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处理方式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海伟 张晓晴 +1 位作者 张雨露 高学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5-108,共4页
对比分析了低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二氧化氯(ClO_2)溶液浸泡、臭氧(O_3)处理及预温处理对芭尔德温蓝莓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检测蓝莓的好果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SSC)、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判断不同处理方式的贮藏... 对比分析了低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二氧化氯(ClO_2)溶液浸泡、臭氧(O_3)处理及预温处理对芭尔德温蓝莓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检测蓝莓的好果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SSC)、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指标,判断不同处理方式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4种前处理方式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蓝莓果实的贮藏品质。其中辐照处理组贮藏效果最好,能够较长时间维持蓝莓果实的好果率及最低的失重率、维持较高SSC含量,显著抑制PPO活性;而臭氧处理可维持较低的失重率,保持良好的果皮颜色;二氧化氯处理虽能提高蓝莓果实的好果率、降低蓝莓失重率,但作用效果弱于辐照组和臭氧组;预温处理虽能维持较高蓝莓果皮颜色,但导致果实失重率升高,在4种处理中贮藏效果相对较差。因此,相对其它3种贮藏方式,^(60)Co γ射线辐照预处理更能使芭尔德温蓝莓维持较好的贮藏品质,显著延长蓝莓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辐照 二氧化氯 臭氧 贮藏品质
下载PDF
输注库存血前适当预温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清洁 马冬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3期209-210,共2页
库血一般保存在温度(4.0℃±2.0℃)左右。根据护理学要求,库血发至病房后,由于血温太低,需在室温中放置10—20min后再输注,但这样会影响临床的及时治疗。国内已有文献报道,有人为了快速预热血液,将血袋放人汤茶壶中加热... 库血一般保存在温度(4.0℃±2.0℃)左右。根据护理学要求,库血发至病房后,由于血温太低,需在室温中放置10—20min后再输注,但这样会影响临床的及时治疗。国内已有文献报道,有人为了快速预热血液,将血袋放人汤茶壶中加热,结果导致患者发生类似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未经预热的冷血粘稠度大,有的因冷凝集素的作用使红细胞冷凝集,从而血液混合不匀,不易通过输血器,导致输血不畅和因血温太低而引起输血反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输注 库存血 应用 冷凝集素 血粘稠度 输血不畅
下载PDF
库血输注前适当预温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俞书英 康可上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1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库血 输注 血液 果导 及时治疗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根据 要求 一般
下载PDF
复合树脂预温及表面封闭剂对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慧 张红闯 +3 位作者 沈德武 陈丽娟 车宵楠 王明月 《黑龙江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799-802,共4页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预热和表面封闭剂对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40个新鲜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四组:①、预温树脂组;②、常温树脂加表面封闭剂组;③、预温树脂加表面封闭剂组;④、空白对照组;进行备洞充填后标本经温度循环、品红染...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预热和表面封闭剂对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40个新鲜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四组:①、预温树脂组;②、常温树脂加表面封闭剂组;③、预温树脂加表面封闭剂组;④、空白对照组;进行备洞充填后标本经温度循环、品红染色、近远中向连续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染料渗透情况。结果: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情况4组与1、2、3组间,1、3组间及2、3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1、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预温树脂充填及表面封闭剂处理均可减轻复合树脂充填后边缘微渗漏情况,二者联合应用或许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微渗漏 表面封闭剂
下载PDF
肉鸡饲养中的环境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永良 张验军 《中国牧业通讯》 2005年第2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环境控制 季节 育雏舍 肉鸡饲养 雏鸡成活率 早期 管理
下载PDF
大棚饲养肉鸡技术
6
作者 李连任 《农村养殖技术》 2003年第2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大棚 饲养 肉鸡 选址 搭建 塑料薄膜 育雏室 用具设备 消毒 饲料 药品 垫料 饮水 开食 湿度 光照 饲养密度 空气 育肥 疫病防治
原文传递
现代肉种鸡育雏期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7
作者 陈合强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5年第2期14-20,共7页
1提前预温 预温工作较重要,因为雏鸡会通过其脚底部与垫料接触的皮肤丢失自身的温度,如把雏鸡放在预温不好的垫料上会增加死亡率。接鸡前应据季节提前2—3天对栋舍进行预温且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表悬挂的高度应与鸡背同高或稍低,以... 1提前预温 预温工作较重要,因为雏鸡会通过其脚底部与垫料接触的皮肤丢失自身的温度,如把雏鸡放在预温不好的垫料上会增加死亡率。接鸡前应据季节提前2—3天对栋舍进行预温且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表悬挂的高度应与鸡背同高或稍低,以显示雏鸡所在位置的真实温度。同时预温时所要求的温度不能只以温度表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种鸡 育雏期 度表 真实 雏鸡 死亡率 垫料
原文传递
预温针灸与温针灸大鼠“神门”穴对缺血性心律失常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佳 嵇波 +5 位作者 张露芬 赵百孝 王亚萍 王晔 时丽媛 赵文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预温针灸和温针灸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的改变以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预温针灸组和温针灸组,每组9只。舌下注射氯化钡制作缺血性心律失... 目的对比观察预温针灸和温针灸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的改变以及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预温针灸组和温针灸组,每组9只。舌下注射氯化钡制作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采用心电图观测预温针灸和温针灸"神门"穴对心率、QRS波和复率时间的影响,生化法检测血清中CK、LDH活性的影响。结果温针灸和预温针灸可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变异的QRS波形;温针灸可以使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率降低,复率时间缩短,使血清中CK和LDH活性显著降低。结论温针灸在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同时,可以保护心肌损伤,而预温针灸对此病效应不稳定。2种治疗方法效应差异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针灸 神门 缺血性心律失常 大鼠
原文传递
采后预温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钱玉梅 高丽萍 +4 位作者 张玉琼 高贵珍 徐德聪 袁维风 郭志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0-53,55,共5页
研究了采后预温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5℃)条件下,贮前50℃预热处理30min的果实腐烂率最低;室温贮藏(19℃~21℃)条件下,50℃预热处理30min、5℃预冷处理30min的果实腐烂率最低;贮藏前期,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 研究了采后预温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5℃)条件下,贮前50℃预热处理30min的果实腐烂率最低;室温贮藏(19℃~21℃)条件下,50℃预热处理30min、5℃预冷处理30min的果实腐烂率最低;贮藏前期,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不断上升,预热处理能明显提高果实的SOD活性;贮藏后期,果实SOD活性不断下降、MDA含量持续上升,预处理能显著抑制果实SOD活性的下降和MDA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梅果实 处理 保鲜 SOD活性 MDA
下载PDF
温热机和预温液体预防剖宫产术中低体温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0
作者 秦晓渝 李军文 《现代临床医学》 2016年第6期453-455,458,共4页
目的:比较温热机和预温液体在预防剖宫产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实施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产妇150例,随机分为温热液体组、温热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温热液体组给予的静脉滴注、腹... 目的:比较温热机和预温液体在预防剖宫产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6月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实施椎管内麻醉剖宫产术产妇150例,随机分为温热液体组、温热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温热液体组给予的静脉滴注、腹腔内冲洗液均预温至37℃;温热机组将温热机风口置于患者下肢附近,风口朝向躯干,出风温度设定为40℃;对照组给予的静脉滴注、腹腔内冲洗液均为常温液体,观察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及寒战发生情况。结果:温热机组患者在新生儿出生20 min到出手术室时段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温热液体组和对照组,此时段耳蜗温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3组患者在各时段的寒战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设置为40℃温热机术中预防低体温效果优于静脉输注37℃温热液体保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机 液体 剖宫产 低体
下载PDF
预温针灸与温针灸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研究概况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佳 嵇波 +7 位作者 赵百孝 张露芬 时丽媛 赵文斌 郭孟玮 任晓暄 王晔 王亚萍 《现代中医临床》 2014年第2期54-57,共4页
缺血性心脏疾病发生时出现室速和室早等重度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其治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有研究证明温针灸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降低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等作用,提示温针灸可能对缺血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本... 缺血性心脏疾病发生时出现室速和室早等重度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其治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有研究证明温针灸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降低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等作用,提示温针灸可能对缺血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本文旨在通过对温针灸临床作用及机理、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预温针灸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和分析,探寻温针灸介入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时机,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心律失常 针灸
原文传递
短纤纱预湿处理的基本原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W.Wunderlich T.Stegmaier 金宏彬 《国际纺织导报》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预湿技术是目前降低浆纱工艺成本和减少污水排放量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 ,它还可以减少经纱断头率 ,进而提高织物布面质量。本文阐述了预湿技术的基本原理 ,并介绍德国几家织布厂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经纱准备 质量 浆纱 技术 原理 应用
下载PDF
采后预温处理对蓝莓腐烂率影响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波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185-188,共4页
以蓝梅为研究对象,进行贮前不同温度的预处理,观察和计算果实在不同预处理温度下的外观变化及腐烂率;并对果实腐烂率、预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以贮前50℃预热处30 m in和5℃预冷处理30 m in的果... 以蓝梅为研究对象,进行贮前不同温度的预处理,观察和计算果实在不同预处理温度下的外观变化及腐烂率;并对果实腐烂率、预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以贮前50℃预热处30 m in和5℃预冷处理30 m in的果实腐烂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梅 处理 腐烂率
下载PDF
ELISA试剂预温控制与常规操作实验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妙嫦 冯健亮 +3 位作者 廖世生 廖惠容 梁家群 苏德信 《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 2006年第4期203-204,共2页
温育是ELISA试验中必需的步骤,也是影响ELISA检测结果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ELISA作为一种固相免疫测定,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在固相载体上进行,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反应一定的时间才能使液相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固相中的特异性抗体或抗... 温育是ELISA试验中必需的步骤,也是影响ELISA检测结果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ELISA作为一种固相免疫测定,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在固相载体上进行,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反应一定的时间才能使液相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固相中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充分结合。ELISA试验中抗原-抗体结合的合适温度为37℃,但在常规实验中,从室温操作完毕再将微孔板放入37℃恒温箱中时,孔内的温度从室温升至反应平台的37℃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会使抗原-抗体在37℃条件下反应的时间相对缩短,有可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试验 常规操作 试剂 实验 抗原-抗体 固相免疫测定 结合反应 控制 度条件 检测结果
下载PDF
离心及预温条件对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成栋 窦敏 翁玉英 《江西医学检验》 2001年第4期220-220,227,共2页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PT 离心条件 条件 影响
下载PDF
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冬季末梢血WBC计数的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和群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25期3413-3414,共2页
目的:探讨冬季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应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快速准确地做好末梢血的WBC计数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标本稀释后不经过预温,1 min后就上机与经过预温5 min后上机和手工计数比较的方法。结果:未经预温的WBC计数值高于后两者,P<... 目的:探讨冬季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应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快速准确地做好末梢血的WBC计数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标本稀释后不经过预温,1 min后就上机与经过预温5 min后上机和手工计数比较的方法。结果:未经预温的WBC计数值高于后两者,P<0.05;经过预温的和手工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冬季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用末梢血做WBC计数20℃预温,只需预温5 min就可以消除室温过低导致的WBC计数假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环境 半自动血液分析仪 末梢血 WBC计数 5 min
下载PDF
对血细胞分析仪试剂预温后进行血液分析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景松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5年第5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血细胞计数/仪器和设备 稀释液 血细胞计数/方法 血细胞分析仪 试剂 血液分析 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直方图 同时测定
下载PDF
不同预温时间对全血粘度测定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邦铨 蔡放 +1 位作者 张德秀 尹科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33-333,342,共2页
关键词 全血粘度 测定 影响 时间
下载PDF
高温预温处理对可锻铸铁石墨颗粒数的影响
19
作者 周荣 《昆明工学院学报》 1992年第6期52-56,共5页
本文在系统地研究了高温预温处理对可锻铸铁石墨颗粒数影响的基础上,重新评价了高温预温处理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高温预温处理时,石墨核心数显著少于低温预温处理形成的核心数;石墨化退火周期仍较采用低温预温处理时长.最后根据相变热... 本文在系统地研究了高温预温处理对可锻铸铁石墨颗粒数影响的基础上,重新评价了高温预温处理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高温预温处理时,石墨核心数显著少于低温预温处理形成的核心数;石墨化退火周期仍较采用低温预温处理时长.最后根据相变热力学,讨论了石黑核心数与预温处理温度、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核心数 处理 可锻铸铁
下载PDF
氯化钙预温时间对APTT结果的影响观察
20
作者 邱珊 李娜 《甘肃医药》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随着止血与血栓技术的发展,凝血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但这项实验的影响因素很多,对人员技术和操作方法的掌握都很严格,我室在用希森美康CA-50半自动凝血检测仪时发现,CaCl2按要求预温至37℃时,APTT结果... 随着止血与血栓技术的发展,凝血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但这项实验的影响因素很多,对人员技术和操作方法的掌握都很严格,我室在用希森美康CA-50半自动凝血检测仪时发现,CaCl2按要求预温至37℃时,APTT结果偏低,CaCl2从冰箱取出后放置时间的长短对APTT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我室在不同预温条件下对APTT测定结果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 AFTT 氯化钙 凝血检测仪 CACL2 APTT CA-50 临床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