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颈椎应力应变分布改变对颈椎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4
1
作者 余家阔 汪发贵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456-459,共4页
关键词 颈椎 生物力学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93
2
作者 王东来 唐天驷 +2 位作者 黄士中 杨惠林 邵云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59-662,共4页
目的:为椎弓根螺钉在颈椎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介绍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X线摄片测量方法,对54具成人颈椎干燥标本C3~C7椎弓根的高度、宽度、长度、进钉点定位及椎弓根轴线的角度等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目的:为椎弓根螺钉在颈椎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介绍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X线摄片测量方法,对54具成人颈椎干燥标本C3~C7椎弓根的高度、宽度、长度、进钉点定位及椎弓根轴线的角度等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颈椎椎弓根可以接受螺钉内固定;进钉点定位在C3~C6位于关节突背面外上象限的中点,C7位于关节突中垂线接近上关节面的下缘;进钉方向平行于椎体的上终板,与矢状线的夹角在C3~C6为40°~45°,C7为30°~40°。应用椎弓根螺钉钢板治疗颈椎损伤、肿瘤19例,无颈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1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固定节段稳定,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临床疗效满意。结论: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固定坚强,手术后可以摆脱外固定,方便护理,利于病人早期锻炼和康复,是一种良好的重建颈椎稳定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解剖学 椎弓根内固定
原文传递
AO纯钛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固定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86
3
作者 袁文 贾连顺 +2 位作者 戴力扬 包聚良 李家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161-163,共3页
报告了对15例颈椎疾患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采用AO颈椎纯钛带锁钢板固定。经6个月~8.2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植骨均完全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等并发症。颈椎带锁钢板可使固定节段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并具有操作... 报告了对15例颈椎疾患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采用AO颈椎纯钛带锁钢板固定。经6个月~8.2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植骨均完全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等并发症。颈椎带锁钢板可使固定节段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无磁性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颈椎外伤、肿瘤及退行性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固定 带锁钢板
下载PDF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临床应用的并发症及预防 被引量:83
4
作者 陈德玉 贾连顺 +4 位作者 袁文 肖建如 倪斌 戴力扬 沈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螺钉系统临床应用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随访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椎体肿瘤 167例病例,观察带锁钢板螺钉系统应用的并发症。结果 与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有关...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带锁钢板螺钉系统临床应用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随访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椎体肿瘤 167例病例,观察带锁钢板螺钉系统应用的并发症。结果 与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有关的并发症包括固定螺钉进入椎间隙、单一螺钉退出、钢板拔出及食道瘘等,共 19例患者 (26例次 ),多数与手术操作不当有关。结论 严格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固定的适应证和熟练手术操作是预防其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板 内固定器 手术后并发症 骨折脱位
原文传递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外科治疗随诊观察 被引量:89
5
作者 孙宇 蔡钦林 +2 位作者 王立舜 王少波 党耕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118例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平均随访 30 3个月 (1~ 16 3个月 ) ,74例随访 1年以上 (平均 4 6 3个月 )。观察 :(1)伤后 3...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118例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平均随访 30 3个月 (1~ 16 3个月 ) ,74例随访 1年以上 (平均 4 6 3个月 )。观察 :(1)伤后 3种不同脊髓功能状况的治疗效果 (A组 :受伤时呈完全性瘫痪 ,70例 ;B组 :不完全性瘫痪 ,4 2例 ;C组 :上肢部分瘫痪、下肢完全性瘫痪 ,6例 )。 (2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 (3)手术时机 (伤后 <12个月、>12个月 )对疗效的影响。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 3组之间在保守治疗效果、术后近期效果和后期随访结果上无显著性差异。 (2 ) 3组均经保守治疗 ,平均为 2 1 3个月。保守治疗的效果与术后近期、尤其与后期随访结果相比 ,JOA评分较低 ,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3)伤后 <12个月和 >12个月手术的患者后期随访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前者术后近期和后期脊髓功能恢复都较满意 ;后者术后近期恢复较明显 ,但后期脊髓功能却出现倒退现象。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不同的脊髓功能状况对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无影响 ;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手术时机对后期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最迟不应超过伤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旋转手法对椎管内结构和容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3
6
作者 李义凯 钟世镇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7年第6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旋转手法对颈椎管内解剖结构和容积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新鲜尸体的颈椎上,采用液体石蜡灌注和直接观察。结果:颈椎前屈旋转时,C2,3和C6,7节段的椎管截面积和矢状径较过伸旋转时明显增大;前屈旋转和过伸旋转对C... 目的:探讨旋转手法对颈椎管内解剖结构和容积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新鲜尸体的颈椎上,采用液体石蜡灌注和直接观察。结果:颈椎前屈旋转时,C2,3和C6,7节段的椎管截面积和矢状径较过伸旋转时明显增大;前屈旋转和过伸旋转对C5及C6神经根产生明显的牵拉。结论:颈部推拿时适当地前屈旋转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颈椎 临床解剖学 旋转手法
原文传递
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80
7
作者 关海山 李承罡 +2 位作者 史洁 田江华 韩来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044-1052,共9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decompression with fusion,ADF)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open-door laminoplasty,LAMP)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decompression with fusion,ADF)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open-door laminoplasty,LAMP)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2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DF组和LAMP组。ADF组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35~77岁,平均(58.8±10.1)岁;LAMP组64例,男48例,女16例;年龄28~82岁,平均(60.6±12.2)岁。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3、6、12和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改善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LAMP术后脊髓前方残余压迫情况。记录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DF组平均随访(25.6±3.8)个月,LAMP组(27.3±4.1)个月。ADF组JOA评分术前平均(8.25±2.33)分,末次随访时(14.62±3.15)分,改善率为72.81%±11.32%;LAMP组JOA评分术前平均(8.84±3.65)分,末次随访时(12.97±4.32)分,改善率为66.54%±14.75%,两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t=2.458,P=0.015)及改善率(t=3.172,P=0.00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ADF组为(1.92±0.75)分,LAMP组为(2.78±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4,P=0.021);至术后3个月两组间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F组术前颈椎曲度平均15.3°±7.6°,末次随访时19.2°±5.7°;LAMP组术前颈椎曲度平均16.8°±8.3°,末次随访时13.6°±4.3°,两组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1,P=0.005)。两种术式均导致术后颈椎ROM下降,ADF组末次随访时15.2°±3.6°,LAMP组18.1°±4.1°,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2,P=0.000),ADF组颈椎ROM丢失角度更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DF组为35.1%,LAMP组为2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MP组根据术后MRI有无脊髓前方残余压迫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压迫症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颈椎主要结构生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2
8
作者 房敏 沈国权 +1 位作者 严隽陶 洪水棕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颈椎发病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运用生物力学方法 ,对 4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建立模拟半在体模型 ,观察测试颈椎椎间盘和小关节应力变化。结果 颈椎标本在模拟半体状态下 ,椎间盘和小关节应力由后伸至前屈位 (- 5°... 目的 探讨颈椎发病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运用生物力学方法 ,对 4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建立模拟半在体模型 ,观察测试颈椎椎间盘和小关节应力变化。结果 颈椎标本在模拟半体状态下 ,椎间盘和小关节应力由后伸至前屈位 (- 5°→ - 15°) ,向椎体前方分别增大 4.96和3.48倍 ;由 +5°→ +15°时分别增大 3.35倍和 0 .5 2倍。结论 对颈椎稳定性及颈椎发病机制研究 ,应采取尽可能反映活体状态的实验方法 ,颈椎标本模拟半在体模型及实验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模拟半在体 推拿 生物力学 颈椎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70
9
作者 蔡钦林 中野升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25-327,共3页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症 椎管扩大术
原文传递
四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59
10
作者 李军朋 李义凯 王志宏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研究目前四种常用的测量颈椎曲度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利用 5 3例颈椎侧位 X线片 ,2名医师采用 Borden氏测量法、改良 Borden氐测量法和两种夹角测量法 ,分别测量出颈椎曲度值 ,再进行测量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 Borden氐... 目的 研究目前四种常用的测量颈椎曲度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利用 5 3例颈椎侧位 X线片 ,2名医师采用 Borden氏测量法、改良 Borden氐测量法和两种夹角测量法 ,分别测量出颈椎曲度值 ,再进行测量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 Borden氐法相关系数 (0 .90 1)最大 ,测量方法简单。改良 Borden氐法相关系数 (0 .811)最小。结论 常用的颈椎曲度测量方法中 ,以 Borden氐法最为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曲度 测量方法 可靠性研究 颈椎 诊断 X线诊断
下载PDF
基于“骨错缝、筋出槽”诊治椎间盘病症 被引量:65
11
作者 张明才 詹红生 +2 位作者 石印玉 黄仕荣 王翔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41-443,共3页
目前,包括颈椎和腰椎在内的椎间盘病症发病率居我国各种慢性难治性疾病的第8位。如何正确诊疗本病症,才能提高和稳定疗效、降低复发率是世界性医学难题。以往认为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是引起椎间盘病症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在这一理论... 目前,包括颈椎和腰椎在内的椎间盘病症发病率居我国各种慢性难治性疾病的第8位。如何正确诊疗本病症,才能提高和稳定疗效、降低复发率是世界性医学难题。以往认为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是引起椎间盘病症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现代临床也较多地针对椎间盘进行治疗。但是,这一理论并未获得充分的临床证据支持。根据椎间盘病症的临床特点,结合中医学认识,我们认为其发病的关键病机是"骨错缝、筋出槽、筋骨失和"。本文试从这一认识出发,探讨椎间盘病症诊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腰椎 椎间盘移位 中医病机
下载PDF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38
12
作者 陈伯华J 孙鹏J +2 位作者 Natarajan N An H Andersson GB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建立颈椎 (C4~C7)三维有限元模型 ,以期应用于临床实验研究。方法 :根据正常中年女性CT与CT重建片 ,采用CAD数据处理技术 ,输入相关的材料特性 ,构建C4~C7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颈C4~C74个椎体、C4 / 5~C6 / 73个椎间盘以... 目的 :建立颈椎 (C4~C7)三维有限元模型 ,以期应用于临床实验研究。方法 :根据正常中年女性CT与CT重建片 ,采用CAD数据处理技术 ,输入相关的材料特性 ,构建C4~C7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颈C4~C74个椎体、C4 / 5~C6 / 73个椎间盘以及后部结构与主要的 5条韧带。共 2 178个三维固体 2 0节点有限元结构。在1 8Nm作用力下 ,观察节段运动与力 位移反应。对比国内外的实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 :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与以往实验模型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所建立的颈椎三节段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颈椎生物力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三维有限元模型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对颈椎三维运动及刚性的影响 被引量:55
13
作者 陈维善 陈其昕 王性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研究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椎三维运动及刚性的影响。方法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手术后病例 55例,平均随访 35.9个月,对手术前后的颈部轴性症状、神经功能变化 (JOA评分 )和颈椎动态侧位片进行比较。运用 ZMS- 1型人体... 目的研究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椎三维运动及刚性的影响。方法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手术后病例 55例,平均随访 35.9个月,对手术前后的颈部轴性症状、神经功能变化 (JOA评分 )和颈椎动态侧位片进行比较。运用 ZMS- 1型人体颈椎三维运动及刚度测试仪对颈椎单开门术后组 (12例 )和术前对照组 (10例 )进行活体力学测试。测试内容包括 :(1)颈椎主动及被动运动范围; (2)载荷-位移关系和颈椎刚度; (3)颈椎伸、屈肌群主动等长收缩力矩。结果术后 JOA评分平均改善率 66.2%,优良率 78.2%。术后出现明显或严重颈部轴性症状的病例较术前增加 (P< 0.01);术后颈部轴性症状明显者颈椎弧度较小 (P< 0.01);颈部轴性症状分级与 JOA评分改善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手术后颈椎区域主动及被动伸屈、旋转和侧屈运动范围减小 (P< 0.05),主要影响中下颈椎。颈椎载荷-位移关系可拟合为指数方程 T=b0e。在颈椎各向运动中侧屈刚度最大,其次为后伸与前屈,旋转刚度最小。术后组颈椎刚度大于术前组。结论单开门手术损害颈椎矢状面的静态力学平衡,并使颈椎运动范围减小、柔韧性下降。颈椎弧度改变同颈部轴性症状轻重相关,而与 JOA评分改善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压迫症 减压术 生物力学 颈椎后路单开门术 三维运动 刚性
原文传递
钛质网笼内植物加前路带锁钢板对颈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56
14
作者 毛志国 袁文 +3 位作者 贾连顺 欧阳钧 王柏川 樊仕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55-357,共3页
目的 :评价颈椎在植入颈椎钛质网笼内植物和植入钛质网笼内植物辅助AO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两者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测量 6例新鲜人颈椎骨骼韧带标本 (C2~T1)在正常、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植钛质网笼内植物、植钛质网笼内植物后辅... 目的 :评价颈椎在植入颈椎钛质网笼内植物和植入钛质网笼内植物辅助AO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两者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测量 6例新鲜人颈椎骨骼韧带标本 (C2~T1)在正常、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植钛质网笼内植物、植钛质网笼内植物后辅助AO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三种工况下C4~C6节段的三维运动数据 ,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6例颈椎标本C4~C6节段在正常、植钛质网笼内植物、植钛质网笼内植物加AO前路钢板三种工况下 ,前屈 /后伸、左 /右侧弯、左 /右轴向旋转的运动范围 (ROM )平均值 (°)分别为 :14 12 /12 94、13 39/13 11、9 77/10 72 ;9 70 /14 4 2、8 94/8 6 1、7 6 5 /8 0 9和 4 39/1 36、4 0 8/4 19、3 4 6 /3 6 3。结论 :颈椎减压、植入钛质网笼后在后伸运动时的稳定性明显不足 ;辅助AO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后在各个方向的稳定性都显著增强 ,可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 前入路 钢板 钛质网笼内植物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椎动脉V2段与周围结构关系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48
15
作者 瞿东滨 金大地 钟世镇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了解椎动脉 V2段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 ,探讨颅外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机制。方法 在 2 0例头颈部尸体标本 ,解剖观察椎动脉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其中 17例制成干骨 ,测量 C3— C7有关横突孔参数。另在 2例新鲜尸体标本取材行组... 目的 了解椎动脉 V2段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 ,探讨颅外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解剖学机制。方法 在 2 0例头颈部尸体标本 ,解剖观察椎动脉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其中 17例制成干骨 ,测量 C3— C7有关横突孔参数。另在 2例新鲜尸体标本取材行组织学切片观察椎动脉周围组织。结果 延续自颈椎、横突孔、关节突等骨膜组织形成明显的纤维鞘膜样结构 ,将椎动脉、椎静脉及神经根包裹在内。椎动脉外膜与钩突之间有纤维样组织相连 ,限制椎动脉。横突孔内未见明显骨性狭窄。结论 椎动脉周围的骨性及软组织性因素对椎动脉起到限制固定作用 ,在颈椎运动或不稳时 ,椎动脉易受波及而出现供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椎动供血不足 颈椎 解剖
下载PDF
寰椎椎动脉沟与颈性眩晕 被引量:60
16
作者 孙静宜 张琼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592-594,共3页
关键词 寰椎 椎动脉 颈椎 眩晕 手术
原文传递
人工麝香对退变颈椎间盘炎症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施杞 彭宝淦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7年第3期1-3,共3页
实验选用15只新西兰兔,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颈椎病模型组,对照组及和颈椎病模型加人工麝香饲养组。在造模后8月时处死动物。颈椎病模型加人工麝香饲养组动物在处死前喂以人工麝香2周。取动物颈椎间盘组织,用生化方法测定... 实验选用15只新西兰兔,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颈椎病模型组,对照组及和颈椎病模型加人工麝香饲养组。在造模后8月时处死动物。颈椎病模型加人工麝香饲养组动物在处死前喂以人工麝香2周。取动物颈椎间盘组织,用生化方法测定其中组织胺、5-羟色胺、PGE2及6-酮-PGF1a水平,结果表明:(1)颈椎病模型动物颈椎间盘中四种炎症介质水平明显高于其正常对照组动物的水平。(2)人工麝香对退变颈椎间盘中的四种炎症介质水平具有明显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麝香 中药 椎间盘炎症 颈椎
原文传递
颈椎牵引过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0
18
作者 李雪迎 王春明 +2 位作者 殷秀珍 黄永禧 徐本华 《中华理疗杂志》 1999年第6期350-35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力学条件下颈椎牵引的生物力学过程,从而得出最为有效的牵引条件。方法 通过建立颈椎(C1- T1)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颈椎在不同力量、不同角度条件下的牵引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得出各种条件下颈椎上的位移情况、应... 目的 比较不同力学条件下颈椎牵引的生物力学过程,从而得出最为有效的牵引条件。方法 通过建立颈椎(C1- T1)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颈椎在不同力量、不同角度条件下的牵引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得出各种条件下颈椎上的位移情况、应力分布情况及各椎间隙的变形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不同牵引力的作用下,颈椎均出现一定的位移,诸椎间隙后缘均有一定增宽,前缘则大多有所缩窄,最大应力位置均出现在颈椎后缘的椎体上。当牵引角度不变时,随牵引力的增大,颈椎的位移及各点的应力均增大,椎间隙的形变亦更明显。当牵引力不变,随牵引角度的增大,颈椎的位移增大,颈椎上最大应力的位置下移,各椎间隙的形变增大。结论 在本文分析中,以前倾角30 度、90 N 牵引颈椎可以最大程度的扩宽椎间隙,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术 颈椎 生物力学 颈椎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不同术式长期随访结果比较 被引量:54
19
作者 邹德威 谭荣 +6 位作者 马华松 周雪峰 邵水霖 海涌 白克文 陈晓明 陈志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不同术式的远期疗效,探讨影响颈椎前路手术疗效的技术因素。方法:1985年8月~1992年12月,共收治各类颈椎疾病患者856例,其中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632例。单节段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176例,多节段61例;单... 目的:了解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不同术式的远期疗效,探讨影响颈椎前路手术疗效的技术因素。方法:1985年8月~1992年12月,共收治各类颈椎疾病患者856例,其中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632例。单节段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176例,多节段61例;单椎体切除两间隙减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128例,两个以上椎体切除减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37例;单节段椎间隙减压加椎间植骨融合器181例,多节段49例。随访2 ̄18年,平均5.2。年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各术式疗效及融合率进行字2检验。结果各术式疗效及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字2检验P>0.05)。结论:颈椎病前路手术提高疗效的关键操作是彻底减压,因此不应走入依靠几种内固定及新材料就可提高疗效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减压 融合
下载PDF
6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比较 被引量:59
20
作者 王涛 周理乾 +4 位作者 孙孟锟 樊国锋 樊民义 黄范利 徐洪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 :比较6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科接受颈椎X线检查的80例患者进行标准颈椎侧位拍片,由3名放射科医生采用基于距离[1Borden氏测量法;2颈椎曲度指数(CCI)法;3椎体质心测量法(CCL)测量方法]... 目的 :比较6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科接受颈椎X线检查的80例患者进行标准颈椎侧位拍片,由3名放射科医生采用基于距离[1Borden氏测量法;2颈椎曲度指数(CCI)法;3椎体质心测量法(CCL)测量方法]和基于角度(1C1-C7 Cobb角测量法;2C2-C7 Cobb角测量法;3Harrison氏测量法)共6种测量方法分别测量颈椎曲度。以2周为间隔分别独自测量两次,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种测量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可信度(r=0.752~0.968)和可重复性(r=0.703~0.915)。基于距离的测量方法中可信度以Borden氏测量法最高(r=0.938~0.968),其次为CCL法(r=0.855~0.908)及CCI法(r=0.775~0.821);可重复性以Borden氏测量法最好(r=0.888~0.915),其次为CCI法(r=0.819~0.862)及CCL法(r=0.810~0.859)。基于角度的测量方法中可信度以C2-C7 Cobb角测量法最高(r=0.871~0.895),其次为Harrison氏法(r=0.830~0.885)及C1-C7 Cobb角测量法(r=0.752~0.836);可重复性以Harrison氏法最好(r=0.868~0.880),其次为C2-C7 Cobb角测量法(r=0.859~0.876)及C1-C7 Cobb角测量法(r=0.703~0.837)。结论 :6种不同的颈椎曲度测量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基于距离的曲度测量方法以Borden氏测量法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最好,基于角度的曲度测量方法以C2-C7 Cobb角测量法可信度最高,以Harrison氏法可重复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曲度 测量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