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导联信号平均心电图记录窦房结电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赤 丁世芳 +1 位作者 马大波 黄仲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1期53-55,共3页
为了探索从食管导联记录窦房结电位的可行性 ,笔者对 8只犬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 ,其方法是 :直接将双极电极放置于犬的食管、窦房结区和右房部位进行同步单次记录与信号平均记录。叠加次数为 2 0 0个心动周期。检测仪采用广州军区武汉总... 为了探索从食管导联记录窦房结电位的可行性 ,笔者对 8只犬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 ,其方法是 :直接将双极电极放置于犬的食管、窦房结区和右房部位进行同步单次记录与信号平均记录。叠加次数为 2 0 0个心动周期。检测仪采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自制的三通道心电微电位仪 ,前置放大器采用AnalogDevices 2 90型隔离放大器 ,系统增益为 2 0 0~ 10 0 0 0 0倍 ,采样频率为 2kHz,且A/D转换器为 16位精度。心内电极的高通滤波器频率为 2Hz ,而食管导联的高通滤波器频率为 0 .5Hz。结果 :正式实验的 6只犬 (另 2只为预实验犬 ) ,食管导联信号平均心电图均记录到了窦房结电位。结论 :在高增益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电图 食管导管 信号平均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经食管信号平均心电图记录窦房结电图的研究(英文)
2
作者 丁世芳 郭赤 马大波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684-688,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经食管信号平均技术直接记录窦房结电位(SNP)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三导心电微电位检测仪对256例窦房结功能正常者进行检测,其中男142例,女114例,年龄10~74(44.2±12.4)岁。将食管导联的信号放大(增益达到100μV/cm)... 目的探讨无创性经食管信号平均技术直接记录窦房结电位(SNP)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三导心电微电位检测仪对256例窦房结功能正常者进行检测,其中男142例,女114例,年龄10~74(44.2±12.4)岁。将食管导联的信号放大(增益达到100μV/cm)、滤波(0.1~50)Hz,16位模/数(A/D)转换,系统采样频率2kHz,对食管SNP进行信号平均,并通过同步信号平均对人食管和心内膜所记录的SNP,犬食管和心外膜所记录的SNP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记录到食管SNP189例(74%),所测信号平均食管SNP为P波前的低幅、低频波,可见有2种形态:园顶型(60%)和上斜型(40%);窦房传导时间为(83.3±26.7)ms,分布范围为(23~118)ms;波幅为(3.5~27.7)μV;dv/dt为(0.43~1.93)mV/s。结论在适当滤波、高增益和抗基线漂移技术条件下,利用经食管信号平均技术,大多数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患者可直接记录到食管S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电图 信号叠加 食管导管
下载PDF
食管信号平均窦房结电图在部队伤病员中的应用
3
作者 丁世芳 郭赤 +2 位作者 马大波 卢青 王仁学 《中国数字医学》 2010年第11期98-101,共4页
探讨无创性经食管信号平均直接记录窦房结电图(SNE)的技术。在8只犬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1289例食管电生理检查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和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均在正常范围的部队伤病员,男968例、女321例,年龄47.6±12.6(1... 探讨无创性经食管信号平均直接记录窦房结电图(SNE)的技术。在8只犬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1289例食管电生理检查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和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均在正常范围的部队伤病员,男968例、女321例,年龄47.6±12.6(10-86)岁进行检测,其中256例进行了心内有创SNE的记录。采用自制三导心电微电位检测仪将食管导联的信号放大(增益达到100uV/cm)、滤波(0.1-50Hz),16位模/数(A/D)转换,系统采样频率2 kHz,对信号进行叠加,1 1 08例(86%)记录到食管SNE。所测信号平均食管SNE为P波前的低幅、低频波,可见有两种形态:园顶型(62%)和上斜型(38%)。所测窦房传导时间为83.6±26.5 ms,与有创心导管记录的窦房结传导时间(80.4±18.1 ms)相一致,分布范围为23—1 18ms;波幅为3.5—27.7uV;dv/dt为0.43—1.93mV/s。结论为在适当的滤波、高增益和抗基线漂移技术条件下,利用经食管信号叠加技术,大多数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患者可直接记录到食管S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窦房结电图 信号叠加 食管导管
下载PDF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心肺复苏与气道困难病人的应用
4
作者 高宝柱 唐小薇 +2 位作者 瞿秋 华伟 李文硕 《天津医药》 CAS 1999年第10期632-633,共2页
关键词 气管食管导管 联合导管 心肺复苏术 呼吸困难
下载PDF
喉罩食管导管通气全麻用于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贺军甫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4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喉罩食管导管通气全麻用于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喉罩食管导管通气全麻,对照组采用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全麻。对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 目的探讨喉罩食管导管通气全麻用于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喉罩食管导管通气全麻,对照组采用喉镜下气管插管通气全麻。对两组患者通气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行喉罩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食管导管通气全麻用于腹部手术效果良好,建议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食管导管通气 全麻 腹部手术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疾病
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6期64-64,共1页
9920455 美国中西部变态反应者中霉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流行率/Corey J P//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7,117(5).-516~520 一军大9920456 胶乳变态反应/Senst B L//AmJ Health-Syst Pharm.-1997,54(9).-1071~1075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疾病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流行率 美国中西部 南军 霉菌 胶乳 过敏性疾病 食管导管 过敏性反应
下载PDF
食管心电图 被引量:13
7
作者 许原 《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关键词 食管心电图 食管电极导管 食管电极导管定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改良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慧 李忠杰 屈百鸣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测是临床了解心律失常机制的一个重要无创手段,然而由于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起搏电压高,易造成受试者痛苦,加之食管心电图标测不够清晰稳定等因素限制,使该项技术临床应用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新型国产食管心脏...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测是临床了解心律失常机制的一个重要无创手段,然而由于食管心脏电生理技术起搏电压高,易造成受试者痛苦,加之食管心电图标测不够清晰稳定等因素限制,使该项技术临床应用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新型国产食管心脏电生理仪的开发应用,食管电极导管不断改良及放置食管电极导管技术和方法的改进,降低了食管心房起搏的电压,患者受检感受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技术 食管心电图 临床应用 改良 食管电极导管 食管心房起搏 心律失常机制 电生理检测
下载PDF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急救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谭晓红 邹江 唐育民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317-318,共2页
关键词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急救 气道管理 气道建立 气管插管
下载PDF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用于困难气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阮绪广 江伟航 +1 位作者 程平瑞 全小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6,共2页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tube,ETC)是一种双腔、双囊导管,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和困难气管插管时能迅速有效地开放气道。ETC用于临床麻醉处理困难气道的安全性及并发症国内罕有报道。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9...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tube,ETC)是一种双腔、双囊导管,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和困难气管插管时能迅速有效地开放气道。ETC用于临床麻醉处理困难气道的安全性及并发症国内罕有报道。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将ETC用于临床麻醉困难气道的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困难气道 临床观察 困难气管插管 2009年 院前急救 开放气道 心肺复苏
下载PDF
气管插管状态下留置胃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秀玲 徐殿芳 巴亚辉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5A期522-523,共2页
目的 :了解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气管插管状态下插入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76例气管插管病人按救治顺序分为A组、B组。A组采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胃管 ,B组在普通气管插管成功后再插胃管。记录置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 (烦躁、恶... 目的 :了解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气管插管状态下插入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76例气管插管病人按救治顺序分为A组、B组。A组采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胃管 ,B组在普通气管插管成功后再插胃管。记录置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 (烦躁、恶心、呕吐 )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 :两组病人的插管成功时间、病人反应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气管插管 留置胃管
下载PDF
3种人工气道方法在早期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定卫 蔡少青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2期1993-199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停博 心肺复苏术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喉罩 气管插管
下载PDF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急诊科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毅 刘路培 +3 位作者 黄振宇 黄善华 龙春萍 罗翠琼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3期570-571,共2页
呼吸支持治疗在抢救危重病人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气管插管目前是管理患者呼吸公认的有效措施[1,2].
关键词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急诊科 呼吸支持治疗 危重病人 气管插管
下载PDF
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应用于院前急救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平 李晚泉 胡蓉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5期28-28,98,共2页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时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应用价值。方法把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院前使用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成A、B2组,A组采取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术建立...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时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应用价值。方法把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院前使用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将患者分成A、B2组,A组采取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术建立高级气道,但在气管插管困难时改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B组采取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到第一通气的时间及通气效果。结果①A组插管一次成功率为86%,二次成功率为92%,B组插管次成功率达100%,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A组插管时间为(20±10)s,B组插管时间(40±10)s;A组通气插管成功后通气。结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装置法插管比常规喉镜下气管插管法成功率高,但插管所需时间没有优势,但其一次性成功率高在院前急救可以做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院前急救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喉通气导管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毅平 王贵龙 +3 位作者 裘学 刘林汉 吴硕雄 黄东晓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40-941,共2页
关键词 困难气管插管患者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通气导管 临床效果 ETC
下载PDF
气囊-面罩、食管气管导管和经口气管内插管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海 王宏鑫 +1 位作者 孙中吉 赵平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气囊-面罩、食管-气管导管盲插法和经口气管插管法在心肺复苏中(CPR)的应用价值。【方法】35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按照有无咽部解剖生理异常,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每组根据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随机均分为3... 【目的】探讨气囊-面罩、食管-气管导管盲插法和经口气管插管法在心肺复苏中(CPR)的应用价值。【方法】35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按照有无咽部解剖生理异常,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每组根据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随机均分为3组,A组常规CPR时即使用气囊-面罩通气;B组常规CPR时即行食管-气管导管盲插法;C组常规CPR时即行气管导管经口插管法。比较3种方法建立人工通气所需时间,复苏过程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复苏成功率。【结果】正常组气囊-面罩通气复苏成功率最差(P<0.01),异常组食管气管导管盲插法复苏成功率最高(P<0.01)。【结论】经口气管内插管是临床最常用和有效的建立高级气道的方法,在异常情况下,食管气管导管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面罩 食管气管导管 经口气管内插管 心肺复苏
下载PDF
第三代喉罩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迪建 罗杜娟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将第三代喉罩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中,比较两者在维持通气效果、置入难易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几方面的优劣。方法将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PLMA组,n=30)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组(ET... 目的将第三代喉罩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中,比较两者在维持通气效果、置入难易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几方面的优劣。方法将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PLMA组,n=30)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组(ETC组,n=30),两组均在快诱导下分别插入第三代喉罩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维持通气,观察两种装置插入的情况,维持通气的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低等。结果两组在置管成功率、心血管反应、通气效果、防止反流等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C组术后咽喉痛高于PLMA组,在一次插入到位率、导管密闭性方面逊于PLMA组。结论第三代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中较食管联合导管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喉罩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紧急建立气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宁宁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966-966,974,共2页
关键词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紧急 建立气道
下载PDF
改良性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气管插管困难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毅平 刘林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55-856,共2页
目的 :观察将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下称ETC)行技术改进并试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ETC用于 3 4例气管插管困难病人 ,插管困难的原因分别为高喉头及 (或 )小下颌 19例 ,颈椎病或强直性脊柱炎致颈部活动困难 11例 ,下颌关节... 目的 :观察将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下称ETC)行技术改进并试用于气管插管困难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ETC用于 3 4例气管插管困难病人 ,插管困难的原因分别为高喉头及 (或 )小下颌 19例 ,颈椎病或强直性脊柱炎致颈部活动困难 11例 ,下颌关节活动受限 4例。结果 :3 4例病人中改插ETC一次成功者 2 5例 ,有 7例改以中间进路或右侧进路后成功 ,仅 2例因盲探置入困难在喉镜辅助下置入 ,置入ETC所用时间 (2 2 6± 7 3 )s。所有病人麻醉手术中的SpO2 、PETCO2 、及气道压均无明显变化 ,SpO2 均≥ 98% ,PETCO2 均≤ 40mmHg。通过对ETC所作的技术改进 ,使特殊吸痰管经ETC进入气道吸痰成为可能。插管后采用简单的抽气试验能立即断明ETC的位置。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性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导管插入术 插管方法 人工呼吸
下载PDF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喉罩盲探插管及普通气管插管用于诊前救治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凯伟 黄春燕 +2 位作者 马秀英 李双伏 吕荣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5期137-138,共2页
目的比较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喉罩盲探插管(LMA)及普通气管插管在诊前救治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需气管插管患者300例,随机分为ETC组、LMA组及普通气管插管组各100例。比较各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每次插管... 目的比较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喉罩盲探插管(LMA)及普通气管插管在诊前救治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需气管插管患者300例,随机分为ETC组、LMA组及普通气管插管组各100例。比较各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每次插管所需时间及插管后不良反应。结果 ETC组及LM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均高于普通气管插管组,一次插管所需时间均短于普通气管插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普通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TC组与LM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一次插管所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C和LMA较普通气管插管在诊前救治效果更佳,但ETC和LMA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喉罩盲探插管 气管插管 急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