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鉴定之不足 被引量:2
1
作者 樊放 《新疆中医药》 2005年第5期51-52,共2页
本文对名贵中药材麝香中天然麝香酮与人工麝香酮的鉴别进行研究。通过对《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药教材等著作中对麝香形态、鉴别的描述与实践经验的比较研究,提出现行的麝香鉴定标准中缺乏区分天然麝香酮与合成麝香酮的方法,应补充之。
关键词 天然麝 人工麝 中药鉴定 鉴定标准 名贵中药材 中国药典 实践经验
下载PDF
人工合成麝香酮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望忠 陈邦华 焦克芳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综述近年来采用的麝香酮合成路线、一些重要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以及光学活性麝香酮合成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合成
下载PDF
HPLC和UPLC法对比测定千里香药材中九里香酮的含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静 韩正洲 +2 位作者 杨立伟 徐强 杨海宏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对比测定千里香药材中九里香酮的含量。方法:分别建立了HPLC和UPLC测定千里香药材中九里香酮含量的方法。HPLC法为AKZONOBEL Kromasil 100-5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对比测定千里香药材中九里香酮的含量。方法:分别建立了HPLC和UPLC测定千里香药材中九里香酮含量的方法。HPLC法为AKZONOBEL Kromasil 100-5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37nm,柱温30℃;UPLC法为WatersAcquityBEHC18(2.1mm×50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水(23∶77)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1,检测波长337nm,柱温30℃。结果:2种方法所得含量测定结果一致。HPLC法和UPLC法加样回收率的RSD分别是1.8%和1.7%。结论:HPLC和UPLC法测定千里香中九里香酮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UPLC较HPLC法更加简便迅速,既达到了分析的高通量,得到更高的分析灵敏度,又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减少了有机溶剂的消耗。UPLC法能够成功替代HPLC法,为千里香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九里 千里
原文传递
甘松新酮、去氢木香内酯和甘松香酮H—3个倍半萜类成分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姚子蔚 边丽华 +3 位作者 李秋雨 王晓玫 石晋丽 王春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53-2360,共8页
目的对甘松新酮、去氢木香内酯和甘松香酮H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下的裂解途径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母核结构及可能的裂解行为。方法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高分辨质谱对3个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对照品裂解规律进行系统研究。色谱条件:... 目的对甘松新酮、去氢木香内酯和甘松香酮H在高分辨电喷雾质谱下的裂解途径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母核结构及可能的裂解行为。方法采用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高分辨质谱对3个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对照品裂解规律进行系统研究。色谱条件:采用UH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A)-乙腈(B),洗脱条件(0-20 min,95%A→15%A;20 min-25 min,15%A→95%A;25 min→35 min,95%A),流速为0.3 mL·min-1,柱温25℃,进样量5μL。结果甘松新酮在MS正离子模式下主要形成m/z233、179、135、107等特征碎片离子;去氢木香内酯在MS正离子模式下主要形成m/z195、185、175、143等特征碎片离子;甘松香酮H在MS正离子模式下主要形成m/z175、161、107等特征碎片离子。结论甘松中主要3种类型的倍半萜类对照品有可循的裂解规律,可用于甘松中纳多西烷型、愈创木烷型和马兜铃烷型及其他类似结构倍半萜成分的快速结构鉴定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倍半萜 甘松新 去氢木内酯 甘松H 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 裂解规律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膏中九里香酮的量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光伟 韦宝韩 +1 位作者 黄晓燕 卢凯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5-367,共3页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牙膏中九里香酮(5,7,3′,4′-四甲氧基黄酮)质量分数的方法。较佳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Analytical 4.6 mm×250 mm 5-Micron)色谱柱;流动相A为质量分数0.3%磷酸,B为乙腈...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牙膏中九里香酮(5,7,3′,4′-四甲氧基黄酮)质量分数的方法。较佳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Analytical 4.6 mm×250 mm 5-Micron)色谱柱;流动相A为质量分数0.3%磷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35 nm。结果表明,九里香酮质量浓度在0.216μg/mL^2.16μg/mL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6),平均回收率为9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HPLC法 九里
下载PDF
祖师麻总香酮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伟 康阿龙 张琳静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祖师麻总香酮镇痛抗炎的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光照甩尾法研究祖师麻总香酮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角叉菜胶足趾肿胀方法,研究祖师麻有效部位群总香酮的抗炎作用。结果:祖师麻总香酮对显著... 目的:研究祖师麻总香酮镇痛抗炎的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光照甩尾法研究祖师麻总香酮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角叉菜胶足趾肿胀方法,研究祖师麻有效部位群总香酮的抗炎作用。结果:祖师麻总香酮对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显著提高光电引起的痛阈值;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结论:祖师麻总香酮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师麻 (DPH) 镇痛 抗炎
下载PDF
HPLC测定广西不同产地千里香中九里香酮和5′-九里香酮的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姜平川 李嘉 +3 位作者 黄建猷 陈锋 李红 张赟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6-38,共3页
目的:建立千里香中九里香酮和5′-九里香酮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广西不同产地千里香中九里香酮和5′-九里香酮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Global Chromatography SP-120-5-ODS-AP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 目的:建立千里香中九里香酮和5′-九里香酮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检测广西不同产地千里香中九里香酮和5′-九里香酮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Global Chromatography SP-120-5-ODS-AP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32 nm。结果:九里香酮和5′-九里香酮分别在0.589 6~5.896μg和0.564 4~5.64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 1.39%)和100.3%(RSD 2.01%)。结论:广西不同产地千里香中九里香酮和5′-九里香酮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以龙州产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 九里 5′-九里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从四氢叶酸辅酶模型合成麝香酮中间体2,15-十六二酮 被引量:2
8
作者 白银娟 卢林刚 史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40-2041,共2页
A new synthetic method of 2,15 hexadecanedione from imidazalium salt and di Grignard reagent is reported. Imidazalium salt was used as tetrahydrofolate coenzyme model at formic acid oxidation level and di Grignard rea... A new synthetic method of 2,15 hexadecanedione from imidazalium salt and di Grignard reagent is reported. Imidazalium salt was used as tetrahydrofolate coenzyme model at formic acid oxidation level and di Grignard reagent as a nucleophile to which one carbon unit was transferred, the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2,15 hexadecanedione, a precursor of 3 methylcyclopentadecanone(muscon), was successfully accomplished by using the addition hydrolysis reaction of imidazolium salt with di Grignard reag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15-十六二 咪唑啉盐 有效成分 动物药 中间体 合成 四氢叶酸辅酶
下载PDF
环香酮滴眼液治疗家兔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宏伟 王文 +3 位作者 周毅 李雄彪 彭淑玲 王香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9年第5期255-259,共5页
目的为了观察环香酮滴眼液治疗家兔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作用。方法分别配制生药浓度为2.5%、5%和10%的环香酮滴眼液对家兔单疱角膜炎进行治疗,以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以溶剂为阴性对照,观察角膜上皮病变、角膜基质病变、结膜病... 目的为了观察环香酮滴眼液治疗家兔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作用。方法分别配制生药浓度为2.5%、5%和10%的环香酮滴眼液对家兔单疱角膜炎进行治疗,以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以溶剂为阴性对照,观察角膜上皮病变、角膜基质病变、结膜病变、动物死亡率和病毒分离情况,对其进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并对治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第3周,对角膜上皮病变的治疗作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最好,其次是10%的环香酮滴眼液。角膜基质病变,10%环香酮滴眼液和阿昔洛韦滴眼液作用最好。结膜病变,阿昔洛韦滴眼液作用最好,其次是10%环香酮滴眼液组。阿昔洛韦滴眼液的死亡率最低,其次是10%的环香酮滴眼液组和2.5%的环香酮滴眼液组。病毒分离方面,第4天,病毒活力由低至高分别为阿昔洛韦、10%的环香酮滴眼液、2.5%环香酮滴眼液、5%环香酮滴眼液和溶剂;第7天,病毒活力由低至高分别为阿昔洛韦、2.5%环香酮滴眼液、10%环香酮滴眼液、5%环香酮滴眼液和溶剂。通过对5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治疗作用由强至弱的顺序为阿昔洛韦滴眼液、10%的环香酮滴眼液、2.5%的环香酮滴眼液、5%的环香酮滴眼液和溶剂对照组。结论环香酮滴眼液对家兔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0%环香酮滴眼液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眼液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家兔 死亡率 病毒分离
下载PDF
九里香不同部位九里香酮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琼绎 宋歌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CAS 2011年第5期33-35,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中药材九里香的根、茎、枝、叶四个不同部位中的活性物——九里香酮的质量分数,比较这四个不同部位九里香酮质量分数的大小,为九里香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结果:九里香的根、茎、枝、叶四个不同部位中,检...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中药材九里香的根、茎、枝、叶四个不同部位中的活性物——九里香酮的质量分数,比较这四个不同部位九里香酮质量分数的大小,为九里香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结果:九里香的根、茎、枝、叶四个不同部位中,检测了三次九里香酮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μg/g、0.8144μg/g、165.1952μg/g、1370.2542μg/g。该结果表明,中药材九里香的叶子中九里香酮含量最高,为最佳用药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里 不同部位 九里 HPLC法
下载PDF
HPLC测定环香酮滴眼液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司京 郭颂 吴奔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64-765,794,共3页
目的:建立环香酮滴眼液龙胆苦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采用YMC C_(18)柱(250 mm×4.6 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龙胆苦苷在0.808~4.040μg范围内线性关... 目的:建立环香酮滴眼液龙胆苦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采用YMC C_(18)柱(250 mm×4.6 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龙胆苦苷在0.808~4.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5%,RSD为1.64%;测得平均含量为12.63 mg/瓶。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环香酮滴眼液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眼液 龙胆苦苷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测定环香酮滴眼液中秦皮甲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晓玲 郭颂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47-849,共3页
目的:建立环香酮滴眼液中秦皮甲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采用YMC C18柱(250mm×4.6mm,10μm),乙腈-0.1%磷酸(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34nm,柱温为30℃。结果:秦皮甲素在0.0284~0.284... 目的:建立环香酮滴眼液中秦皮甲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采用YMC C18柱(250mm×4.6mm,10μm),乙腈-0.1%磷酸(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34nm,柱温为30℃。结果:秦皮甲素在0.0284~0.2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为0.89%;测得每瓶含秦皮甲素大干1.51mg。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环香酮滴眼液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眼液 秦皮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97年1季度我国香料香精出口情况
13
《国内外香化信息》 1997年第9期6-7,共2页
关键词 出口情况 豆素 柠檬油 季度 山苍子油 熏衣草油 乙基兰素 薄荷油
原文传递
九里香不同来源品种的鉴别研究
14
作者 杨宝 刘佳 李艳媚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2期214-216,226,共4页
目的:通过对九里香的生药学研究,比较不同来源九里香的区别,为该药的鉴定及正确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比较九里香和千里香的性状、叶片横切面显微、粉末显微等鉴别法的差异,主要研究了薄层色谱鉴别法的效果,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提... 目的:通过对九里香的生药学研究,比较不同来源九里香的区别,为该药的鉴定及正确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比较九里香和千里香的性状、叶片横切面显微、粉末显微等鉴别法的差异,主要研究了薄层色谱鉴别法的效果,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九里香酮作为对照品,将三种溶液各以1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40∶1)为展开剂,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结果:九里香和千里香在性状对比上,两种叶片形状有些许差异,且两种叶片的最宽处位置不一。在显微对比上,叶横切面显微观察可油细胞数量和、大小、位置存在差异,但粉末鉴别上区别不大。在薄层色谱鉴别方面,以九里香酮作为对照品可知,千里香含有九里香酮,而九里香内则不含该成分。结论:九里香与千里香作为两种不同来源的品种,在性状、显微、薄层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该文建立的方法便捷、科学、可行,因此,采用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鉴别法可有效鉴别九里香和千里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里 千里 鉴别 九里 薄层色谱鉴别法
下载PDF
九里香酮在小鼠尿液中代谢产物的研究
15
作者 赖郅昊 何智霖 +4 位作者 谭佳伟 陈治希 李林福 施伟梅 吴龙火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10,16,共5页
目的:研究九里香酮在小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九里香酮(TMF)在小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小鼠灌胃TMF后,收集尿液并进行前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 目的:研究九里香酮在小鼠体内的代谢情况。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九里香酮(TMF)在小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小鼠灌胃TMF后,收集尿液并进行前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负离子模式下应用UPLC-QTOF-MS对尿液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碎片离子信息及相关文献报道,共鉴定了4个TMF的代谢产物。TMF在小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为木犀草素的甲基化产物以及进一步葡萄糖醛酸基化或磺基化的产物。结论:应用UPLC-MS高效全面地阐明了TMF在小鼠体内的代谢情况,可为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代谢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里 超高效液相-质谱 代谢产物 代谢途径
下载PDF
麝香酮生产中间环节最佳条件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韩倩 丁爱萍 袁世琪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中间环节 实验研究 最佳生产条件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牙膏中九里香酮的含量
17
作者 黄光伟 韦宝韩 +1 位作者 黄晓燕 卢凯玲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CAS 2010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测定牙膏中九里香酮(5,7,3’,4’-四甲氧基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ZORBAXEclipseXDB—C18fAnalytical4.6×250mm5-Microm);流动相:A为0.3%磷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 目的:建立HPLC测定牙膏中九里香酮(5,7,3’,4’-四甲氧基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ZORBAXEclipseXDB—C18fAnalytical4.6×250mm5-Microm);流动相:A为0.3%磷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35nm。结果:九里香酮浓度在0.216~2.16u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平均回收率为97.18%。结论:该方法的稳定性、重现性和准确性良好,可作为牙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牙膏 九里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青 苗文娟 +2 位作者 向诚 果德安 叶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86-1890,共5页
目的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RP-HPLC等技术对乌拉尔甘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 目的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RP-HPLC等技术对乌拉尔甘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二甲基甘草黄酮醇(1)、甘草宁I(2)、甘草香豆酮(3)、8-甲雷杜辛(4)、2′-hydroxyisolupalbigenin(5)、异驴食草酚(6)、去氢粗毛甘草素D(7)、glycyrin(8)、甘草酚(9)、刺甘草查耳酮(10)、甘草查耳酮B(11)、isoangustoneA(12)、甘草宁G(13)、5,7,4′-三羟基-6,8-二异戊烯基异黄酮(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3 7-二甲基甘草黄 甘草宁I 甘草
原文传递
草药肿节风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中草药》 CAS 1972年第6期41-47,共7页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在上级党委和革委会的关怀支持下,对在群众运动中发掘出来的草药肿节风[Chloranthus glaber(Thunb.)Mak.]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及生产工...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在上级党委和革委会的关怀支持下,对在群众运动中发掘出来的草药肿节风[Chloranthus glaber(Thunb.)Mak.]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及生产工艺的研究,并应用于临床进行观察。肿节风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根据广州药品检验所编印的《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中植物化学成分预试法,进行肿节风的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含有黄酮甙、腈甙、香豆酮、内酯、鞣酸、挥发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抗菌作用
下载PDF
美花圆叶筋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银 杨凡 +8 位作者 敖慧 潘媛 李鸿翔 撒勋皓 唐雪 李坤林 陈兴 赵文吉 谭玉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475-3479,共5页
目的研究美花圆叶筋骨草Ajuga ovalifolia var.calanth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美花圆叶筋骨草全草95%乙醇提... 目的研究美花圆叶筋骨草Ajuga ovalifolia var.calanth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美花圆叶筋骨草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6S)-12,16-epoxy-11,14-dihydroxy-17(15→16)-abeo-abieta-8,11,13-trien-7-one(1)、痢止蒿乙素(2)、ajudecumin A(3)、14,15-dihydroajugapitin(4)、杯苋甾酮(5)、β-谷甾醇(6)金合欢素(7)、芹菜素(8)、木犀草素(9)、东莨菪亭(10)、异东莨菪亭(11)、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12)、乙酰香子兰酮(13)。结论化合物1、10~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对化合物1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首次得到化合物1的单晶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花圆叶筋骨草 痢止蒿乙素 杯苋甾 金合欢素 东莨菪亭 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乙酰子兰 单晶X射线衍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