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论语骈枝》初探——兼及章太炎晚年经学思想
1
作者 詹勇 《儒藏论坛》 2007年第1期542-556,共15页
历经政治上的挫折和失望之后,章太炎先生晚年回归儒学,重开讲席,倡导用儒家道德补西方物质文明之不足。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爆发,日军侵略上海。
关键词 骈枝 政治 物质文明 先生 上海 日军 讲席 太炎
原文传递
甲骨百年忆思泊夫子
2
作者 林小安 《出土文献研究》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1999年是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也是甲骨学的一百周年。当此之际,我们不能不怀念一位对甲骨学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前辈:于省吾(于思泊)先生。凡懂甲骨学的,无不知古文字学大师思泊先生及其名著《殷契骈枝》。
关键词 思泊 骈枝 大师 先生 名著 甲骨 古文字学
原文传递
由训诂以明义理——读刘台拱《论语骈枝》
3
作者 祁龙威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由训诂以明义理,反对'凿空'说经与'株守'古注,这是清儒戴震所倡导的读经方法论。乾嘉时,扬州诸朴学家奉行此法,撰成了大量有意义的著作,承先启后,其中包括宝应刘台拱的《论语骈枝》。清代朴学家奉顾炎武为鼻祖。当明清... 由训诂以明义理,反对'凿空'说经与'株守'古注,这是清儒戴震所倡导的读经方法论。乾嘉时,扬州诸朴学家奉行此法,撰成了大量有意义的著作,承先启后,其中包括宝应刘台拱的《论语骈枝》。清代朴学家奉顾炎武为鼻祖。当明清易代之际,有识者深痛明季士大夫'空谈心性',无补时局,导致亡国之祸,力求学术更新。风会既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理 骈枝 时局 有识者 训诂 力求 朴学
原文传递
梅文鼎的早期历学著作:《历学骈枝》 被引量:3
4
作者 卢仙文 江晓原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97年第18期250-256,共7页
《历学骈技》是清代著名的天文、数学家梅文鼎的早期著作。本文全面分析了它的特点和得失,指出它至今仍不失为一部了解中国古代历法的较好的参考书。
关键词 《历学骈枝 大统历 中国 古代历法 梅文鼎
下载PDF
《论语骈枝》:清中叶《论语》诠释路径的探索
5
作者 冯晓斌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21,123,共12页
刘台拱所处的学术环境,是清中叶吴、皖两派向扬州学派发展过渡的阶段,也是地方学派在宋学背景下成长转型的时期。其《论语骈枝》针对前人注疏之谬讹,精选《论语》文本十六条,征引“三礼”文献,运用多种方法逐一分析论证,溯本求是。《论... 刘台拱所处的学术环境,是清中叶吴、皖两派向扬州学派发展过渡的阶段,也是地方学派在宋学背景下成长转型的时期。其《论语骈枝》针对前人注疏之谬讹,精选《论语》文本十六条,征引“三礼”文献,运用多种方法逐一分析论证,溯本求是。《论语骈枝》并非仅对宋儒空疏的驳斥,也非单纯地重回汉学,而是倡导“回归典章制度”的实践,是《论语》诠释路径的探索,对《论语》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刘台拱也成为扬州学派发展走向“宏阔通达”的引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台拱 《论语骈枝 扬州学派 汉宋之争
下载PDF
刘宝楠《论语正义》对刘台拱《论语骈枝》之继承
6
作者 秦跃宇 张永俊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66-71,共6页
刘宝楠与刘台拱同为乾嘉时期扬州学派宝应刘氏家族家学的杰出代表。作为清代“论语学”研究集大成之作的刘宝楠《论语正义》,直接受到了其族叔刘台拱《论语骈枝》的影响。其中全文引用之处有3条,因出于体例与论证需要而略作调整者有10... 刘宝楠与刘台拱同为乾嘉时期扬州学派宝应刘氏家族家学的杰出代表。作为清代“论语学”研究集大成之作的刘宝楠《论语正义》,直接受到了其族叔刘台拱《论语骈枝》的影响。其中全文引用之处有3条,因出于体例与论证需要而略作调整者有10条。通过细致对比两者的义理辨析与考证内容,可见刘宝楠将《论语骈枝》探求经典本义的解读进一步细致化具体化,系统概括出了《论语骈枝》引而未发的观点,并且发展和利用《论语骈枝》的阐释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材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宝楠 《论语正义》 刘台拱 《论语骈枝
下载PDF
刘台拱《论语骈枝》四则条目之礼学考证研究
7
作者 秦跃宇 张永俊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22年第1期47-54,共8页
乾嘉时期扬州学派代表学者刘台拱的《论语骈枝》,乃是针对《论语》前人旧注而作,考辨能够大量运用“三礼”经文以证己说而无稍穿凿。其追本溯源考证疏通字义与还原礼容礼制,主要体现在《论语·乡党》关于“君召使摈”“摄齐升堂”... 乾嘉时期扬州学派代表学者刘台拱的《论语骈枝》,乃是针对《论语》前人旧注而作,考辨能够大量运用“三礼”经文以证己说而无稍穿凿。其追本溯源考证疏通字义与还原礼容礼制,主要体现在《论语·乡党》关于“君召使摈”“摄齐升堂”“聘享”与“私觌”之礼以及“吉月必朝服而朝”等问题。刘台拱研究的礼学条目旁引曲证,凡所发明与经文上下吻合,直接揭示《论语》古义与孔子本义,进而融入自己的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台拱 《论语骈枝 礼学
原文传递
通达的义训——刘台拱《论语骈枝》治学门径研究
8
作者 秦跃宇 张永俊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79-82,共4页
作为乾嘉时期扬州学派重要学者,刘台拱的治学门径存在皈依汉学或宋学的争议。通过对其代表著述《论语骈枝》的研究,可以确证其治学门径主流仍应归入汉宋兼采的实践。其“通达的义训”兼采汉宋,对学术界的“论语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并... 作为乾嘉时期扬州学派重要学者,刘台拱的治学门径存在皈依汉学或宋学的争议。通过对其代表著述《论语骈枝》的研究,可以确证其治学门径主流仍应归入汉宋兼采的实践。其“通达的义训”兼采汉宋,对学术界的“论语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并被继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台拱 《论语骈枝 治学门径
下载PDF
刘台拱《论语骈枝》考证研究
9
作者 张永俊 秦跃宇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4-28,共5页
乾嘉时期扬州学派代表人物刘台拱的《论语骈枝》,主要是针对前贤时彦阐释《论语》的具体状况,通过校勘、论证等方式提出不同于以往注家的辨析和观点。《论语骈枝》在前人旧注基础之上追本溯源考证疏通字义,这在《述而》《颜渊》《子路... 乾嘉时期扬州学派代表人物刘台拱的《论语骈枝》,主要是针对前贤时彦阐释《论语》的具体状况,通过校勘、论证等方式提出不同于以往注家的辨析和观点。《论语骈枝》在前人旧注基础之上追本溯源考证疏通字义,这在《述而》《颜渊》《子路》的四个条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而言,《述而》“何有于我哉”与“文莫”,《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和《子路》“不可以作巫医”,条目内容凡所发明,旁引曲证,与经文上下吻合而无穿凿。由之可见刘台拱不局限于前人注释与训解,试图直接揭示《论语》古义与孔子本义,进而融入自己的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台拱 《论语骈枝 考证
下载PDF
论不同和声体系之间“和弦外音”相关概念的差异
10
作者 周天星 《艺术探索》 2019年第1期96-107,共12页
在和声学理论中,不同体系的"和弦外音"常使用不同的概念,有时同一概念对应不同的实践形式,或同一实践具有不同的名称。这种非统一的概念甚至影响到和声理论应用时的统一表述。
关键词 和弦外音 规避音 骈枝 换音
下载PDF
刘台拱《论语骈枝》中《诗经》条目研究
11
作者 秦跃宇 张永俊 《滨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2-65,共4页
乾嘉时期扬州学派代表学者刘台拱的《论语骈枝》乃是针对《论语》前人旧注而作。其中四个涉及《诗经》条目考释古义援引博洽,持论公允,精审往往出众于以往注家。由之可见刘台拱不局限于前人注释与训解的学术追求,他是直接揭示《论语》... 乾嘉时期扬州学派代表学者刘台拱的《论语骈枝》乃是针对《论语》前人旧注而作。其中四个涉及《诗经》条目考释古义援引博洽,持论公允,精审往往出众于以往注家。由之可见刘台拱不局限于前人注释与训解的学术追求,他是直接揭示《论语》古义与孔子本义,进而融入自己的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台拱 《论语骈枝 《诗经》 扬州学派 孔子本义
下载PDF
刘台拱《论语骈枝》礼制诠解研究
12
作者 秦跃宇 张永俊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90-93,108,共5页
乾嘉时期扬州学派代表学者刘台拱的《论语骈枝》,乃是针对《论语》前人旧注而作,能够大量运用“三礼”经文以证己说而无稍穿凿。其解说礼制与昭显经义,主要体现在《为政》《八佾》《雍也》《阳货》篇关于“弟子”与“先生”“、告朔”... 乾嘉时期扬州学派代表学者刘台拱的《论语骈枝》,乃是针对《论语》前人旧注而作,能够大量运用“三礼”经文以证己说而无稍穿凿。其解说礼制与昭显经义,主要体现在《为政》《八佾》《雍也》《阳货》篇关于“弟子”与“先生”“、告朔”与“饩羊”“、犁牛之子”以及孔子“往拜”等问题,凡所发明,旁引曲证,与经文上下吻合,直接揭示《论语》古义与孔子本义,进而融入自己的新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台拱 《论语骈枝 礼学
下载PDF
《双剑誃殷契骈枝》中“从×与从×一也”研究
13
作者 郑一 《文教资料》 2012年第1期30-31,共2页
"某字从×与从×一也"是于省吾先生早年立名之作《双剑誃殷契骈枝》中常见的重要观点,其在1979年被修订成《甲骨文字释林》时多被删除了,但这些观点对我们识知古文字、研究于老的释字思想仍有裨益。
关键词 《双剑誃殷契骈枝 《甲骨文字释林》 从×与从×一也
下载PDF
《文章例话》: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14
《共产党员(河北)》 2015年第4期58-58,共1页
《文章例话》广泛地从古今人谈论或评点文章的著作中选取了精辟独到、具有代表性的例话,其中既包括先贤的《文心雕龙》《朱子语类》等经典,也包括近世、今人的名著如章学诚《文史通义》、包世臣《艺舟双楫》、林纾《春觉斋论文》、钱锺... 《文章例话》广泛地从古今人谈论或评点文章的著作中选取了精辟独到、具有代表性的例话,其中既包括先贤的《文心雕龙》《朱子语类》等经典,也包括近世、今人的名著如章学诚《文史通义》、包世臣《艺舟双楫》、林纾《春觉斋论文》、钱锺书《管锥编》等,仅直接引用的就有五十余种。大体按照阅读、写作、修辞、风格四个部分归类编排。作者对这些评论详加解释,并且引申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例话 下笔如有神 《管锥编》 《文史通义》 艺舟双楫 《关雎》 《朱子语类》 论语骈枝 钱锺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