骨折愈合。截骨延长长度为2.5—11.0cm,平均4.5cm。延长停止和骨折愈合后,患肢长度较对侧短缩〈2.5cm36例,2.5~3.0cm4例,3.0~4.5cnl2例。术后针道感染8例,经切开引流或更换外固定针治愈,无继发骨感染发生。3例出现外固定针松动,随后给予更换外固定针治疗。结论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在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中有其优越性,但术后需要积极的康复治疗,预防关节功能障碍、针道感染、外固定针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炎 伊利扎罗夫技术 搬移
原文传递
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曹建明 张庆喜 +2 位作者 尹志改 陈树波 王福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科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患者16例;小... [目的]探讨和总结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本科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患者16例;小腿软组织缺损范围(4.0~6.0)cm×(3.0~4.5)cm,胫骨骨缺损长度4.5~8.0 cm,平均6 cm。先清创取出死骨块、VSD技术覆盖创面控制感染,再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使骨缺损修复,骨折愈合。参照Paley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并分析其骨折愈合时间、带外固定架时间、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0.5个月。其中11例应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修复,3例通过游离皮片移植创面愈合,2例经换药愈合,软组织修复良好。使用VSD 3~6期,平均4.8期;带外固定架时间6~18个月,平均10.3个月;骨段搬移延长4.5~8.0 cm,平均6 cm;骨折愈合时间6~15个月,平均9.8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与功能分级评价骨搬移结果及功能,优9例,良5例,可2例。[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具有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可随时调整纠正畸形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架 搬移 皮瓣 VSD技术 缺损 外露
原文传递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贾中伟 余建平 +4 位作者 于翰 苏云星 蔚晋斌 任志兰 魏杰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高压氧治疗伴溃疡形成的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利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高压氧治疗的2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治疗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高压氧治疗伴溃疡形成的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利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结合高压氧治疗的2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治疗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利用高压氧治疗的21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术中于患侧胫骨中段内侧面上做一范围约2 cm×10 cm骨窗,安置专用横向外固定牵引架,同时行患足清创术,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多人高压氧舱治疗,压力为0.20 MPa,1次/d,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第5天开始缓慢横向搬移骨窗(1 mm/d);对照组行患足清创术,术后第1天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案同治疗组。观察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前、术后3个月踝肱指数(ABI)及密歇根神经体征评分(MNSI)。结果2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9.3个月,对照组中1例Wagner Ⅴ级患者创面未愈合,最终截肢,其余患者创面均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9.52±8.43)d,治疗组创面均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1.74±6.12) d;治疗组ABI由术前的0.56±0.18,术后3个月升至0.94±0.16,MNSI由术前的5.92±1.13,术后3个月降至4.11±1.25,对照组ABI由术前的0.54±0.21术后3个月升至0.81±0.20,MNSI由术前的5.74±1.26;术后3个月降至4.98±1.34。2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ABI及MNSI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可以重建患肢小腿以下微血管网,促进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恢复,结合高压氧可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手术简便、疗效确切,保肢成功率高的优点,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搬移 血管再生 高压氧
原文传递
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长骨慢性骨髓炎和感染性骨不连体会 被引量:23
9
作者 班照楠 黄富国 王莹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索分析IIizarov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长骨感染和肢体短缩,以及感染所致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0月,用骨感染病灶清除、II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及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和骨延长术治疗13例长骨感染... 目的探索分析IIizarov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长骨感染和肢体短缩,以及感染所致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0月,用骨感染病灶清除、II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及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和骨延长术治疗13例长骨感染、缺损的股骨、胫骨和腓骨慢性骨髓炎和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其中股骨和胫骨慢性骨髓炎8例(伴股骨病理性骨折1例),感染性骨不连4例;腓骨慢性骨髓炎1例。结果13例患者感染均得到一期治愈,窦道愈合,骨搬移结合处正常愈合。其中2例出院后自行搬移过程中出现钉道感染(1例经再次清创后治愈,1例经清创后感染复发截肢),1例在骨愈合后发生再骨折,经髓内钉固定后骨折愈合。13例患者骨搬移长度5~13cm,平均7.5cm;13例患者中有11例骨搬移后双下肢等长,2例患侧下肢较健侧下肢短缩。所有患者未出现神经损伤。结论IIizarov骨搬移和骨延长技术是治疗长骨感染及感染性骨不连的一种有效办法,手术可祛除感染,治愈窦道,恢复肢体长度,从而解决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炎 感染性不连 Ilizarov外固定支架 搬移 延长
原文传递
长骨大段骨缺损修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被引量:20
10
作者 邢浩 张永红 王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6-430,共5页
背景: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临床上面临的一大难题,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有着治疗时间长、难度大、费用高的问题,因此研究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目的:就当前应用的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方法及各自优... 背景: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临床上面临的一大难题,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有着治疗时间长、难度大、费用高的问题,因此研究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目的:就当前应用的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方法及各自优势与不足进行综述。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至2020年4月为止PubMed、CNKI及万方数据库,以"bone defect,bone repair,bone graft,intramedullary nail technology,Masquelet,bone transport,vascularized bone graft,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为英文检索词,以"骨缺损,骨修复,骨移植,髓内钉技术,膜诱导技术,骨搬移,带血管蒂骨移植,骨组织工程"为中文检索词。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40篇文献,并以此对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方法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作一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当前对大段骨缺损的范围没有明确定义,临床中可以根据经验将长度较长、愈合能力较差、传统固定加自体骨移植方法难以愈合的骨缺损视为大段骨缺损;②现有的修复方案众多,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独特优势,但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注意不同方法的缺点及相关并发症,提高骨愈合率;③仍需改善和规范现有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技术来获得更加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大段 修复 移植 髓内钉 搬移 血管蒂 组织工程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骨不连12例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华 李贵山 +1 位作者 于新民 方永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Ilizarov牵拉成骨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遵照Ilizarov牵拉组织再生原理,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采取病灶清除,Ilizamv环架旋钮缓慢牵拉,使牵拉成骨,治愈骨髓炎。[结果]12例患者经随访全部... [目的]探讨Ilizarov牵拉成骨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遵照Ilizarov牵拉组织再生原理,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固定,采取病灶清除,Ilizamv环架旋钮缓慢牵拉,使牵拉成骨,治愈骨髓炎。[结果]12例患者经随访全部治愈,延长最长达23cm,最短的6cm,平均15cm,延长时间3个月~1年,平均7个月,拆架时间10个月一2年,平均16个月,无1例并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治疗慢性骨髓炎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痛苦小、不易复发等优点,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慢性髓炎 搬移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汤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折后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德 刘森 +3 位作者 李阳 曹泽宾 陈泷烨 王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62-66,80,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折后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胫骨骨折后感染性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骨搬移技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给予...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折后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胫骨骨折后感染性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骨搬移技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给予补肾活血汤熏蒸+内服治疗,疗程3个月。记录2组疼痛、骨折端骨痂形成、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炎性反应指标并统计2组临床预后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级和平均分值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的骨痂评分分级和分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 <0. 05); 2组治疗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级及平均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 <0. 05); 2组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ICAM-1、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临床预后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日常步行速度、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在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后感染性骨不连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能够显著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并改善局部血液流变学,抑制炎性反应,有利于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搬移 感染性不连 血液流变学 炎性反应
下载PDF
重度糖尿病足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后创面愈合方式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连浩宇 花奇凯 +10 位作者 陈炎 何立环 庄胜 杨思捷 李山郎 镇普祥 高伟 丁毅 刘光炜 聂新宇 邝晓聪 《中医正骨》 2019年第12期15-19,33,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度糖尿病足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后创面愈合方式及机制。方法: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136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按照Wagner分级标准,3级66例、4级60例、5级10例。按照TEXAS分级标准,2B级32例、2C级2例、2D级11例、3B级13例... 目的:探讨重度糖尿病足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后创面愈合方式及机制。方法: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136例重度糖尿病足患者。按照Wagner分级标准,3级66例、4级60例、5级10例。按照TEXAS分级标准,2B级32例、2C级2例、2D级11例、3B级13例、3D级78例。均采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对创面愈合过程进行大体观察,同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复诊时切取创面边缘组织,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Ki-67、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结果:①创面大体观察结果。术后初期创面处于炎性期,有炎性细胞浸润,创面黄白;随后有新鲜肉芽组织形成,肉芽组织由创面周围向创面中心移行,创面红润,进入增生期;肉芽组织覆盖创面的过程中,上皮组织逐渐由创面四周向中心移行,1~3个月时创面愈合50%左右,上皮组织最终覆盖创面,仅留线性瘢痕。②创面组织形态观察结果。术前创面边缘组织表皮结构不完整,坏死结构较多。术后1个月创面边缘组织可清晰地观察到完整表皮结构,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真皮层结缔组织中可观察到血管及胶原纤维,纤维结构少见。术前、术后创面边缘组织表皮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③术后1个月时,创面边缘组织中Ki-67、CD31、VEGF染色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均大于术前[(1.850±1.287)%,(7.480±5.272)%,Z=3.292,P=0.001;(0.395±0.139)%,(1.082±0.636)%,Z=3.403,P=0.001;(0.341±0.217)%,(2.428±1.502)%,Z=3.780,P=0.000]。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能有效促进重度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治疗后创面愈合方式为再生愈合,其机制可能是该手术能促进创面组织细胞增殖与毛细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足溃疡 搬移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再生技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佳 臧杰 +1 位作者 徐忠龙 高东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8期738-741,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再生技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再生技术结合VSD治疗的8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 目的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再生技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再生技术结合VSD治疗的8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23例,年龄43 ~ 84(64.5 ± 8.4)岁,右足42例,左足45例。糖尿病病程(13.7 ± 6.2)年。溃疡面积2.2 cm × 3.0 cm ~ 7.5 cm × 5.7 cm,根据Wagner分级,Ⅱ级16例,Ⅲ 38例,Ⅳ 30例,Ⅴ级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抗感染、监控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前、术后测量踝肱指数(ABI)及密歇根神经体征评分(MNSI评分),评价周围血管和周围神经的恢复情况。术后复查血管造影或血管彩超。结果 87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足创面均愈合;术后3个月ABI由术前的0.59 ± 0.19升至0.89 ± 0.28,MNSI总分由术前的(5.81 ± 1.60)分降至(4.42 ± 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4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下肢血管彩超或血管造影,显示患足末梢血运再生满意。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再生技术结合VSD可以重建患足微循环网,促进溃疡创面愈合,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再生 引流术 搬移
原文传递
外固定支架骨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及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杜娟 穆红 李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2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骨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胫骨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用物准备;术后做好外固定架护理,协助并指导患者控制骨搬移速度,加强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骨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胫骨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用物准备;术后做好外固定架护理,协助并指导患者控制骨搬移速度,加强指导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结果:1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1例较重马蹄足患者行跟腱延长术予以矫正,其余9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恢复良好。结论:认真执行骨搬移护理常规,严格控制搬移速度,使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患者患肢愈合良好,达到延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 搬移 缺损 护理
下载PDF
微创截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 被引量:14
16
作者 章耀华 杨华清 +4 位作者 李强 韩庆海 彭爱民 曲龙 夏和桃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微创截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大段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2017年1月本科使用微创截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30例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 [目的]探讨使用微创截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大段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2017年1月本科使用微创截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30例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8.12±18.20)min,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178.43±46.24)ml。3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54±7.21)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平均(35.74±10.82)d愈合。骨延长长度平均(8.52±2.43)cm,骨搬移时间平均(3.54±1.17)个月,去除外固定时间平均(22.54±4.83)个月。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Paley骨愈合评定:优25例,良3例,一般2例;功能评定:优23例,良4例,一般3例。[结论]应用微创截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效果确切,重建了原有肢体长度,缩短了治疗周期,确保了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微创截 髓炎 搬移 缺损
原文传递
成人胫骨缺损新分型与骨搬移治疗策略:附58例报告 被引量:15
17
作者 秦泗河 郭保逢 +4 位作者 彭爱民 郑学建 焦绍锋 臧建成 秦绪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402-408,共7页
背景:胫骨缺损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肢体畸形、不等长等问题。目前的临床分型并不能涵盖一些复杂胫骨缺损情况。目的:从Ilizarov骨搬移技术角度探讨成人非感染性胫骨缺损临床新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00年4月至2017年1月应用Ilizaro... 背景:胫骨缺损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肢体畸形、不等长等问题。目前的临床分型并不能涵盖一些复杂胫骨缺损情况。目的:从Ilizarov骨搬移技术角度探讨成人非感染性胫骨缺损临床新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00年4月至2017年1月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58例成人无感染性胫骨缺损。依据胫骨缺损的长度、部位、是否合并畸形以及相应的Ilizarov骨搬移手段分为5个类型。Ⅰ型:1 cm<中下/上段骨缺损≤6 cm,无明显成角畸形。采用胫骨单节段截骨,向缺损端搬移。Ⅱ型:6 cm<中下/上段骨缺损≤10 cm,无明显成角畸形。采用双节段截骨同步向缺损端骨搬移。Ⅲ型:6 cm<中段骨缺损≤10 cm,无明显成角畸形,胫骨上、下双节段截骨,向心性骨搬移。Ⅳ型:6 cm<上、下两段缺损≤10 cm,中段残留活骨≥6 cm,无明显成角畸形。将胫骨中间残留的一段活骨2处截骨,成为3块骨,中间骨块固定作为两块骨搬移再生的"母骨"支点,上下两段骨块反向分离牵拉,一期修复上下2区骨缺损。Ⅴ型:胫骨缺损>10 cm,合并骨干>7°成角畸形。采用腓骨上下两处截骨,先纵向牵拉使胫骨缺损间隙加大、成角畸形矫正,再横向牵拉将腓骨中间段搬移至胫骨缺损处,使其腓骨胫骨化。观察5个临床分型组骨缺损修复骨愈合、畸形矫正、有无肢体短缩等并发症、汇合端愈合情况等。拆除外固定后随访,采用改良Paley骨不连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5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104个月,平均(32.0±21.4)个月。所有患者均实现骨缺损修复并最终骨性愈合,骨愈合指数35~60d/cm,平均(49.0±6.4)d/cm。1例Ⅳ型,4例Ⅴ型患者术后肢体短缩>2.5 cm(2.7~3.5 cm)。末次随访无>7°局部畸形病例。未发生1例深部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7例因汇合端骨愈合迟缓,二次手术取自体髂骨植骨。带外固定架时间5~28个月。治疗效果:优41例、良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胫缺损 分型 ILIZAROV技术 搬移 手术策略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山郎 花奇凯 +6 位作者 刘光炜 刘杰 余杰 聂新宇 何烈勋 邝晓聪 陈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05-713,共9页
下肢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周期长且预后差,绝大部分患者最终会因疗效不佳而截肢。基于张力-应力法则的Ilizarov技术的应用为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带来了希望。Ilizarov技术或牵张成骨技术除诱导骨生成外,还可刺激微血管增生和改善微循环... 下肢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周期长且预后差,绝大部分患者最终会因疗效不佳而截肢。基于张力-应力法则的Ilizarov技术的应用为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带来了希望。Ilizarov技术或牵张成骨技术除诱导骨生成外,还可刺激微血管增生和改善微循环,分为纵向骨搬移和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胫骨近端皮质部分截骨后横向牵张)。这两类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证。纵向骨搬移主要用于促进成骨,适用于大段骨缺损、骨坏死或骨感染(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而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为部分截骨搬移治疗,创伤小,对肢体稳定性的影响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主要应用于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如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静脉性溃疡、创伤引起的难愈创面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重度糖尿病足取得了高愈合率、高保肢率及低复发率的良好疗效,是该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最成功的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也可提高愈合率和保肢率,但总体疗效逊色于治疗重度糖尿病足。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胫骨横向骨搬移通过刺激微血管网再生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疗效优于传统方法,但应强调与血管重建术联合应用,以期达到最好的长期效果。有研究初步表明其作用机制与促进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生成、平衡局部炎症微环境等相关。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效果仍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ILIZAROV技术 难愈性创面 搬移 长期效果 血管重建术 微血管网 坏死
原文传递
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郭志民 上官天丞 +1 位作者 张萌 田胜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8期756-760,共5页
目的 :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38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男26例,女12例;年龄36~66岁,平均49.0岁;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38例患者骨缺损长度为4~9.6 cm,平均5.2 ... 目的 :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38例胫骨骨缺损患者,男26例,女12例;年龄36~66岁,平均49.0岁;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38例患者骨缺损长度为4~9.6 cm,平均5.2 cm,术后及时调整力线及搬移速度,患者坚持负重。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7~36个月,平均24.0个月。19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18例分别经手风琴技术(10例)、植骨辅助内固定(8例)相应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因神志不清、肺炎、膝关节脱位、糖尿病、脑瘫后遗症等难以护理,患者家属强烈要求手术截肢,故予以截肢处理。骨搬移时间为4~10个月,平均7.1个月。搬移长度为5~11.6 cm,平均8.0 cm。根据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18例,中6例,差3例。除1例截肢外,其余病例均治愈,无感染复发、再骨折等。结论:骨搬移法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其存在许多并发症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搬移距离过长时长骨力线的偏移(骨外露)、钉道感染、钢针松动、软组织下陷、膝踝关节功能丧失、牵张骨痂不长、对合端接触后骨不愈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搬移 缺损 并发症
下载PDF
骨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伴大段骨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侯福山 尹芸生 +2 位作者 潘耀峰 程鑫葵 王振山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8期757-760,共4页
目的观察骨搬移法治疗胫骨骨髓炎伴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利用骨搬移技术治疗20例胫骨骨髓炎伴大段骨缺损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16~62岁,平均33岁。20例患者断端切新后骨缺损长度为6~10 cm,平均8 cm。术后... 目的观察骨搬移法治疗胫骨骨髓炎伴大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利用骨搬移技术治疗20例胫骨骨髓炎伴大段骨缺损患者。男15例,女5例;年龄16~62岁,平均33岁。20例患者断端切新后骨缺损长度为6~10 cm,平均8 cm。术后定期复查调整力线,鼓励患者完全负重。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获得16~40个月(平均22.0个月)随访。16例患者对合端直接愈合(平均12个月),其余4例患者对合端未能直接愈合。经重新切开植骨内固定最终愈合。骨延长长度为6~10 cm(平均8 cm)。外固定架指数为1.5~2个月/cm。根据Paley骨愈合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骨搬移技术是治疗胫骨骨髓炎伴大段骨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搬移 髓炎 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