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衣米提.阿不都拉 阿米娜.马木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9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小剂...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肝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小剂量肝素和替罗非班。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 d、2 d、3 d、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改善率,血管轻、中度狭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狭窄改善时间为(3.62±1.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5±2.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梗及卒中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小剂量肝素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颅内血管狭窄 肝素 进展性脑卒中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广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确诊为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确诊为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以及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脑血流动力学,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0.01±2.8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32±2.95)分(P<0.05);观察组BI评分(55.37±12.5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5.32±12.06)分(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2.43±1.0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12±1.02)分(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为82.86%(P<0.05);观察组平均流速、锋流速为(36.01±2.23)cm/s、(72.30±5.41)cm/s,显著高于对照组(33.50±2.14)cm/s、(65.32±5.00)cm/s(P<0.05);观察组平均流速差、锋流速差为(9.54±2.12)cm/s、(19.05±2.01)cm/s,显著低于对照组(13.50±2.37)cm/s、(24.31±2.12)cm/s(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神经缺损症状,恢复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良好预后率,同时,能够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缓解血管狭窄症状,疗效确定,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卒中 颅内血管狭窄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0
3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外血管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及病理改变,众多研究证实中国患者以颅内动脉狭窄为主。最近我国大样本观察研究发现颅内动脉早期狭窄≥70%是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而且随着合并危险因素的... 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外血管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及病理改变,众多研究证实中国患者以颅内动脉狭窄为主。最近我国大样本观察研究发现颅内动脉早期狭窄≥70%是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而且随着合并危险因素的增多复发风险也明显增加。所以,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准确评估风险?如何更好的管理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危险因素?如何给予抗栓治疗方案?支架治疗和药物治疗该如何选择以及效果如何?为此,《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组织专家对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血管狭窄血管内治疗最新进展进行回顾,力求针对目前临床治疗方面较为混乱的认识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供国内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颅内血管狭窄 血管内治疗 中国患者 症状性 专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华内科杂志》
原文传递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诊断准确性的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臧丽娥 隋汝波 +1 位作者 张磊 傅德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4-737,共4页
目的通过与计算机血管成像(CTA)对比,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筛查工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4例,均在发病后7 d内入院,临... 目的通过与计算机血管成像(CTA)对比,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筛查工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4例,均在发病后7 d内入院,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患者入院后行床边TCD筛查及高分辨率CTA检查。结果 TCD对不同类型颅内外血管狭窄诊断的准确性存在差异。TCD对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性最高,敏感性96.19%,特异性98.60%,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敏感性71.11%,特异性94.31%,且TCD能够显示某些CTA不能提供的补充信息,如实时脱落的微栓子信号、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以及盗血现象。结论与CTA比较,TCD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方面,尤其是对于颈内动脉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TCD能提供CTA所不具备的实时血流动力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颅内血管狭窄 计算机血管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ABCD2评分对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风险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吕凤琼 王世民 +2 位作者 陈荣杰 王东 王雅静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采用ABCD2评分法结合颅内外血管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行评估,为早期防治TIA、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148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TCD... 目的采用ABCD2评分法结合颅内外血管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行评估,为早期防治TIA、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148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65例(44.0%)行主动脉弓—颅内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发病7 d内行头颅MRI检查,结合临床体征诊断脑梗死。计算7 d内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对ABCD2评分≥4分的不同程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TIA 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TIA患者中,低、中、高危者分别为53、68、27例,20.3%的患者7 d内进展为脑梗死,低、中、高危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1/53)、27.9%(19/68)、37.0%(10/27),三者相比,P均<0.01。脑梗死发生率与TIA的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712,P<0.05);ABCD2评分≥4分者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者TIA 7 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46.9%(15/32),明显高于正常及轻度者的16.7%(4/24),P<0.05。结论 ABCD2评分在TIA 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合颅内血管检查,可提高对TIA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颅内血管狭窄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率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俊艳 刘嘉林 魏娟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20-21,15,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并对其相关病因进行分析。方法:对经CT/MRI/DWI诊断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人口构成情况进行登记,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并经TCD和/或MRA了解其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情况。结果:579...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并对其相关病因进行分析。方法:对经CT/MRI/DWI诊断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人口构成情况进行登记,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并经TCD和/或MRA了解其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情况。结果:579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为70.98%(411/579例);411例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中,以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常见(64.48%),其次为颈内动脉(50.36%)。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的发病率依次为:高血压病(77.24%),吸烟(63.68%)。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是血管狭窄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国内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高,其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是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颅内血管狭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小板聚集水平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齐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4期1670-1673,共4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于老年人,在脑血管疾病中占70.0%,其引发原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1]。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技术日渐成熟,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术即为其中常用的一种,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于老年人,在脑血管疾病中占70.0%,其引发原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1]。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技术日渐成熟,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术即为其中常用的一种,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小板聚集水平与血液流变血,减少残疾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颅内血管狭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介入治疗技术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 支架成形术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顾雪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行DSA检查的11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根据DSA所提示的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检查结果分为颅内外血管狭窄组(91例)、颅内外血管无狭窄组(25例);按狭窄部位又将狭窄...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行DSA检查的11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根据DSA所提示的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检查结果分为颅内外血管狭窄组(91例)、颅内外血管无狭窄组(25例);按狭窄部位又将狭窄组分为单纯颅内血管狭窄组(28例)、单纯颅外血管狭窄组(34例)及颅内外血管均有狭窄组(29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常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及血生化指标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结果(1)颅内外血管狭窄组血清Hcy升高的水平及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分别为(17.6±10.1)mmol/L和(12.6±2.6)mmol/L,P=0.002;39.6%和16.0%,P=0.002。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Hcy水平升高(OR=1.243,95%CI:1.047~1.476,P=0.013)、HDL降低(OR=0.089,95%CI:0.014~0.551,P=0.009)是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2)对于不同的狭窄亚组,血清Hcy升高的水平及比例在各组间无差异,分别为(18.1±10.9)mmol/L、(17.0±8.9)mmol/L、(17.7±10.7)mmol/L;比例分别为42.9%、38.2%、37.9%,P=0.1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Hcy升高是所有狭窄亚组的重要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367、1.232、3.846)。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颅内血管狭窄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辅助预防气虚血淤型脑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欣梅 陈晓锋 曾振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355-1357,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辅助预防气虚血淤型脑血管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拟行血管支架置入术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术前均给予氯比格雷及阿司匹林抗凝,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补...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辅助预防气虚血淤型脑血管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拟行血管支架置入术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术前均给予氯比格雷及阿司匹林抗凝,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狭窄程度、ISR发生率及中医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狭窄程度与血管参考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支架段直径大于对照组,直径减少指数及ISR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辅助防治气虚血淤型脑血管ISR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 补阳还五汤 加味 气虚血淤 颅内血管狭窄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姝瑾 张维法 李青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并比较TIA频发与偶发病例的血管狭窄特点。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TIA住院病例2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均采用CT血管成像技术(CTA)进行患者... 目的分析和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性,并比较TIA频发与偶发病例的血管狭窄特点。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TIA住院病例2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均采用CT血管成像技术(CTA)进行患者颅脑血管扫描,观察CTA特征。患者根据TIA24h内发作次数分组,24h内发作1次为偶发组(152例),24h内发作2次及以上者,为频发组(78例),比较两组血管狭窄程度及责任血管数量。结果230例TIA患者的CTA血管狭窄检出率73.0%(168/230)。CTA诊断椎基底动脉系统存在血管狭窄者70/88例,占79.5%,诊断颈内动脉系统存在血管狭窄者98/142例,占69.0%,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60,P〉0.05)。CTA检出血管狭窄的168例患者中,频发66例,检出率84.6%;偶发102例,检出率67.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27,P〈0.01)。66例频发患者中,轻中度狭窄34例(51.5%),重度狭窄32例(48.5%);102例偶发患者中,轻中度狭窄66例(64.7%),重度狭窄36例(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94,P〉0.05)。66例频发患者中单支狭窄20例(30.3%),多支狭窄46例(69.7%);102例偶发患者中单支狭窄66例(64.7%),多支狭窄36例(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81,P〈0.01)。结论TIA发作与颅内外血管狭窄密切相关,其中椎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和大脑前、大脑后动脉狭窄更为多见,24h内TIA发作超出2次患者多存在多支血管狭窄,危险性高,应提高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颅内血管狭窄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雷晶 杨家民 +1 位作者 马建华 张小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方法对178例TIA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脑动脉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分布情况。结果在178例TIA患者中,124例(69.66%)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方法对178例TIA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脑动脉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分布情况。结果在178例TIA患者中,124例(69.66%)存在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其中前循环动脉狭窄或闭塞50例(40.32%)、后循环为44例(35.48%)、前后循环均有病变为30例(24.19%);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29例(23.39%),颅外动脉为72例(58.06%),颅内、外动脉均有病变为23例(18.55%)。发现狭窄血管共237支,其中单支血管病变58例、多支血管病变66例。颅外血管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为81支,颅内血管狭窄以椎动脉颅内段最多为41支。结论 TIA患者常伴有脑血管狭窄,准确地评价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情况及其程度,为临床提供了诊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颅内血管狭窄 血管造影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毅 李慎茂 +2 位作者 朱凤水 支兴龙 吉训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的临床特点和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对52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观察受累血管的部位及狭窄...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的临床特点和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对52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观察受累血管的部位及狭窄程度。结果:52例患者中45例(86.5%)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血管病变,其中29例(64.4%)病人存在2处以上血管狭窄,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多见于短时程(发作持续时间<1h)和多次发作(发作频率≥2)TIA。结论:颈动脉系统TIA患者大多存在颅内外血管狭窄,短时程和多次发作TIA常伴有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DSA检查有助于明确TIA的血管性病因,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颅内血管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汤定中 胡灿芳 +2 位作者 刘振 张磊 罗国君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年第4期445-450,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2例T2DM且经头颅MRI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发生颅内外动脉狭窄将患者分为狭窄组(76例)和非狭窄组(56例)。检测两...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2例T2DM且经头颅MRI确诊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发生颅内外动脉狭窄将患者分为狭窄组(76例)和非狭窄组(56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以及白细胞、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实验室指标,分析与颅内外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结果与非狭窄组血清25-羟维生素D[(28.34±5.09)ng·mL^(-1)]比较,狭窄组[(20.14±5.52)ng·mL^(-1)]显著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颅内外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89,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预测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77.8%。结论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显著相关,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可以作为预测颅内外动脉狭窄风险的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 脑梗死 颅内血管狭窄
原文传递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帆 徐睿 +5 位作者 李佳兵 彭世鑫 仇玉龙 黄志坚 朱继 张晓冬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9期1747-1754,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IA)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使用血管内介入治疗IA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32例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共发现了35枚IA,37处狭窄。IA平均大小为...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IA)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使用血管内介入治疗IA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32例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共发现了35枚IA,37处狭窄。IA平均大小为(5.17±3.12)mm,其中位于颈内动脉有26枚(74%),位于椎基底动脉有9枚(26%),7例(22%)患者术前检查发现存在两枚IA。37处狭窄中,位于椎基底动脉有9处(24%),位于颅外段有8处(22%),其余20处狭窄(54%)均位于颈内动脉,术前平均狭窄率为75.7%。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IA中达到完全栓塞有31枚(89%),4枚残留颈部(11%)。37处狭窄中,术后平均狭窄率为8.8%,所有患者术后造影脑血管远端均通畅。治疗期间1例支架内再狭窄,1例脑血管痉挛,出院时所有病例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均小于2分。32位患者均得到术后全脑血管造影(DSA)随访,随访时间为6到18个月(平均为8.8个月),随访期间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IA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颅内血管狭窄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在分水岭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守莲 王雁 曹文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分水岭脑梗死(CW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观察分析50例经MRI或CT证实的CWI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及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并与非CWI患者比较。结果CWI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不稳定性两组有显...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分水岭脑梗死(CW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观察分析50例经MRI或CT证实的CWI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及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并与非CWI患者比较。结果CWI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不稳定性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颅内外血管狭窄是CWI的主要病因,特别是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严重狭窄伴斑块的不稳定性;彩色多普勒在CWI的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彩色多普勒 颅内血管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狭窄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健康 陈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62-3263,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颅内外血管狭窄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5例及同期入院的脑梗死患者110例进行回顾研究,分析导致脑梗死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两组患...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颅内外血管狭窄在进展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5例及同期入院的脑梗死患者110例进行回顾研究,分析导致脑梗死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血管造影、颈动脉彩超检查,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纤维蛋白原指标及血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收缩压、空腹血糖及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患者中74例(占比62.18%)出现进展性脑梗死,无或轻度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患者中仅21例(占比24.42%)出现进展性脑梗死,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进展性脑梗死患组者脑内外大动脉中重度狭窄(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均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而颅内外大动脉的狭窄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狭窄 进展性脑梗死 相关性
下载PDF
1例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短暂性失明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文龙 张强 何子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期155-156,共2页
脑血管造影以清晰的图像、动态的血管影像优势,成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检查方法,同时也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外血管狭窄等疾病的金标准,但脑血管造影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
关键词 血管造影 失明患者 术后并发 短暂性 并发症发生率 颅内血管狭窄 血管疾病 护理
下载PDF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及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钱平安 管敏武 查芹 《现代实用医学》 2011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改变与病程、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55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A组)和64例同期住院的完全型脑梗死患者(B组)的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血管病变以大脑中动脉(67.27%)、椎动脉(45.45%)为主,...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改变与病程、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55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A组)和64例同期住院的完全型脑梗死患者(B组)的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血管病变以大脑中动脉(67.27%)、椎动脉(45.45%)为主,颅内血管狭窄以中、重度狭窄多见。两组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病变发生率及脑血管狭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及分布特征进行评估,可以为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进展性 颅内血管狭窄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影响
19
作者 李翠平 胡薇薇 王薇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8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PS)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38例PS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69例。两组均给...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进展性脑卒中(PS)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38例PS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6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动脉狭窄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血管狭窄程度、治疗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动脉狭窄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管狭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PS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颅内外血管狭窄,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替罗非班 进展性脑卒中 颅内血管狭窄
下载PDF
老年人颅内外血管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珈玲 杨秀塔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外血管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3例(病例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66例(对照组),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结果病例组的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为49.2%(31/63),...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外血管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3例(病例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66例(对照组),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结果病例组的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为49.2%(31/63),高于对照组的31.8%(21/66)(P<0.05)。结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高,颅内外血管狭窄可能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颅内血管狭窄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