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静脉球憩室和高位颈静脉球 被引量:12
1
作者 樊兆民 李玉 樊忠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41-342,共2页
从解剖、临床、治疗上对颈静脉球憩室和高位颈静脉球作了描述,以提高耳神经外科医生对此类隐性存在疾病的了解,避免手术大意操作引起的大出血等并发症。
关键词 颈静脉 高位颈静脉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耳内镜下颈静脉球源性搏动性耳鸣的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亚戈 李硕 +1 位作者 邢培梅 李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微创治疗颈静脉球源性搏动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颈静脉球源性搏动性耳鸣患者11例,依据患者不同分型,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微创治疗颈静脉球源性搏动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颈静脉球源性搏动性耳鸣患者11例,依据患者不同分型,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分别行颈静脉球骨壁加固术、颈静脉球骨壁重建术、颈静脉球憩室回纳术+骨壁重建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全身麻醉苏醒后,9例患者耳鸣症状消失,2例患者耳鸣症状减轻,并出现低调嗡嗡样耳鸣声,应用药物治疗后耳鸣症状消失。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经耳内镜下手术治疗颈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效果肯定,损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 颈静脉骨壁缺损 颈静脉骨壁菲薄 耳内镜 全身麻醉
下载PDF
突发性聋与颈静脉球憩室关系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卢永德 任基浩 +3 位作者 陈忠 殷团芳 杨新明 谭利华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9期389-391,共3页
为探讨颈静脉球憩室(JBD)与突发性聋(突聋)的相关性,报告收治突聋19例中,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右侧JBD3例,其颈静脉孔和乙状窦均明显扩大。其产生内耳功能障碍的机理可能为:①JBD压迫与阻塞耳蜗导水管和(或)前庭导水管,甚... 为探讨颈静脉球憩室(JBD)与突发性聋(突聋)的相关性,报告收治突聋19例中,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右侧JBD3例,其颈静脉孔和乙状窦均明显扩大。其产生内耳功能障碍的机理可能为:①JBD压迫与阻塞耳蜗导水管和(或)前庭导水管,甚至内淋巴囊;②JBD内的迂回血流对内耳的流体机械力学影响。提示:原因不明的内耳功能障碍病人,应作影像学检查,考虑有无JBD的相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颈静脉 CT NMR 成像
原文传递
CT血管成像显示颈静脉球 被引量:3
4
作者 盛波 吕富荣 +4 位作者 肖智博 欧阳羽 吕发金 尤云峰 肖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4-717,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CTA及减影CTA技术显示颈静脉球的能力及优势。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先平扫再行CTA容积扫描,同期显示全脑血管,重建110名接受头部或头颈部CTA检查者的颈静脉球图像,评价常规CTA及减影CTA显示颈静脉球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 目的探讨常规CTA及减影CTA技术显示颈静脉球的能力及优势。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先平扫再行CTA容积扫描,同期显示全脑血管,重建110名接受头部或头颈部CTA检查者的颈静脉球图像,评价常规CTA及减影CTA显示颈静脉球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的价值。结果颈静脉球显示率为100%。颈静脉球形态分为平坦型(125/220,56.82%)、上突型(95/220,43.18%),颈静脉球顶至颈静脉孔下缘的高度右侧高于左侧(t=4.127,P<0.001),高位颈静脉球及颈静脉球憩室发现率分别为10.45%(23/220)、6.36%(14/220),左、右侧颈静脉球顶到内听道的距离分别为(7.71±3.15)mm、(6.72±2.71)mm(t=2.48,P=0.02)。结论 CTA可观察颈静脉球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明确诊断高位颈静脉球及颈静脉球憩室,是显示颈静脉球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高位颈静脉 颈静脉
下载PDF
颈静脉球憩室临床特征分析
5
作者 陈金辉 华清泉 +3 位作者 廖华 陈始明 屈季宁 陶泽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82-483,I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憩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颈静脉球憩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双耳渐进性听力下降伴耳鸣,偶发短暂眩晕,纯音测听示双耳混合性聋,双... 目的探讨颈静脉球憩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颈静脉球憩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双耳渐进性听力下降伴耳鸣,偶发短暂眩晕,纯音测听示双耳混合性聋,双耳鼓室导抗图为C型。轴位CT提示颈静脉孔扩大,周边骨质吸收,边界光滑,颈内动脉垂直段后方骨质缺损,中下鼓室有软组织影。轴位MRI未见明显异常。血管造影证实为颈静脉球憩室。综合文献报道,认为颈静脉球憩室可能没有临床症状,也可能引发耳聋、耳鸣、眩晕、甚至吞咽困难和声嘶等。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血管造影是确诊颈静脉球憩室的重要依据之一。该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对于引发严重的类梅尼埃症状的颈静脉球憩室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结论颈静脉球憩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 耳鸣 听力损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