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志明 李云建 李康强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76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前路减压术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B组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76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前路减压术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A组行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B组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及颈肩部疼痛、脊髓功能改善效果,根据X线片测量相关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颈托保护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前颈肩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6个月两组VAS评分、JOA评分依次显著改善(P<0.05),且与A组比较,B组术后1、2个月VAS评分显著较低,术后1、2、6个月JOA评分升高幅度明显较大(P<0.05)。两组术前椎间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及颈椎曲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椎间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及颈椎曲度均显著增高(P<0.05),但A组、B组术后6个月上述影像学指标维持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后者术后见效更快,更有利于椎间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及颈椎曲度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固定术 CSM 疗效
下载PDF
两种颈前路术式治疗中老年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忠文 李野 +2 位作者 许宁 周大成 尚东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97-2999,共3页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CF)治疗中老年连续双节段受累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CDF组18例,ACCF组20例。...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CF)治疗中老年连续双节段受累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CDF组18例,ACCF组20例。比较两组失血量、手术时间、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曲度改善、融合率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两组JOA评分及术后1年植骨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颈椎曲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两种颈前路减压手术对中老年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ACDF的优势在于更利于维持颈椎生理弧度,同时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更优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固定术 前路体次全切除融合固定术
下载PDF
ACCF联合ACDF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JOA及ND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信 杜佳泷 邹志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MCSM患者...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M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P)]和观察组(n=40,ACCF联合ACDF)。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JOA、NDI评分、颈椎前凸角、T1倾斜角、C2~C7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的JOA、NDI评分、颈椎前凸角、T1倾斜角、C2~C7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CD4^(+)、CD8^(+)、CD4^(+)/CD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CCF联合ACDF治疗MCSM的手术效果较优,患者颈椎稳定性好,且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 前路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固定术 后路单开门管扩大成形
下载PDF
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在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薛有地 夏计划 +3 位作者 周恒才 戴维享 马超 冯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5-02采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例... 目的探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5-02采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75~110 min,平均93 min;术中出血量80~200 ml,平均110 ml。24例均获得随访10~29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Bazaz分级均为轻度吞咽困难,对症处理1周后缓解。术后7 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Cobb角、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较术后7 d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维持良好,与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具有零切迹及自稳定的特性,在融合节段获得骨性融合的同时,减少了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相关并发症,其应用于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椎间盘突出症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固定术 桥型融合器(ROI—C) 零切迹
原文传递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相邻双节段颈椎病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巍 李熙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11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 比较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相邻双节段颈椎病的矢状面平衡和功能恢复效果... 目的 比较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相邻双节段颈椎病的矢状面平衡和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纳入自2018-03-2020-07诊治的143例相邻双节段颈椎病,其中ACCF组76例,ACDF组67例。比较ACCF组与ACD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JOA评分、NDI指数、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颈椎矢状面参数。结果 ACCF组随访时间为(6.4±1.0)个月,ACDF组随访时间为(7.1±1.1)个月。ACCF组术后没有出现钛网沉降,术后6个月随访时均获得植骨融合。ACDF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ACCF组短,术中出血量较ACCF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F组、ACDF组术后6个月T_(1)倾斜角、C_(2)~C_(7)矢状垂直轴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CF组与ACDF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NDI指数、疼痛VAS评分、C_(2)~C_(7)Cobb角、T1倾斜角、C_(2)~C_(7)矢状垂直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CF与ACDF手术治疗相邻双节段颈椎病均可取满意疗效,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是ACDF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排除发育型颈椎管狭窄、椎体后缘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终板附有较大骨赘的患者可以优先选择ACDF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双节段 前路体次全切除融合固定术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固定术 矢状平衡 JOA评分 T1倾斜角 C2~C7 Cobb角 C2~C7矢状垂直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