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机械取栓预后危险因素研究
1
作者 柏丽娟 叶晓燕 苏稳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6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经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与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根据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90 d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39... 目的探讨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经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与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90例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根据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90 d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39)和预后不良组(n=51),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根据患者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位置将其分为Ⅰa型、Ⅰb型、L型及T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NIHSS)量表评分、房颤史、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情况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发病至取栓治疗时间、手术时间和血管再通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史和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T型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房颤史和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和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预后有关,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内动脉闭塞 机械取栓 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下载PDF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及Willis环变异在机械取栓治疗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文娟 成月 +2 位作者 蒋璟璇 蔡冬梅 张雷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及Willis环变异情况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六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5... 目的探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及Willis环变异情况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六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为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且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根据闭塞位置将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为Ia、Ib、L及T型4型。通过治疗90 d后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58例中预后良好组患者58例,预后不良组患者100例。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明显偏低,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偏低,房颤比例明显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动脉闭塞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中Ia型患者比例最高,T型最低,分别为75.9%和3.4%。2组患者Wills环变异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房颤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为T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OR=0.342,95%CI:0.127~0.919,P=0.033;OR=0.066,95%CI:0.005~0.803,P=0.033)。结论房颤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为T型患者更易出现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WILLIS环 机械取栓 CT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早期预后影响因素及与颅内血供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影 李凤 +1 位作者 陈慧娟 陈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与颅内血供情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01—2022-10于六安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108例,根据术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41例)和不良... 目的 探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与颅内血供情况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01—2022-10于六安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108例,根据术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41例)和不良组(6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机械取栓术后早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评价其用于早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基线NIHSS评分、机械取栓操作时间、合并房颤情况、末端闭塞类型及Willis环变异均与机械取栓术后早期预后不良有关(P<0.05);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类型和Willis环变异情况均是机械取栓术后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 χ^(2)=1.069,P>0.05)。利用Logistic预测概率、颈内动脉末端闭塞类型、Willis环变异情况对机械取栓术后患者的早期预后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33.56%、25.09%、29.23%。结论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早期预后与颅内血供情况关系密切,其中急性颈内动脉末端T型闭塞和Willis环变异者预后更差,同时上述两种因素联合可准确预测患者早期预后的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机械取栓 预后 Willis环变异 颅内血供
下载PDF
颅内支撑导管联合Solitaire FR取栓支架技术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倪华夫 王锦华 方兴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3期286-289,293,共5页
目的观察颅内支撑导管联合Solitaire FR取栓支架(SWIM)技术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脑梗死患者13例,均行SWIM技术取栓再通治疗,观察临... 目的观察颅内支撑导管联合Solitaire FR取栓支架(SWIM)技术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脑梗死患者13例,均行SWIM技术取栓再通治疗,观察临床结局。结果术后颈内动脉成功再通12例(92.3%);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0级1例,2a级2例,2b级1例,3级9例;术后24 h并发脑实质出血3例,最终均因脑疝形成而死亡;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2(0,5)分,较术前18(14,18)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3例,1分5例,3分2例,6分3例。结论SWIM技术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脑梗死相对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开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脑梗死 Solitaire FR取栓支架 颅内支撑导管 机械取栓 疗效
下载PDF
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双支架取栓技术治疗的应用体会
5
作者 丁桂兵 吴岩峰 +1 位作者 陈亮 吴晋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249-253,共5页
目的急性颈内动脉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预后差,本研究旨在观察双支架取栓技术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采用双支架取栓技术治疗的6例心源性栓塞导致的急... 目的急性颈内动脉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预后差,本研究旨在观察双支架取栓技术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采用双支架取栓技术治疗的6例心源性栓塞导致的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大脑中动脉闭塞使用Solitaire AB(6×30mm)支架,大脑前动脉闭塞使用Solitaire AB(4×20mm)支架。结果 5例(5/6)例取栓后再通成功,mTICI达到3级;1例血栓负荷太大向远端前移未成功,mTICI 1级。穿刺到再通时间为58~126min,中位时间90min;术中新发远端栓塞1例,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形成死亡2例,其中1例行去骨瓣减压术。随访3个月期间无新发脑卒中、短暂性脑血缺血发作及死亡等事件,无再次闭塞发生。结论使用双支架取栓技术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安全可行,能够取得较高的开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内动脉颈内动脉末端闭塞 双支架取栓技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