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两种手术入路血肿清除效果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剑
洪顺明
+1 位作者
杜海斌
李建强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外侧裂-岛叶入路和额中回皮质入路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9-10至2022-01在北京昌平医院手术的108例HBGH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
目的探讨外侧裂-岛叶入路和额中回皮质入路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9-10至2022-01在北京昌平医院手术的108例HBGH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额中回入路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血肿清除率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1.63%±0.77%,高于对照组(82.82%±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GH患者采用经额中回入路清除血肿,血肿清除率高,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中
回
入
路
侧裂岛叶
入
路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微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入路初步探讨
2
作者
余吉勇
文婷彝
+2 位作者
熊国祥
彭清
邹滔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HICH)的不同手术入路的安全性及疗效性,为该技术的手术入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HICH)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额中回入路组(22例)...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HICH)的不同手术入路的安全性及疗效性,为该技术的手术入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HICH)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额中回入路组(22例)和经颞皮质入路组(20)例。对比两组不同手术入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种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皮质损伤大小、血肿清除率及术后一月GOS评分上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经额中回入路在皮质损伤大小、血肿清除率及近期预后率上均优于经颞皮质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手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手术
入
路
额中
回
入
路
颞皮质
入
路
血肿清除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苏国军
韩瑞璋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手术治疗,记录两组血肿清除量、手术时间、骨窗大小、出血量、切口长度、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窗大小、切口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血肿清除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生活质量评分在70分以上者占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的总有效率和75.0%的生活质量评分70分以上占有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高血压
并发症
脑出血
额中
回
入
路
透明套管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
17
4
作者
黄保胜
李立新
+4 位作者
陈功
张寅
徐华中
张雅旋
王天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48-1551,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与实施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
目的:探讨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与实施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的颅内血肿清除满意率、总有效率、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神经纤维束损毁程度、预后良好率等。结果:观察组颅内血肿清除满意率高于对照组(100.0%vs.90.0%,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vs.86.0%,P<0.05)。手术时间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vs.10.0%,P<0.05)。手术后,颅内压、NIHS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FA)值、相对各向异性(rFA)值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预后良好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0.0%vs.74.0%,P<0.05)。结论: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颅内血肿清除效果,更有效地降低颅内压,修复神经功能及神经纤维束损伤,改善预后,还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经
额中
回
入
路
神经内镜
颅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崔永华
夏咏本
+3 位作者
李爱民
张立勇
韩清
陈恒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66-3768,共3页
目的:分析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17例(A组),以传统的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该类患者27例为对照组(B组),并相互比较。结果:随访1~6个月,按GO...
目的:分析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17例(A组),以传统的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该类患者27例为对照组(B组),并相互比较。结果:随访1~6个月,按GOS评分。A组,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B组,恢复良好3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9例。A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是治疗重型脑室铸形血肿的有效手段,能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室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经
额中
回
入
路
脑室外引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HICH的效果
被引量:
2
6
作者
温理军
吴丁娟
+1 位作者
肖步云
张万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9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远安县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开颅组和...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远安县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各42例。开颅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内镜组实施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的颅内压,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内镜组总有效率为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留血肿量均少于开颅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开颅组,术后ICU时间短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镜组颅内压低于开颅组,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开颅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预后情况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可提高HICH患者临床疗效,促进术后恢复,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经
额中
回
入
路
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
预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右侧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第三脑室巨大胶样囊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叶维坤
谢明祥
+4 位作者
廖鑫
王博
续岭
孙飞吉
肖顺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总结经右侧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第三脑室巨大胶样囊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右侧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例第三脑室巨大胶样囊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变全切除,...
目的 总结经右侧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第三脑室巨大胶样囊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右侧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例第三脑室巨大胶样囊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变全切除,脑脊液循环通畅。术后病理证实为胶样囊肿。术后半年复查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有症状的第三脑室胶样囊肿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吸出囊内容物,直视下双手操作、分离囊壁与血管粘连,手术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胶样囊肿
第三脑室
神经内镜
右侧
额中
回
入
路
梗阻性脑积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额中回皮质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
被引量:
1
8
作者
邓国军
李东海
+3 位作者
汪阳
曾而明
李美华
洪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经额中回皮质入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额中回皮质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l5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
目的总结并分析经额中回皮质入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额中回皮质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l5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14例,4分2例,3分1例(术后2年死于其他疾病),失访3例。结论额中回皮质入路具有手术损伤小、术野暴露清楚等优点,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的首选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肿瘤
额中
回
皮质
入
路
显微神经外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两种手术入路血肿清除效果比较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剑
洪顺明
杜海斌
李建强
机构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神经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神经外科
出处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590-59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外侧裂-岛叶入路和额中回皮质入路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方法选取2019-10至2022-01在北京昌平医院手术的108例HBGH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额中回入路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血肿清除率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1.63%±0.77%,高于对照组(82.82%±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GH患者采用经额中回入路清除血肿,血肿清除率高,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关键词
额中
回
入
路
侧裂岛叶
入
路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微创
Keywords
ventriculostomy through middle frontal gyrus approach
trans-sylvian insular approach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hematoma evacu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入路初步探讨
2
作者
余吉勇
文婷彝
熊国祥
彭清
邹滔滔
机构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3期129-13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HICH)的不同手术入路的安全性及疗效性,为该技术的手术入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4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HICH)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额中回入路组(22例)和经颞皮质入路组(20)例。对比两组不同手术入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种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皮质损伤大小、血肿清除率及术后一月GOS评分上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经额中回入路在皮质损伤大小、血肿清除率及近期预后率上均优于经颞皮质入路。
关键词
神经内镜手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手术
入
路
额中
回
入
路
颞皮质
入
路
血肿清除率
Keywords
endoscopic surgery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surgical approach
middle frontal approach
transcortical approach
hematoma clearance rate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苏国军
韩瑞璋
机构
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
出处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进行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手术治疗,记录两组血肿清除量、手术时间、骨窗大小、出血量、切口长度、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窗大小、切口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血肿清除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生活质量评分在70分以上者占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的总有效率和75.0%的生活质量评分70分以上占有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高血压
并发症
脑出血
额中
回
入
路
透明套管
疗效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
17
4
作者
黄保胜
李立新
陈功
张寅
徐华中
张雅旋
王天路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神经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48-1551,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青年医学人才基金(QNRC201685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BK20171064)
文摘
目的:探讨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与实施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的颅内血肿清除满意率、总有效率、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颅内压、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神经纤维束损毁程度、预后良好率等。结果:观察组颅内血肿清除满意率高于对照组(100.0%vs.90.0%,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vs.86.0%,P<0.05)。手术时间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vs.10.0%,P<0.05)。手术后,颅内压、NIHS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各向异性(FA)值、相对各向异性(rFA)值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预后良好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0.0%vs.74.0%,P<0.05)。结论: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颅内血肿清除效果,更有效地降低颅内压,修复神经功能及神经纤维束损伤,改善预后,还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高血压脑出血
经
额中
回
入
路
神经内镜
颅内血肿清除术
分类号
R743.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崔永华
夏咏本
李爱民
张立勇
韩清
陈恒林
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66-3768,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17例(A组),以传统的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该类患者27例为对照组(B组),并相互比较。结果:随访1~6个月,按GOS评分。A组,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B组,恢复良好3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9例。A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是治疗重型脑室铸形血肿的有效手段,能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重型脑室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经
额中
回
入
路
脑室外引流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HICH的效果
被引量:
2
6
作者
温理军
吴丁娟
肖步云
张万林
机构
远安县人民医院
出处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9期121-12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远安县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各42例。开颅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内镜组实施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的颅内压,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内镜组总有效率为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留血肿量均少于开颅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开颅组,术后ICU时间短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镜组颅内压低于开颅组,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开颅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预后情况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可提高HICH患者临床疗效,促进术后恢复,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经
额中
回
入
路
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
预后
Keywords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mall bone window craniotomy hematoma removal
Trans-middle frontal gyrus approach transparent cannula neuroendoscopic surgery
Prognosis
分类号
R651.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右侧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第三脑室巨大胶样囊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叶维坤
谢明祥
廖鑫
王博
续岭
孙飞吉
肖顺武
机构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00-402,共3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成果[2019]4438号)
遵义市科技计划课题[遵义科合HZ字(2019)102号]。
文摘
目的 总结经右侧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第三脑室巨大胶样囊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右侧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1例第三脑室巨大胶样囊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变全切除,脑脊液循环通畅。术后病理证实为胶样囊肿。术后半年复查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有症状的第三脑室胶样囊肿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吸出囊内容物,直视下双手操作、分离囊壁与血管粘连,手术安全可控。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胶样囊肿
第三脑室
神经内镜
右侧
额中
回
入
路
梗阻性脑积水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651.1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额中回皮质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
被引量:
1
8
作者
邓国军
李东海
汪阳
曾而明
李美华
洪涛
机构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6,共3页
文摘
目的总结并分析经额中回皮质入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额中回皮质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l5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术后6个月GOS评分:5分14例,4分2例,3分1例(术后2年死于其他疾病),失访3例。结论额中回皮质入路具有手术损伤小、术野暴露清楚等优点,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的首选入路之一。
关键词
脑室肿瘤
额中
回
皮质
入
路
显微神经外科
Keywords
cerebral ventricle neoplasms
middle frontal gyrus approach
microneurosurgery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651.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两种手术入路血肿清除效果比较
孙剑
洪顺明
杜海斌
李建强
《武警医学》
CAS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神经内镜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入路初步探讨
余吉勇
文婷彝
熊国祥
彭清
邹滔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苏国军
韩瑞璋
《浙江创伤外科》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黄保胜
李立新
陈功
张寅
徐华中
张雅旋
王天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经额中回入路联合脑室灌洗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
崔永华
夏咏本
李爱民
张立勇
韩清
陈恒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经额中回入路透明套管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HICH的效果
温理军
吴丁娟
肖步云
张万林
《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经右侧额中回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第三脑室巨大胶样囊肿合并梗阻性脑积水1例并文献复习
叶维坤
谢明祥
廖鑫
王博
续岭
孙飞吉
肖顺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经额中回皮质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侧脑室前部肿瘤
邓国军
李东海
汪阳
曾而明
李美华
洪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