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疏肝散对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食管内脏高敏感性外周敏化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雷红玮 张慧 李聚林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柴胡疏肝散加减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肝胃不和证患者血清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探讨其对食管内脏高敏感性外周敏化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2例符合NERD肝胃不和证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对酸刺激和(或... 目的:通过研究柴胡疏肝散加减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肝胃不和证患者血清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探讨其对食管内脏高敏感性外周敏化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2例符合NERD肝胃不和证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对酸刺激和(或)机械扩张刺激的敏感性分为感知过敏组17例与感知正常组25例。两组患者经基础治疗后,皆连续口服柴胡疏肝散免煎剂8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P、CG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感知正常组食管初始感知阈值(IPT)、最大耐受疼痛阈值(MPT)较感知敏感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血清SP、CGRP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感知敏感组较感知正常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的疗效机制可能改善了食管内脏高敏感性的外周敏化环节,抑制外周敏感性,降低血清SP、CGRP的水平;柴胡疏肝散对食管外周敏感性异常的作用更佳,对感知正常组其疗效机制或作用方式另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反流病 柴胡疏肝散 食管内脏高敏 外周敏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