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有尾两栖动物皮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陆宇燕
-
机构
山东省烟台师范学院生物系
-
出处
《经济动物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34-37,共4页
-
文摘
本文对我国特产的有尾两栖动物黑斑肥螈( Pachytriton brevipes) ,中国瘰螈( Para mesotriton c .chiensis) 和东方蝾螈( Cynopus orientalis) 的皮肤及其颗粒腺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3 种动物皮肤的结构和厚度有一定的差异,东方蝾螈和中国瘰螈的皮肤角化程度高,皮肤表面粗糙,有小疣粒和窿突;而肥螈的皮肤较光滑,颗粒腺聚集形成背嵴和耳后腺,尾部颗粒腺非常丰富,具有重要的防御天敌功能,也是可持续利用的药用资源。
-
关键词
皮肤
颗粒腺
药用资源
结构
有尾两栖动物
黑斑肥螈
东方瘰螈
东方蝾螈
-
Keywords
Salamander
Skin
Granular gland
Medicine
-
分类号
S865.49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S864.1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大凉疣螈皮肤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宁宁
刘绍龙
曾麟
-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8,F0003,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182)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2005DKA21403)资助
-
文摘
对大凉疣螈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的皮肤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其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度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结构相同。皮肤表面粗糙,表皮角质化程度较高。表皮与真皮相接处毛细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常向表皮突起,突起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背部毛细血管密度大于腹部。皮肤中含有丰富的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疏松层浅表。真皮中有丰富的皮肤腺:粘液腺体积较小,分布遍及全身,腹侧密度较大;颗粒腺体积较粘液腺大,主要分布在耳区、体背两侧及尾背侧,形成耳后腺、背嵴、尾部颗粒腺区等特殊结构。
-
关键词
大凉疣螈
皮肤
组织学
颗粒腺
粘液腺
-
Keywords
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
skin
histology
granular gland
mucous gland
-
分类号
Q954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海南原指树蛙皮肤腺体的组织学结构观察
- 3
-
-
作者
何巧玲
邓可
崔建国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0-852,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000313)
两栖爬行动物行为学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项目(No.2022JDTD0026)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2NSFSC1736)。
-
文摘
两栖动物皮肤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外分泌腺体遍布全身,这些腺体释放的分泌物在繁殖、交流和防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组织学技术,对海南原指树蛙(Kurixalus hainanus)头部、背部、体侧、颏部以及腹部的皮肤样本进行了显微结构(包括H.E、AB-PAS和Masson三色染色方法)和超微结构的观察,并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皮肤厚度、腺体分布和大小进行了统计分析。显微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原指树蛙的皮肤中仅有黏液腺(Ⅰ型黏液腺和Ⅱ型黏液腺)和颗粒腺,未发现特化腺体。皮肤腺体的种类未发现性别差异,但同性别个体的皮肤厚度、腺体的分布和大小存在部位差异,且这些指标在特定部位存在性别差异。皮肤厚度的差异可能与海南原指树蛙的运动方式和繁殖方式相适应,腺体分布和大小的差异可能与防御功能和性别二态性有关。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黏液腺含有中、高电子密度的黏液颗粒;颗粒腺的分泌颗粒有接触相融的现象,可能是一种物质成熟的阶段性反应。本研究为蛙类皮肤结构、腺体种类和分布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后续开展海南原指树蛙挥发性分泌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
关键词
蛙类
石蜡切片
透射电镜
颗粒腺
黏液腺
-
Keywords
Anurans
Paraffin se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s
Mucous glands
Serous glands
-
分类号
Q954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