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琛 曹旭华 +4 位作者 马志昭 郑俊青 张皓峰 胡福广 王立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602-606,共5页
目的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的60例烟雾病(MMD)患者分析,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在MMD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MMD患者60例,结合术前及术后头颅CT... 目的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的60例烟雾病(MMD)患者分析,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在MMD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MMD患者60例,结合术前及术后头颅CT血管造影(CTA)及CT灌注成像(CTP),客观评估其预后。结果 60例患者,均在经颅多普勒(TCD)辅助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38例术后症状消失,16例术后症状改善,1例术后遗留言语不利,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4例术后肢体肌力较术前下降,1例患者71岁死亡)。所有患者术后5~7d复查头颅CTA,可见颅内外搭桥血管通畅。术后3~6个月随访,4例并发症患者均较出院时有所恢复,其余55例患者症状消失,未再出现相关脑血管病事件,复查头颅CTA及CTP可见颅内外搭桥血管通畅,同侧脑组织血流供应较术前改善。结论 MMD是一种常见的颅底异常脑血管网病,可分为出血型和缺血型,其中缺血型多见,可有反复发作等特点。该病的成人患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儿童患者可行硬膜翻转颞肌贴附术。随着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发展,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成为目前治疗MMD最常用的方法,其对于改善患者脑血流供应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大脑中动脉搭桥 经颅多普勒 CT灌注成像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脑血流的评估及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改良Rankin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新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讨论CT灌注成像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脑血流的评估及与改良Rankin量表(mR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颞浅... 目的讨论CT灌注成像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脑血流的评估及与改良Rankin量表(mR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烟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并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接受CT灌注成像,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mRS、KPS、MBI评分均比术前、术后7 d高(P<0.05),而mRs低于术前及术后7 d;术后3个月,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流量容量(rCBV)比术前、术后7 d高(P<0.05),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指标比术前、术后7 d低(P<0.05)。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可有效改善烟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缺血区域侧支循环代偿,改善颅内缺血,而CT灌注成像能有效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血管循环 梗死 大脑中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下载PDF
同血管重建手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泮双军 张玉 +5 位作者 侯勇 王剑峰 柴海飞 赵志新 胡小铭 臧贻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98-1002,共5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STA-MCA+EDAMS)以及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EDAMS)治疗成人烟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重建术治疗...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STA-MCA+EDAMS)以及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EDAMS)治疗成人烟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重建术治疗的47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纯EDAMS者21例(EDAMS组),其中出血型烟雾病14例,缺血型烟雾病7例;接受STA-MCA联合EDAMS者26例(STA-MCA+EDAMS组),其中出血型烟雾病17例,缺血型烟雾病9例。比较2组术前1 d及术后3、6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按出血型和缺血型分别比较2种术式术后3、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出血型烟雾病中STA-MCA+EDAMS组术后6个月的缓解率为94.1%(16/17),EDAMS组为57.1%(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MCA+EDAMS组术后3、6个月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高于EDAMS组,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低于EDAMS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管是出血型烟雾病还是缺血型烟雾病,两种术式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以及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脑-硬膜-动脉-肌贴敷术 神经功能 脑血流力学
原文传递
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护理 被引量:15
4
作者 袁巧玲 王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8期36-37,共2页
对30例烟雾病患者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手术均顺利,25例缺血型患者均于出院时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出血型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同术前;随访3~12个月无1例发生再出血。提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保持血压平稳;积极... 对30例烟雾病患者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手术均顺利,25例缺血型患者均于出院时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出血型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同术前;随访3~12个月无1例发生再出血。提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保持血压平稳;积极给予抗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改善脑微循环;预防颅内出血、吻合血管闭塞及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术后护理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彦昊 李宏宇 关振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采用Rankin score(mRS)评分及对照研究对成人烟雾病患者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TA-MCA)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23例烟雾病患者,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STA-MCA-EMS)进行治疗,应用改良mRS... 目的采用Rankin score(mRS)评分及对照研究对成人烟雾病患者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TA-MCA)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23例烟雾病患者,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STA-MCA-EMS)进行治疗,应用改良mRS评分对手术前1d、手术后1周及手术后3月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术后临床症状均有缓解;3例行双侧STA-MCA-EMS,20例为单侧手术;术后以MRA及CTA评估吻合口情况,通畅性均改善良好。手术前1 d、手术后1周、手术后3月的mRS评分分别为3.04±1.35分、2.89±1.64分、1.39±1.52分,术前1 d与术后1周的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前1 d与术后3 m mRS评分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周与术后3月mRS评分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全组病死率为0。结论 STA-MCA-EDAS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肌贴敷术 治疗
下载PDF
全脑CT灌注联合4D-CTA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血流动力学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贺敬红 乔英 +1 位作者 张华 李健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732-1735,共4页
目的 使用第三代双源CT“一站式”全脑CT灌注(CTP)联合4D-CT血管成像(CTA)探讨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病人的病例资料。所有纳入... 目的 使用第三代双源CT“一站式”全脑CT灌注(CTP)联合4D-CT血管成像(CTA)探讨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病人的病例资料。所有纳入病人均于术前、术后行全脑CTP联合4D-CTA检查,然后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划定特定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OI),取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灌注时间(TTD)、起始时间(TTS)以及达峰反应时间(TMax)的参数值。采用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CTP参数的差异。利用4D-CTA图像直观观察血管吻合口及侧支循环形成状况。结果 25例病人手术前后全脑CT灌注成像结果显示,术前患侧ROI的灌注参数值CBF较健侧明显减少(P<0.01),MTT、TTD、TTS、TMax均较健侧明显延长(P<0.01),CBV则与健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病变区CBF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MTT、TTD、TTS、TMax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CBV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TA可清楚显示桥血管及吻合口。结论 全脑CTP联合4D-CTA检查可对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对术前及手术效果的评估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CT灌注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国胜 胡福广 +6 位作者 梁朝辉 李琛 刁勋 王立群 武强 谢松旺 郭洪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MMD)的疗效。方法分析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30例成人缺血性MM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DSA或CTA示26例吻合口通畅良好;颅脑灌注成像示21例脑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MMD)的疗效。方法分析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30例成人缺血性MM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DSA或CTA示26例吻合口通畅良好;颅脑灌注成像示21例脑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发生脑梗死3例和过度灌注1例,TIA6例,但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术前均明显减少。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能有效增加成人缺血性MMD患者脑血流量,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烟雾病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结果
下载PDF
一站式脑CT成像对烟雾病诊断及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再通与脑灌注恢复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沈文超 赵磊 +1 位作者 乔刚 许洋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9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CT灌注成像对烟雾病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桥血管再通及手术前后脑血流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CT科行320排CT灌注成像检查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30例烟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30名健康体... 目的:探讨320排CT灌注成像对烟雾病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桥血管再通及手术前后脑血流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CT科行320排CT灌注成像检查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30例烟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仅行CT全脑灌注成像,观察组采用一站式CT脑成像与DSA成像对于侧枝循环评估的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行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患者桥血管走行及显示情况,比较两组局部脑血容量(rCBV)、局部脑血流量(rCBF)、胸苷三磷酸(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延迟时间(DLY)等脑灌注参数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行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烟雾病患者,术后CTA均能显示颞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搭桥血管,显示率100%(30/30)。观察组rCBV、rCBF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7,t=2.924;P<0.05),观察组TTP、MTT及DLY值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45,t=9.950,t=5.391;P<0.05)。结论:320排CT灌注成像技术可通过一次性对比剂注射,实现全脑的动态4D信息采集,反映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并能准确的评价患者术后搭桥血管情况,对于烟雾病的早期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大脑中动脉搭桥 一站式脑CT CT血管造影(CTA) 灌注成像 脑血流变化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正友 孔令胜 +4 位作者 韩光魁 李根华 冯嵩 刘阳 靳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3501-3504,共4页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和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60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缺血型46例,出血型14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DSA检...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和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60例成人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缺血型46例,出血型14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DSA检查确诊为烟雾病并行以STA-MCA吻合术为主的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结果 52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6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好转,1例患者术后因并发左额颞部脑梗死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恶化,1例患者术后1年再次脑出血破入脑室.结论 STA-MCA吻合术能有效改善缺血性烟雾病的症状和降低出血性烟雾病的再出血概率,故STA-MCA吻合术是治疗成人烟雾病合理而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烟雾病 成人
原文传递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疗效 被引量:8
10
作者 辛和平 陶胜忠 +2 位作者 牛光明 刘展 张鹏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137-5138,共2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搭桥组)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贴敷组)。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复查测定脑血流改变,评...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搭桥组)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贴敷组)。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复查测定脑血流改变,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神经影像学结果,并根据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有效和无效的判定,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搭桥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血流阻力降低;搭桥组术后1年造影与术后3个月造影比较,颞浅动脉随时间推移出现逐渐增粗的现象,且颅内显影血管亦明显增粗、增多;搭桥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贴敷组,无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贴敷组(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流,不良并发症较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闭塞性脑血管病 血流力学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早期治疗动脉瘤或烟雾病出血5例报告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刚 冯文峰 +8 位作者 张国忠 李明洲 苟艳霞 赵友霞 宋烨 何小艳 刘丹 肖浩江 漆松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54-556,共3页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是脑血运重建重要的技术,尽管COSS研究的阴性结果不支持颅内外搭桥在颈动脉闭塞外科治疗中应用。但在需要牺牲载瘤动脉的复杂动脉瘤、烟雾病等疾病中,颅内外搭桥仍是一线治疗方案。大部分颅内外搭桥手术...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是脑血运重建重要的技术,尽管COSS研究的阴性结果不支持颅内外搭桥在颈动脉闭塞外科治疗中应用。但在需要牺牲载瘤动脉的复杂动脉瘤、烟雾病等疾病中,颅内外搭桥仍是一线治疗方案。大部分颅内外搭桥手术是择期手术,但在脑出血急性期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动脉瘤术中需替代载瘤动脉血运,则需尽早行颅内外搭桥术以避免缺血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 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期搭桥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近期效果的评测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涯南 马志昭 +3 位作者 曹旭华 郑俊青 张皓峰 王立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385-38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TA-MCA)治疗烟雾病(MMD)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对58例MMD的患者行STA-MCA治疗,于术前1d、术中血管吻合前后、术后8d给予TCD监测,术后及术后3个月行CTA随访术后疗效。结果 ...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TA-MCA)治疗烟雾病(MMD)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对58例MMD的患者行STA-MCA治疗,于术前1d、术中血管吻合前后、术后8d给予TCD监测,术后及术后3个月行CTA随访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MCA狭窄处流速较术前降低(P<0.05),频谱形态较术前好转,且狭窄远心端血流方向逆转证实MCA远端由STA向颅内供血;术中STA与MCA吻合前后STA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8dSTA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说明术后经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血流再分配,颅外动脉血通过STA向颅内MCA远端缺血区域供血,并且明显改善缺血症状。结论 通过监测颅内血流的频谱及流速的改变,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有效评价STA-MCA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经颅多普勒超声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侯晓鹏 范益民 +1 位作者 刘晓东 苗旺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应用及CT脑灌注成像对术前、术后脑血流量及手术效果的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18例患者,脑...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应用及CT脑灌注成像对术前、术后脑血流量及手术效果的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18例患者,脑血管造影或CT脑血管成像提示单侧血管闭塞或严重狭窄;术前行脑CT灌注成像,通过评估感兴趣区内相关指标,明确是否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脑血流动力学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按照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患者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以及CT灌注成像,通过测量术后相关指标,与术前进行比较,评估手术患者的血管吻合口状况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状况。所有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搭桥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CT灌注成像显示患侧脑血流量明显较术前升高(t=-6.443,P<0.05),平均通过时间明显减少(t=6.270,P<0.05),峰值时间也减少(t=3.574,P<0.05)。术后12周随访NIHSS评分较术前下降(t=3.310,P<0.05),神经功能症状有明显缓解。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通过增加手术侧的脑血流量,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缺血区域的脑血流量,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血管闭塞性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有改善。CT灌注成像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术前评估及术后评价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CT灌注成像
原文传递
烟雾病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的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泽东 封娣 +5 位作者 冯岩 曹旭华 郑俊青 马志昭 张皓峰 王立群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烟雾病(MMD)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的疗效。方法 MMD患者59例,STA-MCA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应用mRS评分方法评估术前1 d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 目的观察烟雾病(MMD)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的疗效。方法 MMD患者59例,STA-MCA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应用mRS评分方法评估术前1 d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TCD测量术中血管吻合前MCA流速及流向;血管吻合后,分别测量吻合口MCA近心端、MCA远心端流速及流向。结果术前1 d与术后3个月mRS评分分别为(1.12±0.892)、(0.41±0.698)分,手术前后比较,P <0.05。术前MCA流速、术后MCA近心端流速、术后MCA远心端流速分别为(8.00,6.00)、(52.00,50.00)、(21.00,31.00),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烟雾病患者STA-MCA搭桥术中朝向大脑中动脉近心端实施血管吻合疗效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搭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大脑中动脉近心端 血管吻合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6
15
作者 姚庆东 张福生 +3 位作者 张国顺 殷会咏 张一平 孟艳举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对照组行单纯颞肌贴敷术。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术前1 d,两组生活能力评分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MRS量表评分均较术前1 d有所下降,研究组该量表评分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肌贴敷术 联合治疗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CT灌注成像评估脑血运重建治疗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欧阳光 徐海涛 +4 位作者 吴立权 朱晓楠 陶祥 陈治标 黄书岚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5期801-804,808,共5页
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来研究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通术(EDMS)对脑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包括烟雾病和非烟雾病缺血性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并评估手术治疗对烟雾病和非烟雾病缺血性疾病疗效的... 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来研究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通术(EDMS)对脑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包括烟雾病和非烟雾病缺血性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并评估手术治疗对烟雾病和非烟雾病缺血性疾病疗效的差异。方法:比较手术前与术后3个月感兴趣区域(ROI)相关参数,如: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的变化。并对搭桥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术后新发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事件,术后3个月通过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结果:和术前CT灌注结果相比,烟雾病组与非烟雾病组患者术后相对脑血流量(rCBF)均显著增加(P〈0.05);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均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术后相对脑血容量(rCBV)及相对达峰时间(rTTP)变化并不明显。28例搭桥患者在术后随访3月到1年均无明显脑出血或脑梗复发,也无新的神经功能恶化,NIHSS评分总分较术前下降。结论::STA-MCA加EDMS是治疗烟雾病和非烟雾病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式。CT灌注是定量评估术前及术后脑灌注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CT灌注成像 -大脑中动脉搭桥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燕婷 黎劭学 +7 位作者 白小欣 陈锦华 蔡军 邹志敏 林浩 李颖彬 陈锐聪 黄胜平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8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采用氙CT评价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回顾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中药联合手术治疗前后的氙CT脑血流灌注平均值及mRS平均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患者的脑血流量较术前增加,mRS评分改善(... 目的采用氙CT评价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回顾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中药联合手术治疗前后的氙CT脑血流灌注平均值及mRS平均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患者的脑血流量较术前增加,mRS评分改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改善患者术侧的脑血流量,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eCT 医药疗法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脑缺血
下载PDF
杂交手术早期治疗血肿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11例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文清 黄绳跃 +4 位作者 冯文峰 漆松涛 温玉星 黄为琰 陈忠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72-1577,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杂交手术室早期治疗未发生脑疝的血肿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采用杂交手术早期治疗11例血肿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术中DSA、球囊临时阻断技术辅助及显微手术相结... 目的探讨应用杂交手术室早期治疗未发生脑疝的血肿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采用杂交手术早期治疗11例血肿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术中DSA、球囊临时阻断技术辅助及显微手术相结合妥善处理动脉瘤及清除血肿,其中5例采用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1 artery,ST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术中DSA造影评估桥血管通畅性后,行血管内球囊闭塞术孤立动脉瘤;6例动脉瘤行塑形夹闭术,术中DSA造影评估动脉瘤夹闭效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11例患者在发病后72 h内于杂交手术室完成动脉瘤杂交手术并清除血肿, 5例采用STA-MCA搭桥患者手术顺利,术中造影均通畅,一期行动脉瘤孤立术。6例采用动脉瘤塑形夹闭术,术中DSA提示4例需要调整动脉瘤夹,其中3例穿支血管误夹,1例夹闭不全,调整后均夹闭满意。术后并发小灶性脑梗死1例,癫痫1例,余患者术后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对11例患者术后3~24个月行临床随访,随访期间未见动脉瘤复发或破裂出血,均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mRS为0分3例(27.3%),1分6例(54.5%),3分1例(9.1%),4分1例(9.1%)。结论对于难以直接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血肿型前循环复杂动脉瘤,应用杂交手术室早期治疗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脑内血肿 杂交手术室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动脉瘤孤立术 动脉瘤夹闭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烟雾病直接搭桥术后脑血流的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刁勋 胡福广 +7 位作者 梁朝辉 王立群 李琛 李国胜 张皓峰 马志昭 田剑光 赵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方法探讨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对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本院就诊的烟雾病患者35例,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确诊为烟雾病。分别于术前、术后7d检查头颅CTP,在术侧及对侧根据...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方法探讨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对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本院就诊的烟雾病患者35例,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确诊为烟雾病。分别于术前、术后7d检查头颅CTP,在术侧及对侧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划定相应位置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取得各参数后,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行颞浅-大脑中动脉搭桥术,94%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较术前增加,平均通过时间(MTT)较前缩短,达峰时间(TTP)无明显变化。术前、术后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两两比较P<0.05。相对达峰时间(rTTP)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CTP)对烟雾病直接搭桥术患者术前、术后脑血流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灌注成像 烟雾病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近期效果的超声血流动力学评估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雨萌 刘玉梅 +1 位作者 谌燕飞 邢英琦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0-256,共7页
目的应用血管超声对颞浅动脉(STA)-大脑中动脉(MCA)搭桥术术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评估STA-MCA搭桥术的通畅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因MCA、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或烟雾病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 目的应用血管超声对颞浅动脉(STA)-大脑中动脉(MCA)搭桥术术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评估STA-MCA搭桥术的通畅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因MCA、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或烟雾病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STA-MCA搭桥术,术前血管病变经超声检查诊断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且术前行颅脑MRI检查及CT灌注检查的患者38例共41个手术半球为手术组。对照组纳入颈动脉及颅内动脉超声均未见明显异常的20位健康人40个半球。比较对照组及手术组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患侧ST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MV)、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频谱形态及流量,双侧颈外动脉(ECA)、双侧MCA的PSV、EDV、PI、RI及频谱形态,患侧MCA远段血流方向、PSV、EDV、PI、RI及频谱形态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①STA-MCA搭桥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STA内径、PSV、MV及流量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手术组3个复查时间点STA流量逐步减低(均P<0.05);STA内径、PSV、MV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STA-MCA搭桥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STA/ECA PI及RI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减低(0.61±0.15、0.61±0.16、0.65±0.12比0.96±0.13,均P<0.01;0.76±0.11、0.75±0.12、0.79±0.09比0.96±0.17,均P<0.01)。结论血管超声检查可以作为STA-MCA搭桥术后长期随访的主要无创检查方法。围手术期时STA流量明显升高,至术后1年时流量较围手术期减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水平,达到"稳态"。STA/ECA PI及RI比值可作为评估桥血管通畅性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 烟雾病 脑血管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