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豹》:以电影为布施
1
作者 王音洁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雪豹》突出的主题是人的慈悲、人与环境的相处,但重点仍然是万玛才旦永不停步的思想。不竭的创造力站在道德律法和救赎伦理之外,让创造者证明自身。创造行为具有自足的价值,其目标指向自我之外,展现人的个性又蕴含人的共性。以《雪豹... 《雪豹》突出的主题是人的慈悲、人与环境的相处,但重点仍然是万玛才旦永不停步的思想。不竭的创造力站在道德律法和救赎伦理之外,让创造者证明自身。创造行为具有自足的价值,其目标指向自我之外,展现人的个性又蕴含人的共性。以《雪豹》勾连万玛的作品,回望我们与普通藏人的一次次照面,“普通人”不再是标签而是探索世界的坐标。展现他们多样的世界,在展现后的理解中体会自由,这是万玛才旦生命的布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世界共和国 创造伦理学 颠倒柏拉图主义 布施
原文传递
再论重复与“柏拉图主义”的美学图像主题——从尼采到德勒兹
2
作者 宋涛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8-23,共6页
重复与"柏拉图主义"的美学图像,作为古典时期柏拉图的理念论隐含的同一律重复,被学界确立为美学人学基本命题的出发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以来,在柏拉图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成为"差异性重复... 重复与"柏拉图主义"的美学图像,作为古典时期柏拉图的理念论隐含的同一律重复,被学界确立为美学人学基本命题的出发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以来,在柏拉图这一主题的基础上,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成为"差异性重复何以可能"的逻辑前提,从而肯定个体性;德勒兹进一步将重复即差异思想,落实到主体的意识活动中,从而完成了"颠倒柏拉图主义"的哲学使命。有关柏拉图"重复"主题的发展和演化,一方面为当下的主体性美学建构提供了融合、互补的宏观视域;另一方面,主体的差异面向实质上也是对"柏拉图主义"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 柏拉图主义的美学图像 颠倒柏拉图主义 完善柏拉图主义
下载PDF
从“上帝死了”到“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对尼采“虚无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听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7-40,共4页
尼采把虚无主义的诞生归结到其所否定的柏拉图主义虚设的瓦解,也即:上帝死了之后。海德格尔对尼采的研究首先是对于当时对尼采哲学所谓的"虚无主义"问题的批驳与澄清。海氏对于尼采的虚无主义给予了"仍是在传统形而上学... 尼采把虚无主义的诞生归结到其所否定的柏拉图主义虚设的瓦解,也即:上帝死了之后。海德格尔对尼采的研究首先是对于当时对尼采哲学所谓的"虚无主义"问题的批驳与澄清。海氏对于尼采的虚无主义给予了"仍是在传统形而上学遗忘存在之中思考虚无主义"的结论,称尼采只是"颠倒的柏拉图主义"。海氏对尼采之"虚无主义"的深刻误读说明其思想的"形而上学"痕迹及其无视尼采的生命本体论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上帝死了 虚无主义 颠倒柏拉图主义 生命
下载PDF
西方“形象社会”理论的实质:颠倒的柏拉图主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应全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30,共9页
紧随西方学者,中国学者如今也不断用审美化来描述当今中国社会(主要是当今的中国城市社会),但在何谓审美化的问题上却往往莫衷一是。其中,最引入注目的也许是用形象化来界定审美化,把社会的审美化理解为社会的形象化。本文认为,由萨特... 紧随西方学者,中国学者如今也不断用审美化来描述当今中国社会(主要是当今的中国城市社会),但在何谓审美化的问题上却往往莫衷一是。其中,最引入注目的也许是用形象化来界定审美化,把社会的审美化理解为社会的形象化。本文认为,由萨特想象说、德博尔"景象社会"说、波德里亚"类象"说、杰姆逊"平面化"说共同构成了西方主流"形象社会"理论的基本谱系。该理论始终贯穿着激进左派的基本立场,对形象社会持毫不留情的批判态度,但该理论常常把形象化与外观化、符号化、印象化、影像化不加分别地混在一起,而其核心则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影像"概念,即与"真实存在"的事物相对的"去真实化"的事物。所以,该理论的实质是尼采式"颠倒的柏拉图主义",植根于"真实存在——去真实存在"的问题框架。对于如此狭隘的一种理论,中国学者大可不必顶礼膜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社会 影像 真实存在 去真实存在 颠倒柏拉图主义
下载PDF
文化柏拉图主义
5
作者 范志军 《科学文化评论》 2007年第4期88-96,共9页
对于诗与哲学,艺术与科学的文化纷争,柏拉图和青年尼采代表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立场:一个确立了柏拉图主义的文化观,另一个颠倒了柏拉图主义的文化观;一个基于灵魂从意见到理念的转向,对真理的爱欲建立了从艺术到科学的文化价值等级秩序,... 对于诗与哲学,艺术与科学的文化纷争,柏拉图和青年尼采代表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立场:一个确立了柏拉图主义的文化观,另一个颠倒了柏拉图主义的文化观;一个基于灵魂从意见到理念的转向,对真理的爱欲建立了从艺术到科学的文化价值等级秩序,另一个则根据对生命的悲观体验,为生活辩护的需要确立了从科学到艺术的文化价值等级秩序。他们对于古代两种文化争执的裁决将启发我们如何来解决现代的两种文化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与科学之争 文化柏拉图主义 颠倒的文化柏拉图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