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斑块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李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17期2126-212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生成素(Ang)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斑块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苏患者128例,以院内检查是...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生成素(Ang)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斑块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苏患者128例,以院内检查是否存在颈部动脉颅外段狭窄将其分为狭窄组(n=87)、无狭窄组(n=41),之后根据患者有无斑块将其分为有斑块组(n=90)、无斑块组(n=38),对比组间基线资料,患者狭窄及斑块情况,血清分子与狭窄、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体质量、吸烟情况以及高血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VEGF、FGF、PLGF、An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回归系数计算得出,VEGF≥224.36 ng/L、FGF≥304.00 ng/L、PLGF≥11.60 ng/L、Ang≥864.58 ng/L及吸烟史是影响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出现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无斑块组血管因子检测指标低于斑块组(P<0.05);根据回归系数计算得出,VEGF≥224.36 ng/L、FGF≥304.00 ng/L、PLGF≥11.60 ng/L是影响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出现斑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管VEGF、FGF、PLGF的增高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段狭窄、斑块程度关系密切,同时患者的吸烟史是导致颈动脉颅外段出现狭窄的危险因素,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外段狭窄 斑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5b、miR-19a和VEGF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朝刚 张晓曼 徐晓玉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合并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确诊的130例ACI患者,根据CT血管造影(CTA)有无颈动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合并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确诊的130例ACI患者,根据CT血管造影(CTA)有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分为ACI合并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n=85)和ACI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n=45),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n=62)、中度狭窄组(n=35)和重度狭窄组(n=33),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5b、miR-19a表达。分别比较ACI组、对照组及轻度、中度及重度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血清VEGF水平和miR-15b、miR-19a的相对表达量;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VEGF水平和miR-15b、miR-19a相对表达量与A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I合并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血清VEGF水平和miR-15b、miR-19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ACI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和miR-15b、miR-19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P<0.05);血清VEGF水平和miR-15b、miR-19a相对表达量与A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VEGF水平和miR-15b、miR-19a相对表达量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外段狭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胎盘生长因子 半胱氨酸蛋白酶-3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与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巧松 温清艳 +2 位作者 李广生 刁士元 钟建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9期39-4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与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将其中45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作为A组,4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B组。两组均给予血管内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与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将其中45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作为A组,4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作为B组。两组均给予血管内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支架全部成功置入。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与B组的2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90例患者峰值流速、平均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较术前显著降低,血管搏动弹性指数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术后1个月血管阻力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Alberta卒中操作早期急性卒中分级CT评分(ASPEC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ASPECTS量表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成形术可很好地治疗老年脑血管病,但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其相较颅外段动脉狭窄血管内成形术术后并发症更多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颈动脉外段狭窄 动脉狭窄 血管内成形术
下载PDF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勇辉 段晓秋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头部CT或头部MRI证实为责任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按狭窄程度分为三组,A组未... 目的分析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头部CT或头部MRI证实为责任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按狭窄程度分为三组,A组未见狭窄及轻度狭窄(<50%),B组中度狭窄(50%-69%),C组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70%),并DSA证实狭窄血管跟责任病灶具有相关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进行内科综合治疗,于入院当天及第7、14、21天给予评分。结果纳入了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病率88%。A、B、C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B组(68.8%)(P<0.01);而B组总有效率(68.8%)与C组(41.6%)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96%)高于C组(4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之间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有关。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可能影响神经功能评分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狭窄越严重神经功能评分越高,早期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外段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下载PDF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介入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及复发脑卒中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伟明 文学 +4 位作者 陈志健 陈志强 林涛 罗德宏 林进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期146-147,共2页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的区别,将其中采用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TAS)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观察...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的区别,将其中采用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经皮血管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PTAS)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2年内的的脑卒中事件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发脑卒中、大面积梗死、分水岭脑梗死、多发脑梗死、TIA等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介入治疗是脑卒中复发的保护因素。介入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重度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的脑卒中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颈动脉外段狭窄 介入治疗 预后 复发
下载PDF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玉惠 钟耀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导致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药物组48例与介入组50例。药物...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导致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药物组48例与介入组50例。药物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介入组给予支架成形术治疗,记录与观察两组预后。结果介入组所有病人支架均一次放置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治疗后介入组与药物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7.5%,介入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介入组治疗后的迷走神经反射、胃肠道出血、肾功能不全、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0%,药物组为20.8%,介入组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介入组与药物组治疗后的MRS评分与治疗前对比明显下降,BI评分明显上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介入组的MRS与BI评分与药物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能提高脑卒中病人的总体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外段狭窄 脑卒中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的外科治疗方案推荐
7
作者 雷宇 廖煜君 +4 位作者 安庆祝 倪伟 江汉强 李彦江 顾宇翔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4期371-380,共10页
目的通过外科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评价既定推荐策略的合理性。方法将纳入的70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根据既定选择策略分为4组:①仅可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组(必行CEA组,3例)。②仅可行颈动脉支架血管内成形术(CAS)治疗... 目的通过外科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评价既定推荐策略的合理性。方法将纳入的70例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根据既定选择策略分为4组:①仅可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组(必行CEA组,3例)。②仅可行颈动脉支架血管内成形术(CAS)治疗组(必行CAS组,25例)。③同时可行CEA与CAS,选行CEA组,11例。④选行CAS组,31例。另同时期纳入颈动脉颅外段闭塞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EIAB)患者31例为EIAB组。分别观察5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颈动脉狭窄必行CEA组、必行CAS组以及颈动脉闭塞行EIAB患者的临床预后与既往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相似或稍好;颈动脉狭窄选行CEA组与选行CAS组患者的组间临床预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只有制定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选择策略,才能实现个体化外科治疗以保证理想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外段狭窄 颈动脉外段闭塞 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证
原文传递
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尚广芹 王志宏 姜积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颈动脉颅外段(ICA)狭窄或闭塞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CDFI或TCD筛选75例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TCD检测脑梗死患者颅内血液动力学变化,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量hs-CRP水平,根... 目的探讨重度颈动脉颅外段(ICA)狭窄或闭塞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CDFI或TCD筛选75例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利用TCD检测脑梗死患者颅内血液动力学变化,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量hs-CRP水平,根据MRI定位对脑梗死模式进行分类,分析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与脑梗死模式的关系;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及脑梗死模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区域梗死(Ⅰ型)和分水岭梗死(Ⅴ型)发生率较高,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与脑梗死模式有关(P<0.01)。(2)不稳定斑块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hs-CRP水平与脑梗死模式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1)重度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程度能影响脑梗死的模式,是急性脑梗死主要病因之一。(2)血清hs-CRP升高与脑梗死关系密切,是脑梗死的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颈动脉外段狭窄或闭塞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模式 Wills环侧支循环 血清HS-CRP水平
下载PDF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其程度与脑梗死病变部位的关系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斌 刘昊 +3 位作者 伊红丽 石秋艳 张晋霞 臧贺川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07-508,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病变部位的关系,为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按头颅CT或MRI结果将脑梗死患者分为皮质组、皮质下组、皮质与皮质下混合组和椎动脉组。应用HDI5000彩色多普勒...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病变部位的关系,为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按头颅CT或MRI结果将脑梗死患者分为皮质组、皮质下组、皮质与皮质下混合组和椎动脉组。应用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进行检测,观察其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大小以及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皮质组颈动脉出现颅外段狭窄的比例高于皮质下组(χ2=10.04,P<0.01),皮质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程度严重于皮质下组(χ2=8.44,P<0.01)。结论皮质脑梗死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关系更密切,且随着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的增加,皮质脑梗死的危险性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颈动脉外段狭窄及其程度与脑梗死部位关系 脑血管超声 脑梗死 颈动脉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疾病
下载PDF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其程度与脑梗死病变部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莲 潘廷甫 史天奇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19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病变部位的关系,为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按头颅CT或MRI结果将脑梗死患者分为皮质组、皮质下组、皮质与皮质下混合组和椎动脉组。应用HDI25000彩色多普勒...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病变部位的关系,为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按头颅CT或MRI结果将脑梗死患者分为皮质组、皮质下组、皮质与皮质下混合组和椎动脉组。应用HDI2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进行检测,观察其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大小以及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皮质组颈动脉出现颅外段狭窄的比例高于皮质下组(χ2=10.04,P<0.01),皮质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程度严重于皮质下组(χ2=8.44,P<0.01)。结论皮质脑梗死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关系更密切,且随着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的增加,皮质脑梗死的危险性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颈动脉外段狭窄及其程度与脑梗死部位关系 脑血管超声 脑梗死 颈动脉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疾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SA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分析
11
作者 努尔比亚·乌买尔 郝晨光 +1 位作者 韩登峰 张小宁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6期23-23,共1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糖尿病组,其中男64例,女44例,选取同期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非糖尿病组,其中男65例...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糖尿病组,其中男64例,女44例,选取同期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非糖尿病组,其中男65例,女43例,对两组DSA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颈总动脉膨大部狭窄率、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率、颈内动脉主干部狭窄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密切相关,但与狭窄部位相关性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颈动脉外段狭窄
下载PDF
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三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汤锦 张慧卿 +2 位作者 宋学琴 李端 吴红然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6期347-352,共6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颅内或颅外段狭窄或闭塞导致后分水岭区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与前循环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类型卒中的认识。方法 报道3例颈动脉颅内或颅外段狭窄或闭塞导致cSAH患者的临床表现...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颅内或颅外段狭窄或闭塞导致后分水岭区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与前循环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病机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类型卒中的认识。方法 报道3例颈动脉颅内或颅外段狭窄或闭塞导致cSAH患者的临床表现、CT和MRI所见及治疗。结果 3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为主,且均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头颅CT显示病变对侧大脑皮质沟高密度影,并出现新发梗死灶。MRA证实例1病变侧颈动脉颅内及颅外段狭窄,例2病变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例3病变侧颈动脉颅内段狭窄。结论 颈动脉颅内或颅外段狭窄或闭塞导致的急性分水岭区ACI可以cSAH为首发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或外段狭窄或闭塞 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颈动脉重度狭窄导致的脑梗死Hs-CRP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尚广芹 赵洪芹 潘旭东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塞hs-CRP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75例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分析hs-CRP水平与脑梗塞、脑梗塞局部解剖模... 目的:探讨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塞hs-CRP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75例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30名健康体检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分析hs-CRP水平与脑梗塞、脑梗塞局部解剖模式、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梗塞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塞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稳定斑块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大梗塞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小梗塞组,梗塞灶体积越大,血清hs-CRP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P(0.01);hs-CRP水平与脑梗塞局部解剖模式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塞关系密切,血清hs-CRP是脑梗塞的致病因子、是脑梗塞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子及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 急性脑梗塞 HS-CRP水平
下载PDF
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意义
14
作者 尚广芹 王志宏 姜积军 《中国疗养医学》 2016年第7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40名健康体检者,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分析Hcy水平与脑梗死、脑梗死局部解...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40名健康体检者,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分析Hcy水平与脑梗死、脑梗死局部解剖模式、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梗死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区域梗死Hcy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种梗死模式;不稳定斑块组Hcy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梗死灶体积越大,血浆Hcy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结论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脑梗死关系密切,支持特定的梗死模式,是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子及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