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低等级公路运行速度修正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安文娟 邓媛媛 +1 位作者 勾军 李志锋 《公路交通技术》 2017年第6期125-128,共4页
介绍JTG B05—201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中有关2级及以下低等级公路的运行速度预测方法,并以贵州省山区2级公路为例,分析山区2级公路在依据JTG B05—2015进行运行速度预测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驾驶员实际反应时间为理论依据,分析J... 介绍JTG B05—201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中有关2级及以下低等级公路的运行速度预测方法,并以贵州省山区2级公路为例,分析山区2级公路在依据JTG B05—2015进行运行速度预测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驾驶员实际反应时间为理论依据,分析JTG B05—2015预测结论与实际驾驶情况之间的偏差,并基于JTG B05—2015中运行速度预测方法,提出基于驾驶员反应时间的运行速度预测修正方法,并采用驾驶模拟试验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速度 安全性评价 驾驶反应时间 山区公路
下载PDF
考虑驾驶员个体特性的汽车安全行驶间距模型 被引量:21
2
作者 边明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02-1506,共5页
运用综合加权的方法分析了驾驶员个体因素对安全车距模型参数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修正因子的考虑驾驶员个体特性差异的避撞系统安全车距修正模型。通过不同行驶工况下的仿真验证了提出的安全车距修正模型对不同驾驶员个体状态的适应性。... 运用综合加权的方法分析了驾驶员个体因素对安全车距模型参数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修正因子的考虑驾驶员个体特性差异的避撞系统安全车距修正模型。通过不同行驶工况下的仿真验证了提出的安全车距修正模型对不同驾驶员个体状态的适应性。分析说明了驾驶员个体特性的差异主要影响报警安全车距,对极限安全车距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车距 主动避撞报警系统 驾驶员个体特性 驾驶反应时间
下载PDF
汽车制动过程时间的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为国 《北京汽车》 2006年第2期29-31,共3页
文中主要通过统计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汽车制动过程的时间。
关键词 驾驶反应时间 控制操作时间 制动距离时间
原文传递
考虑驾驶员差异性的安全距离模型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胜琴 杜鹏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9-253,261,共6页
针对传统模型中将驾驶员反应时间设为固定值、忽略驾驶员差异性这一问题进行优化,提出一种考虑驾驶员差异性的安全距离模型.选取驾驶员驾龄、驾驶风格识别系数、车速这3个因素作为特征值,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驾驶员反应时间进行计算.基... 针对传统模型中将驾驶员反应时间设为固定值、忽略驾驶员差异性这一问题进行优化,提出一种考虑驾驶员差异性的安全距离模型.选取驾驶员驾龄、驾驶风格识别系数、车速这3个因素作为特征值,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驾驶员反应时间进行计算.基于Honda模型建立考虑驾驶员差异性的安全距离模型,依据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hina-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 C-NCAP),选取前车制动工况对所提出的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上述工况下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适应性,安全距离模型在保证行车安全性的基础上,驾驶员反应时间能够体现不同类型驾驶员的差异性,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模型 驾驶员差异性 驾驶反应时间 模糊控制 碰撞预警 仿真试验
下载PDF
新型主动防撞安全预警距离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戴荣军 周俊 王海清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4年第8期42-47,共6页
为了使得主动防撞的安全预警距离模型能够反映驾驶员主观感受和个体驾驶特性,基于汽车实际制动过程作了研究分析,对其关键参数时间的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将指数加权的最小二乘法引入安全预警距离模型。经过实验验证分析得出,该安... 为了使得主动防撞的安全预警距离模型能够反映驾驶员主观感受和个体驾驶特性,基于汽车实际制动过程作了研究分析,对其关键参数时间的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将指数加权的最小二乘法引入安全预警距离模型。经过实验验证分析得出,该安全距离模型对于驾驶员的时间的随机性和动态性具有很好的自适应性,对于优化报警时机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追尾碰撞 最小二乘法 安全预警距离 驾驶反应时间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微观跟驰模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学广 徐彦 陈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6-58,共3页
根据交叉口区域内车辆行为的特殊性,在交通仿真中采用跟驰理论对交通流进行研究.针对目前纯微观跟车模型没有考虑驾驶员反应时间的情形,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观跟驰模型.该模型根据车辆行驶特点对道路进行区域划分,能结合交叉口区域的特点... 根据交叉口区域内车辆行为的特殊性,在交通仿真中采用跟驰理论对交通流进行研究.针对目前纯微观跟车模型没有考虑驾驶员反应时间的情形,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观跟驰模型.该模型根据车辆行驶特点对道路进行区域划分,能结合交叉口区域的特点,确定车辆最小和最大安全距离的界限值,并充分考虑了驾驶员反应时间造成的延迟对于车辆行驶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微观跟驰模型 安全距离 交叉口 驾驶反应时间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前向防撞报警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源水 《机电技术》 2017年第1期80-82,共3页
为有效预防车辆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车辆前向防撞报警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利用车载毫米波雷达准确获取自车与前方多个目标之间的车间距离和相对速度信息,车内控制器综合车间距离、相对速度、自车车速、驾驶员... 为有效预防车辆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提出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车辆前向防撞报警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利用车载毫米波雷达准确获取自车与前方多个目标之间的车间距离和相对速度信息,车内控制器综合车间距离、相对速度、自车车速、驾驶员反应时间、车辆制动性能及环境气候等多种因素,在自车与前方目标车辆间存在潜在的碰撞危险时,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息提醒驾驶员,避免因追尾碰撞而引发交通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防撞报警系统 毫米波雷达 驾驶反应时间
下载PDF
汽车追尾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姜庆标 伏云发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77,共4页
定义了疏于观察时间,分析计算前车的制动灯亮后,前后车辆在各个阶段行驶的距离,建立了汽车追尾的数学模型,得出结论:车辆行驶的速度、车间距离、疏于观察时间和驾驶员反应时间是造成汽车追尾的主要因素.MATLAB仿真结果与理论一致.提出... 定义了疏于观察时间,分析计算前车的制动灯亮后,前后车辆在各个阶段行驶的距离,建立了汽车追尾的数学模型,得出结论:车辆行驶的速度、车间距离、疏于观察时间和驾驶员反应时间是造成汽车追尾的主要因素.MATLAB仿真结果与理论一致.提出了避免汽车追尾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追尾 车间距离 疏于观察时间 驾驶反应时间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群)风险特征点的临界安全车速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忠印 戴忧华 周小焕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16-122,共7页
考虑高速公路隧道(群)各风险特征点的行车风险变化规律,对隧道(群)进行空间区段的划分,提出6个典型风险特征点;根据行车制动风险模型,分析隧道路段风险影响要素,如车辆初始速度、驾驶员反应时间、路面摩擦因数及道路纵坡坡度,给出了不... 考虑高速公路隧道(群)各风险特征点的行车风险变化规律,对隧道(群)进行空间区段的划分,提出6个典型风险特征点;根据行车制动风险模型,分析隧道路段风险影响要素,如车辆初始速度、驾驶员反应时间、路面摩擦因数及道路纵坡坡度,给出了不同长度类型隧道(群)、不同时间、不同路面型式及灾害性天气下4个风险影响要素的取值;通过分析和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隧道(群)各风险特征点在自由行驶状态和跟驰状况下的临界安全车速变化规律,进而得出各点的临界安全车速。结果表明:提出的隧道(群)风险特征点处的临界安全车速,能够为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隧道(群) 风险特征点 临界安全车速 驾驶反应时间 摩擦因数
原文传递
汽车前向防撞报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秋娜 《企业技术开发》 2017年第8期85-87,104,共4页
为防止汽车在视线不佳的工况下,易发生追尾事故且造成严重死伤。为此,文章开发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前向防撞报警装置系统。利用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车辆与前方目标之间的距离等信息,综合车间距离、相对速度、车速、驾驶员反应时... 为防止汽车在视线不佳的工况下,易发生追尾事故且造成严重死伤。为此,文章开发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前向防撞报警装置系统。利用车载毫米波雷达探测车辆与前方目标之间的距离等信息,综合车间距离、相对速度、车速、驾驶员反应时间、制动性能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在自车和前方行驶的车辆间存在的撞击事故时,发出提醒驾驶员的警报信息,防止因为追尾碰撞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和人身伤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防撞报警装置系统 毫米波雷达 驾驶反应时间
下载PDF
车辆的爆胎监视与控制系统
11
作者 丁勇 刘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74-978,共5页
为解决车辆高速爆胎给车辆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采用仿真与场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爆胎车辆的运动特征,设计了爆胎监视与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爆胎发生后及时捕获爆胎信息,在车辆陷入失稳状态之前采取制动稳定措施,维持车辆的稳定性... 为解决车辆高速爆胎给车辆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采用仿真与场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爆胎车辆的运动特征,设计了爆胎监视与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在爆胎发生后及时捕获爆胎信息,在车辆陷入失稳状态之前采取制动稳定措施,维持车辆的稳定性.系统使用胎压值与胎压下降梯度进行双路判断,以缩减爆胎监测潜在的滞后时间.爆胎后的制动减速度通过模糊控制算法,考虑横摆角速度与车速的综合状态给出.试验表明:系统能够有效保持车辆高速爆胎后的行驶稳定性,防止车辆失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胎 爆胎识别 车辆稳定性控制 模糊控制 横摆角速度 胎压 胎压梯度 驾驶反应时间
下载PDF
困境区域范围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12
作者 王永刚 徐先培 《城市公共交通》 2012年第11期32-36,共5页
在道路交通中,由于困境区域的存在,导致了部分车辆驾驶员无意闯红灯行为的发生。为了减少此种状况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困境区域范围的四个主要因素,提出控制建议并通过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t的调整.重新给出困境区域范围的... 在道路交通中,由于困境区域的存在,导致了部分车辆驾驶员无意闯红灯行为的发生。为了减少此种状况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困境区域范围的四个主要因素,提出控制建议并通过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t的调整.重新给出困境区域范围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出困境区域的具体位置及范围,提出在路面特定位置标出提示标志,帮助驾驶员在即将进入黄灯期时,根据其与提示标志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客观快速地做出行驶或制动的决策代替主观经验的判断。结果表明,在路口限速为30km/h,单个车道宽3.5m.车长3.5m^5m的情况下,若黄灯时间为2s,则困境区域范围为7.98m*3.5m≤Skl≤9.48m*3.5m,若设置成3s.则困境区域范围则缩小为0.31m'3.5m≤Sk2≤1.19m*3.5m,应在此处标示困境区域提示带,并在距离路口停车线40.91m处设立减速提示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闯红灯 困境区域 黄灯时间 驾驶反应时间 提示标志
下载PDF
基于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的特长隧道行车安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宁伟 梁波 +1 位作者 肖尧 张鸿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10927-10933,共7页
为提高特长隧道行车安全水平,以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为研究目标,选取G65包茂高速武隆段的6条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动态环境的反应时间测量平台,研究分析了距隧道入口距离、隧道平曲线线形、纵坡率以及行车车速对驾驶员... 为提高特长隧道行车安全水平,以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为研究目标,选取G65包茂高速武隆段的6条特长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动态环境的反应时间测量平台,研究分析了距隧道入口距离、隧道平曲线线形、纵坡率以及行车车速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同行车条件下,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特性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包括距隧道入口距离、隧道平曲线线形及行车车速,隧道纵坡率对其影响不显著;②6条特长隧道的驾驶员反应时间沿距隧道入口距离呈先迅速减小、后缓慢增加的一个总体趋势,在距隧道入口750 m附近达到最小值,接近隧道出口处时迅速增大,且隧道内行车时间越长,平均反应时间及波动越大;③平曲线线形为入口直线线形段、中间曲线+直线线形组合段、出口曲线线形段的平均反应时间及反应时间标准差相对较低,行车安全状况更佳;④3种模拟车速下,驾驶员反应时间随行车车速的增大而减小。针对研究结论给出了以反应时间为控制目标的行车安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行车安全研究 室内试验 特长隧道 驾驶反应时间特性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沙漠地区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申家 段颖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14期61-61,共1页
根据一般地区公路和城市快速路驾驶员知觉——反应时间,根据层次分析法,结合影响驾驶员影响反应特性的因素,计算得出一般沙漠地区公路驾驶员行驶时的知觉——反应时间,进而求出为此类地区的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为沙漠地区行驶条件提供... 根据一般地区公路和城市快速路驾驶员知觉——反应时间,根据层次分析法,结合影响驾驶员影响反应特性的因素,计算得出一般沙漠地区公路驾驶员行驶时的知觉——反应时间,进而求出为此类地区的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为沙漠地区行驶条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公路 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