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战斗机空战训练课目推拉效应动作发生频率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翔兰 余仁桥 《航空军医》 2000年第4期150-151,共2页
目的 了解某型高性能战斗机在空战训练课目中推拉效应动作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方法 回顾分析某型单座高性能战斗机单机战斗特技和双机空战截击课目飞行参数记录中的加速度数据,统计导致推拉效应的飞行动作的频数及该动作G负荷的变化幅度... 目的 了解某型高性能战斗机在空战训练课目中推拉效应动作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方法 回顾分析某型单座高性能战斗机单机战斗特技和双机空战截击课目飞行参数记录中的加速度数据,统计导致推拉效应的飞行动作的频数及该动作G负荷的变化幅度。结果 这两个飞行课目中,34.1%的起落有推拉效应动作。单机战斗特技比双机空战截击出现推拉效应动作的频率高,G值变化幅度也大。结论 某型高性能战斗机空战训练飞行中存在可以导致推拉效应的飞行动作,这是一种危险因素,应予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加速度 推拉效应 飞行安全
原文传递
飞行加速度对固体发动机后封头绝热层烧蚀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书贤 陈林泉 刘霓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9,共3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后封头绝热层的炭化烧蚀率与飞行加速度有关。概述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情况,着重讲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后封头内绝热层烧蚀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绝热层在加速度作用下烧蚀率明显不同。在加速度作用下,... 固体火箭发动机后封头绝热层的炭化烧蚀率与飞行加速度有关。概述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情况,着重讲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后封头内绝热层烧蚀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绝热层在加速度作用下烧蚀率明显不同。在加速度作用下,后封头内绝热层的炭化烧蚀率小于静止状态的炭化烧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加速度 固体火箭发动机 绝热层 炭化烧蚀率
下载PDF
歼击机飞行员运用抗荷动作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壁砖 陶宁安 +3 位作者 景百胜 陈标 李全安 邹艳 《航空军医》 2004年第6期251-252,共2页
现代战斗机上的抗荷装备不能完全满足防护需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中由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G-LOC)发生率比较高。美国空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25%,美国海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14%,造成飞行员的空... 现代战斗机上的抗荷装备不能完全满足防护需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中由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G-LOC)发生率比较高。美国空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25%,美国海军飞行员G-LOC的发生率为14%,造成飞行员的空中失能,严重危胁飞行安全。正确的抗荷动作是预防G-LOC的有效措施。为了解我军飞行员对飞行加速度作用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抗荷动作训练,我们进行了有关抗荷动作问题的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包括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在内的歼击机部队飞行员,均为男性,年龄22~45岁,飞行总时间210~3200 h。1.2 方法根据飞行训练大纲中各课目产生加速度的特点和已经进行过的抗荷训练情况拟定问卷,采用多选和问答两种题型,共分10项:①为什么要做抗荷动作,其原理如何?②抗荷动作有几种形式?你采用的是哪种类型?要领是什么?③做抗荷动作的最佳时机及身体的正确姿势?④第一次知道抗荷动作的时间及传授人?⑤是否接受过规范的抗荷动作训练?训练时间、地点?⑥你在飞行中是否有过灰视、黑视?首次发生灰视、黑视时的总飞行时间是多少小时?当时的飞行动作是什么?⑦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加速度 抗荷劝作
原文传递
飞行加速度对发动机内粒子轨迹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强 何国强 +2 位作者 胡春波 王国辉 蔡体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共4页
利用Euler Lagrange模型方程 ,对发动机内的三维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不同过载组合、不同粒子直径、不同壁面恢复系数对发动机燃烧室内粒子的聚集部位、浓度分布、冲刷速度、冲刷角度等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在纵向和横向过... 利用Euler Lagrange模型方程 ,对发动机内的三维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不同过载组合、不同粒子直径、不同壁面恢复系数对发动机燃烧室内粒子的聚集部位、浓度分布、冲刷速度、冲刷角度等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在纵向和横向过载相等的情形下 ,粒子的最大聚集密度随过载量的增加 ,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 ,最大聚集点随过载量的增加向流动方向移动 ,过载量的大小对粒子的冲刷角度、冲刷速度影响较大 ;在相同工况下 ,随粒子直径的增加 ,最大聚集部位向流动方向移动 ,最大聚集密度增加 ;随粒子壁面恢复系数恢复得减小 ,最大聚集部位向发动机头部移动 ,最大聚集密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加速度 固体火箭发动机 粒子轨迹 过载组合 粒子直径 壁面恢复系数 燃烧室
下载PDF
惯性制导及其应用
5
作者 赵坚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高中 物理教学 导弹 飞行加速度 测量 惯性制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