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高分辨测压与钡餐造影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凤 郭峰 +4 位作者 许闽广 王华南 王敏 郑颜萍 李国铨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21期2761-2764,共4页
目的评价食管高分辨测压与钡餐造影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食管运动障碍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并采用2013 ACR/EULAR分类标准诊断的28例SSc... 目的评价食管高分辨测压与钡餐造影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食管运动障碍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并采用2013 ACR/EULAR分类标准诊断的28例SSc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在消化科就诊,有食管相关症状的15例非SSc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短时间内先后进行食管钡餐及食管高分辨测压检查。以2013ACR/EULAR分类标准为诊断SSc金标准,利用ROC曲线以及线性加权weighted kappa系数比较食管高分辨测压与钡餐造影诊断SSc的一致性。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食管高分辨率测压参数的差异。通过Spearman双变量线性相关检验探讨病例组患者食管运动障碍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高分辨测压与食管钡餐诊断方法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SSc食管受累,测压法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93.33%,钡餐法敏感性71.00%,特异性为53.33%;食管高分辨测压诊断方法与金标准诊断结果较一致,weighted kappa系数为0.20(P<0.05),钡餐法诊断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不一致,weighted kappa系数为0.18(P>0.05);病例组患者的食管下扩约肌长度、食管收缩前沿速度以及食管远端收缩积分分别为(2.50±0.72)cm、(1.96±0.44)cm/s、(1067.21±43.83)mmHg·s·c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1±0.29)cm、(3.81±0.36)cm/s、(1680.93±45.66)mmHg·s·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中,食管运动障碍与抗拓扑异构酶抗体(抗Scl-70)阳性及年龄有线性相关(r=0.577、0.465,P<0.05),与发病年限、性别、抗核抗体(ANA)等临床参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高分辨率测压与食管钡餐均可用于SSc患者消化道受累的诊断与评估,但测压法优于钡餐法,临床可依据所依托医院的技术特点开展相应检查;食管下扩约肌长度可用于SSc食管受累的诊断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 食管钡餐 食管长度 食管收缩前沿速度 诊断一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