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 被引量:10
1
作者 浦路明 陈斯军 袁静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639-640,共2页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4例青春期安氏Ⅲ类错前牙反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正侧位片,取模,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相对于颅底前移,鼻底宽度,尖牙宽度,上颌第一磨牙宽度...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4例青春期安氏Ⅲ类错前牙反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正侧位片,取模,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相对于颅底前移,鼻底宽度,尖牙宽度,上颌第一磨牙宽度和覆盖都增加,其中57%为骨性改变,43%为牙性代偿。结论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对于青春生长发育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疗效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快速扩弓 [牙合] 青少年
下载PDF
前方牵引对早期前牙反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丁云 徐宝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矫治对早期前牙反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前牙反伴有颜面形态异常(审美线明显异常)的儿童60人,男27人,女33人,年龄范围8~11岁,平均年龄9.3岁,将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方牵引治疗组,观察及治疗周期为11~13...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矫治对早期前牙反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选择前牙反伴有颜面形态异常(审美线明显异常)的儿童60人,男27人,女33人,年龄范围8~11岁,平均年龄9.3岁,将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前方牵引治疗组,观察及治疗周期为11~13个月,平均12.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组矫治后的面突角、全面突角、下唇基角及鼻唇角明显减小,上下唇基角明显增大,上唇突点到审美线距离明显改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呈高度显著性,而上唇基角及下唇突点到审美线的距离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后面部软组织侧貌明显改善,凹面型变为直面型或者接近正常面型,鼻、上唇、下唇以及颏部四者间的关系趋于协调,唇部曲线变得平缓、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头影测量分析 前方牵引
下载PDF
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反牙合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春龙 沈宏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2322-2323,2343,共3页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器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的作用效果。方法:对13例骨性反牙合患者采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头影X线测量结果。结果:13名骨性反牙合患者矫治后的侧面外观改善,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以...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器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的作用效果。方法:对13例骨性反牙合患者采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头影X线测量结果。结果:13名骨性反牙合患者矫治后的侧面外观改善,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以及后牙中性关系重新建立。治疗前后SNA和ANB角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器可以促进上颌骨同时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调整上下颌骨位置关系,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早期治疗有良好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前方牵引矫治器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前牵引矫治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的侧貌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叶金梅 邓利琴 +3 位作者 翟佳羽 姜杰 王洪涛 邓细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和矫治前后颌骨软组织侧貌头影测量值的变化。方法选择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患儿8名,患儿呈凹面型,前牙或合并后牙反,上颌相对下颌后缩,乳磨牙末端呈近中阶梯,不... 目的探讨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和矫治前后颌骨软组织侧貌头影测量值的变化。方法选择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患儿8名,患儿呈凹面型,前牙或合并后牙反,上颌相对下颌后缩,乳磨牙末端呈近中阶梯,不存在功能性下颌移位。上下牙列无牙周疾病,牙体疾病须治疗,之前未做过正畸治疗。应用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正畸前后头影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患儿经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6个月左右,患儿的上颌N-A增长,上颌前移,N-B缩短,下颌后旋,颌骨面角减小、软组织面角相应减小;骨组织和软组织前下面高增加,乳上切牙唇倾,乳下切牙舌倾;上唇突度增大、倾斜度减小,下唇突度减小、倾斜度减小。结论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乳牙期严重骨性Ⅲ类错畸形,凹面型显著改善且呈直面型。颌骨和软组织侧貌发生相应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牙合] [牙合] 前方牵引
下载PDF
拔除一颗下切牙正畸掩饰性矫治成人轻度前牙骨性反 被引量:3
5
作者 田晓光 段银钟 +3 位作者 郭冬梅 王海雪 周慧霞 刘利娜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7期412-414,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拔除一颗下颌切牙掩饰性矫治骨性反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19-34岁(平均24.5岁)伴下颌轻度拥挤的骨性反病例18例(男10例,女8例),拔除一颗下颌切牙,应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并... 目的:评价采用拔除一颗下颌切牙掩饰性矫治骨性反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19-34岁(平均24.5岁)伴下颌轻度拥挤的骨性反病例18例(男10例,女8例),拔除一颗下颌切牙,应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数据,并在石膏模型上进行测量。结果:所有病例在矫治结束后磨牙和尖牙均达到良好的咬合关系,覆覆盖基本正常。患者硬组织改变无显著性(P≥0.05)。L1-MP角平均减小7.1°,U1-L1角平均增大10.5°,L1-NB角平均减小8.2°,L1-NB平均减小4.7 m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软组织侧貌改善较明显,Li-E、Li-H平均减小量分别为3.1 mm,2.8 mm。UL-E、LL-E平均减小量分别为0.9 mm,1.7 mm(P<0.01),尖牙宽度减小2.4 mm(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采用拔除一颗下切牙治疗骨性反是一种非常规性的掩饰性治疗手段,鉴于疗程短,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轻度骨性反可选择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拔牙矫治 下颌切牙
原文传递
骨性反手术治疗后软组织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段咏华 王予江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83-186,共4页
通过了解正常人群颜面部的软组织生长发育特点、美学特征以及头影测量中线距与角度,认识反人群颜面部软组织在硬组织上的分布特点,以及治疗后软组织与牙齿、骨骼移动的规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使骨性反治疗后达到功能、美... 通过了解正常人群颜面部的软组织生长发育特点、美学特征以及头影测量中线距与角度,认识反人群颜面部软组织在硬组织上的分布特点,以及治疗后软组织与牙齿、骨骼移动的规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使骨性反治疗后达到功能、美观上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 头影测量 (牙合)
原文传递
伴上颌拥挤的成人骨性反正畸矫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宁芳 段银钟 +1 位作者 徐迈 赵彦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592-594,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拔除上下颌4个前磨牙矫治伴上颌拥挤的骨性反病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矫治该类骨性反牙合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选取17~30岁伴上颌拥挤的骨性反牙合病例13例,拔除上、下颌4个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应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 目的:评价采用拔除上下颌4个前磨牙矫治伴上颌拥挤的骨性反病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矫治该类骨性反牙合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选取17~30岁伴上颌拥挤的骨性反牙合病例13例,拔除上、下颌4个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应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矫治结束后磨牙尖牙均达到Ⅰ类关系,覆牙合覆盖正常。患者硬组织改变没有显著性(p≥0.05)。L1-MP角平均减小8.4°,U1-L1角平均增大11.7°,L1-NB角平均减小10.1°,L1-NB距平均减小5.2m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Li-E距、Li-H距、Li-RL2距平均减小量分别为3.3mm、3.3mm和4.5m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拔除4个前磨牙的方法矫治伴上颌拥挤的骨性反牙合病例是一种可尝试的矫治方法,矫治后咬合关系良好,侧貌变为直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拥挤伴[牙合] 临床矫治 拔牙
原文传递
改良全(牙合)托联合前方牵引器治疗乳牙期骨性反合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琼 余穗华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全(牙合)托联合前牵引器治疗乳牙骨性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乳牙(牙合)期安氏Ⅲ类错合患者利用前牵引进行治疗,年龄4~6.5岁,平均5.5岁,另设一对照组,为正常乳牙(牙合)儿童,共23人。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 目的探讨改良全(牙合)托联合前牵引器治疗乳牙骨性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乳牙(牙合)期安氏Ⅲ类错合患者利用前牵引进行治疗,年龄4~6.5岁,平均5.5岁,另设一对照组,为正常乳牙(牙合)儿童,共23人。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计算治疗前后各标志点测量值的变化,进行配对 t 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6~11个月后,所有患者解除反(牙合)。前牵引治疗组中上颌骨长度增加2.60mm,A 点前移2.64mm,下颌骨无明显变化,上切牙唇倾。结论改良全(牙合)托联合前牵引同时对牙、颌骨产生作用,能有效矫治乳牙骨性反(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乳牙(牙合) 前方牵引器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乳牙骨性Ⅲ类错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翟佳羽 邓利琴 +2 位作者 姜杰 王洪涛 邓细河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9期406-408,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前方牵引和FRⅢ功能矫治器矫治乳牙骨性反[牙合]的疗效。方法广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治疗的骨性乳牙反[牙合]患者57例,年龄3~7岁,平均5.3岁,随机分为2组,前方牵引组29例,FRⅢ组28例。对照组为正常乳牙[牙合]儿童,30... 目的对比研究前方牵引和FRⅢ功能矫治器矫治乳牙骨性反[牙合]的疗效。方法广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治疗的骨性乳牙反[牙合]患者57例,年龄3~7岁,平均5.3岁,随机分为2组,前方牵引组29例,FRⅢ组28例。对照组为正常乳牙[牙合]儿童,30人。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结果前方牵引组和FRⅢ组均可矫正乳牙骨性反[牙合]。FRⅢ组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上下颌骨无明显变化。前牵引组上前牙唇倾,上颌骨A点前移2.98mm,上颌骨长度增加2.78mm。结论在乳牙骨性反[牙合]的治疗中,FRⅢ功能矫治器主要通过移动牙齿消除反[牙合],无骨性作用,而前牵引除有牙齿移动外,还可以促进上颌骨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FRⅢ矫治器 [牙合] 乳牙[牙合]
下载PDF
获奖后的反思——谈治疗骨性反(牙合)及偏(牙合)畸形的努力方向
10
作者 冯雪 李东 丁寅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共2页
牙颌面畸形是危害现代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疾患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位在口腔三大疾患之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的牙颌面畸形的发病率已高达72.92%,其中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的发病率为14%。这类错袷畸形的特点是:存在上下颌... 牙颌面畸形是危害现代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疾患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位在口腔三大疾患之一。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的牙颌面畸形的发病率已高达72.92%,其中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的发病率为14%。这类错袷畸形的特点是:存在上下颌骨的发育畸形,并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加重,影响患者的发音、咀嚼功能以及颜面美观,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身心健康危害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畸形 (牙合) 安氏Ⅲ类错[牙合] 前牙[牙合] 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健康危害 身心健康
下载PDF
磁力垫矫治器在乳牙期骨性反牙合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俊鹏 王怀军 +1 位作者 姜其波 王春玲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719-720,共2页
目的观察在垫矫治器基础上使用钕铁硼永磁体矫治乳牙期骨性反的效果。方法 28例乳牙期骨性反病例,应用磁力垫矫治器矫治,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及常规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ANB角,AOBO距,NA-PA角均增大,差异... 目的观察在垫矫治器基础上使用钕铁硼永磁体矫治乳牙期骨性反的效果。方法 28例乳牙期骨性反病例,应用磁力垫矫治器矫治,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及常规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ANB角,AOBO距,NA-PA角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B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力垫矫治器克服了传统矫形装置的缺点,从而能获得持续的作用力,磁力调整易于控制,便于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磁力胎垫矫治器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前方牵引联合改良双阻板矫治器矫治骨性反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晓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5期150-151,共2页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联合改良双阻板矫治器矫治骨性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性反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前方牵引,观察组予前方牵引联合改良双阻板矫治器矫治,对比2组治疗时间及X线头影检查结果。...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联合改良双阻板矫治器矫治骨性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性反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前方牵引,观察组予前方牵引联合改良双阻板矫治器矫治,对比2组治疗时间及X线头影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为(8. 21±1. 34)个月,短于对照组的(10. 32±1. 24)个月(P <0. 05); 2组治疗后SNB角均小于治疗前,SNA角及ANB角均大于治疗前(P <0. 05); 2组治疗后SNB角、SNA角及AN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骨性反患儿采用前方牵引联合改良双阻板矫治器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矫治效果,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前方牵引 改良双阻板矫治器 治疗时间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前方牵引器矫治儿童替牙期骨性反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华烨 吴萼耀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2期158-158,160,共2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儿童替牙期骨性反的疗效。方法应用面具和改良颏兜前方牵引器对36例替牙期骨性反颌的儿童进行早期治疗。结果经过6~12个月的前方牵引,使前牙覆颌覆盖以及侧貌得到显著改善。36例替牙期后方牵引治疗前后X线...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儿童替牙期骨性反的疗效。方法应用面具和改良颏兜前方牵引器对36例替牙期骨性反颌的儿童进行早期治疗。结果经过6~12个月的前方牵引,使前牙覆颌覆盖以及侧貌得到显著改善。36例替牙期后方牵引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证实,SNA、SNB、ANB、上中-NA、下中-NB、MP-SN牵引前后出现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面具式前方牵引器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可以有效改善侧貌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牙合] 替牙期
下载PDF
前方牵引矫治骨性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重青 李红强 魏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骨性反应用和前后变化。方法选择牙期骨性反矫治患者7例,恒牙期患者2例(12岁以下)采用面罩式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正治疗,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进行对比。结果SNA角增加4.1°,ANB角增加5.2°,NA-PA增加5.0...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骨性反应用和前后变化。方法选择牙期骨性反矫治患者7例,恒牙期患者2例(12岁以下)采用面罩式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正治疗,对矫治前后头影测量进行对比。结果SNA角增加4.1°,ANB角增加5.2°,NA-PA增加5.0°,A-VL增加6.0 mm,SNB角减少1.1°,B-VL减少0.2 mm,1-SN增加6.1°。结论面罩式前方牵引可有效促进上颌骨向前方生长,抑制下颌骨生长,同时可导致下颌骨向下后旋转,上前牙唇倾,下切牙轻度舌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牙合] 矫治
下载PDF
青少年安氏Ⅲ类骨性前牙反的双期矫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宁 吴燕平 +3 位作者 顾永佳 陆建锋 熊斌 高美琴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446-447,共2页
目的探讨双期矫治术矫治替牙期及恒牙早期骨性前牙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替牙期及恒牙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致骨性前牙反病例,采用面具式前方牵引+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术前术后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2例病例... 目的探讨双期矫治术矫治替牙期及恒牙早期骨性前牙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替牙期及恒牙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致骨性前牙反病例,采用面具式前方牵引+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术前术后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2例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矫治结果,术前术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面具式前方牵引+直丝弓固定矫治术可有效的治疗因上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骨性前牙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 [牙合] 双期矫治
下载PDF
减数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疗效的极坐标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世兴 赵俊杰 张良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4期199-202,共4页
[摘要]目的:采用单纯正畸方法掩饰性矫治成人骨性前牙反殆,以头影测量极坐标方法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正畸门诊成人前牙反[牙合]患者18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8岁,男女各半),常规拔除上下颌双侧四个双... [摘要]目的:采用单纯正畸方法掩饰性矫治成人骨性前牙反殆,以头影测量极坐标方法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正畸门诊成人前牙反[牙合]患者18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8岁,男女各半),常规拔除上下颌双侧四个双尖牙,治疗前后正中[牙合]位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以Bolton(Bo)点为极点,与鼻根点(N)连线Bo—N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分别测量颌面部A、B、Gn、U1、L1、Sn、UL、LL、Bs、Pos等软硬组织标志点的极角和极径共20个测量项目。测量数据经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均解除前牙反殆关系,侧貌明显改善。头影测量显示治疗前后样本B0-L1平均减小6.54mm,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o-LL平均减小3.51mm,Bo-U1平均增大2.1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测量项目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掩饰性拔牙矫治可以达到解除前牙反[牙合]并改善颜面侧貌的治疗目标,头影测量极坐标分析方法能够整体评估患者颅面侧貌软硬组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减数矫治 极坐标
下载PDF
正畸掩饰性拔牙矫治轻度骨性反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银钟 刘名燕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241-245,共5页
关键词 [牙合] 非拔牙矫治 正畸矫治 临界病例 正颌手术 治疗效果 成人患者 联合矫治
下载PDF
快速扩弓结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义强 乔爱莉 李玉如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2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治疗骨性前牙反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上颌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8.5--13.5岁,平均10.3岁。治疗前、中、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治疗骨性前牙反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2年5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上颌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8.5--13.5岁,平均10.3岁。治疗前、中、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由ClassⅢ矫正为ClassⅠ类,牵引结束上颌骨A点平均移动2.03 mm(P〈0.001)。SNA平均前移0.92度(P〈0.01),上切牙向前移动平均2.75 mm(P〈0.001),上切牙至SN角度平均改变5.01度(P〈0.01)。ClassⅢ关系有复发趋势,可能是下颌生长导致。结论:ClassⅢ错接近于4~5 mm的反覆盖或者更小比较接近成功矫治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牙齿和骨骼的改变是均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反覆盖大于5 mm就成为禁忌证。上颌骨前移的效果基本稳定,ClassⅢ的复发趋势主要是由于下颌骨进一步生长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头影测量分析 前方牵引 快速扩弓
下载PDF
面部正前方牵引加上颌垫矫治儿童骨性反15例
19
作者 郭忠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骨性反采用上颌垫加面部正前方牵引矫治的疗效。方法利用前方牵引器与上颌垫上的2个牵引钩用橡皮圈牵引,以解除下颌反。结果矫治6个月后前牙反解除,X线头影测量ANB角>0度。结论在儿童期利用前方牵引加上颌垫... 目的探讨儿童骨性反采用上颌垫加面部正前方牵引矫治的疗效。方法利用前方牵引器与上颌垫上的2个牵引钩用橡皮圈牵引,以解除下颌反。结果矫治6个月后前牙反解除,X线头影测量ANB角>0度。结论在儿童期利用前方牵引加上颌垫,适当的牵引力可较好的解决儿童骨性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器 上颌[牙合]垫 [牙合]
下载PDF
减数下颌2个前磨牙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宁芳 段银钟 袁东辉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597-600,共4页
目的评价采用减数下颌2个前磨牙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30岁骨性反牙合临界病例18例,拔除下颌2个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矫治结束后磨牙均变为完全Ⅲ类关系... 目的评价采用减数下颌2个前磨牙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30岁骨性反牙合临界病例18例,拔除下颌2个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矫治结束后磨牙均变为完全Ⅲ类关系,尖牙为Ⅰ类关系,覆牙合覆盖正常。患者硬组织改变没有显著性(P≥0.05)。L1-MP角平均减小8.1°,U1-L1角平均增大7.7°,L1-NB角平均减小7.3°,L1-NB距平均减小4.8 m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Li-E距、Li-H距、Li-RL2距平均减小量分别为3.2、3.4和4.1 m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减数下颌2个前磨牙矫治成人骨性反牙合病例在临床上是一种较好的矫治方法,矫治后咬合关系良好,侧貌有向直面型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牙合] 掩饰拔牙矫治 软组织侧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