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奇(Edmund Leach,1910-)早年就学于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门下。曾任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他虽是马氏门生,但却偏好法国莱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的结构主义人类学。曾有这样的著...利奇(Edmund Leach,1910-)早年就学于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门下。曾任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他虽是马氏门生,但却偏好法国莱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的结构主义人类学。曾有这样的著作问世:《上缅甸高原的政治制度:克钦的社会结构研究》(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A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1964/1954);《人类学的再思考》(Rethinking Anthropology,1961);《莱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1970)以及《文化与沟通》(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展开更多
文摘前言 以社区为视角观察中国社会,曾经被早期社会人类学的中国学派当成方法论的立业之基。1935年,吴文藻先生曾说:“杜区”一词是英文community的译名。这是和“社会”相对而称的。我所要提出的新观点,即是从社区着眼,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社会是描述集合生活的抽象概念,是一切复杂的社会关系全部体系之总称。而社区乃是一地人民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的基础,是可以观察到的。 五十年代以后,社区研究法被欧美汉学人类学界引以为方法论反思的对象。首先,一些学者对社区研究法提出批评,认为这种小型社群的实地考察不足以代表中国的大社会,之后,一大批从事中国社会具体研究的人类学者又以新的角度对汉人社区进行不同的论述。他们所力图回答的主要问题是:小地方的研究是否足以反映中国这样一个有国家的大社会的现实?这个问题的提出,对于汉学人类学(sinological an thropology)即中国社会人类学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吴文藻先生等前辈的角度看,社区无疑是田野调查的可观察单位,但是这种单位的“代表性”(representatiyeness)如何?社会人类学者怎样可以通过这种“简单的”小单位透视“复杂的”中国社会?则是从事中国社会研究的人类学者历来无法回避的大问题。
文摘利奇(Edmund Leach,1910-)早年就学于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门下。曾任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教授。他虽是马氏门生,但却偏好法国莱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的结构主义人类学。曾有这样的著作问世:《上缅甸高原的政治制度:克钦的社会结构研究》(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A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1964/1954);《人类学的再思考》(Rethinking Anthropology,1961);《莱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1970)以及《文化与沟通》(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