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三维重建分析不同体位下股骨侧弓对下肢力线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吴伟 郭万首 +3 位作者 李传东 刘朝晖 张启栋 程立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64-1769,共6页
背景:下肢力线的测量结果经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不同体位下股骨侧弓角可影响下肢力线的测量。目的:通过CT扫描数据重建下肢骨骼模型,模拟下肢全长X射线检查,测量该模型在不同的旋转角度下的股骨侧弓角及股骨外翻角等数值,... 背景:下肢力线的测量结果经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不同体位下股骨侧弓角可影响下肢力线的测量。目的:通过CT扫描数据重建下肢骨骼模型,模拟下肢全长X射线检查,测量该模型在不同的旋转角度下的股骨侧弓角及股骨外翻角等数值,并探讨股骨侧弓对下肢力线测量的影响规律。方法:纳入进行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的患者20例,Mimics 13.0软件对各病例CT扫描数据重建出该肢体骨骼的三维立体模型,确认其标准正位股骨侧弓角,分为4组:股骨侧弓角>2°组,股骨侧弓角大于0°,<2°组,股骨侧弓角>-2°小于0°组,股骨侧弓角<-2°组,每组5例。利用软件功能使其沿下肢纵轴以2°步幅精确旋转出自内旋20°至外旋20°的21个图像,由所得图像测量不同体位下的股骨侧弓角及股骨外翻角,以模拟下肢全长X射线检查下肢伴有旋转的情况。结果与结论:(1)股骨侧弓角的变化规律显示,下肢内旋使股骨侧弓角呈减小趋势,下肢外旋使股骨侧弓角加大趋势;(2)股骨外翻角随肢体外旋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而随肢体内旋有逐渐减小的趋势;(3)各组不同体位下的股骨侧弓与股骨外翻角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4)结果显示:采用CT扫描数据重建下肢骨骼模型模拟下肢全长X射线检查可见,股骨侧弓角测量结果会随肢体旋转发生变化,且会对股骨外翻角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侧弓程度越大,由此产生的影响越大,所以拍摄下肢正位全长X射线片时应采用标准正位为投照体位,尤其对于股骨侧弓较大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植入物 植入物 数字化 骨关节图像影像 三维重建 侧弓 力线 下肢 体位 外翻角 侧弓角 立体模型 髋-膝-踝角
下载PDF
CT相对密度值评估胸腰椎骨折椎体内植骨密度与骨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红蕊 羊冬梅 李宁宁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899-4905,共7页
针对CT测量相对密度值进而对腰椎骨折区域密度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评估,进一步对椎体内植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为临床研究分析提供可行的方案。选取胸腰椎骨折32例患者,对椎体骨折部位进行撑开复位并植骨成固定修复。固定后对植骨区域进... 针对CT测量相对密度值进而对腰椎骨折区域密度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评估,进一步对椎体内植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为临床研究分析提供可行的方案。选取胸腰椎骨折32例患者,对椎体骨折部位进行撑开复位并植骨成固定修复。固定后对植骨区域进行CT检查,观察固定后1周,6个月的椎前后植骨区域的CT相对密度值、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伤椎Cobb角变化。研究表明,高、低密度胸腰椎骨折患者,固定后一个月伤椎前后缘压缩率和Cobb值与术前相比大幅度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较6个月后的最终回访值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在术后病症恢复,但在恢复期无明显改变,也未产生二次伤害。此外,这两组的伤椎前后缘压缩率和Cobb值变化基本一致,说明疗效一致。高、低密度组患者最后随访的植骨区域的CT相对密度值明显高于术后一周的,说明植骨区域密度逐渐增大,成骨量逐渐增加。低密度组骨折植骨区域密度在术后一周以及最后随访时均高于高密度组,但是最后随访时的高低密度组的CT相对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其值较为接近。因此,可根据患者手术前后的CT相对密度值来评估其骨折愈合情况,为胸腰椎骨折患者提供临床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关节图像影像 CT模型 椎体 密度 COBB角 压缩率 随访
原文传递
Micro-CT月骨矢状面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应力分析(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杜传超 熊革 +2 位作者 任爽 荣起国 张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385-4390,共6页
背景:腕关节生物力学机制复杂,过去的研究多着眼于腕骨间应力的传导,但对腕骨内部骨小梁的应力分布及形变特点研究极少。目的:建立人月骨矢状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并探讨在月骨矢状面上施加轴向应力时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形变特点。方法:运... 背景:腕关节生物力学机制复杂,过去的研究多着眼于腕骨间应力的传导,但对腕骨内部骨小梁的应力分布及形变特点研究极少。目的:建立人月骨矢状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并探讨在月骨矢状面上施加轴向应力时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形变特点。方法:运用Micro-CT扫描离体的正常人月骨标本,将处理后的矢状面图像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起月骨矢状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在二维有限元模型上均匀地选取9个兴趣区,计算每个兴趣区的第一主应力、第三主应力及节点等效应力、平面剪切力及纵向位移,比较其大小和方向,并生成月骨矢状面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形变图、各应力及位移云图。结果与结论:①人月骨矢状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月骨矢状面近端兴趣区所受的应力大于远端兴趣区所受的应力;月骨矢状面掌侧兴趣区所受的应力大于背侧兴趣区所受的应力;月骨矢状面近端和远端的掌、背侧兴趣区所受的应力分别大于对应的月骨中间兴趣区所受的应力;月骨矢状面远端兴趣区被压向近端,近端中间区域的兴趣区被压向远端,而近端掌侧和背侧兴趣区的纵向位移方向随着腕关节姿势的不同而不同;屈腕位和背伸位时各兴趣区的应力和位移明显增加。此外,实验还发现应力集中区域是平面剪切力方向发生变化及轴向位移方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区域。②结果证实:月骨矢状面在施加轴向应力时,其应力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在月骨矢状面近端的掌、背侧及远端的掌、背侧形成4个应力集中区。而且,腕关节的姿势可以明显地影响月骨矢状面上所受的应力大小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植入物 数字化 骨关节图像影像 关节 关节位置 关节接触面 MICRO-CT 二维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轴向位移 形变 应力集中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