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骑行感受的自行车出行品质评价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维凤 叶建红 +2 位作者 方雪丽 陈小鸿 陈锦秀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9,共6页
骑车者对出行环境的真实感受是评价自行车出行品质的根本依据。选择上海市中心城区32条典型自行车路段进行调研,获取这些路段的物理设施特征与交通流运行特征,通过视频拍摄得到40个视频片段,邀请126名志愿者对视频中呈现的自行车出行品... 骑车者对出行环境的真实感受是评价自行车出行品质的根本依据。选择上海市中心城区32条典型自行车路段进行调研,获取这些路段的物理设施特征与交通流运行特征,通过视频拍摄得到40个视频片段,邀请126名志愿者对视频中呈现的自行车出行品质进行评分。基于此构建基于出行感受的自行车出行品质评价模型,并给出出行品质分级标准。以上海市中心区干路为例进行自行车出行品质评价,仅32%的干路评级为中等和良好,进而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最后,选择上海市一条自行车路段进行出行品质改善示范,验证了出行品质评价模型和分级标准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交通 骑行感受 出行品质 评价模型 分级标准 设施改善 上海市
下载PDF
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分级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方雪丽 陈小鸿 叶建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73-1578,共6页
从自行车交通出行者的实际感受出发,建立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的指数统计模型,旨在构建面向差异化需求的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分级标准.通过逐步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量化骑行者安全、舒适、清洁感受和总体感受,构建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指数... 从自行车交通出行者的实际感受出发,建立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的指数统计模型,旨在构建面向差异化需求的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分级标准.通过逐步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量化骑行者安全、舒适、清洁感受和总体感受,构建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指数统计模型.基于自行车出行者的性别、年龄以及使用频率等特征,将自行车出行者进行分类,继而构建4级自行车道交通服务品质分级标准.对上海市中心区干道进行自行车服务品质分级和评价,绘制中心区干道自行车交通设施服务品质分级图.结果表明:非机动车道宽度、机非隔离形式、助动车速度、路边遮阳比例等是显著影响要素.研究结果可帮助决策人员找到影响路段服务水平的显著要素,确定优先改善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服务品质 逐步回归 骑行感受 分级标准 分级图
下载PDF
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琬莹 陈小鸿 徐仕鹏 《综合运输》 2019年第8期23-30,89,共9页
交叉口是自行车骑行路径的控制节点,是决定骑行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分为通过交叉口服务品质和交叉口区域待行服务品质两部分,从骑行者意愿和行为层面分析服务品质的影响要素。采集了上海市杨浦区21个典型交... 交叉口是自行车骑行路径的控制节点,是决定骑行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分为通过交叉口服务品质和交叉口区域待行服务品质两部分,从骑行者意愿和行为层面分析服务品质的影响要素。采集了上海市杨浦区21个典型交叉口67条进口道的设施特征,并对292名骑行者开展服务品质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确定了评价指标的选取、量化分级和权重划分,采用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等方法构建了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量化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交叉口机动车流量、机动车专用右转车道设置、交叉口穿越距离以及进口道机非隔离形式是影响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的关键因素;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进口道宽度、铺面质量和遮荫条件等。最后,应用建立的评价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典型骑行路径进行了服务品质评价与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交通 道路交叉口 服务品质 骑行感受 分级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