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线追踪系统头动状态下的视线落点补偿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朱博 迟健男 张天侠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111,共7页
头部位置变化的视线估计问题是视线追踪技术中的难点。基于单摄像机无光源视线追踪系统,提出了一种在平移头动的视点估计补偿方法,包括头部深度平移和头部平面平移的补偿方法。首先分析了平移头对视线落点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利用深度... 头部位置变化的视线估计问题是视线追踪技术中的难点。基于单摄像机无光源视线追踪系统,提出了一种在平移头动的视点估计补偿方法,包括头部深度平移和头部平面平移的补偿方法。首先分析了平移头对视线落点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利用深度系数和平面移动比例系数对视线落点进行补偿,然后根据投影变换约束计算虹膜中心的空间三维坐标,接下来根据虹膜中心的移动距离对屏幕上的视线落点进一步补偿,得到最终的视线落点。试验证明了本文方法对平移头动下的视线落点补偿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疲劳监测 视线追踪 视点估计 头部平移补偿 虹膜中心到内眼角向量
原文传递
基于PPG技术的电动列车司机HRV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婷 朱海燕 +1 位作者 刘志钢 朱琳 《人类工效学》 2019年第4期21-25,共5页
目的借助光电容积脉搏描记(Photo Plethysmo Graphy,PPG)技术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列车司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lity,HRV),以获得列车司机疲劳趋势,实现疲劳的监测和预警。方法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模拟驾驶实验,基于PPG技术采集... 目的借助光电容积脉搏描记(Photo Plethysmo Graphy,PPG)技术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列车司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lity,HRV),以获得列车司机疲劳趋势,实现疲劳的监测和预警。方法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模拟驾驶实验,基于PPG技术采集被试电动列车司机的脉搏信号,分析脉搏信号中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LF/HF和非线性指标SD1、SD2。结果(1)新进司机在驾驶初期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交替作用明显;(2)驾驶环境改变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被试司机LH/HF的比值呈现明显上升趋势;(3)随着驾驶时间的增加,LF/HF值呈现上升趋势,交感神经持续活跃极易产生驾驶疲劳;(4)SD1、SD2有效反应被试列车司机长、短期抗压能力大小。结论PPG技术的各项指标有效获得被试司机的疲劳趋势,为实现疲劳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列车司机 交通安全 光电脉搏描记 心率变异性 驾驶疲劳监测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驾驶疲劳监测装置效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贾宁 吴晋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24-1629,共6页
提出一种驾驶疲劳监测装置效能的定量评估模型,用于分析该装置对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作用.首先运用连续马尔科夫过程为工具,建立了装有驾驶疲劳监测装置的车辆事故发生过程的动态模型,并用系统平均正常工作时间(MTTF)来衡量驾驶疲劳监... 提出一种驾驶疲劳监测装置效能的定量评估模型,用于分析该装置对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作用.首先运用连续马尔科夫过程为工具,建立了装有驾驶疲劳监测装置的车辆事故发生过程的动态模型,并用系统平均正常工作时间(MTTF)来衡量驾驶疲劳监测装置的效能;随后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系统平均正常工作时间与驾驶疲劳监测装置各项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最后对驾驶疲劳监测装置的使用与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模型经过参数标定后可直接用于具体问题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驾驶疲劳监测 可修复系统 马尔科夫过程
下载PDF
基于外周生理信号的疲劳驾驶监测研究
4
作者 莫泽坤 徐逸峰 +2 位作者 蒋麒憬 张晨曦 陈兰岚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2期97-100,110,共5页
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监测驾驶者的精神状态,在疲劳时及时发出警报是降低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一些外周生理指标(血容、肌电、皮电、呼吸、皮温等)的变化进行监测,在信号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后... 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监测驾驶者的精神状态,在疲劳时及时发出警报是降低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一些外周生理指标(血容、肌电、皮电、呼吸、皮温等)的变化进行监测,在信号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后,实验选取典型清醒疲劳样本,结合支持向量机研究多特征组合下的清醒疲劳状态区分效果并对区分方法进行评价,并进一步以典型样本作为训练集,对整个连续驾驶过程的状态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使用支持向量机对外周生理信号典型样本的分类取得了较高正确率,也能较准确地对整个连续驾驶过程的状态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生理信号 驾驶疲劳监测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眼睛状态识别的驾驶员疲劳监测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琼 王欢 +1 位作者 赵春霞 杨静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8-453,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眼睛状态识别的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算法。在首帧定位人眼并在眼睛区域内提取多个具有互补性的特征,使用粒子滤波算法进行直接跟踪;在后续图像帧中利用CAMShift算法对初始检测到的人脸区域进行实时跟踪,在人脸区域中同步检... 提出一种基于眼睛状态识别的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算法。在首帧定位人眼并在眼睛区域内提取多个具有互补性的特征,使用粒子滤波算法进行直接跟踪;在后续图像帧中利用CAMShift算法对初始检测到的人脸区域进行实时跟踪,在人脸区域中同步检测眼睛,检测结果用于粒子滤波器的后验确认和修正。在跟踪眼睛的同时检测每帧中的眼睛状态,通过连续帧中的眼睛状态判断出驾驶员精神状态。实验表明:该文算法对人脸旋转和尺度变化、摄像机抖动,以及遮挡的影响均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监测 人眼跟踪 人脸跟踪 眼睛状态识别
下载PDF
驾驶员疲劳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6
作者 罗通强 李仰光 +2 位作者 刘坚坚 胡华 蔡挺 《中国汽车》 2024年第5期25-31,共7页
驾驶安全一直是当今社会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根据官方统计,高达94%的事故可追溯至驾驶员因素。鉴于此,对驾驶员疲劳引发的交通事故预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挑战。为此,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学术界纷纷投入了对驾驶员疲劳监测... 驾驶安全一直是当今社会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根据官方统计,高达94%的事故可追溯至驾驶员因素。鉴于此,对驾驶员疲劳引发的交通事故预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挑战。为此,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学术界纷纷投入了对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的深入研究与技术创新,以期降低事故风险。本文详尽探讨了行业在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系统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着重论述了各类监测技术,如基于生物标志的面部、眼部追踪系统与基于车辆行为分析的间接方法,深入剖析其基本工作原理、优势与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信息的疲劳监测策略,以提升疲劳识别的精度和鲁棒性。进一步,我们强调了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技术在人机共驾动态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其对于优化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决策支持和性能提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而且引领着ADAS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导向。因此,对于推动交通安全的持续改进和智能驾驶技术的革新,此类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安全 驾驶疲劳监测 多模融合 人机共驾
原文传递
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系统综述 被引量:11
7
作者 于立娇 吴振昕 +1 位作者 王文彬 高洪伟 《汽车文摘》 2019年第3期24-30,共7页
为提高车辆安全、减少因驾驶疲劳导致的交通事故,自20世纪80年代起,汽车厂商、零部件商以及科研机构开始从事驾驶疲劳方面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各种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及整车厂在售车型配备的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系... 为提高车辆安全、减少因驾驶疲劳导致的交通事故,自20世纪80年代起,汽车厂商、零部件商以及科研机构开始从事驾驶疲劳方面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各种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及整车厂在售车型配备的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例如梅赛德斯-奔驰Attention Assist系统基于操纵行为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丰田Driver Monitor系统基于驾驶员面部状态和眼睛开闭频率监测驾驶员状态,福特Driver Alert System采用多维信息融合的方法监测驾驶员状态,等等。本文分析了目前各种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点与不足,并梳理了研究驾驶员疲劳状态的技术路线,提出了建立疲劳数据库的方法、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的方法以及如何应用疲劳监测结果,最后预测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疲劳状态监测 驾驶疲劳状态预警 驾驶疲劳状态主动控制 驾驶疲劳 状态评价
下载PDF
ADAS中的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
8
《汽车工程师》 2016年第4期9-9,共1页
越来越多的乘用车厂商考虑将驾驶员监测系统(简称DM)融入未来的车内系统。DM是一种基于人体生理反应特征的驾驶员疲劳监测预警系统。系统中的直接检测是基于图像识别和触控传感技术展开的,该检测系统通过方向盘内集成的传感器将驾驶... 越来越多的乘用车厂商考虑将驾驶员监测系统(简称DM)融入未来的车内系统。DM是一种基于人体生理反应特征的驾驶员疲劳监测预警系统。系统中的直接检测是基于图像识别和触控传感技术展开的,该检测系统通过方向盘内集成的传感器将驾驶员的面部细节以及心脏、脑电等部位的数据进行收集,再根据这些部位数据变化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而间接检测是针对驾驶员驾车行为进行分析,即通过记录和解析驾驶员转动方向盘、踩刹车等行为特征,判别驾驶员是否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S 驾驶疲劳监测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