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集斯案与清朝统治回部初期的伯克政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科杰 《西域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64,170,共11页
清朝统治回部初期,在各城回众之中,仍残留着视阿奇木伯克为“主”乃至自守一方的旧有观念,霍集斯拒纳朝廷贡赋及额敏和卓父子、鄂对等军功伯克争夺阿奇木之位即由此产生。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廷运用灵活的政治手段,先是将霍集斯等回部望... 清朝统治回部初期,在各城回众之中,仍残留着视阿奇木伯克为“主”乃至自守一方的旧有观念,霍集斯拒纳朝廷贡赋及额敏和卓父子、鄂对等军功伯克争夺阿奇木之位即由此产生。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廷运用灵活的政治手段,先是将霍集斯等回部望族迁往京城,后又对回部政治传统中阿奇木与属众的“主—仆”名分予以限制,提出“中外一家,惟知共主”,“皇帝之外,再无诺颜”的统治观念,废除伯克世袭,进而根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抑制了分离倾向,使中央军政力量得以深入回部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帝 霍集斯案 额敏和卓 鄂对 伯克政治
原文传递
清至民国时期新疆维吾尔族札萨克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建华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9-157,共9页
清朝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实行伯克制的统治方式,“惟哈密、吐鲁番以札萨克制”。札萨克制是清至民国时期新疆维吾尔族社会制度史的重大课题,但囿于文献资料的零散与缺乏,国内外有关这一专题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笔者根据清至民国时期... 清朝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实行伯克制的统治方式,“惟哈密、吐鲁番以札萨克制”。札萨克制是清至民国时期新疆维吾尔族社会制度史的重大课题,但囿于文献资料的零散与缺乏,国内外有关这一专题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笔者根据清至民国时期的有关文献,结合实地考察所得资料,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哈密、吐鲁番回部归附清朝的过程 清朝建立初年,新疆地区尚处在准噶尔蒙古的统治之下,锐意统一全国的清王朝,极力想将新疆地区纳入其统治范围。“哈密于我边塞,相去最近”。清朝注意新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萨克 额敏和卓 吐鲁番 哈密 维吾尔人 鲁克沁 新疆维吾尔族 准噶尔部 民国时期 郡王
原文传递
中原井渠法与吐鲁番坎儿井 被引量:5
3
作者 钟兴麒 《西域研究》 CSSCI 1995年第4期36-43,共8页
中原井渠法与吐鲁番坎儿井钟兴麒吐鲁番坎儿井的起源,是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拙著《吐鲁番坎儿井源流丛考》,支持王国维《西域井渠考》关于新疆坎儿井源于“中国旧法”的观点。关中等地在深层上石中凿井,“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 中原井渠法与吐鲁番坎儿井钟兴麒吐鲁番坎儿井的起源,是学术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拙著《吐鲁番坎儿井源流丛考》,支持王国维《西域井渠考》关于新疆坎儿井源于“中国旧法”的观点。关中等地在深层上石中凿井,“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的井渠法,与吐鲁番坎儿井的结构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坎儿井 井渠 额敏和卓 经世文编 新疆 地表径流 王国维 维吾尔 直井
下载PDF
论哈密达尔汉伯克额贝都拉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希隆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4-80,共7页
本文认为,关于哈密达尔汉伯克额见都拉之父为阿拉伯布教先驱或秃黑鲁帖木尔七世孙的说法并不可靠。额贝都拉前之四世皆为哈密伯克,是土著维吾尔人,叶尔羌汗系在哈密的统治结束之后,额贝都拉以土著伯克的身份服属于准噶尔,成为噶尔... 本文认为,关于哈密达尔汉伯克额见都拉之父为阿拉伯布教先驱或秃黑鲁帖木尔七世孙的说法并不可靠。额贝都拉前之四世皆为哈密伯克,是土著维吾尔人,叶尔羌汗系在哈密的统治结束之后,额贝都拉以土著伯克的身份服属于准噶尔,成为噶尔丹任命的达尔汉伯克,开始崛起。噶尔丹东侵喀尔喀蒙古后,哈密成为其供给基地,维吾尔人不堪侵扰,颇见都拉遂接受清朝的招抚,背准投清。额贝都拉投清,对噶尔丹及其残部的覆灭,对清朝统一新疆的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奠定了其家族在新疆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使哈密成为其家族的世袭领地,哈密长期保持着土司制性质的札萨克旗制和落后的农奴制生产关系,从而影响到当地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 噶尔丹 维吾尔人 吐鲁番 额敏和卓 伯克 策妄阿拉布坦 叶尔羌 新疆 札萨克
原文传递
清朝统治下的吐鲁番 被引量:4
5
作者 佐口透 朱风 《世界民族》 1987年第4期49-59,共11页
一、吐鲁番郡王家的变迁吐鲁番郡壬家以额敏和卓为始祖。额敏和卓的原文是 Imin Khwāja Bek(Bg),在18世纪中期的吐鲁番盆地,曾作为当地有势力的人物登场。他的祖父 azrt Mir abib-Allan Vali-Allan Sūfi Khwajam 及父 azrt Niyāz Khw... 一、吐鲁番郡王家的变迁吐鲁番郡壬家以额敏和卓为始祖。额敏和卓的原文是 Imin Khwāja Bek(Bg),在18世纪中期的吐鲁番盆地,曾作为当地有势力的人物登场。他的祖父 azrt Mir abib-Allan Vali-Allan Sūfi Khwajam 及父 azrt Niyāz Khwajam Akhond 为世所知,而在清朝史料(《回疆通志》卷四)中也各以索丕(苏菲)和卓、尼雅斯和卓的名字出现。据说索丕和卓是哈拉(喀喇)和卓的阿訇、尼雅斯和卓是吐鲁番的大阿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地区 额敏和卓 吐鲁番盆地 鲁克沁 清朝 喀什噶尔 伯克 托克逊 叶尔羌 统治
原文传递
共创中华:额敏和卓所部东迁瓜州生活考
6
作者 李静 赵璐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70,共9页
清朝前中期,额敏和卓率领吐鲁番维吾尔族东迁瓜州是“各民族共创中华”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生动例证。迁居瓜州的维吾尔族和当地各民族形成了交错互嵌的居住格局,共同增进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各民族移民构建了以农耕为主、多种经... 清朝前中期,额敏和卓率领吐鲁番维吾尔族东迁瓜州是“各民族共创中华”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生动例证。迁居瓜州的维吾尔族和当地各民族形成了交错互嵌的居住格局,共同增进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各民族移民构建了以农耕为主、多种经济手段并存的生计方式,共同助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清朝对额敏和卓所部采取的优待措施和管理制度增强了维吾尔族的国家认同,为维吾尔族与各民族同胞共同守卫新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奠定了基础,为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结构推进到新疆地区提供了借鉴。从“各民族共创中华”视角分析额敏和卓所部东迁瓜州一事,突出显示维吾尔族与各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做出的伟大贡献,对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敏和卓 维吾尔族 东迁瓜州 共创中华
原文传递
清代新疆的回屯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希隆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44-52,共9页
对于中国历史上周边屯田问题的研究,多注重于内地军民在边疆地区的活动和作用,似乎边疆少数民族与这一问题无关。其实,早在西汉昭帝时,新疆少数民族即已在著名的轮台垦区屯田。本文所要探讨的清代新疆的回屯,不仅是清代新疆屯垦史中的... 对于中国历史上周边屯田问题的研究,多注重于内地军民在边疆地区的活动和作用,似乎边疆少数民族与这一问题无关。其实,早在西汉昭帝时,新疆少数民族即已在著名的轮台垦区屯田。本文所要探讨的清代新疆的回屯,不仅是清代新疆屯垦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军民一起,开发边疆地区,为祖国统一作出过贡献的一个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新疆 维吾尔人 边疆地区 伊犁河谷 清实录 额敏和卓 中国历史 屯田 边疆少数民族 乾隆年间
下载PDF
清朝统治下的吐鲁番(下) 三、吐鲁番郡王属领的成立 被引量:4
8
作者 佐口透 《世界民族》 1982年第3期46-49,共4页
利用从1745年开始的准噶尔王国的内讧和分裂,清朝从1754年着手征讨准噶尔,1760年完全灭亡了准噶尔王国。此事不仅对于瓜州和肃州的吐鲁番人,而且对吐鲁番盆地的政治和社会,导致了大的变动。1754年,瓜州吐鲁番人早已受到影响。即,这一年... 利用从1745年开始的准噶尔王国的内讧和分裂,清朝从1754年着手征讨准噶尔,1760年完全灭亡了准噶尔王国。此事不仅对于瓜州和肃州的吐鲁番人,而且对吐鲁番盆地的政治和社会,导致了大的变动。1754年,瓜州吐鲁番人早已受到影响。即,这一年额敏和卓“在瓜州编旗队,置管旗章京、副管旗章京、佐领、骁骑校各员,如哈密例。”这表明札萨克辅国公额敏和卓所部被编为旗,仍准在吐鲁番盆地享有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地区 额敏和卓 吐鲁番盆地 准噶尔 札萨克 清朝 瓜州 乾隆 社会变动 肃州
原文传递
吐鲁番伯克莽噶里克归附始末考——兼论清朝对吐鲁番的初步治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曲强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4-65,共12页
吐鲁番伯克莽噶里克是准噶尔任命的吐鲁番地区统治者,于清军征讨达瓦齐之际归附清朝,结束了吐鲁番地区长期游离于中原王朝统治之外的历史。莽噶里克的归附使清军在西域有了重要的军事和后勤基地,加速了准噶尔的灭亡和控制回部的进程。... 吐鲁番伯克莽噶里克是准噶尔任命的吐鲁番地区统治者,于清军征讨达瓦齐之际归附清朝,结束了吐鲁番地区长期游离于中原王朝统治之外的历史。莽噶里克的归附使清军在西域有了重要的军事和后勤基地,加速了准噶尔的灭亡和控制回部的进程。莽噶里克归附后,清朝着手调整当地在长期追随准噶尔期间形成的统治秩序,将额敏和卓迁回吐鲁番,牵制莽噶里克的势力。又为其编设旗佐,将扎萨克制度引入,吐鲁番形成了东西分治的政治格局。莽噶里克卷入叛乱被杀后,其部众暂时被交由额敏和卓管束。为了防止额敏和卓家族在吐鲁番一家独大,清朝又多次调整吐鲁番政治格局,设置辟展办事大臣、吐鲁番领队大臣等予以分权,反映出清朝极为灵活务实的边疆统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噶里克 吐鲁番 额敏和卓 准噶尔 西域
原文传递
清朝统一新疆斗争中的维吾尔族功臣史迹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礼洪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11-19,共9页
关键词 额敏和卓 维吾尔族 乾隆帝 吐鲁番 喀什噶尔 清政府 叶尔羌 阿克苏 乾隆皇帝 伯克
下载PDF
清前期吐鲁番维吾尔人迁居瓜州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希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100-107,共8页
清前期吐鲁番维吾尔人迁居瓜州是清代民族关系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考察这一事件,对于了解清前期的平准战事,清廷与维吾尔族的关系,以及清代新疆统治制度的形成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本文拟对吐鲁番维吾尔人迁居瓜州的原因、清政府的... 清前期吐鲁番维吾尔人迁居瓜州是清代民族关系史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考察这一事件,对于了解清前期的平准战事,清廷与维吾尔族的关系,以及清代新疆统治制度的形成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本文拟对吐鲁番维吾尔人迁居瓜州的原因、清政府的对待政策、这次迁徙的历史作用和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一清代前期,额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割据新疆,称雄西北。康熙年间,其首领噶尔丹率军侵入喀尔喀三部牧地,致使三部残破,“死者相枕”。康熙帝亲统六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维吾尔人 额敏和卓 清廷 清前期 瓜州 巴里坤 准噶尔部 清军 噶尔丹
下载PDF
清代前期吐鲁番维吾尔族移居瓜州始末记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羽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9-24,共6页
雍正、乾隆时期,吐鲁番维吾尔族移居瓜州,是清史上一个著名事件,一直是许多清史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但由于清代官书对此记载较粗略,许多具体事实不为人们所知,因而致使一些研究文章,对这个事件的叙述,令人有隔雾观花之叹。1981年,笔者... 雍正、乾隆时期,吐鲁番维吾尔族移居瓜州,是清史上一个著名事件,一直是许多清史研究者感兴趣的课题。但由于清代官书对此记载较粗略,许多具体事实不为人们所知,因而致使一些研究文章,对这个事件的叙述,令人有隔雾观花之叹。1981年,笔者到第一历史档案馆翻阅档案时,偶然见到了有关这个问题的一些档案材料,又查阅了有关的地方志,有关这个历史事件的许多具体事实,算是清晰一些了,因而据以草成这篇“始末”,以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所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吐鲁番 额敏和卓 瓜州 准噶尔 清政府 雍正 回民 二十年 地方志
下载PDF
伊宁市回族和清真寺史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玉磷 《回族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85-88,共4页
伊宁市回族和清真寺史略马玉磷伊宁市是中国边睡重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维、汉、回、哈、蒙、锡伯等32个民族30万儿女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一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花园城市。回族移居伊宁有300多年历史,与当地各族人民... 伊宁市回族和清真寺史略马玉磷伊宁市是中国边睡重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维、汉、回、哈、蒙、锡伯等32个民族30万儿女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一素有“塞外江南”之称的花园城市。回族移居伊宁有300多年历史,与当地各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的生产生活中,文化风俗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宁市 回族清真寺 新疆伊犁 回民 回族穆斯林 额敏和卓 宗教界人士 回族干部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准噶尔部
原文传递
乾隆帝进军西北失误续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森坡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2年第2期75-82,共8页
1988年10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边疆史地科学讨论会上,笔者向大会提交了《乾隆进军西北失误刍议》一文,提出乾隆帝统一天山南北,为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包括:一、对... 1988年10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边疆史地科学讨论会上,笔者向大会提交了《乾隆进军西北失误刍议》一文,提出乾隆帝统一天山南北,为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包括:一、对待达瓦齐的失策;二、错用阿睦尔撤纳;三、急躁冒进,粮饷不足;四、自树敌国,黑水被围。当时限于篇幅,只写了乾隆失误的一部分,今将乾隆失误的其他几方面予以阐述,以就教于中外明清史专家和广大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帝 阿睦尔撒纳 喀尔喀蒙古 厄鲁特 乾隆二十二年 准噶尔部 桑斋多尔济 额敏和卓 参赞大臣 二十年
原文传递
新疆访古
15
作者 西悟 《紫禁城》 1992年第3期18-20,42,共4页
新疆,古称西域。早在先秦时期就与中原地区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史籍中均可见有关新疆地区山川地理、物产名胜的记录。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又成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古老的历史,神秘的传说,千百年来... 新疆,古称西域。早在先秦时期就与中原地区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史籍中均可见有关新疆地区山川地理、物产名胜的记录。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又成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古老的历史,神秘的传说,千百年来一直令人神往。高昌故城在令人向往的吐鲁番,古迹甚多,首屈一指的当属高昌故城。其遗址在离吐鲁番县城东40馀公里。高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约在公元前一世纪由西汉王朝驻西域的屯田军队所建置,《汉书》称之为“高昌壁”。两汉魏晋时期,管理屯田的戊己校尉均驻在此,故又名“戊己校尉城”。此後,历为前凉高昌郡郡治、麴氏高昌王国国都、唐西州州治和回鹘高昌王都,至明初始废,前後共计一千五百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己校尉城 西域地区 高昌壁 西汉王朝 高昌郡 古丝绸之路 额敏和卓 阿帕克和卓 前凉 香妃墓
下载PDF
为维护祖国统一功勋卓著的额敏和卓
16
作者 魏然 肖征 《今日新疆》 2010年第14期51-51,共11页
在吐鲁番木纳尔清真寺旁,有一座凌空矗立的额敏塔(又名苏公塔),它刚劲挺拔,圆柱形塔身线条优美,收放自如,自底到顶一色灰黄色土砖,质朴而不失庄严。立身塔下,抬头仰视,有如置身一幅雄美壮丽的立体装饰画中。人们只知道这座建于200年前... 在吐鲁番木纳尔清真寺旁,有一座凌空矗立的额敏塔(又名苏公塔),它刚劲挺拔,圆柱形塔身线条优美,收放自如,自底到顶一色灰黄色土砖,质朴而不失庄严。立身塔下,抬头仰视,有如置身一幅雄美壮丽的立体装饰画中。人们只知道这座建于200年前的古塔是维吾尔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但对这座古塔的修建者额敏和卓家族的事迹大多知之不详。额敏塔记载着一部各民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17世纪,准噶尔贵族逐步统一卫拉特各部,盘踞天山南北,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这一势力与清廷对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敏和卓 额敏 苏公塔 祖国统一 古塔 拉特 莽噶里克 清朝政府 收放自如 天山南北
全文增补中
吐鲁番 黄土与葡萄的交响诗
17
作者 路痴 《中国体育(中英文版)》 2006年第9期78-83,8,共2页
八月初的哈密夜晚,依然有一丝丝凉意从我所住的宾馆窗子遁入室内。次日,继续向西仅仅几个小时车程,进入了吐鲁番地界,立刻,所有的感官被酷热包围。当空的烈日炙烤着土黄色的大地、民房和路边的麻扎。荒漠上热气蒸腾,从车窗吹进的风也丝... 八月初的哈密夜晚,依然有一丝丝凉意从我所住的宾馆窗子遁入室内。次日,继续向西仅仅几个小时车程,进入了吐鲁番地界,立刻,所有的感官被酷热包围。当空的烈日炙烤着土黄色的大地、民房和路边的麻扎。荒漠上热气蒸腾,从车窗吹进的风也丝毫没有凉意。不过,这里并不是什么生命的禁区、相反,这个季节的吐鲁番正是瓜果丰茂的好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河城 土黄色 黄昏时分 额敏和卓 外来者 额敏 苏公塔 镇国公 转了 会葬
全文增补中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总目录 被引量:1
18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喀什师范学院 额敏和卓 维吾尔语 袁义 楚辞学 唯物主义思想 选注 黄建华 薛宗正 论鲁迅
下载PDF
额敏塔小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柳洪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67-76,共2页
相传额敏塔是苏赉满为纪念其父额敏和卓于乾隆四十三年修建的,这是以讹传讹,历史的真实并非如此。 塔门外侧立有一方石碑,是我们了解修塔有关史实的重要依据。碑身高1.32、宽0.78米,用汉文、察合台文两种文字阴刻而成。现将汉文碑文标... 相传额敏塔是苏赉满为纪念其父额敏和卓于乾隆四十三年修建的,这是以讹传讹,历史的真实并非如此。 塔门外侧立有一方石碑,是我们了解修塔有关史实的重要依据。碑身高1.32、宽0.78米,用汉文、察合台文两种文字阴刻而成。现将汉文碑文标点转录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敏和卓 碑文 乾隆皇帝 汉文 察合台 郡王 回历 吐鲁番 十三年 清真寺
下载PDF
清代吐鲁番札萨克旗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希隆 夏晔勇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60,153,共14页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额敏和卓受封札萨克辅国公二十余年后,吐鲁番札萨克旗才正式设立于瓜州。该旗初设时计有15个佐领,并在之后基本维持了这一建制。由于吐鲁番札萨克旗为清朝统一新疆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额敏和卓家族受...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额敏和卓受封札萨克辅国公二十余年后,吐鲁番札萨克旗才正式设立于瓜州。该旗初设时计有15个佐领,并在之后基本维持了这一建制。由于吐鲁番札萨克旗为清朝统一新疆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额敏和卓家族受到清朝的倚重,在获封爵位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均居于回部上层首位。其后,为防患于未然,清朝曾及时削弱了吐鲁番札萨克旗的实力。此外,札萨克旗制下的落后生产关系,也曾阻碍当地社会的全面发展。新疆建省后,吐鲁番改土归流,札萨克旗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回部 吐鲁番 额敏和卓 札萨克旗 改土归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