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南寒武系幸运阶宽川铺组软体动物Mediata鳞片状纹饰显微结构
1
作者 岳宁 宋祖晨 +8 位作者 王邓 何凯悦 雍媛媛 郝文静 鱼驰洋 孙洁 郭俊锋 田莹 韩健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马哈螺(Maikhanellids)是一类具单壳的、壳体表面发育特殊鳞片状纹饰的软体动物化石。目前对maikhanellids鳞片状纹饰的研究主要涉及整体形态和分类,关于鳞片状纹饰的组成和内部结构的研究为数甚少。马哈螺科中Mediata属以壳顶大(约占... 马哈螺(Maikhanellids)是一类具单壳的、壳体表面发育特殊鳞片状纹饰的软体动物化石。目前对maikhanellids鳞片状纹饰的研究主要涉及整体形态和分类,关于鳞片状纹饰的组成和内部结构的研究为数甚少。马哈螺科中Mediata属以壳顶大(约占整个壳面的1/3–1/2)、不同大小的长卵形鳞片状纹饰、背部具有一条从壳体前端延伸至壳体后端的宽脊、无规则的生长纹等特征有别于该科其他各属。本文基于陕南寒武系幸运阶宽川铺组产出的大量保存精美的Mediata标本,详细描述了Mediata鳞片状纹饰的形态特征、超微结构和原始矿物组成。Mediata的纹饰鳞片从外到内可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为覆盖整个鳞片状纹饰的原始角质层。中层由磷灰石集聚体组成,该集聚体在中层外部表现为紧密且无定形排列,说明其原始成分可能为有机质;而在中层内部集聚体则排列成纤维状结构,暗示其原始矿物成分可能为文石。内层由平行于鳞片长轴方向的束状结构组成,束状结构内部有许多相互平行的微米级细长空心棱柱状结构,棱柱状结构之间被有机膜分隔。Mediata内层的超微结构和蒙古西南部纽芬兰统Bayangol组发现的软体动物Postacanthella voronini的柱状有机基质在形态和大小上非常相似,因此笔者推测Mediata内层束状结构很可能是一种有机框架,代表了目前已知最早的有机框架的化石记录。如果这种有机框架是用来控制鳞片状纹饰分泌方解石,这表明在寒武纪幸运期该属可能就具有了同时分泌方解石和文石两种矿物以构筑坚硬壳体的能力,那么这种壳体结构就为解释寒武纪早期软体动物类群的兴盛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哈 鳞片状纹饰 有机框架 软体动物 方解石 文石 寒武纪早期
原文传递
陕南寒武纪西乡化石库的马哈螺和棱管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嘉琛 刘云焕 +7 位作者 刘明金 张虎 张亚楠 王琪 邵铁全 吴谐婷 高振丽 张响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44,共15页
对陕南西乡化石库发现的马哈螺类化石和棱管壳类化石做了统计和描述,补充了马哈螺类新的属征,建立新种西乡拟鳞锥Ramentoides xixiangensis sp. nov.。马哈螺和棱管壳表面装饰存在差异,并非同一物种上掉落的骨片,本文展示的马哈螺新的... 对陕南西乡化石库发现的马哈螺类化石和棱管壳类化石做了统计和描述,补充了马哈螺类新的属征,建立新种西乡拟鳞锥Ramentoides xixiangensis sp. nov.。马哈螺和棱管壳表面装饰存在差异,并非同一物种上掉落的骨片,本文展示的马哈螺新的特征与"骨针壳"假说存在矛盾,马哈螺在形态上表现出软体动物单板类最原始的特征,而棱管壳则与halkieriids存在密切的亲缘关系。本文报道了马哈螺类化石的新形态,丰富了对马哈螺类和棱管壳类的认识,对确立马哈螺和棱管壳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提供了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哈 棱管壳 单板纲 西乡化石库 寒武纪 陕南
原文传递
早寒武世马哈螺类的骨骼化特征、分类和演化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冯伟民 孙卫国 钱逸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5-213,共19页
马哈螺类 (maikhanellids)是已知最古老的单板类 ,以往缺乏系统研究 ,并在分类上争议较大。文中以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阶微小骨骼化石的丰富材料为依据 ,详细阐述该类群的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 ,探讨其亲缘关系和演化趋势。研究表明 ,马哈... 马哈螺类 (maikhanellids)是已知最古老的单板类 ,以往缺乏系统研究 ,并在分类上争议较大。文中以滇东早寒武世梅树村阶微小骨骼化石的丰富材料为依据 ,详细阐述该类群的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 ,探讨其亲缘关系和演化趋势。研究表明 ,马哈螺类由 6个属组成 ,包括Maikhanella ,Ramenta ,Ramentoidesgen .nov .,Mediatagen .nov .,Yunnanopleura和Purella。各属之间壳形变化较大 ,但裸露的壳顶和普遍发育的鳞片状或条状突起表明它们存在明显的亲缘关系 ,并显示两个演化方向 ,即MaikhanellaRamentoidesgen .nov .Ramenta和MaikhanellaMediatagen .nov .Yunnanopleura Purella。马哈螺类分布于梅树村期早、中期 ,Maikhanella是最原始的马哈螺 ,最先出现在梅树村阶小歪头山段 ,也是中谊村段下磷矿层唯一的马哈螺 ,而在该段上磷矿层马哈螺类发生了明显的属种分异。在大海段所有的马哈螺类突然消失。马哈螺类的壳体曾被描述为“骨针状的外骨骼”、“骨片状外骨骼”和“包裹在中间基质中的骨针”。但当前研究表明 ,以Maikhanellapristinis和Ramentacamb rina为代表的马哈螺类的内壳层具有早期单板类中较常见的水平交错纤状结构 ,指示了马哈螺类具有致密成层的壳壁。文中新建 2亚科、2属和 5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板纲 马哈 骨骼化特征 早寒武世 梅树村阶 分类地位 演化
下载PDF
陕南西乡寒武纪梅树村期的马哈螺类化石 被引量:5
4
作者 邵铁全 王琪 +8 位作者 刘云焕 唐汉华 李源 郑攀林 祝成宇 刘福田 秦娟 贺华华 刘思宇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根据陕西西乡梅树村期西乡生物群中获得的64枚马哈螺类化石个体的壳形和纹饰特征类型,确认该类化石有6个属,同时对其中3个属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并建立了西乡中间锥新种Mediata xixiangensis sp.nov.。文中还对马哈螺类化石个体的不同... 根据陕西西乡梅树村期西乡生物群中获得的64枚马哈螺类化石个体的壳形和纹饰特征类型,确认该类化石有6个属,同时对其中3个属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并建立了西乡中间锥新种Mediata xixiangensis sp.nov.。文中还对马哈螺类化石个体的不同部位进行了能谱分析和个体长宽高的测量统计,结果显示马哈螺类的壳质成分是磷酸钙,含少量氟和铝元素。马哈螺类的个体均较小,不超过1 mm,其中长度一般为300—700μm,宽度为250—550μm,厚度为200—300μm。上述研究对今后世界范围内寻找和研究此类化石,尤其对单板类的起源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哈 西乡生物群 梅树村期 陕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