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颅脑外伤临床基础研究提倡规范化治疗 被引量:246
1
作者 王忠诚 赵元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规范化治疗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12
2
作者 谭翱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7-319,共3页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重型 治疗 手术
下载PDF
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对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3
3
作者 陈美芳 吴月峰 黄春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4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模式与传统外伤急救护理相结合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外伤急救护...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模式与传统外伤急救护理相结合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外伤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危机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脑疝)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包括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的总发生率为4.4%(2/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4%(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有利于提高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模式 传统外伤急救 急诊 颅脑外伤
原文传递
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附28例临床及CT分析) 被引量:72
4
作者 张培功 秦东京 +2 位作者 庄悦新 马爱武 李建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报告28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均发生于头部摔伤后(伤势不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梗塞灶均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及内囊区,呈小片腔隙性。其中57%的患儿双侧豆状核区有细小点状钙化。作者讨论了这种脑梗塞的发生机制... 报告28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均发生于头部摔伤后(伤势不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梗塞灶均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及内囊区,呈小片腔隙性。其中57%的患儿双侧豆状核区有细小点状钙化。作者讨论了这种脑梗塞的发生机制、临床、CT特征以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脑梗塞 CT 儿童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5
5
作者 赵明仙 高丽仙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方法我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共对收治的17例颅脑外伤患者(观察组)实施了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1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本组17例观察组患者中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方法我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8月共对收治的17例颅脑外伤患者(观察组)实施了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1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本组17例观察组患者中行手术治疗者11例,气管切开者6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者7例。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及精心的监护与护理,本组17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3例,植物人1例,死亡0例。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积极主动配合急救措施落实,从而提高优质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急救 优质护理
原文传递
外伤后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2
6
作者 戴先前 郑浩陆 彭建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6-137,共2页
脑外伤后脑梗塞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自1987年7月至1989年9月共收治4例外伤后脑梗塞病人。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脑损伤 脑栓塞 诊断 颅脑外伤
原文传递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2
7
作者 罗海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阶段式护理组患者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阶段式护理组患者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独立性评分、认知水平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阶段式护理组患者术后12周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上肢、下肢Fugl-Meyer评分以及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与功能独立性评估量表(FI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各项认知水平评分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各项生活能力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0
8
作者 潘江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9期137-138,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各60例,对比2组术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常...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5—2015-05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各60例,对比2组术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前后Ⅰ级、Ⅱ级、Ⅳ级及Ⅴ级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4.25、4.34、4.19、4.38,P〈0.05;χ2=4.76、4.90、5.23、14.93,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后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后Ⅴ级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5)。常规护理组与康复护理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3.45,P〈0.05;t=5.92,P〈0.05)。2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术后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9
9
作者 胡晓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77-79,86,共4页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统计并发...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比较2组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住院时间及预后。结果观察组1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Fugl-Meye、下肢FuglMey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式康复护理遵循颅脑外伤术后恢复的特点,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康复护理 颅脑外伤 肢体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56
10
作者 崔向丽 林松 +5 位作者 隋大立 白吉伟 王永刚 崔勇 陈思源 于洮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2-314,共3页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可致死致残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常伴有高颅压、意识障碍、脑水肿、癫痫等症状^[1-2]。病原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细菌培养阳性率的降低使临床感染治疗难度加大。开放性颅脑外伤、术后有脑脊液漏、术后切口皮下...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常见可致死致残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常伴有高颅压、意识障碍、脑水肿、癫痫等症状^[1-2]。病原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细菌培养阳性率的降低使临床感染治疗难度加大。开放性颅脑外伤、术后有脑脊液漏、术后切口皮下积液、长时间脑室引流及术后急症再次手术者,颅内感染的发生率要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 诊疗 严重并发症 意识障碍 临床感染 细菌培养 颅脑外伤 脑脊液漏
原文传递
颅脑外伤后智力损伤鉴定中装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2
11
作者 高北陵 刘仁刚 +3 位作者 唐卓如 陆亚文 胡赤怡 杨彤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 :了解颅脑外伤后智力损伤鉴定中伪装坏劣的临床特点和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 :由 2名鉴定人员用定性评估的方法对被鉴定人进行伪装坏评估 ,并对评估后的伪装坏和基本合作的案例进行比较。 结果 :颅脑外伤后智力损伤鉴定案例中... 目的 :了解颅脑外伤后智力损伤鉴定中伪装坏劣的临床特点和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 :由 2名鉴定人员用定性评估的方法对被鉴定人进行伪装坏评估 ,并对评估后的伪装坏和基本合作的案例进行比较。 结果 :颅脑外伤后智力损伤鉴定案例中的伪装坏占这类鉴定案例的 6 7.6 % ;伪装坏与基本合作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均无显著差异 ;轻型颅脑外伤案例中有 95 .5 %的人表现为伪装坏 ,90 .6 %的伪装坏者的瑞文 (Raven)测验成绩低于 70分 ;脑外伤严重程度与智力损伤程度无显著相关。 结论 :在颅脑外伤后智力损伤鉴定中应常规进行伪装坏的定量评定 ,并应参考伤者的伤前智力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智力损伤 伪装坏劣 鉴定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4
12
作者 陈飞宇 陈光烈 +2 位作者 任浩君 杨俊 孙晓川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9-801,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7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30例行开颅手术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7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30例行开颅手术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230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4例,感染率10.43%;24例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培养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占62.50%,革兰阳性菌9株占37.50%;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与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93.33%、86.67%,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55.56%;经单因素分析,影响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次数、手术入路方式、术后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及术后低蛋白血症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由多种因素造成,临床上确诊应依据药敏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尽快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开颅手术 颅内感染 相关因素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2
13
作者 李瑞龙 郝解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01~2009-12在我院接受了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1 200例患者中30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者与同期50例术后未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将导致...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01~2009-12在我院接受了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1 200例患者中30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者与同期50例术后未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将导致感染的各项可能危险因素量化后输入SPSS13.0,对各自变量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ICI相关的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入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是影响患者开颅脑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置脑室外引流(OR=8.096,P=0.006)、脑脊液漏(OR=4.785,P=0.009)、手术时间(OR=2.798,P=0.021)和后颅窝手术(OR=7.535,P=0.020)是开颅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高危险因素。结论形成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因素可以是单一因素,也可以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手术入路方式切口和手术时间是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高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颅内感染 相关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型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效果探讨 被引量:50
14
作者 许冬云 彭素萍 张家琼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在重型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将100例诊断为重型颅脑外伤继发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选择在亚低温状态下进行...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在重型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将100例诊断为重型颅脑外伤继发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选择在亚低温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并在疾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和扩容治疗,术后采用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减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给予颅脑外科常规护理。术后,对2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颅内压、水肿体积的变化等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反应良好,颅内压明显降低,水肿体积明显减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实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继发脑梗死的患者实施亚低温状态下减压手术,以及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和扩容治疗,且配合术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单纯减压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继发性脑梗死 预防 亚低温治疗 护理
下载PDF
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控制对策 被引量:47
15
作者 谢明水 郝建春 +3 位作者 刘国政 熊建华 刘杨 谢九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3-514,共2页
目的调查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状况及探讨控制对策. 方法对神经外科病区10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结果 102例病例均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且多数病例发... 目的调查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状况及探讨控制对策. 方法对神经外科病区10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结果 102例病例均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且多数病例发生于气管切开术后4~6 d,所分离的6种主要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呈广谱耐药. 结论为有效控制感染,除加强对患者及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护理、消除易感因素外,还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分泌物培养,以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感染控制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48
16
作者 刘金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损伤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标准外伤大骨瓣...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损伤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5d后的死亡例数、清醒例数及清醒患者意识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45d后,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清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 颅脑外伤
下载PDF
重型颅脑外伤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张为 杨树源 王明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对3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伤后24小时内血液流变学诸参数既显著异常;红细胞变形性哥拉斯格昏迷评分(GCS)呈正相关。经常规治疗脑外伤后,仍存在着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和红细胞变形的降低。结... 本文对3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伤后24小时内血液流变学诸参数既显著异常;红细胞变形性哥拉斯格昏迷评分(GCS)呈正相关。经常规治疗脑外伤后,仍存在着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和红细胞变形的降低。结合文献复习,对颅脑外伤后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原因、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鼻空肠管在重型颅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18
作者 汪华学 吴强 +3 位作者 赵士兵 邓晰明 郑胜永 何先弟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留置经鼻空肠管在重型颅脑外伤(STBI)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至12月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STBI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管组15例和胃管组19例,... 目的探讨留置经鼻空肠管在重型颅脑外伤(STBI)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至12月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STBI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管组15例和胃管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EN)可以耐受的启动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和实施EN过程中的胃肠道反应、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结果空肠管组与胃管组EN可以耐受的启动时间[(51.73±9.16)h比(81.11±11.82)h]和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87.27±9.99)h比(152.05±28.74)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20、8.320,均P〈0.05)。实施EN过程中,空肠管组与胃管组并发胃潴留(6.7%比57.9%)、反流(0%比36.8%)、呕吐(20.0%比63.2%)、误吸(6.7%比42.1%)、VAP(33.3%比73.7%)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0.937、9.566、6.642、6.087、5.536,均P〈0.05);空肠管组与胃管组机械通气时间[(10.73±4.68)d比(15.74±2.54)d]和ICU住院时间[(13.60±4.80)d比(17.42±4.0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30、2.497,均P〈0.05);两组患者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STBI机械通气患者留置经鼻空肠管实施早期EN,有利于减轻喂养不耐受,缩短启动EN和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肠内营养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合并颅脑外伤昏迷者的骨折愈合及其治疗时机选择 被引量:37
19
作者 黄煌渊 张权 +1 位作者 周强 张义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5期297-299,共3页
临床发现合并脑外伤昏迷的骨折患者骨痂形成时早量多质硬,这将直接关系到骨折的治疗与愈合。如何治疗该类患者仍存在争议。传统认为先制动患肢,待脑外伤救治完毕后再手术治疗骨折;近来不少作者强调应在48h内完成骨折的手术治疗。通过分... 临床发现合并脑外伤昏迷的骨折患者骨痂形成时早量多质硬,这将直接关系到骨折的治疗与愈合。如何治疗该类患者仍存在争议。传统认为先制动患肢,待脑外伤救治完毕后再手术治疗骨折;近来不少作者强调应在48h内完成骨折的手术治疗。通过分析124例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不同时机手术治疗骨折的利弊,认为上述观点不利于该类患者的全身救治,而应在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骨折。认为重症脑外伤患者合并肢体骨折比较复杂,手术治疗骨折的时机应根据创伤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骨折 治疗 愈合
下载PDF
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20
作者 孙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控制依据,以期预防和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1643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的137例并发颅内感染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后再行logistic...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控制依据,以期预防和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1643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患者中的137例并发颅内感染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后再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颅内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术前GCS评分、开放性伤口是影响患者颅内感染的重要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间和脑脊液漏是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高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和手术时间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措施对高危因素患者进行预防性处理,有助于降低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