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闭环刺激起搏器的诞生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徐冬玲
王苏加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1999年第3期54-58,共5页
关键词
频率
应答
式
起搏器
闭环刺激
双腔
起搏器
心内阻抗
心肌收缩力
心脏
起搏
感知信号
生理性
起搏
压力复合
心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式起搏器临床应用分析(附62例随访报告)
2
作者
林纯莹
尹滔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 评价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式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应。方法 62 例( 男29 例,女33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年龄20 ~70 岁,起搏器均为频率应答式起搏器,起搏电极16 例为单腔双感知( 气动+ 体动) ...
目的 评价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式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应。方法 62 例( 男29 例,女33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年龄20 ~70 岁,起搏器均为频率应答式起搏器,起搏电极16 例为单腔双感知( 气动+ 体动) ,42 例单腔单感知( 体动式),4 例为单腔单感知( 气动式) 。术后半年每月随访一次,半年后三个月随访一次,一年后3 ~6 个月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HOLTER。结果 62 例随访平均6 年,无发生起搏综合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多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动态心电图检查起搏功能良好。结论 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起搏器对比,当活动量或通气量增加时,起搏频率随之增加,其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对于心动过缓合并房颤患者,建议采用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起搏器已能达到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应答
式
起搏器
单感知
双感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闭环刺激起搏器的诞生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徐冬玲
王苏加
机构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1999年第3期54-58,共5页
关键词
频率
应答
式
起搏器
闭环刺激
双腔
起搏器
心内阻抗
心肌收缩力
心脏
起搏
感知信号
生理性
起搏
压力复合
心率
分类号
R318.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式起搏器临床应用分析(附62例随访报告)
2
作者
林纯莹
尹滔业
机构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出处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9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文摘
目的 评价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式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应。方法 62 例( 男29 例,女33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年龄20 ~70 岁,起搏器均为频率应答式起搏器,起搏电极16 例为单腔双感知( 气动+ 体动) ,42 例单腔单感知( 体动式),4 例为单腔单感知( 气动式) 。术后半年每月随访一次,半年后三个月随访一次,一年后3 ~6 个月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HOLTER。结果 62 例随访平均6 年,无发生起搏综合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多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动态心电图检查起搏功能良好。结论 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起搏器对比,当活动量或通气量增加时,起搏频率随之增加,其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对于心动过缓合并房颤患者,建议采用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起搏器已能达到目的。
关键词
频率
应答
式
起搏器
单感知
双感知
Keywords
Rate adaptive pacing Single-sensor Dual-sensor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闭环刺激起搏器的诞生及临床应用
徐冬玲
王苏加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腔双感知和单腔单感知频率应答式起搏器临床应用分析(附62例随访报告)
林纯莹
尹滔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