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密度调控对香樟人工林林木生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24
1
作者
胡凌
商侃侃
+2 位作者
张庆费
戚裕锋
郑思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5,共6页
上海城郊人工林普遍存在林分密度高、林相结构简单、个体生长分化严重等现象,合理调控森林的密度结构成为城市森林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宝山区建植于2001年、初植密度为4600株·hm^-2的香樟人工林为对象,在生长3...
上海城郊人工林普遍存在林分密度高、林相结构简单、个体生长分化严重等现象,合理调控森林的密度结构成为城市森林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宝山区建植于2001年、初植密度为4600株·hm^-2的香樟人工林为对象,在生长3a后将林分密度分别调控为1000株·hm^-2(P1)、1300株·hm^-2(P2)和1600株·hm^-2(P3)的3个不同样地,于2012年各设置1个50mX50m典型样地,细分成4个25m×25m样方,调查测定林木的测树因子、空间结构和树芯结构,分析林木生长过程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林木枯死率升高,林木分化程度增强;P1、P2、P3样方个体最大径级分别达25.7、28.6cm和23.9cm,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13和0.17。在4~25m空间尺度上,P1、P2样方个体呈随机分布,P3样方个体呈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交替现象。各龄级林木胸径生长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密度越高林木径向生长量越小,而现存生物量以P2样方最高,达17392.21kg·hm^-2。因此,上海地区10a左右的香樟幼林合理密度约为1300株·hm^-2,采用动态密度管理机制,使林分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人工林
密度调控
林
木分化
空间格局
生长过程
生物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都龙泉山不同林龄香樟人工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
6
2
作者
赵玉林
陈云江
+6 位作者
冯毅
扎西罗布
甘雅文
虞超
伍小刚
潘开文
张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1159,共9页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对于生态恢复和城市绿化具有重要作用.以成都市龙泉山不同林龄香樟人工林(10年、20年和40年)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群落的演变特征,并与该区域的天然常...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对于生态恢复和城市绿化具有重要作用.以成都市龙泉山不同林龄香樟人工林(10年、20年和40年)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群落的演变特征,并与该区域的天然常绿阔叶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分总体状况为20年香樟人工林下较差.随着林龄的增加,香樟人工林下土壤总碳、总氮呈“V”型变化,总磷、总钾、总钙则出现持续消耗的趋势.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 fattyacid,PLFA)结果显示香樟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总PLFAs量为37.00-67.80nmol/g,细菌PLFAs量为25.42-47.60nmol/g,真菌PLFAs量为7.19-10.00nmol/g.土壤中微生物细菌、G^(+)细菌、G^(-)细菌、放线菌及总PLFAs均随着林龄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并主要受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调控.相比于快速生长阶段,40年香樟人工林的主要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各类群PLFAs量与天然常绿阔叶林较为接近,意味着随生长年限增加,香樟人工林能逐步改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龙泉山
原文传递
华西雨屏区香樟人工林土壤表层细根生物量和碳储量
被引量:
14
3
作者
魏鹏
李贤伟
+4 位作者
范川
张腾飞
刘运科
苏宇
杨正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55-2762,共8页
2010年11月_2011年12月,研究了华西雨屏区31年生香樟人_T-林土壤表层(O。30cm)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结果表明:香樟人工林土壤0~30cm层细根总生物量(活根+死根)和碳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92.29kg·hm之和660.68kgC·hm-...
2010年11月_2011年12月,研究了华西雨屏区31年生香樟人_T-林土壤表层(O。30cm)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结果表明:香樟人工林土壤0~30cm层细根总生物量(活根+死根)和碳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92.29kg·hm之和660.68kgC·hm-1,其中活细根贡献率分别为91.1%和91.8%.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香樟1~5级活细根和死细根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均显著减少;随着根序等级的升高,香樟活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显著增加.香樟细根总生物量及碳储量均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死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1级根和2级根生物量及碳储量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而3~5级根则为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土壤养分和水分的空间异质性是导致细根生物量和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人工林
细根生物量碳储量
根序
季节动态
原文传递
题名
密度调控对香樟人工林林木生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24
1
作者
胡凌
商侃侃
张庆费
戚裕锋
郑思俊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上海辰山植物园
上海市宝山区林业站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5,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8B03)
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项目(11-A-5)
文摘
上海城郊人工林普遍存在林分密度高、林相结构简单、个体生长分化严重等现象,合理调控森林的密度结构成为城市森林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宝山区建植于2001年、初植密度为4600株·hm^-2的香樟人工林为对象,在生长3a后将林分密度分别调控为1000株·hm^-2(P1)、1300株·hm^-2(P2)和1600株·hm^-2(P3)的3个不同样地,于2012年各设置1个50mX50m典型样地,细分成4个25m×25m样方,调查测定林木的测树因子、空间结构和树芯结构,分析林木生长过程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林木枯死率升高,林木分化程度增强;P1、P2、P3样方个体最大径级分别达25.7、28.6cm和23.9cm,变异系数分别为0.11、0.13和0.17。在4~25m空间尺度上,P1、P2样方个体呈随机分布,P3样方个体呈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交替现象。各龄级林木胸径生长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密度越高林木径向生长量越小,而现存生物量以P2样方最高,达17392.21kg·hm^-2。因此,上海地区10a左右的香樟幼林合理密度约为1300株·hm^-2,采用动态密度管理机制,使林分达到最佳生长状态。
关键词
香樟
人工林
密度调控
林
木分化
空间格局
生长过程
生物量
Keywords
Cinnamomun camphora ecological forest
density regulation
tree differenti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growth process
biomass
分类号
S792.23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龙泉山不同林龄香樟人工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
6
2
作者
赵玉林
陈云江
冯毅
扎西罗布
甘雅文
虞超
伍小刚
潘开文
张林
机构
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
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出处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1159,共9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S0281)
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XZNKY-2021-C-014-Z01)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监测项目资助。
文摘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对于生态恢复和城市绿化具有重要作用.以成都市龙泉山不同林龄香樟人工林(10年、20年和40年)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主要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群落的演变特征,并与该区域的天然常绿阔叶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分总体状况为20年香樟人工林下较差.随着林龄的增加,香樟人工林下土壤总碳、总氮呈“V”型变化,总磷、总钾、总钙则出现持续消耗的趋势.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 fattyacid,PLFA)结果显示香樟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总PLFAs量为37.00-67.80nmol/g,细菌PLFAs量为25.42-47.60nmol/g,真菌PLFAs量为7.19-10.00nmol/g.土壤中微生物细菌、G^(+)细菌、G^(-)细菌、放线菌及总PLFAs均随着林龄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并主要受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调控.相比于快速生长阶段,40年香樟人工林的主要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各类群PLFAs量与天然常绿阔叶林较为接近,意味着随生长年限增加,香樟人工林能逐步改善土壤肥力.
关键词
香樟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龙泉山
Keywords
artificial Cinnamomum Camphora forest
soil nutrient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Longquan Mountain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华西雨屏区香樟人工林土壤表层细根生物量和碳储量
被引量:
14
3
作者
魏鹏
李贤伟
范川
张腾飞
刘运科
苏宇
杨正菊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55-2762,共8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5)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109)
+2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NZ0049)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01062622)
长江上游林木种质资源与培育技术创新团队项目(00370503)资助
文摘
2010年11月_2011年12月,研究了华西雨屏区31年生香樟人_T-林土壤表层(O。30cm)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结果表明:香樟人工林土壤0~30cm层细根总生物量(活根+死根)和碳储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592.29kg·hm之和660.68kgC·hm-1,其中活细根贡献率分别为91.1%和91.8%.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香樟1~5级活细根和死细根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均显著减少;随着根序等级的升高,香樟活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显著增加.香樟细根总生物量及碳储量均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死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1级根和2级根生物量及碳储量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而3~5级根则为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土壤养分和水分的空间异质性是导致细根生物量和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香樟
人工林
细根生物量碳储量
根序
季节动态
Keywords
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
fine root biomass
carbon storage
root order
seasonal dynamics.
分类号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密度调控对香樟人工林林木生长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胡凌
商侃侃
张庆费
戚裕锋
郑思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成都龙泉山不同林龄香樟人工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
赵玉林
陈云江
冯毅
扎西罗布
甘雅文
虞超
伍小刚
潘开文
张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原文传递
3
华西雨屏区香樟人工林土壤表层细根生物量和碳储量
魏鹏
李贤伟
范川
张腾飞
刘运科
苏宇
杨正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