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国六标准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配楠 程晓章 +1 位作者 骆洪燕 谢振凯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阐述了国六排放法规对直喷汽油机颗粒物的排放要求,介绍更加恶劣的WLTC测试循环。重点阐述了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的开发和试验过程,说明GPF在应对国六标准的后处理系统中的作用,为GPF的应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 直喷汽油机 汽油机颗粒捕集器 油耗 国六排放标准 颗粒物数量
下载PDF
基于发动机在环的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细小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汪晓伟 景晓军 +3 位作者 高涛 谷雪景 张佑源 吴琳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3,72,共7页
本文中选取了一台7.8 L的重型柴油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WHSC(世界统一稳态循环)、冷热态WHTC(世界统一瞬态循环),并通过发动机在环的方法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PEMS)循环,采用能够同时测量PN10(10 nm以上颗粒物数量)和... 本文中选取了一台7.8 L的重型柴油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WHSC(世界统一稳态循环)、冷热态WHTC(世界统一瞬态循环),并通过发动机在环的方法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PEMS)循环,采用能够同时测量PN10(10 nm以上颗粒物数量)和PN23(23 nm以上颗粒物数量)的颗粒计数器等设备测量了细小颗粒物排放。结果表明:PN10和PN23的PEMS工况瞬态排放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PN10的比排放比PN23的比排放高。重型车PEMS中高速高负荷区间PN排放增加很快,且此时排放的颗粒物粒径较大,PN10和PN23的差异不明显。在中速区间,PN10的排放显著高于PN23。WHTC和基于EIL的PEMS两种测试工况的发动机运行工况点差异很大。基于EIL的开发方式能够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整车PEMS颗粒物排放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实际道路 发动机在环 颗粒物 颗粒物数量 排放
下载PDF
基于生物柴油发动机的不同后处理装置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笛 楼狄明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2,19,共6页
基于一台燃用生物柴油BD20的发动机开展台架试验,利用EEPS粒径谱仪研究了发动机无后处理装置及使用DOC、DOC+PO(:和DOC+CDPF等后处理装置时排气颗粒物数量和粒径分布等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OC主要可降低粒径30~50nm的细小颗... 基于一台燃用生物柴油BD20的发动机开展台架试验,利用EEPS粒径谱仪研究了发动机无后处理装置及使用DOC、DOC+PO(:和DOC+CDPF等后处理装置时排气颗粒物数量和粒径分布等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OC主要可降低粒径30~50nm的细小颗粒物数量,POC在DOC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细小颗粒物数量,但对粒径较大颗粒物数量的控制作用不强,CDPF可明显降低粒径大于10nm的颗粒物的数量;DOC、DOC+POC和DOC+CDPF均降低了总颗粒物数量排放,对颗粒物数量的转化率分别为5%~35%、15%~35%和80%~99%,其中POC和CDPF所分担的转化率分别为5%~25%和55%~95%,采用CDPF是全面高效降低生物柴油发动机颗粒物数量排放的后处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发动机 后处理 柴油机催化氧化器 催化型颗粒物捕集器 颗粒物数量
下载PDF
植物叶面滞留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及方法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杨佳 王会霞 +2 位作者 谢滨泽 王彦辉 石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0-444,共5页
为定量认识并寻找可能方法来弥补或修正目前常用的水洗-滤膜法测定植物叶面滞尘能力的不足,更加直观和准确地反映叶面滞尘能力,选择北京市相对清洁的北京植物园和污染严重的国贸桥2个地点,利用环境扫描电镜测定了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 为定量认识并寻找可能方法来弥补或修正目前常用的水洗-滤膜法测定植物叶面滞尘能力的不足,更加直观和准确地反映叶面滞尘能力,选择北京市相对清洁的北京植物园和污染严重的国贸桥2个地点,利用环境扫描电镜测定了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as)、国槐(Sophora japonic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银杏(Ginkgo biloba)和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5个树种的上、下叶表面滞留的颗粒物(PM)数量和粒径组成,计算出单位植物叶面积滞尘量,并与水洗-滤膜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植物叶面滞留的颗粒物数量以PM<10(粒径<10μm的颗粒物)为主,占总数的90%以上;污染严重的国贸桥叶表滞留的PM<2.5数量高于相对清洁的北京植物园;采用颗粒物计数法与水洗-滤膜法测定得到的叶面滞尘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但两者数值相差很大。有必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来确定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与机制,并藉此提出水洗-滤膜法的修正技术或发展多种方法的联合运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数量 滞尘能力 水洗-滤膜法
下载PDF
增压直喷汽油机细小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侯宇旭 葛蕴珊 +3 位作者 王欣 苏盛 谭建伟 郝利君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29,37,共7页
在一辆国六增压直喷、未安装颗粒捕集器的汽油车上分别采用常温(23℃)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常温(23℃)RTS95和低温(0℃)实际道路排放(real drive emission,RDE)测试循环对粒... 在一辆国六增压直喷、未安装颗粒捕集器的汽油车上分别采用常温(23℃)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循环(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常温(23℃)RTS95和低温(0℃)实际道路排放(real drive emission,RDE)测试循环对粒径在23 nm以上和10 nm以上的颗粒物数量排放进行了同步测试研究,以研究增压直喷汽油车的细小颗粒物(粒径10 nm~23 nm)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常温WLTC、RTS95及低温RDE循环测试中,10 nm以上颗粒物的数量排放比国六标准规定的23 nm以上颗粒物分别高32.4%、30.4%和15.6%。无颗粒捕集器时,急加速、减速和怠速工况细小颗粒在总颗粒物排放中的占比明显增加;冷起动和暖机阶段细小颗粒物的排放占比很低。细小颗粒主要在车辆充分暖机和三元催化器(three-way catalyst,TWC)起燃后产生;较低的环境温度并未引起细小颗粒物的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颗粒物 颗粒物数量 排放
下载PDF
重型国六发动机细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汪晓伟 凌健 +3 位作者 景晓军 张琳 高涛 李刚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83,90,共7页
选取了满足目前国六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冷热态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orld harmonized transient cycle,WHTC),同时测量直径10 nm以上颗粒物数量(particle numbers with diameter above 10 nm,PN10)和直... 选取了满足目前国六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冷热态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orld harmonized transient cycle,WHTC),同时测量直径10 nm以上颗粒物数量(particle numbers with diameter above 10 nm,PN10)和直径23 nm以上颗粒物数量(particle numbers with diameter above 23 nm,PN23)。结果表明:该柴油机的PN10比排放比PN23高35.3%~105.4%;而天然气发动机PN10比排放较PN23高84.8%~1400.0%,PN10和PN23的瞬态排放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天然气发动机冷起动时排气温度较低,且混合气加浓导致PN排放非常严重。尤其是对于高热值天然气,冷态WHTC下10 nm~23 nm的PN排放占总PN排放的93.3%,天然气发动机细颗粒物数量排放亟待进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天然气发动机 颗粒物 颗粒物数量 排放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轻型汽油车PN排放特性RDE测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为义 李树宇 李权 《内燃机》 2022年第3期11-15,共5页
在0m、700m、1300m和2400m等不同海拔的情况下,对一辆气道喷射轻型汽油车进行了实际行驶工况的颗粒物数量(Particle Number,PN)排放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密度降低,发动机负荷减小,PN排放结果呈降低趋势,中高速及超高... 在0m、700m、1300m和2400m等不同海拔的情况下,对一辆气道喷射轻型汽油车进行了实际行驶工况的颗粒物数量(Particle Number,PN)排放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密度降低,发动机负荷减小,PN排放结果呈降低趋势,中高速及超高速工况仍是PN排放控制优化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汽油车 实际驾驶排放 海拔 颗粒物数量 排放特性
下载PDF
国Ⅵ直喷汽油机颗粒数量及微观形貌排气输运演变特性
8
作者 胡志远 高鑫舜 +2 位作者 陆张颖 谭丕强 楼狄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8-636,共9页
开展了某一国Ⅵ直喷汽油机三元催化转化器(TWC)前、TWC后、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后3个位置的颗粒物采样及微观形貌研究,分析了发动机工况、TWC、GPF对国Ⅵ直喷汽油机尾气颗粒数量、粒径分布、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直喷汽油机尾... 开展了某一国Ⅵ直喷汽油机三元催化转化器(TWC)前、TWC后、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后3个位置的颗粒物采样及微观形貌研究,分析了发动机工况、TWC、GPF对国Ⅵ直喷汽油机尾气颗粒数量、粒径分布、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直喷汽油机尾气颗粒数量排放整体上呈单峰分布,低转速小负荷工况下,粒径<23nm的颗粒数量较高。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增大,峰值粒径向大粒径方向移动。直喷汽油机尾气颗粒物由“核‒壳”结构基本碳粒子堆积形成,呈链状、枝状、簇状等结构;负荷增大,颗粒物尺寸略有增大,基本碳粒子重叠度增强,分形维数增大;转速增大,颗粒物尺寸减小,基本碳粒子重叠度减弱,分形维数减小。随着排气输运的进行,颗粒数量逐渐降低;TWC不影响颗粒的粒径分布形态,颗粒数量净化效率41.6%~94.2%,对<23 nm的小粒径颗粒净化效果较好,低转速小负荷工况的颗粒数量净化效率较高;GPF的颗粒数量净化效率约80%,23~100 nm颗粒数量净化效率较高,对粒径<10nm的颗粒净化作用不大。TWC和GPF不影响颗粒物结构形式,TWC和GPF后颗粒物基本碳粒子重叠度减弱,分形维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汽油机 颗粒物数量 微观形貌 排气输运
下载PDF
基于非道路柴油机对瞬态排放的研究分析
9
作者 薛梦 何乃鹏 +1 位作者 孙业军 杨扬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瞬态工况是非道路移动机械整车常用工况,能够更好地反映整车工况。目前我国非四瞬态排放仅有NRTC一种,但西南研究院制定了新的瞬态循环LLAC(Low Load Application Cycle)。本文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别运行NRTC和LLAC两种循环测试,研究... 瞬态工况是非道路移动机械整车常用工况,能够更好地反映整车工况。目前我国非四瞬态排放仅有NRTC一种,但西南研究院制定了新的瞬态循环LLAC(Low Load Application Cycle)。本文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别运行NRTC和LLAC两种循环测试,研究两者的不同,着重对NO_(x)和颗粒物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RTC测试结果具有更好的稳定性,LLAC循环由于负荷低、排温低,发动机频繁进出热管理,导致排放不稳定,结合整车路谱,NRTC更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道路 瞬态排放循环 NO_(x) 颗粒物数量
下载PDF
重型国六发动机细颗粒物排放研究
10
作者 张鸿杰 高磊 +1 位作者 陶汉国 徐富强 《时代汽车》 2023年第8期4-6,13,共4页
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对于10nm以上颗粒物排放进行管控的需求持续增强。为探究23nm以上颗粒物数量(PN23)和10nm以上颗粒物数量(PN10)排放特性差异,本文选用一款符合国六标准的重型柴油发动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重型车实际道路车载... 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对于10nm以上颗粒物排放进行管控的需求持续增强。为探究23nm以上颗粒物数量(PN23)和10nm以上颗粒物数量(PN10)排放特性差异,本文选用一款符合国六标准的重型柴油发动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重型车实际道路车载法排放试验循环(PEMS),冷热态WHTC循环和WHSC循环,使用颗粒物计数器对试验中PN23和PN10同时进行采样测量。结果表明,PN10和PN23的瞬态排放规律基本一致;各次试验中PN10比排放结果均显著高于PN23,但对于不同测试循环,PN10和PN23排放差异有所不同;虽然PN10比排放结果显著高于PN23,但其结果仍可满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在法规限值不加严的前提下,现有DPF技术可以应对由PN23向PN10的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数量 颗粒物 重型柴油机 PEMS 试验 排放
下载PDF
生物柴油对柴油机细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研究
11
作者 郭亚辰 隋航 +1 位作者 吴春玲 景晓军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6期86-90,共5页
论文选取一台满足现行国六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机,使用B7柴油、B20柴油两种燃料,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污染物排放测试,重点对细颗粒物数量(PN)排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B7柴油和B20柴油,各国六循环的PN10比排放量较PN23高72%~132%,与用... 论文选取一台满足现行国六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机,使用B7柴油、B20柴油两种燃料,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污染物排放测试,重点对细颗粒物数量(PN)排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B7柴油和B20柴油,各国六循环的PN10比排放量较PN23高72%~132%,与用柴油为燃料时规律近似。随着该两种生物柴油体积比提高,各循环PN23和PN10基本呈下降趋势,但粒径10~23 nmPN排放占比依然较大。在冷态世界统一瞬态试验循环(WHTC)的启动阶段B20柴油较B7柴油的PN10更高,这可能与生物柴油密度和运动粘度均高于石化柴油有关,当使用生物柴油时需考虑对喷油器雾化进行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柴油 颗粒物 颗粒物数量 排放
下载PDF
DOC+CDPF对重型柴油车颗粒物道路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楼狄明 李泽宣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94,共5页
基于道路试验,通过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研究DOC+CDPF对重型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原车排放中,颗粒物质量(PM)大部分是聚集态颗粒物,其占总颗粒物质量的97.5%;颗粒物数量(PN)大部分是核膜态颗粒,其占总颗粒物数量的93.8%... 基于道路试验,通过车载排放测试系统研究DOC+CDPF对重型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原车排放中,颗粒物质量(PM)大部分是聚集态颗粒物,其占总颗粒物质量的97.5%;颗粒物数量(PN)大部分是核膜态颗粒,其占总颗粒物数量的93.8%。对于粒径分布,原车排放颗粒物数量与质量均呈对数双峰状,安装DOC+CDPF后处理装置后,粒径分布图变为三峰状。其中DOC+CDPF对聚集态颗粒质量的减排率为85%~90%,对聚集态颗粒数量、核膜态颗粒质量与数量的减排率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实际道路 DOC+CDPF 颗粒物质量 颗粒物数量
原文传递
缸内直喷汽油车颗粒物数量及可溶性有机组分排放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志远 夏孝程 +1 位作者 宋博 全轶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95-1101,共7页
以一辆国V排放缸内直喷汽油车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NEDC、FTP-75和WLTC对该车颗粒物质量、23nm~2.5μm固态颗粒物数量、5.6~560nm超细颗粒数量及粒径分布、颗粒物有机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EDC、FTP-75、WLTC颗粒粒径分布基本相同,均... 以一辆国V排放缸内直喷汽油车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NEDC、FTP-75和WLTC对该车颗粒物质量、23nm~2.5μm固态颗粒物数量、5.6~560nm超细颗粒数量及粒径分布、颗粒物有机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EDC、FTP-75、WLTC颗粒粒径分布基本相同,均呈对数双峰分布,在9nm和60nm两个粒径处出现峰值;5.6~23nm颗粒物数量排放占5.6~560nm颗粒物数量的43.1%~57.7%;与NEDC比较,加减速比例高、瞬态性强的FTP-75、WLTC循环的颗粒物质量、23nm~2.5μm固态颗粒数量、5.6~560nm颗粒数量排放增大;缸内直喷汽油车的颗粒物可溶性有机物组分占颗粒物的20.5%~27.9%,可溶性有机物主要为C16和C18的脂肪酸、C20~C29烷径和5环以上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测试循环对颗粒SOF排放及组分产生影响,瞬态性强的FTP-75、WLTC的PAHs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缸内直喷型汽油车 颗粒物质量 颗粒物数量 粒径分布 可溶性有机
下载PDF
乙醇汽油点燃压燃模式颗粒物排放特性试验
14
作者 刘尚 范钦灏 +3 位作者 王巍 张昊 肖建华 王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1,共9页
为了获得点燃压燃(SICI)模式下乙醇汽油颗粒物排放的规律,通过一台直列4缸汽油缸内直喷(GDI)发动机,研究了空气稀释和废气稀释条件下SICI模式颗粒物数量(PN)的排放特性,探究了乙醇体积分数对PN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点火时刻可以直... 为了获得点燃压燃(SICI)模式下乙醇汽油颗粒物排放的规律,通过一台直列4缸汽油缸内直喷(GDI)发动机,研究了空气稀释和废气稀释条件下SICI模式颗粒物数量(PN)的排放特性,探究了乙醇体积分数对PN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点火时刻可以直接调节爆震强度及燃烧相位;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0和1.2工况下,使用体积分数少的乙醇汽油会导致核态PN排放的大幅增加;强爆震会导致核态与凝聚态PN排放急剧恶化,但其粒径分布向凝聚态偏移;中等负荷下废气稀释对燃烧的抑制作用占主导,爆震强度和PN排放降低,小负荷下废气稀释对瞬时放热率和缸内压力影响相对较小,但核态PN排放大幅增加;从降低PN排放的角度,乙醇汽油更加适合一定程度稀燃、中等比例废气再循环(EGR)策略调控下的SICI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汽油 点燃压燃 颗粒物数量 稀燃 废气再循环
下载PDF
汽油颗粒过滤器结构原理与常见故障分析
15
作者 张志海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3年第8期74-77,共4页
国六排放标准相较于国五排放标准,不仅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且还对汽油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数量有了具体要求。因此,各大主机厂陆续推出安装了汽油颗粒过滤器(GPF)的车辆来减少颗粒物的排放,从而... 国六排放标准相较于国五排放标准,不仅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且还对汽油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数量有了具体要求。因此,各大主机厂陆续推出安装了汽油颗粒过滤器(GPF)的车辆来减少颗粒物的排放,从而满足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六排放标准 颗粒物数量 汽油发动机 颗粒过滤器 氮氧化 碳氢化合 常见故障分析 一氧化碳
原文传递
缸内直喷汽油车细小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家琛 葛蕴珊 +4 位作者 王欣 蒋平 王显刚 曾军 徐长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69-2576,共8页
选取三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缸内直喷汽油车进行常温冷启动WLTC循环排放试验,研究不同车辆排放的粒径在23nm以上的固态颗粒物、6nm以上包含挥发性/半挥发性组分的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缸内直喷汽油车排放的6... 选取三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缸内直喷汽油车进行常温冷启动WLTC循环排放试验,研究不同车辆排放的粒径在23nm以上的固态颗粒物、6nm以上包含挥发性/半挥发性组分的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缸内直喷汽油车排放的6~30nm范围内包含挥发性/半挥发性物质的细颗粒物主要产生在WLTC循环减速段、高速段和超高速段;30~2500nm范围的挥发性/半挥发性的颗粒物主要在超高速段生成;其它工况下,23nm以上固态颗粒物在颗粒物数量排放中占主体.试验研究还发现GPF对6~30nm大小的细颗粒物捕集效果不佳,并且GPF再生时会产生高浓度6~30nm大小的细颗粒物排放.颗粒物碳质成分分析表明挥发性/半挥发性细颗粒物对法规测量的23~2500nm颗粒物的数量排放影响甚微,但对颗粒物质量排放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车 缸内直喷汽油机 细小颗粒物 颗粒物数量
下载PDF
非道路柴油机不同稳态排放循环测试结果对比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焕星 李刚 +3 位作者 季宝峰 刘坤 刘顺利 纪亮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0,共5页
稳态排放测试是型式检验中评估非道路柴油机污染物排放达标与否的基础环节,测试循环代表性及测试结果可重复性至关重要。我国非道路柴油机稳态排放循环一直仅有NRSC一种,但欧盟最新排放控制法规(EU 2016/1628)引入RMC。该文通过在柴油... 稳态排放测试是型式检验中评估非道路柴油机污染物排放达标与否的基础环节,测试循环代表性及测试结果可重复性至关重要。我国非道路柴油机稳态排放循环一直仅有NRSC一种,但欧盟最新排放控制法规(EU 2016/1628)引入RMC。该文通过在柴油机台架上分别运行两种循环测试,研究两者不同,着重对新增污染物——颗粒物数量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MC的测试结果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NRSC的离散采样模式会给颗粒物数量测试结果带来不确定因素,建议我国在进行第四阶段型式检验时,适当延长NRSC的颗粒物数量采样时间,取中间稳态状态的采集数据进行计算。此外,在第五阶段标准的制修订时引入R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道路 型式检验 稳态测试循环 颗粒物数量
下载PDF
活性炭滤池中颗粒物数量和粒径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小红 周圣东 +2 位作者 王海湧 过沈祎 华赟 《供水技术》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结合水厂水处理工艺及活性炭深度处理装置,探讨了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中颗粒物数量的变化及粒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过滤周期内活性炭滤池出水颗粒物数量与浊度会出现相似的变化规律,二者之间相关性较好,但活性炭滤池出水浊度的变化滞... 结合水厂水处理工艺及活性炭深度处理装置,探讨了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中颗粒物数量的变化及粒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过滤周期内活性炭滤池出水颗粒物数量与浊度会出现相似的变化规律,二者之间相关性较好,但活性炭滤池出水浊度的变化滞后于颗粒物数量的变化。生物活性炭滤池过滤初期,滤后水中大于2μm的颗粒物数量可达到111个/mL,50 min后数量降至50个/mL以下。生物活性炭滤池出水中大于2μm的颗粒物主要由粒径为2~7μm的颗粒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滤池 颗粒物数量 浊度 粒径分布
下载PDF
喷射策略和运行工况对直喷汽油机微粒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庄祝跃 赵廷钰 +1 位作者 方俊华 黄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6-804,共9页
应用DMS500型快速颗粒分析仪对一台自然吸气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粒径分布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运行工况(负荷、冷却水温和点火时刻)以及喷油策略(喷油时刻、喷油压力)对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及其微粒数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不... 应用DMS500型快速颗粒分析仪对一台自然吸气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粒径分布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运行工况(负荷、冷却水温和点火时刻)以及喷油策略(喷油时刻、喷油压力)对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及其微粒数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颗粒物的氧化活化能.结果表明: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排放的颗粒物粒径呈现出双峰变化特征,在30℃水温时,低负荷下以生成积聚模态颗粒物为主,高负荷下以生成核模态颗粒物为主;较低的冷却水温会增加排放的颗粒物数量;点火时刻的推迟能够减少颗粒物的生成;在不同负荷的喷油时刻都存在一个最佳的颗粒物排放点;喷油压力越高,生成的颗粒物数量越少,核模态颗粒物的比例越高;随着负荷增加和冷却水温降低,颗粒物的起燃温度升高,颗粒物的氧化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汽油发动机 喷射策略 颗粒物数量 粒径分布 热重分析
下载PDF
柴油机颗粒后处理技术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吉喆 王燕军 +6 位作者 谢琼 原彩红 马永利 付云芳 马冬 郝春晓 黄志辉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第6期73-76,共4页
本文利用一台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电控共轨柴油发动机,研究了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燃油催化剂型的壁流式颗粒捕集器(FBC-DPF)和带有DOC的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OC+DPF)三种不同的柴油机颗粒物净化装置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本文利用一台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电控共轨柴油发动机,研究了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燃油催化剂型的壁流式颗粒捕集器(FBC-DPF)和带有DOC的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OC+DPF)三种不同的柴油机颗粒物净化装置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定量研究了不同转速和负荷下,这三种后处理装置前后颗粒物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研究显示:DOC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大约在20%~30%之间,FBC-DPF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大约在90%.98%之间,DOC+DPF对颗粒物的净化效率也超过了90%。结果表明壁流式的颗粒捕集器对柴油机颗粒物有较高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后处理装置 颗粒物数量 颗粒物质量 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