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物质(上) 被引量:138
1
作者 陆坤权 刘寄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29-635,共7页
颗粒物质是地球上存在最多、最为人们所熟悉的物质类型之一 .大量颗粒组成的离散态物质体系具有特别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颗粒物质表现出许多不同于固、液、气物质的奇特现象和独特的运动规律 .由于对颗粒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解具有重要科学... 颗粒物质是地球上存在最多、最为人们所熟悉的物质类型之一 .大量颗粒组成的离散态物质体系具有特别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颗粒物质表现出许多不同于固、液、气物质的奇特现象和独特的运动规律 .由于对颗粒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解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背景 ,近十年来颗粒物质研究逐步成为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活跃领域 .文章综述了颗粒物质的一些主要特性 ,如颗粒物质的静态性质、振动行为、流动特性等 ,其中也包括文章作者的一些新近研究结果 .限于篇幅 ,文章分为上、下两部分发表 .第一部分在对颗粒物质作一般介绍后讨论颗粒物质的静态特性 ,第二部分则主要讨论颗粒物质振动时的行为和流动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粮仓效应 挤压膨胀 力链 颗粒分离 振动班图 颗粒
原文传递
静态堆积颗粒中的力链分布 被引量:95
2
作者 孙其诚 王光谦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67-4674,共8页
颗粒物质是由众多离散颗粒组成的软凝聚态物质,涉及多个物理层次结构和机制,是多尺度问题.首先阐述了颗粒物质多尺度力学的研究框架,指出颗粒间接触力链构成的细观尺度是核心,颗粒物质显示出的独特静态堆积特性和动态流变特性都与细观... 颗粒物质是由众多离散颗粒组成的软凝聚态物质,涉及多个物理层次结构和机制,是多尺度问题.首先阐述了颗粒物质多尺度力学的研究框架,指出颗粒间接触力链构成的细观尺度是核心,颗粒物质显示出的独特静态堆积特性和动态流变特性都与细观尺度力链的复杂演变规律直接相关.围绕着定量描述力链特征这一目标,采用严格的球形颗粒Hertz法向接触理论和Mindlin-Deresiewicz切向接触理论,对重力作用下12000个球心共面的二维等径颗粒静态堆积进行了离散动力学模拟,对力链分布特征、接触力规律等做了量化分析,考察了颗粒摩擦系数的影响.这些结果有利于从力链角度揭示颗粒静态和动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力链 离散模型 多尺度力学
原文传递
评估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引起的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综合风险函数 被引量:84
3
作者 Richard T.Burnett C.Arden Pope III +21 位作者 Majid Ezzati Casey Olives Stephen S.Lim Sumi Mehta Hwashin H.Shin Gitanjali Singh Bryan Hubbell Michael Brauer H.Ross Anderson Kirk R.Smith John R.Balmes Nigel G.Bruce Haidong Kan Francine Laden Annette Prüss-Ustün Michelle C.Turner Susan M.Gapstur W.Ryan Diver Aaron Cohen 何蓉 张伊人 金泰廙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98-903,共6页
[背景]评估由于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长期暴露引起的疾病负担,需要了解相对风险度(RR)函数的图形和幅度。然而,在世界上很多观察到高PM2.5环境浓度的地方,都缺乏足够的直接证据确定死亡RR函数的图形。[目的]建立可用于全球PM2.... [背景]评估由于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长期暴露引起的疾病负担,需要了解相对风险度(RR)函数的图形和幅度。然而,在世界上很多观察到高PM2.5环境浓度的地方,都缺乏足够的直接证据确定死亡RR函数的图形。[目的]建立可用于全球PM2.5暴露范围内成人死因的RR函数:缺血性心脏病(IHD)、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癌(LC)。建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发病的RR函数,用于估算〈5岁的儿童中死亡率和健康生活损失年数。[方法]通过整合现有的来自于环境空气污染(AAP)、二手烟草烟雾、家用固体烹饪用燃料和主动吸烟(AS)等研究的RR信息,拟合综合暴露-反应(IER)模型。采用颗粒物质的吸入剂量,通过转化AS暴露来估计全年PM2.5的暴露当量。在估算全球环境PM2.5浓度的基础上,得出各国的人群归因分数(PAFs)。[结果]与以往负担评估中使用的其他7种模型相比,IER模型是一种优越的RR预测方法。在不同国家中,归因于AAP暴露的PAF百分数各不相同,分别为:IHD,2~41;脑卒中,1~43;COPD,〈1~21;LC,〈1~25;ALRI,〈1~38。[结论]我们建立了一种以细颗粒物为基础的RR模型,它通过整合来自不同类型的燃烧所产生颗粒物排放的RR信息,涵盖全球范围的暴露。当获得新的RR信息时,可以对这个模型进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环境空气污染 风险函数 全球疾病负担 相对风险 慢性阻塞性肺病 全球环境 缺血性心脏病 颗粒物质 烟草烟雾
原文传递
颗粒物质(下) 被引量:62
4
作者 陆坤权 刘寄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3-721,共9页
关键词 颗粒物质 振动系统 颗粒对流 颗粒分离 颗粒流量 密度波
原文传递
奇异的颗粒物质 被引量:35
5
作者 厚美瑛 陆坤权 《新材料产业》 2001年第2期26-28,共3页
在人类生活的环境里,颗粒物质无所不在,从浩翰无垠的宇宙天体,到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从孕育生命的大地良田,到人迹罕见的荒漠沙丘;从维系生存的谷物瓜果,到工作生活的日常用品,人们熟悉的颗粒物质包括沙子、泥土、矿石、粮食、瓜果、盐... 在人类生活的环境里,颗粒物质无所不在,从浩翰无垠的宇宙天体,到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从孕育生命的大地良田,到人迹罕见的荒漠沙丘;从维系生存的谷物瓜果,到工作生活的日常用品,人们熟悉的颗粒物质包括沙子、泥土、矿石、粮食、瓜果、盐、糖、药丸、冰块、雪花、宇宙尘埃等等。 颗粒物在工业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混凝土是工业上使用最多的原材料之一,而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水泥与其他混凝料颗粒的排列配比。另据统计,全世界谷物及其他各种颗粒物的年产量为数百亿吨,其中包括煤、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粮仓效应 加压膨胀特性 应力分布 运动规律 成拱现象 崩塌现象
下载PDF
二维颗粒体系单轴压缩形成的力链结构 被引量:60
6
作者 孙其诚 金峰 +1 位作者 王光谦 张国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7,共8页
从接触力、能量分布和接触网络结构特点出发,提出了强力链的力大小(Fc)判据(Fc大于平均接触力〈F〉)和角度θc判据(θc=180/〈Z〉,其中〈Z〉是平均配位数),指出强力链和弱力链是本质不同的两类结构存在于颗粒体系中,其中强力链网络与体... 从接触力、能量分布和接触网络结构特点出发,提出了强力链的力大小(Fc)判据(Fc大于平均接触力〈F〉)和角度θc判据(θc=180/〈Z〉,其中〈Z〉是平均配位数),指出强力链和弱力链是本质不同的两类结构存在于颗粒体系中,其中强力链网络与体系的宏观性质直接相关.以二维颗粒体系的单轴压缩为例,计算发现了强力链长度的幂率分布规律,分析了侧向压力系数与相应强力链网络结构的关系:当内部强力链网络充分发育而不再变化时,侧向压力系数趋于稳定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力链 多尺度结构
原文传递
岩土类颗粒物质宏-细观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7
作者 孙其诚 程晓辉 +1 位作者 季顺迎 金峰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1-371,共21页
岩土类颗粒物质在自然界、工程建设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其运动特性的研究在力学界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在近20年开展的一系列小尺寸物理实验中,颗粒物质表现出许多新奇现象,人们从物理角度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统计力学中,颗粒固体的流体... 岩土类颗粒物质在自然界、工程建设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其运动特性的研究在力学界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在近20年开展的一系列小尺寸物理实验中,颗粒物质表现出许多新奇现象,人们从物理角度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统计力学中,颗粒固体的流体动力学等理论研究以及实验检测技术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刻地揭示了颗粒材料的物理机制,促使力学界对颗粒物质研究中原有的概念、假设、模型和理论进行重新认识.本文主要介绍颗粒物质的细观结构特点,以Rowe应力剪胀关系为例的宏细观研究思路,非线性、非弹性本构关系的细观推导,宏观强度与颗粒摩擦系数的关系,尺寸效应和相似关系等基础问题,介绍了岩土颗粒力学的新进展,介绍了常用的实验量测手段.基于我们的经验,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如分析颗粒离散元理论和计算细节;开展理想实验来验证理论和计算结果;结合迅速发展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开展高科学置信度大规模计算.目前,岩土类颗粒物质的宏细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到达实际工程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关的工程技术要取得实质进展,还需依赖颗粒物质等基础研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多尺度结构 岩土力学 地质灾害
下载PDF
颗粒体系中的骨架及力链网络 被引量:56
8
作者 孙其诚 辛海丽 +1 位作者 刘建国 金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3-87,共5页
颗粒物质是大量离散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体系,具有非连续和接触耗散等基本特征,其物理机制研究是近20年科学前沿之一。砂土就是典型的颗粒物质,土体中的有效应力是作用在土体骨架上的平均应力,土体变形主要来源于骨架上的颗... 颗粒物质是大量离散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体系,具有非连续和接触耗散等基本特征,其物理机制研究是近20年科学前沿之一。砂土就是典型的颗粒物质,土体中的有效应力是作用在土体骨架上的平均应力,土体变形主要来源于骨架上的颗粒位置,但对土体骨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物理描述。近期颗粒物质力学研究认为,体系中颗粒相互接触形成的网络结构是外荷载传递路径的物理基础,可能就是土力学所指的骨架。同时还发现,较大的力通常沿着准直线的路径传递,人们常把传递较大力、与该准直线路径对应的若干颗粒组成的链状结构,称为强力链;弱力链则传递较小力。力链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描述是颗粒物质研究的核心之一。以单轴侧限压缩数值模拟为例,对比说明了土体颗粒骨架与力链结构的关系,明确提出强力链网络决定颗粒体系的宏观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有效应力 力链 土骨架
下载PDF
颗粒物质与颗粒流 被引量:20
9
作者 鲍德松 张训生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14-517,共4页
颗粒物质研究是当前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主要是简单介绍颗粒物质的基本概念以及颗粒物质研究对工农业生产的意义,同时介绍国内外最近几年在颗粒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再报道作者在颗粒物质研究... 颗粒物质研究是当前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我国,对颗粒物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主要是简单介绍颗粒物质的基本概念以及颗粒物质研究对工农业生产的意义,同时介绍国内外最近几年在颗粒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再报道作者在颗粒物质研究方面的一些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颗粒 物理学 摩擦力 摩擦系数 颗粒 颗粒密度
下载PDF
颗粒物质的多尺度结构及其研究框架 被引量:35
10
作者 孙其诚 金峰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5-232,共8页
颗粒物质力学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文章作者认为,该学科是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因此提出了从实际应用中去发现科学问题,进而促进颗粒物质力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研究思路,并以土力学为例做了说明.土是岩石经风化作用,由重... 颗粒物质力学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文章作者认为,该学科是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因此提出了从实际应用中去发现科学问题,进而促进颗粒物质力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研究思路,并以土力学为例做了说明.土是岩石经风化作用,由重力、流水和风力等搬运和沉积而成的产物,是密集颗粒物质体系之一.土粒是构成土体骨架、传递载荷的基本单元,与颗粒间复杂分布的孔隙水、气体共同决定了土体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剪胀(剪缩)和应力路径相关等复杂特征.以研究密集分布颗粒体系的颗粒物质力学在近20年内得到充分发展,它侧重现象的机理分析和实验的精细检测,为土力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基于文章作者多年土力学和颗粒物质力学的研究经验,提出了土体具有多尺度结构的观点:除微观的单颗粒尺度和宏观土体尺度外,细观尺度的力链是颗粒接触力传递的路径,是存在于土体内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体.建立了初步的理论研究框架,提出了力链网络的复杂动力学响应决定土体复杂本构关系的基本设想.下一阶段将从理论分析、物理试验和基于自主开发的颗粒离散元模拟3个方面进行研究,逐渐充实土力学多尺度理论体系,以期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多尺度 力链 接触理论 液-固耦合
原文传递
竖直振动颗粒物厚层中冲击力分岔现象 被引量:21
11
作者 姜泽辉 李斌 +2 位作者 赵海发 王运鹰 戴智斌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73-1278,共6页
实验研究了竖直振动颗粒物厚层中颗粒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发现这种压力是脉冲式的 ,并表现出受振动加速度控制的倍周期分岔现象 .在颗粒层底部观察到颗粒密堆积在一起的聚集态 .聚集态内颗粒的自由程较小 ,并像一个整体一样运动 .
关键词 颗粒物质 混沌 倍周期分岔 非弹性碰撞 振动 冲击力
原文传递
冲击荷载下颗粒物质缓冲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季顺迎 李鹏飞 陈晓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1-307,共7页
颗粒物质是一种复杂的能量耗散体系.颗粒间的摩擦和黏滞作用可使冲击荷载引起的能量有效衰减,颗粒间的力链结构又可将瞬时局部冲击荷载进行空间扩展和时间延长,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为研究颗粒物质对冲击荷载的缓冲性能,本文采用重力作... 颗粒物质是一种复杂的能量耗散体系.颗粒间的摩擦和黏滞作用可使冲击荷载引起的能量有效衰减,颗粒间的力链结构又可将瞬时局部冲击荷载进行空间扩展和时间延长,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为研究颗粒物质对冲击荷载的缓冲性能,本文采用重力作用下球体冲击简内颗粒物质的试验系统,研究了简体底部作用力在颗粒材料、颗粒厚度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非规则颗粒具有更加良好的缓冲性能,粗颗粒的缓冲性能略高于细颗粒.颗粒厚度H是影响缓冲性能的重要因素,并存在一个临界厚度H_c.当H<H_c时,缓冲性能随H的增加而增强;当H>H_c时,H对缓冲效果的影响不再显著.以上研究是在同一冲击能量下进行的,而对于不同冲击能量下的H_c还需要深入开展.通过颗粒物质对冲击荷载缓冲性能的试验研究,可揭示颗粒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行为,为其在缓冲减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缓冲性能 能量消耗 冲击荷载
原文传递
基于离散元模拟筒仓贮料卸料成拱过程及筒仓壁压力分布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克瑾 肖昭然 王世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77-285,共9页
筒仓卸料时贮料作用在仓壁上的卸料压力出现骤然增大以及震荡分布的现象,该文从贮料的散体颗粒性入手,采用离散元法和模型试验法研究贮料在静止储粮状态和卸料过程中的力学行为,从细观颗粒层次探求卸料时贮料内部土拱效应与宏观仓壁卸... 筒仓卸料时贮料作用在仓壁上的卸料压力出现骤然增大以及震荡分布的现象,该文从贮料的散体颗粒性入手,采用离散元法和模型试验法研究贮料在静止储粮状态和卸料过程中的力学行为,从细观颗粒层次探求卸料时贮料内部土拱效应与宏观仓壁卸料压力增大及产生震荡的本质联系。模型为平底立筒仓,高1.0 m,宽0.5 m,卸料口直径0.1 m,数值模型填充20 400个球形单元,模型试验贮料为大豆。首先,通过分析卸料中仓底压力分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证实了卸料口附近拱效应的存在。然后选取结拱起始、结拱完成及拱塌落3个时间点仓内贮料的力链网络、竖向应力、横向应力、主应力方向和速度场分布,分析了卸料时的拱效应及其对仓壁卸料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卸料中,筒仓底部的卸料口附近有拱形成,其跨度为卸料口直径的4.0倍,高度为卸料口直径的2.5倍。随着物料的流出,卸料口附近的颗粒物质遵循"拱形成-拱塌落"的动态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筒仓卸料的动态成拱机制。深高比0.35处,动态压力修正系数最大为2.70。在深高比0.85处,结拱完成时的仓壁压力达到峰值3.57k Pa。分析结果表明,拱的形成是仓壁压力增大的根本原因,动态成拱机制则是宏观仓壁压力产生震荡的根本原因,仓壁压力峰值作用点和最大动态压力修正系数作用点并不一致。动态成拱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仓壁卸料压力分布规律,可为构建机理研究的筒仓结构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 数值方法 筒仓 仓壁压力 大豆 颗粒物质 细观研究
下载PDF
不同高度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吴水平 蓝天 +4 位作者 左谦 陶澍 边海 吴丹朱 穆怀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80,共5页
在天津地区 2 0m ,4 0m和 6 0m三个不同高度同步采集冬季大气颗粒物中PM10 样品 ,测定了 16种多环芳烃 (PAHs )含量 不同高度PM10 中PAHs的含量均表现出大气颗粒物中随高度先增后降的趋势 ,颗粒物质量中值直径 (MMD )也呈现类似规律 ,... 在天津地区 2 0m ,4 0m和 6 0m三个不同高度同步采集冬季大气颗粒物中PM10 样品 ,测定了 16种多环芳烃 (PAHs )含量 不同高度PM10 中PAHs的含量均表现出大气颗粒物中随高度先增后降的趋势 ,颗粒物质量中值直径 (MMD )也呈现类似规律 ,但PAHs总浓度的MMD则呈向上递增的趋势 不同高度PAHs的粒径分布差别不大 ,高分子量的PAHs主要集中在空气动力学直径Dp<2 μm的细颗粒上 ,而D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 PM10 多环芳烃(PAHs) 粒径分布 颗粒 颗粒物质 样品 MMD 含量 低分子量
下载PDF
影响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元生 解玉林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8年第2期37-43,共7页
影响文物保存环境因素作文献综述。内容分三部分:温湿度、光、污染气体(包括硫氧化物、臭氧、颗粒物质等等),各项因素对不同质地的文物影响程度不相同。各项因素之间产生的协同作用,其对文物的损伤后果更为严重。
关键词 文物保存 环境因素 温度 湿度 污染气体 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臭氧 甲醛 颗粒物质
下载PDF
通道宽度和初始流量对颗粒稀疏流-密集流转变临界开口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徐光磊 胡国琦 +4 位作者 张训生 鲍德松 陈唯 厚美瑛 陆坤权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75-878,共4页
通过实验研究斜面上二维颗粒流 ,当出口尺寸减小到临界值Dc 时 ,发生稀疏流到密集流的突变 .发现临界尺寸Dc 与初始流量和通道宽度有关 ,通道宽度一定的情况下 ,临界开口尺寸Dc 近似随初始流量Q0 的平方根增大 .在初始流量Q0 一定时 ,... 通过实验研究斜面上二维颗粒流 ,当出口尺寸减小到临界值Dc 时 ,发生稀疏流到密集流的突变 .发现临界尺寸Dc 与初始流量和通道宽度有关 ,通道宽度一定的情况下 ,临界开口尺寸Dc 近似随初始流量Q0 的平方根增大 .在初始流量Q0 一定时 ,临界开口尺寸Dc 随通道宽度W近似线性增大 .给出了这些关系的表达式 ,理论计算与实验观测结果一致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宽度 初始流量 颗粒物质 颗粒 稀疏流 密集流 临界开口尺寸 堵塞
原文传递
颗粒物质及其多尺度结构统计规律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光谦 孙其诚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1-7,共7页
颗粒物质是大量离散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体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比如泥石流、岩土和堰塞体等。与之相关的土力学和泥石流动力学等唯象理论发展较为完善,它们侧重于工程应用,对深层次的物理机制并没有深入研究。颗粒物质由... 颗粒物质是大量离散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体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比如泥石流、岩土和堰塞体等。与之相关的土力学和泥石流动力学等唯象理论发展较为完善,它们侧重于工程应用,对深层次的物理机制并没有深入研究。颗粒物质由于其离散性和强耗散性,相关凝聚态物理学和力学理论不能很好地应用,近20年来其基础研究是科学的前沿,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颗粒物质力学。该文首先简要回顾了颗粒物质的研究历史,理清了发展的脉络,对比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基于凝聚态物理学、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等科学成就,建立宏观性质的微观理论是颗粒物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了颗粒体系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结构特点,认为合理分割结构层次、正确理解不同层次的物理过程、确定它们之间的关联是颗粒物质机理研究取得突破的可行研究途径。以二维颗粒体系的单剪数值模拟实验为例,简单介绍了颗粒体系微观、细观和宏观等三个尺度的统计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质 力链 多尺度结构 接触网络 土骨架
原文传递
浑水泥沙粒径与含沙量对迷宫流道堵塞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牛文全 刘璐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1年第6期547-552,共6页
为客观评价浑水中泥沙特性对滴头流道堵塞的影响以及合理选择滴灌水质处理方法,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浑水间歇灌水测试,并提出了以滴头平均相对流量和灌水均匀度系数作为基本参数的滴头堵塞程度综合评价方法,比较分析了... 为客观评价浑水中泥沙特性对滴头流道堵塞的影响以及合理选择滴灌水质处理方法,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浑水间歇灌水测试,并提出了以滴头平均相对流量和灌水均匀度系数作为基本参数的滴头堵塞程度综合评价方法,比较分析了压力、含沙量以及泥沙粒径等变化对滴头堵塞比例和堵塞程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粒径小于0.1 mm的泥沙颗粒,工作压力对流道堵塞的影响非常显著,其次为泥沙粒径;滴头堵塞程度的大小是由粒径、含沙量、工作压力三者相互耦合作用引起的,且相互之间不存在单调相关关系.在实际灌水过程中,当灌溉水中含有较多小于0.1 mm的泥沙颗粒时,应尽量滤除粒径小于0.048 mm的颗粒,并可加入分散剂,阻止细小黏粒的团聚絮凝作用,以提高滴头抗堵塞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流道 颗粒物质 堵塞 含沙量 粒径
下载PDF
颗粒物质中压力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林 龙为 +5 位作者 张涛 杨平 须海江 杨昌顺 黄海云 隆正文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6-48,共3页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圆筒容器中静止沙堆内重力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直接测量了颗粒物质的摩擦力 ,给出摩擦力与颗粒填充密度的关系 ,摩擦力与颗粒堆积高度的关系 ,并分析讨论了相关因素 .
关键词 颗粒物质 摩擦力 颗粒堆密度 实验方法 圆筒容器 重力 压力 高度 变化规律
下载PDF
气压对颗粒物质振动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阎学群 史庆藩 +2 位作者 厚美瑛 陆坤权 陈志强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48-750,共3页
文章作者系统地研究了垂直振动颗粒床中 ,在不同气压、颗粒尺寸以及密度情况下大球的运动规律 .实验发现 ,系统处于真空状态或低气压时 ,大球总是向上运动 .然而 ,当在通常大气压下 ,大球则会出现上升和下降两种运动状态 .大球下降这种... 文章作者系统地研究了垂直振动颗粒床中 ,在不同气压、颗粒尺寸以及密度情况下大球的运动规律 .实验发现 ,系统处于真空状态或低气压时 ,大球总是向上运动 .然而 ,当在通常大气压下 ,大球则会出现上升和下降两种运动状态 .大球下降这种运动状态 ,只在大球的密度和颗粒床中颗粒尺寸足够小时才会出现 ,颗粒床中的负气压梯度导致大球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 颗粒物质 振动分离 巴西果效应 临界密度 负气压梯度 颗粒尺寸 垂直振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