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说匵——中国早期的妇女用品: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李零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86,共18页
-
文摘
本文是以出土文物中几种器名、功用不详的器物作为讨论对象。这类器物,常被学者指为"弄器"。首先,作者对自名"弄器"的器物试做讨论,指出铜器研究,除常说的礼乐器,还有许多器物,可能是用于玩赏,其中有些比较小。其次,作者在这类比较小的铜器中选择某几类做重点讨论,分析归纳有关的出土材料,探讨其性别归属,以及器物中的盛放物,结合文献记载,提出自己的判断,认为它们是古代妇女的用品,属于当时的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其中放玉的铜方盒应即古书中的匵。
-
关键词
弄器
方盒
圆罐
圆盒
首饰盒
化妆盒
香盒
奁匮
-
Keywords
longqi
fanghe(‘square boxes')
yuanguan(‘round storage jars')
yuanhe(‘round boxes')
box for head ornaments
makeup case
perfume case
lian(‘vanity case')
du
-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粉黛香盒——女性文物之唐宋瓷粉盒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沈芯屿
-
机构
杭州博物馆藏品研究部
-
出处
《美育学刊》
2014年第1期96-104,共9页
-
文摘
瓷粉盒(亦称香盒)出现于唐代,历经五代,盛行于宋代,是一种圆形带盖的盒子,常见于女性墓葬。粉盒或香盒造型精巧、纹饰丰富,与女性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有着密切的关联。瓷粉盒纹饰和造型的转变,与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关联。总体而言,唐宋两个时代的粉盒,经历了从简洁大方逐步走向细腻温婉的表现过程。唐宋瓷粉盒的发展,是由该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方式决定的。
-
关键词
瓷粉盒
香盒
女性
墓葬
考古
文物
-
Keywords
Pomanders Filled with Sachet
Boxes of Fragrance
women
tombs
archeology
artifacts
-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宋代的雕漆
被引量:7
- 3
-
-
作者
西冈康宏
张毅
-
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
出处
《上海文博论丛》
2005年第2期56-61,共6页
-
文摘
雕漆雕漆是指在器物(多为木质,也有用兽皮、竹、金属等制成)表面多层反复涂抹或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彩漆,如红、黑、黄、绿等,干燥以后,用刀在油漆上雕出各种纹样。雕漆大致又分犀皮(国内漆器书中称"剔犀")、屈轮(国内漆器书中称"云纹剔犀")。
-
关键词
犀皮
剔犀
针刻
香盒
方盘
彩漆
后赤壁赋
东京艺术大学
漆层
鸟纹
-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
-
题名上海嘉定区李新斋家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黄翔
-
出处
《上海文博论丛》
2011年第2期44-56,共13页
-
文摘
李新斋家族墓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曹安公路与华江支路交接处的江桥新农村建设工地(图1),2007年6月,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嘉定区博物馆对此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
-
关键词
发掘简报
上海博物馆
考古调查
江桥
底径
登州府
香盒
上海市嘉定区
通议大夫
华江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香文化审美极致:炉瓶三事
- 5
-
-
作者
唐公子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家族企业》
2024年第11期17-19,共3页
-
文摘
“明窗延静书,静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灶烟。”中国香文化的物质美学构成,香材之外,便是香具,炉瓶三事则是香具发展的极致。炉瓶三事由香炉、香盒与箸瓶构成。香炉用于燃香,香盒用于存贮香粉、香丸、香饼或香木等,箸瓶则用于盛放香匙、香箸、香铲等焚香器具。
-
关键词
香具
文化审美
香炉
香盒
三事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东周亚腰形铜盒初探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周艳明
权敏
-
机构
文物出版社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
-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4,共6页
-
文摘
亚腰形铜盒是东周时期比较少见的青铜器,形制独特,器形微小。目前发现的亚腰形铜盒,年代集中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初期,主要出土于南方吴越文化分布区,应属吴越文化系统青铜器。根据出土位置、器物组合及器内所盛放之物,可以推测亚腰形铜盒是放置花椒等香料的香盒。
-
关键词
东周
亚腰形铜盒
吴越文化
香盒
-
Keywords
Eastern Zhou Period
Gourd-shaped Bronze Boxes
Wu-Yue Culture
Perfume Boxes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说香盒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扬之水
-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0-57,共8页
-
文摘
香盒,古籍通常写作香合。香合的历史不算短,脱离开了薰香史中单薰草香的时代,凡树脂香料及合和众香制成的香饼香丸,均须置放在香合里。北魏时期香合的使用大约已经很普遍,河南巩县石窟的礼佛图中,供养人一手捧香合。
-
关键词
香盒
贺礼
生活习俗
制作工艺
-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楊士惠老师傅談象牙彫刻
被引量:2
- 8
-
-
作者
王樹村
-
出处
《美术》
1957年第6期13-14,共2页
-
文摘
昨日晌午,找了楊士惠老师傅閑扯了半天,在那兒得到了好多关于牙彫艺术方面的技法和知識,在煙余茶話之間,楊老师傅似有躍躍欲鳴之势,我想不妨在这里將楊老师傅昨天講的話代鳴出来,請大家听听,或許有助于?叶匝缽帐跫捌湫袠I之情况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
关键词
惠老
牙形
争前恐后
糟制
我自己
五百
创作过程
西子捧心
管不着
香盒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浅析平和漳州窑的兴衰原因
被引量:2
- 9
-
-
作者
杨征
-
机构
平和县博物馆
-
出处
《福建文博》
2010年第3期70-73,共4页
-
文摘
2010年5~7月,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海域的"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开展的水下考古,出水了大量来自福建省平和县明末烧造的"漳州窑"瓷器,再一次使平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平和漳州窑的三大类瓷器(青花瓷、彩绘瓷和素三彩瓷),明清时期大量销往海外。已在东亚、东南亚、西亚、东部和南部非洲、欧洲等地被大量发现、收藏和研究。海外人士以"汕头器(SWATOW)""吴须赤绘(吴州赤绘)""吴须染付(吴州染付)""交趾香盒(交趾三彩、
-
关键词
漳州窑
染付
香盒
三彩
彩绘瓷
水下考古
南澳县
景德镇瓷
月港
广东省汕头市
-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香珠 欧洲贵族的潮玩
- 10
-
-
作者
朱笛(文/图)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中国收藏》
2023年第6期114-119,共6页
-
文摘
自12世纪开始,欧洲贵族圈内盛行使用名为波曼德香珠的球形香盒。这种香盒绝大多数为金银质地,内含各色香丸、表面作镂空设计用以散香。其功能类似香囊,随身佩戴,发散香馨,并兼有驱邪避病的含义。
-
关键词
欧洲贵族
香囊
香盒
佩戴
镂空设计
质地
-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唐代香文化概述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刘良佑
-
出处
《上海文博论丛》
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
-
文摘
香与香文化所谓"香料",就是能发出特殊气味,使我们的味觉和嗅觉上感受到刺激,并进而在情绪上形成快感的物质。在长远的历史进程里,人类在改变环境和饮食的气味、提升生活情趣、疏解生活压力、创造想像的空间,以及追求健康等理由下,东西方都在利用香料上,
-
关键词
特殊气味
历史进程
文化概述
唐代社会
香盒
发掘简报
隋唐五代
法门寺地宫
华清宫
德宗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古道·山歌·黄四姐
- 12
-
-
作者
谭德富
荣先祥
-
机构
恩施州建始县民宗局
-
出处
《民族大家庭》
2014年第3期51-52,共2页
-
文摘
走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施宜古道上的建始境内,一定会被一种奇特、诙谐、俏皮的歌舞深深吸引:男:货郎我把鼓摇呀/女:四姐我把手摇/要买丝线绣荷包啰/男:你要的个东西嘛/我知哟道啰/哎呀依儿呀儿哟/你要的个东西嘛/我知哟道啰……
-
关键词
建始
三里坝
流水潺潺
唱白
爱情故事
定情信物
亲戚朋友
客司
香盒
新生命
-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
-
题名寻香问道——浅析香文化之嬗变
- 13
-
-
作者
徐冬权
-
机构
厦门市博物馆
-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23期122-125,共4页
-
文摘
传统香文化亘古有之,上启远古,中接先秦,初成于汉唐,而后于宋元时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宋元之后,随着本土香料、用具、香事活动等更变,方兴未艾的传统香文化面临一定瓶颈,亟待一个新的突破口。晚清民国,中国的传统香文化与西方的近代香文化相互碰撞,在香料、形式、用具等都出现了更迭。经过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传统香文化得到了新的定义,使用范围得到扩展,最终形成了衍生至今的新时代香文化。香文化本身属于意识形态的产物,但其构成主要以物质为基础,如焚香所用的香料、香炉等,由此可得出在香文化的演化进程中社会变革对其产生的影响。同时,亦可以从香文化这一视角探索当时的历史。
-
关键词
香文化
嬗变
香盒
明清
-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12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想象力
- 14
-
-
-
出处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
2015年第12期64-65,共2页
-
文摘
这是一座"香山"
这其实是一座香炉,因形状似山,故简称香山。该"山"产自景德镇,材质为流釉陶瓷,设计简单大方,与各类家具百搭。其使用方法也十分简单,若用盘香,只需点燃后将其卡入黄铜香锥内,盖上香盒盖即可;若点锥香,则将其放入陶瓷香盒底,盖上盖子即可。
-
关键词
香盒
热裤
似山
长焦镜头
超广角镜头
护理专家
手机壳
奇异的
给力
手机拍照
-
分类号
TQ174.758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香事清供三件收藏记趣之剔红香盒
- 15
-
-
作者
陈一清
-
出处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第5期22-23,共2页
-
文摘
喜欢野逸的我与大富贵的牡丹并不相契。看着朋友的牡丹画得好,向来是嘴上嘉许从不掏钱买下,怕那份脂粉妖冶了一屋子的书香。天下的事往往不经意间偷偷地开着你的玩笑。偏偏天上掉馅饼收到了我几十年想得到的香盒,偏偏是剔红,偏偏是牡丹,又偏偏开得那么妖冶,仿佛把从宋到明几百年的风华一起收了进来。从与国瑞兄电话里得知,明礼君收得一件雕漆的盒子,第一次见到时陡然间闻到了果园厂的香味。
-
关键词
香盒
次见
七八
野逸
大富贵
十道
十年
明礼
袁子才
元末明初
-
分类号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博览·月历
- 16
-
-
-
出处
《艺术品鉴》
2020年第10期12-13,共2页
-
文摘
国内2020.09.01青岛市博物馆获赠剔犀香盒9月1日,青岛市博物馆获得由李经泽先生捐赠的十六世纪日本造剔犀香盒。世界范围内其他收藏有此类传世日本造香盒的机构仅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德国斯图加特博物馆。从2009年至今,李氏家族已向青岛市博物馆连续捐赠了28件珍贵文物,包括瓷器、漆器与皮革画等种类。
-
关键词
大都会博物馆
斯图加特
李氏家族
十六世纪
香盒
剔犀
捐赠
-
分类号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中华传统香事用具:匙箸
- 17
-
-
作者
吴清
-
机构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华夏香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第5期10-17,共8页
-
文摘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传统的香文化也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尚书·酒诰》曰:“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宋代丁晋公《天香传》曰:“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禋享,首惟馨之荐。”香的使用与上古的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
-
关键词
酒诰
代丁
晋公
文人士大夫
晚明时期
香盒
养心殿
掐丝珐琅
郊庙
刘沧
-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在艺术的独特性上寻找自己的创作语言
- 18
-
-
作者
龚洁
-
机构
宜兴
-
出处
《江苏陶瓷》
CAS
2020年第1期34-34,36,共2页
-
文摘
《阳羡名壶系》有一段关于陈仲美的文字能引起我们对于设计创作的思考,“陈仲美,婺源人,初造瓷于景德镇。以业之者多,不足成其名弃之而来。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狡猊(传说中似狮子的猛兽)炉、辟邪镇纸,重馒叠刻,细极鬼工,壶像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慶珞花蔓,不可思议。”这一段记载给我的启示有三:一是陈仲美不愿在江西景德镇“万人造瓷”的环境中碌碌无为,显示不出自己的个性,因而来到宜兴,在紫砂这一领域寻找能够显示他独特才能的作品。二是他来到宜兴后,他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是不与人同的“杂件”,如香盒、花杯、狡猊炉、鹦鹉杯等。
-
关键词
江西景德镇
创作语言
陈仲美
香盒
宜兴
独特性
-
分类号
TQ174.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
-
题名炉香记
- 19
-
-
作者
无尽意
-
出处
《收藏.拍卖》
2018年第3期96-97,共2页
-
文摘
晨起洗漱毕,取水生炉、选器择花。席前坐下,取香炉理灰埋炭起香,炭不可深,深则香气不发,又不能浅,浅则温度过高香材投入尽化青烟,香气变作焦糊味道,香气隐然而起又无烟气最佳。然后取茶器茶叶,准备泡茶。"今天用哪把壶呢?""先喝哪个茶呢?""要不要用那支好久没用的茶则……"每到这样的时候,就会被一种幸福的焦灼感所包围。
-
关键词
香气
香炉
取茶
烟气
宣德鼎彝谱
宣德炉
铜炉
香盒
宣炉
温养
-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璀璨生辉——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金银器
- 20
-
-
作者
王喆
-
机构
沈阳故宫博物院
-
出处
《荣宝斋》
2017年第1期64-87,共24页
-
文摘
在中国古代,金银制品为皇家、贵族、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所尊崇,既是宗教祭祀、礼仪典制的体现,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至清代,手工业的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金银器概莫能外,制作工艺更为上乘,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流行于宫廷,更是遍及民间。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金银器中,清代金银器数量较多,尤其以清宫传世的帝后御用品最具特色。
-
关键词
金银器
沈阳故宫
典制
宗教祭祀
身份地位
累丝
金刚杵
香盒
人物故事
唾盂
-
分类号
K876.4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