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精神:形成、内容和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向军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6,共8页
毛泽东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学习内化马克思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追求崇高、实事求是、唯物辩证、顽强奋斗、独立自主、无私奉献、勇于创造和以民为本等精神。毛泽... 毛泽东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学习内化马克思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追求崇高、实事求是、唯物辩证、顽强奋斗、独立自主、无私奉献、勇于创造和以民为本等精神。毛泽东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精神 形成条件 马克思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实事求是
原文传递
传统文化教学与中国高等教育
2
作者 宋玉波 《华夏文化》 2024年第2期38-4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两个结合为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实践上提供了清晰的指南。在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两个结合为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实践上提供了清晰的指南。在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同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且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有机结合起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如何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如何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特色?如何造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这是本文着重思考的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高等教育 马克思主义精神 传承与弘扬 弘扬者 传统文化教学 伟大复兴
下载PDF
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培养我们的博士生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先达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75,共2页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来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应该明白本专业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从科学角度看,应...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来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应该明白本专业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从科学角度看,应该集中毕生精力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具有专业性的、高水平的学术性研究;另一方面,由于它的意识形态性质,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纯洁性,在思想理论领域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对任何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必须坚决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精神 博士生培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原文传递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修养与马克思主义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文忠 《前沿》 2013年第13期20-23,共4页
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人格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核心是培育、践行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精神是共产党人本质的集中反映,是以实践精神为核心的科学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人格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核心是培育、践行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精神是共产党人本质的集中反映,是以实践精神为核心的科学精神、革命精神、阶级精神、批判精神和人本精神的总体性构成。在当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修养,培育、践行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精神,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和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修养 马克思主义精神 实践
原文传递
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
5
作者 赵洪祥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9,共3页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实现这一要求,要像列宁论述的那样,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发展生产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实现这一要求,要像列宁论述的那样,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发展生产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要善于总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主义精神 马克思主义 历史 联系 历史经验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解读
6
作者 孟宪霞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当代社会尽管对于马克思主义非议重重,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永存,其批判的精神、人的解放精神、实践的精神、阶级的精神、开放的精神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其当代价值具体体现为其批判精神的延续——马克思主义仍是批判的武器;... 当代社会尽管对于马克思主义非议重重,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永存,其批判的精神、人的解放精神、实践的精神、阶级的精神、开放的精神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其当代价值具体体现为其批判精神的延续——马克思主义仍是批判的武器;人的解放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重视研究阶级矛盾,但绝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开放的心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当代价值,对于今天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精神 内涵 当代 解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精神及其当代解读
7
作者 孟宪霞 《理论界》 2009年第9期30-31,共2页
当代社会,尽管马克思主义遭遇严峻挑战,但其基本精神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批判的精神,人的解放精神,实践的精神,阶级的精神,开放的精神,进行卓有成效的当代解读,对于中国当下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精神 内涵 当代 解读
原文传递
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精神的重塑
8
作者 陈丽萍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22期80-82,共3页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生了诸多变化,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弱化。在追溯马克思主义精神定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基本状况,试图为重塑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精神这一课题提供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精神 重塑
下载PDF
关于新时代的理论探绎
9
作者 李作清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第29期44-45,共2页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辩证分析中国发展态势,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建立在对时代认知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必然引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时代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科学判断就...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辩证分析中国发展态势,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建立在对时代认知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必然引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时代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科学判断就、是认知和理论建构的与时俱进、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对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领社会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精神 辩证分析 发展态势 新的要求 理论建构
下载PDF
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看中国精神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7
10
作者 卢晓雯 李俊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9,共6页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与思想内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集中展现,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中国化...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与思想内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集中展现,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中国精神支撑了中国梦想,引领了中国道路,凝聚了中国力量,展现了中国智慧,成为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 中国精神 生成逻辑 价值意蕴
原文传递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与实践理路
11
作者 阮一帆 明月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共10页
精神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基石。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物质制约性、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民族开放性和自由超越性等规律特征,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基石。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物质制约性、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民族开放性和自由超越性等规律特征,精神生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项整体、系统、稳步推进的工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涵盖其基础目标、中心目标、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从实践理路方面审视,需要在精神生产活动的完整过程中推进共建共享共赢共富。要深化精神生产改革、优化精神分配机制、夯实精神交往基础、提高精神消费能力,实现精神生产的共建、精神分配的共享、精神交往的共赢以及精神消费的共富,使人们拥有丰盈的精神生活、积极的精神状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目标体系 实践理路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精神观:权力、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
12
作者 王莹 《哲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980-1984,共5页
本论文探讨了当代社会中权力、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之间复杂而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关注了马克思主义精神观对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影响。首先,马克思主义精神观的基本原则和概念被详细阐述,包括唯物主义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决... 本论文探讨了当代社会中权力、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之间复杂而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特别关注了马克思主义精神观对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影响。首先,马克思主义精神观的基本原则和概念被详细阐述,包括唯物主义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决定意识等核心原则。其次,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功能,强调了其作为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意识和思维的反映、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和社会控制的工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权力与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阐述了意识形态在巩固统治地位、操控社会成员和对抗反对派等方面的功能。随后,通过案例研究对意识形态作为权力工具的实际运作进行了分析,涵盖政治、经济和社会运动等多个领域。最后,文章着重强调了意识形态对社会控制的影响,包括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身份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塑造,以及社会控制机构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循环。综合而言,本文呈现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深刻理解了权力、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应对当代社会中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意识形态 社会控制 马克思主义精神
下载PDF
重建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精神谱系——评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戴维·奥尔德森、罗伯特·斯宾塞理论文集《保卫人文主义:政治与理论的探讨》
13
作者 张颖 王进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2年第1期347-357,374-375,共13页
当代西方学界在话语层面上的后现代文化转向,造成当代人文主义的失语,以及各种反人文主义思潮的崛起。作为晚近以来当代西方人文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奥尔德森等人主编的理论文集《保卫人文主义》,运用历史阐释的... 当代西方学界在话语层面上的后现代文化转向,造成当代人文主义的失语,以及各种反人文主义思潮的崛起。作为晚近以来当代西方人文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奥尔德森等人主编的理论文集《保卫人文主义》,运用历史阐释的研究方法梳理现当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脉络与理论资源,对人文主义的思想发展史,特别是当代问题史做出历史性探讨。该理论文集从思想本体与认识方法两个层面考察“保卫人文主义”的语境意义、理论资源和批判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当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精神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人文主义 反人文主义思潮 《保卫人文主义 马克思主义精神谱系 历史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对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文化素养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张玥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94-95,157,共3页
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物质经济的发展,但却导致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道德丧失等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这些都会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深入发展的禁锢因素。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指出,社会物质生产决定着精神生产的发展状况,而精... 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物质经济的发展,但却导致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道德丧失等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这些都会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深入发展的禁锢因素。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指出,社会物质生产决定着精神生产的发展状况,而精神生产的发展会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产的程度,但是两者的发展却是不均衡、不同步的,精神生产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助推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因此社会科学的价值就是极大的创造条件抓住切合点,这个切合点就是通过社会科学价值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文化素养的应用性,进一步提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实践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 科技创新 文化素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15
作者 张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7期0065-0067,共3页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一大重要指导思想,而青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在高校这个培育未来栋梁的重要场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马克思注意批判精神的内核以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一大重要指导思想,而青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在高校这个培育未来栋梁的重要场所,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马克思注意批判精神的内核以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当前高校理论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为指导,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路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创新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晓鹤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3-4,共2页
关键词 社会关系 人的实践 人的生命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 人的本质力量 自由自觉 类存在物 人的解放 受动性 受动的 生产力 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人文素养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庆 赵志军 +1 位作者 黄书进 覃东升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人文素养现代化是新时代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文素养现代化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用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促进人文素养现代化,首先要深刻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精髓,其次是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理论体系。当代马克... 人文素养现代化是新时代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文素养现代化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用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促进人文素养现代化,首先要深刻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精髓,其次是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理论体系。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理论体系是知识内容体系、实践养成体系、效果评估体系、培育环境体系四位一体的理论体系o坚持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人文教育理论体系为学科依据,探索“人文素养家校(园)共育共治”教育模式,形成中小幼一体化人文素养系列课程,创构校(园)“人文教育”与家庭“人文家教”有机统一的培育方式,构建评估人文素养培育的量化指标体系,创构家庭、学校(幼儿园)、政府和社会合力育人的大格局,开展“人文素养家校(园)共育共治”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养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
下载PDF
建构中华创新文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正刚 《开放时代》 2000年第8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文化视角 有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 知识经济 各科经济 创新实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构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毛莉 《科教文汇》 2017年第3期42-43,共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核心,也是以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哲学指导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和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目标,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核心,也是以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哲学指导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和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目标,形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中国化促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建设过程,对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 指导意义
下载PDF
推进创新发展需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纯仁 谭乔红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2-67,共6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内含三个方面:其一,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上,强调尊重实践,树立实践的权威;其二,在现实性上,强调对事物现存状况的批判、改造和变革;其三,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问题上,强调人的主体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内含三个方面:其一,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上,强调尊重实践,树立实践的权威;其二,在现实性上,强调对事物现存状况的批判、改造和变革;其三,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问题上,强调人的主体性与规律的客观性的统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并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但当今我国要落实和推进创新发展还面临着陈旧的思想观念和不合时宜的思维方式的制约,现有利益格局的制约,以及落实和保护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用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障碍。因此,要化解这些障碍,推进创新发展,客观上需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 创新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