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直流调速系统带宽参数化反馈控制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健 杨慧中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9-153,共5页
该文根据直流电机电枢回路组成和转矩控制规律,建立了直流调速系统模型框图和传递函数,并通过定义系统模型传递函数的增益尺度和频域尺度,设计一种具有前馈部分的比例-微分(PD)反馈控制器,同时利用闭环系统带宽参数化PD控制器增益。使用... 该文根据直流电机电枢回路组成和转矩控制规律,建立了直流调速系统模型框图和传递函数,并通过定义系统模型传递函数的增益尺度和频域尺度,设计一种具有前馈部分的比例-微分(PD)反馈控制器,同时利用闭环系统带宽参数化PD控制器增益。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带宽参数化的控制器设计简单直观且调节方便,带宽越大,系统响应速度越快,抑制外扰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调速系统 带宽 增益尺度 频域尺度 比例-微分反馈控制
下载PDF
基于共轭噪声组的宽带噪声雷达机动目标参数估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钊 顾红 +2 位作者 苏卫民 陈志仁 陈金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077,共7页
宽带噪声雷达参数估计时通常会采用宽带互模糊函数的方法,但是在处理机动目标时这种方法需要在距离、速度及加速度3维搜索而导致运算量巨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共轭噪声组的机动目标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回波伸缩效应预设多... 宽带噪声雷达参数估计时通常会采用宽带互模糊函数的方法,但是在处理机动目标时这种方法需要在距离、速度及加速度3维搜索而导致运算量巨大,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共轭噪声组的机动目标参数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回波伸缩效应预设多路通道,每路通道截取固定长度的噪声组内信号进行混频,然后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 FT)估计混频信号的多普勒相位,根据相位信息构造补偿函数,并对补偿后的噪声组信号利用频域尺度相关(FSC)算法估计回波的时延,最后联立多普勒相位及时延信息获取目标的距离、速度和加速度。该算法避免了目标参数3维搜索的过程,无需时域重构回波信号,较宽带互模糊函数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运算量,整个算法都可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实现,便于系统实时处理。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噪声雷达 共轭噪声组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频域尺度相关
下载PDF
宽带无源时差尺度差联合估计算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钊 王鹏毅 +1 位作者 苏卫民 庄珊娜 《无线电工程》 2016年第11期34-37,共4页
针对宽带无源定位系统中运算复杂度与估计精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频域尺度相关粗测与非线性最小二乘精测相结合的时差频差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经过频域重采样改进的频域相关算法,可以在极低运算量的情况下获得时差频差的估计初值... 针对宽带无源定位系统中运算复杂度与估计精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频域尺度相关粗测与非线性最小二乘精测相结合的时差频差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经过频域重采样改进的频域相关算法,可以在极低运算量的情况下获得时差频差的估计初值,进一步采用平均方差函数替代宽带互模糊函数,从而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迭代获得时差频差的精确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算法具有估计精度高、运算复杂度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无源定位 宽带互模糊函数 频域尺度相关 非线性最小二乘
下载PDF
双频1:2激励下修正蔡氏振子两尺度耦合行为 被引量:8
4
作者 夏雨 毕勤胜 +1 位作者 罗超 张晓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2-372,共11页
不同尺度耦合系统存在的复杂振荡及其分岔机理一直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目前相关工作大都是针对单频周期激励频域两尺度系统,而对于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周期激励系统尺度效应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为深入揭示多频激励系统的不同... 不同尺度耦合系统存在的复杂振荡及其分岔机理一直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目前相关工作大都是针对单频周期激励频域两尺度系统,而对于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周期激励系统尺度效应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为深入揭示多频激励系统的不同尺度效应,本文以修正的四维蔡氏电路为例,通过引入两个频率不同的周期电流源,建立了双频1:2周期激励两尺度动力学模型.当两激励频率之间存在严格共振关系,且周期激励频率远小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可以将两周期激励项转换为单一周期激励项的函数形式.将该单一周期激励项视为慢变参数,给出了不同激励幅值下快子系统随慢变参数变化的平衡曲线及其分岔行为的演化过程,重点考察了3种较为典型的不同外激励幅值下系统的簇发振荡行为.结合转换相图,揭示了各种簇发振荡的产生机理.系统的轨线会随慢变参数的变化,沿相应的稳定平衡曲线运动,而fold分岔会导致轨迹在不同稳定平衡曲线上的跳跃,产生相应的激发态.激发态可以用从分岔点向相应稳定平衡曲线的暂态过程来近似,其振荡幅值的变化和振荡频率也可用相应平衡点特征值的实部和虚部来描述,并进一步指出随着外激励幅值的改变,导致系统参与簇发振荡的平衡曲线分岔点越多,其相应簇发振荡吸引子的结构也越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激励 频域尺度 簇发振荡 分岔机理
下载PDF
频域两尺度下一类Filippov系统的非光滑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秀芳 张正娣 +1 位作者 李绍龙 毕勤胜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69,共5页
借助于含非光滑分界面的耦合Bohoffer-Van der Pol(BVP)电路系统,引入周期慢变的交流电源,构建两频域尺度的Filippov系统。利用微分包含理论,分析了尺度因素与非光滑因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当周期激励频率远远小于系统固有频率时,选取适... 借助于含非光滑分界面的耦合Bohoffer-Van der Pol(BVP)电路系统,引入周期慢变的交流电源,构建两频域尺度的Filippov系统。利用微分包含理论,分析了尺度因素与非光滑因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当周期激励频率远远小于系统固有频率时,选取适当参数,得到了具有滑动结构的复杂周期簇发振荡,并结合理论分析揭示了滑动结构的产生机制。数值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ippov系统 频域尺度 非光滑 簇发 滑动结构
下载PDF
非光滑系统不同簇发模式之间的演化及其机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正娣 李静 +1 位作者 刘亚楠 毕勤胜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1-1039,共9页
非光滑和不同尺度耦合均具有非常广泛的工程背景,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中的热点课题.由于传统的非线性分析方法无法解决其中的诸如轨迹穿越分界面时的非光滑分岔和不同尺度之间相互作用等问题,非光滑系统中的不同尺度耦合效应一直是非线... 非光滑和不同尺度耦合均具有非常广泛的工程背景,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中的热点课题.由于传统的非线性分析方法无法解决其中的诸如轨迹穿越分界面时的非光滑分岔和不同尺度之间相互作用等问题,非光滑系统中的不同尺度耦合效应一直是非线性动力学领域内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旨在探索由频域上不同尺度耦合导致的非光滑系统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及其演化过程,提出一般性的处理方法以揭示其复杂振荡的产生机制.以常见的直流功率变换器电路系统为例,通过引入周期变化的电流源,选择适当参数,建立了周期激励下分段光滑频域两尺度Filippov模型.指出当周期激励频率远小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可以将整个周期激励项视为慢变参数,从而得到相应的广义自治系统.分析了两种典型参数条件下不同区域内相应子系统随慢变参数变化的平衡曲线及其分岔,进而探讨这两种情形下频域两尺度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给出其相应的簇发振荡,得到不同簇发振荡之间的演化过程.通过转换相图,揭示了两种簇发振荡的产生机制,指出平衡曲线及其分岔不仅会影响簇发振荡吸引子的结构,也会改变其中的沉寂态或激发态的形式及其相互转化时的分岔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簇发模式.同时发现,位于由非光滑分界面划分的不同区域中的稳定吸引子直接影响到簇发振荡吸引子的结构,如当多条稳定平衡曲线参与簇发时,其几何结构通常表现点-点型振荡,而随着参数的变化,不同区域中存在的稳定极限环又会导致激发态定性改变,产生点-环型簇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滑Filippov系统 频域尺度耦合 簇发振荡 分岔机制
原文传递
余维三fold-fold-Hopf分岔下簇发振荡及其分类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淼 葛亚威 +1 位作者 张正娣 毕勤胜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3-1438,I0004,共17页
不同尺度耦合系统存在着广泛的工程背景,通常表现为大幅振荡与微幅振荡交替出现的簇发振荡,其产生机理一直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传统的几何奇异摄动分析方法仅对时域上的两尺度耦合有效,无法揭示频域上不同尺度之间的相互作... 不同尺度耦合系统存在着广泛的工程背景,通常表现为大幅振荡与微幅振荡交替出现的簇发振荡,其产生机理一直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传统的几何奇异摄动分析方法仅对时域上的两尺度耦合有效,无法揭示频域上不同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当前相关研究仅针对余维一fold或Hopf分岔展开.本文针对频域两尺度耦合向量场存在余维三fold-fold-Hopf分岔时的复杂动力特性,基于包含三阶非线性项以内的该分岔向量场的标准型及其普适开折,给出相应的分岔集,从而将双开折参数平面划分为对应于不同行为的子区域.引入慢变周期激励项取代其中一个开折参数,随慢变激励项的变化,会存在两类轨迹访问子区域途径,产生周期Hopf/LPC,Hopf/LPC/Hopf/LPC,fold/LPC/Hopf/Homoclinic和fold/LPC 4种簇发振荡类型.在分析过程中,发现系统轨迹上的真实分岔,往往与理论上的分岔点之间存在着滞后效应,这种滞后效应的滞后时间也会随着激励幅值的增大而延长,因为激励幅值的增大,会导致轨迹沿相应平衡态运动的惯性增大,特别是,当激励幅值增大到一定值后,会导致轨迹沿某平衡态运动并穿越该区域,也即相关分岔效应来不及出现,从而导致振荡形式的改变.本工作表明,对于局部分岔下的快慢效应,通过向量场标准型开折参数的周期扰动,在一定程度可以对该分岔所导致的所有可能的各种簇发进行归类,并得到其相应的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尺度耦合 fold-fold-Hopf分岔 标准型及普适开折 簇发振荡 分岔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