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改善颈源性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重 邓晓筑 +7 位作者 张泉 田理 王毅 魏雪梅 李国臣 李莉 马潞 宋开源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 :探讨电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 (VCS)所致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机理。方法 :采用组织硬化剂注射法建立家兔VCS慢性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模型。从注射后第 6周开始 ,电针组家兔行双侧“风池”“听宫”“外关”穴电针治疗 2周 ,... 目的 :探讨电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 (VCS)所致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机理。方法 :采用组织硬化剂注射法建立家兔VCS慢性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模型。从注射后第 6周开始 ,电针组家兔行双侧“风池”“听宫”“外关”穴电针治疗 2周 ,分别记录 1 0Hz低刺激率、50Hz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 (ABR)和低频 (1 0 0 0Hz)、高频 (6 0 0 0Hz)短纯音耳蜗电图 (EcochG)听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 ,将 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模型组 50Hz高刺激率ABR的Ⅲ波峰潜伏期和Ⅰ~Ⅲ波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 <0 0 5 ,P <0 0 1 ) ,电针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各组之间 1 0Hz低刺激率AB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模型组和电针组AP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模型组 6 0 0 0HzAP阈值显著高于 1 0 0 0HzAP阈值 (P <0 0 5) ,电针组 1 0 0 0Hz和 6 0 0 0HzAP阈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5 ,P <0 0 1 )。结论 :电针可改善VBI的脑干神经元突触效能和外周听觉通路传导 ,增强耳蜗高、低频听力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 电生理学 硬化剂 脑干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