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在小脑桥脑角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陆波
莫永彪
+5 位作者
陈刚
龙飞
唐雄伟
吴军
沈国洪
谢延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CT静脉成像(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在小脑桥脑角(CPA)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36例CPA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容积再现技术将CTV与颅骨CT三...
目的探讨CT静脉成像(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在小脑桥脑角(CPA)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36例CPA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容积再现技术将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影像融合,明确横窦、乙状窦与颅骨标志(星点)的位置关系,确定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在颅骨表面投影并设置"关键孔",指导开颅手术。结果"关键孔"位于星点正下方或内下方,星点到"关键孔"正下方垂直距离在7~21mm,平均(12.8±3.8)mm;星点到"关键孔"水平距离在0~9 mm,平均(3.6±2.5)mm。术中清晰暴露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均无静脉窦损伤。术中骨瓣一次成型,用时平均38 min,视野充分暴露,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术后无明显骨质缺损,无皮下积液、切口脑脊液漏、颅内感染,乳突积液等并发症,均恢复良好。结论CPA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对手术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利于静脉窦保护,且操作简单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桥脑角肿瘤
显微手术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CT静脉成像
颅骨
标志
星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0例汉族成人颅骨表面11对骨性标志点的定位研究
2
作者
佘崇阳
万立华
+2 位作者
徐吕子
汤呈怀
吕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对颅骨表面11对骨性标志点进行研究,确定各标志点在颅骨表面的位置。方法:标记汉族成人颅骨(男性80枚,女性20枚)表面11对(共22个)骨性标志点,用颅像重合仪采集其图像并导入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测量各标志点到鼻根点的距离,以...
目的:对颅骨表面11对骨性标志点进行研究,确定各标志点在颅骨表面的位置。方法:标记汉族成人颅骨(男性80枚,女性20枚)表面11对(共22个)骨性标志点,用颅像重合仪采集其图像并导入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测量各标志点到鼻根点的距离,以及与鼻根点的连线和面中线所成的夹角。结果:获得了男女颅骨标志点至鼻根点距离的均数与标准差,各标志点和鼻根点连线与面中线所成夹角的均数与标准差。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确定各标志点在颅骨表面的位置,是对残碎不全颅骨进行修复的矫正指标,可以用于残碎不全颅骨的颅像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像重合
颅骨
标志
点
鼻根点
面中线
法医人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在小脑桥脑角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陆波
莫永彪
陈刚
龙飞
唐雄伟
吴军
沈国洪
谢延风
机构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7期524-526,共3页
基金
重庆市合川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资助项目(HCKW-2017-45)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项目(2017ZBXM032)。
文摘
目的探讨CT静脉成像(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在小脑桥脑角(CPA)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36例CPA肿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容积再现技术将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影像融合,明确横窦、乙状窦与颅骨标志(星点)的位置关系,确定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在颅骨表面投影并设置"关键孔",指导开颅手术。结果"关键孔"位于星点正下方或内下方,星点到"关键孔"正下方垂直距离在7~21mm,平均(12.8±3.8)mm;星点到"关键孔"水平距离在0~9 mm,平均(3.6±2.5)mm。术中清晰暴露横窦-乙状窦交界处,均无静脉窦损伤。术中骨瓣一次成型,用时平均38 min,视野充分暴露,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术后无明显骨质缺损,无皮下积液、切口脑脊液漏、颅内感染,乳突积液等并发症,均恢复良好。结论CPA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对手术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利于静脉窦保护,且操作简单高效。
关键词
小脑桥脑角肿瘤
显微手术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CT静脉成像
颅骨
标志
星点
Keywords
Cerebellopontine angle tumor
Microsurgery
Retrosigmoid sinus approach
CT venography
skull 3D CTreconstruction
Fusion image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651.1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0例汉族成人颅骨表面11对骨性标志点的定位研究
2
作者
佘崇阳
万立华
徐吕子
汤呈怀
吕宙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法化教研室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基金
重庆市科委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编号:CSTC.2007AA0007(9)]
文摘
目的:对颅骨表面11对骨性标志点进行研究,确定各标志点在颅骨表面的位置。方法:标记汉族成人颅骨(男性80枚,女性20枚)表面11对(共22个)骨性标志点,用颅像重合仪采集其图像并导入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测量各标志点到鼻根点的距离,以及与鼻根点的连线和面中线所成的夹角。结果:获得了男女颅骨标志点至鼻根点距离的均数与标准差,各标志点和鼻根点连线与面中线所成夹角的均数与标准差。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确定各标志点在颅骨表面的位置,是对残碎不全颅骨进行修复的矫正指标,可以用于残碎不全颅骨的颅像重合。
关键词
颅像重合
颅骨
标志
点
鼻根点
面中线
法医人类学
Keywords
photographic superimposition
landmark
nasion
facial midline
forensic anthropology
分类号
R89 [医药卫生—法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TV与颅骨CT三维重建融合影像在小脑桥脑角肿瘤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的运用
陆波
莫永彪
陈刚
龙飞
唐雄伟
吴军
沈国洪
谢延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00例汉族成人颅骨表面11对骨性标志点的定位研究
佘崇阳
万立华
徐吕子
汤呈怀
吕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