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安氏Ⅱ类与Ⅲ类错牙合颅底形态差异的CBCT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芳 钱雅婧 龚爱秀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通过CBCT测量研究,探讨成人安氏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颅底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19岁到26岁之间安氏Ⅱ类及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各20例,通过CBCT测量分析,比较两种错牙合畸形患者颅底形态的差异。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 目的通过CBCT测量研究,探讨成人安氏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颅底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19岁到26岁之间安氏Ⅱ类及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各20例,通过CBCT测量分析,比较两种错牙合畸形患者颅底形态的差异。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相对于安氏Ⅱ类患者,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颅底角(NSBa)显著减小,前颅底长(S-N)、后颅底长(S-Ba)及全颅底长(N-Ba)变化无统计学差异。SNA角与前颅底长、后颅底长及全颅底长呈正相关。SNB与颅底角呈显著正相关,与前颅底长、后颅底长及全颅底长呈显著正相关。ANB与颅底角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成人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与颅底形态有关,颅底角对颅面形态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颅底形态 错畸形 CBCT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颅颌面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昱藩 赵哲 +1 位作者 陈琳 乌兰其其格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8年第3期186-188,194,共4页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对于病例的诊断、临床特征以及正畸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而且对颅颌面的生长趋势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因此,对于不同垂直面型患者的颅底形态、颏部形态、上气道、上下前牙代偿性倾斜以及颞下颌关节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是...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对于病例的诊断、临床特征以及正畸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而且对颅颌面的生长趋势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因此,对于不同垂直面型患者的颅底形态、颏部形态、上气道、上下前牙代偿性倾斜以及颞下颌关节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各方面研究均较多,而且研究手段也从二维到三维、核磁共振、咬合分析系统、肌电仪等多种检查方法。本文就不同垂直面型患者的颅颌面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颅底形态 颏部形态 上气道 上下前牙代偿性倾斜 颞下颌关节形态
下载PDF
乳牙期骨性Ⅱ类与Ⅲ类错颅底形态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龚爱秀 李静 胡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研究乳牙期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畸形患者颅底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乳牙期骨性Ⅱ类及Ⅲ类错畸形患儿各20例,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两种骨面型患者颅底形态的差异。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乳牙期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畸形患者颅底形态的差异。方法:选取乳牙期骨性Ⅱ类及Ⅲ类错畸形患儿各20例,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两种骨面型患者颅底形态的差异。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骨性Ⅱ、Ⅲ类错牙合患者全颅底长及后颅底倾角减小且有显著差异,后颅底长、前颅底长及颅底角减小,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SNA角与前颅底长(S-N)、后颅底长(S-Ba)及全颅底长(N-Ba)呈显著正相关;SNB与侧颅底长(S-Ar,N-Ar)、全颅底长(N-Ba)及颅底角(NSAr,NSBa)呈显著负相关,与后颅底倾角(SBa-FH)显著正相关。结论:乳牙期不同类型错畸形与颅底形态有关,后颅底对颅面形态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期 颅底形态 错[牙合]畸形
原文传递
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颅面结构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营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7期106-108,共3页
纵览近些年国内外的诸多相关文献,学者们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颅面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颅底形态、牙合特征、下颌骨形态,颞下颌关节形态以及颌骨骨质特征等各个方面均有涉及。研究方法逐渐从X线平片转向多种检查手段,如... 纵览近些年国内外的诸多相关文献,学者们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颅面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颅底形态、牙合特征、下颌骨形态,颞下颌关节形态以及颌骨骨质特征等各个方面均有涉及。研究方法逐渐从X线平片转向多种检查手段,如锥形束CT(CBCT)、核磁共振、咬合分析系统、肌电仪等,研究内容也逐渐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结构。就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颅面结构特征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形态 牙合特征 下颌骨 颞下颌关节
下载PDF
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额眶再造术颅底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斌 倪健 +3 位作者 李秉航 席理 杨帆 陈丽丹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的颅底畸形程度定量化分析,通过长期随访探讨改良额眶前移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10例颅缝早闭症患儿,年龄1.0~6.5岁,平均随访时间23.6个月(12~48个月),均采用改良额... 目的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的颅底畸形程度定量化分析,通过长期随访探讨改良额眶前移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10例颅缝早闭症患儿,年龄1.0~6.5岁,平均随访时间23.6个月(12~48个月),均采用改良额眶前移术;进行术前及随访时颅底形态学测量。结果术前患侧颅前窝测量指标(CSX^、CX、SX)以及颅中窝测量指标(XSM^、S-Pt、XM、SM)均较健侧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颅后窝测量指标(MSO^,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改良的额眶前移术后长期随访发现,颅前窝及颅后窝对称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前颅对称指数及颅前窝偏斜角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存在偏斜不对称畸形患儿,经过改良额眶前移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颅前窝及颅中窝偏斜畸形得到缓解,额颞部畸形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症 三维数字化 颅底形态 额眶前移术
原文传递
头颅CT颅底线性参数对诊断I型Chiari畸形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汉斌 金铂 +3 位作者 王科大 刘龙奇 张岩 苏亦兵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通过头颅CT重建,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I型(CMI)患者颅底线性和角度参数进行描述,评估其对CMI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连续收治的65例CMI患者和41例同期非C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两组在斜... 目的通过头颅CT重建,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I型(CMI)患者颅底线性和角度参数进行描述,评估其对CMI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连续收治的65例CMI患者和41例同期非C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两组在斜坡长度,McRae线,Twining线,Chamberlain线,Klaus指数,基底角,Boogard角,小脑幕角共8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并依据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拟合建立诊断CMI的回归方程。结果本组研究表明,除Chamberlain线外,剩余7项指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经变量剔除,最终保留斜坡长度和小脑幕角作为变量建立数学模型,以Y=0.456为临界值,可达到最佳的敏感度(84.3%)和特异度(87.8%)。结论头颅CT可以很好地实现颅底结构测量,联合测量斜坡长度和小脑幕角可以提高CMI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头颅CT可以对CMI的诊断提供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I型 头颅CT 颅底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