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 被引量:5
1
作者 彭富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在21世纪初,当我们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有实践的时候,不难发现这一实践不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必须思考中国的现实,也就是革命和建设的现实。而当我们展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未来的命运的时候,却怀有期待... 在21世纪初,当我们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有实践的时候,不难发现这一实践不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必须思考中国的现实,也就是革命和建设的现实。而当我们展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未来的命运的时候,却怀有期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切中中国的现实,而且要结合中国的传统思想,这个传统思想也就是以儒道禅为主体的智慧。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它除了实践存在论美学外,还必须建构天道论美学和人道论(心性论)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 实践存在论美学 天道论美学 人道论(心性论)美学
下载PDF
论斯洛特对哈奇森“道德感官”的“复兴”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家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43,共6页
哈奇森是近代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领军人物,他通过独创"道德感官"等概念提出了独特的道德判断标准。然而,"道德感官"这个概念却受到了哈奇森身后思想家们的激烈批评,随之便沉寂在历史之中。"道德感官"真... 哈奇森是近代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领军人物,他通过独创"道德感官"等概念提出了独特的道德判断标准。然而,"道德感官"这个概念却受到了哈奇森身后思想家们的激烈批评,随之便沉寂在历史之中。"道德感官"真的是无稽之谈吗?当代美国情感主义伦理学家斯洛特认为并非如此,在他看来,道德感官不仅存在于道德领域,而且还存在于认识论领域,是情感主义认识论得以诞生的契机。沿着这个思路,通过"共感"一词,斯洛特使"道德感官"的实际运行原理在伦理学和认识论中得到了"复兴",并通过这种复兴推动了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发展和中西哲学思想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 实践存在论美学 天道论美学 人道论(心性论)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